- 关于为第二十一期东方诗风杂志捐款的倡议 (6篇回复)
- 吾心境结庐任尔居---致弟弟王强(齐云) (42篇回复)
- 【推荐】北窗诗话(文/齐云) (9篇回复)
- 《禁止发表政治等敏感话题》 (0篇回复)
- 关于近期捐款情况的说明 (3篇回复)
- 东方诗风论坛注册须知及发帖建议 (18篇回复)
- “新诗百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 -四川之旅第一站 (8篇回复)
- 东方诗风论坛版主职责 (12篇回复)
- 【联理争鸣】弘扬古法是完善对偶理论的必由之路 (0篇回复)
- 《评联律界的“唯律联论”》 (0篇回复)
- 《汉语新诗节奏理论探索的冷思考》 (0篇回复)
- 《评古典诗联中的“平仄节奏论”》 (0篇回复)
- 《论声律单元的近距离对称——诗联节奏研究之二》 (0篇回复)
- 《评联律通则“语意节奏”论》 (0篇回复)
- 《汉语原型结构语法导论》简述之一 (0篇回复)
- 《诗联形式美原型“阴阳五行八卦”初探》 (0篇回复)
- 《东西方格律诗体对称模式之比较》 (10篇回复)
- 论汉语诗歌节奏的套叠结构 (1篇回复)
- 我为什么要修正自己的“音步对称论”和“程式化音步说” (15篇回复)
- 《论音顿体系的汉语诗歌节奏》〔2013年〕 (1篇回复)
- 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文化奖终评阶段参选作者及作品评述 (0篇回复)
- 《诗词赋联形式通论》序言/刘太品 (0篇回复)
- 《律式音节诗的平仄法度简说》〔定稿〕 (5篇回复)
- 《雷学丛书》卷首语 (0篇回复)
- 《论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的同构性》 (0篇回复)
- 诗歌声律通论〔二〕〔连载〕 (0篇回复)
- 诗歌声律通论〔一〕〔连载〕 (0篇回复)
- 《评东方诗风“三分法”与“无限可操作性理论”》 (0篇回复)
- 《论格律体新诗的“万氏三分法”与“孙氏三分法”》 (0篇回复)
- 《新诗格律史中被埋没百年的里程碑——吴兴华的音节诗体》〔修订稿〕 (0篇回复)
- 论诗歌形式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2005年〕 (0篇回复)
- 《诗歌形式美学中的“对称原理”》——诗歌形式美学原理之一〔2005年〕 (0篇回复)
- 《论新诗“顿数整齐论”中的“外部的证实”和“内在的完备”原则》 (0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按发表时间排序〕 (0篇回复)
-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 (0篇回复)
- 《为什么平水韵有顽强的生命力》 (0篇回复)
- 《论闻一多“三美论”的功与过》〔全文〕 (0篇回复)
- 《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合理内核》 (0篇回复)
- 《长短句格律诗体的节奏研究——兼论“基准诗节”的错误》 (0篇回复)
- 《律式音节诗的平仄法度简说〔试用稿〕》〔第四次修改〕 (0篇回复)
- 《如何正确识别音顿体系和音步体系的节奏模式》 (0篇回复)
- 对称五范式是克服参差对称式“痼疾”的利器——答海棠依旧 (0篇回复)
- 《“参差对称式”和“复合对称式”的反思》 (0篇回复)
- 论平仄律的音步结构和衬字 (0篇回复)
- 《宋词长短句节奏初探》 (0篇回复)
- 《论新诗格律引进平仄的可行性》 (0篇回复)
- 《宋词长短句节奏初探》 (0篇回复)
- 《“自律共律”理论的再批评》八则 (0篇回复)
- 《诗歌格律探索亟须科学的研究方法》 (0篇回复)
- 《古今中外诗歌格律发展史的启示——兼论新诗格律的发展方向》 (0篇回复)
- 《恰当的诵读方式是诗歌格律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0篇回复)
- 《如何正确识别音顿体系和音步体系的节奏模式》 (0篇回复)
- 《再论“对称原理”在新诗节奏格律体中的统摄作用》〔2007年〕 (0篇回复)
- 《普通话“五声”声调的平仄简论》〔2006年7月〕 (0篇回复)
- 《平仄理论中的误区》〔2003年〕 (0篇回复)
- 《新诗音乐美研究初探》〔2004年1月〕 (0篇回复)
- 《平仄系统的本质特征》[声律学漫谈5]〔2005年8月〕 (0篇回复)
- 《东西方格律诗体对称模式之比较》 (0篇回复)
- 《汉语音节诗节奏研究》〔2017年〕 (0篇回复)
- 《汉语新诗格律概论》〔2005年〕 (0篇回复)
- 《新诗音乐性新探〔纲要〕》〔1984年〕 (1篇回复)
- 《青涩的新诗时代——汉诗音乐性原理研究》〔2003年〕 (0篇回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