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题图诗(欢迎诗友们参与)
本帖最后由 墨菊 于 2015-2-3 13:53 编辑图片由中天女士提供 鸣谢
静水辞
涟漪未老。听不到足音的黄昏
几抹云,将天空
皱成倒悬的湖
你瞧,此岸一叶兰舟
正借与那粒半含半隐的太阳
波光粼粼地落款
一茬又一茬天涯风轻
月亮还没开出水花之前
莫问是谁,如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岸草
在这可触可弹的微光里
蓄满,古铜色的抒情
先来欣赏~~ 张义和 发表于 2015-2-2 19:40
先来欣赏~~
义和兄 下午好:):handshake
《渡》
本帖最后由 采风 于 2015-2-5 02:58 编辑《渡》
舟自横
金铜色波面
一轮喷薄
熟悉,陌生
今天,我们不谈彼岸
诗人,动念天地
天地失去颜色
主宰自己
然后诗人主宰万物
今天,送给你好辞
捧起江水
载动流年
一半给思念
一半给现实
空和有
金色的童子
等待,即刻召唤
下一位诗人
比肩吴越
支持妹妹 :hug: 本帖最后由 雪鹰 于 2015-2-5 01:09 编辑
静水辞
- 墨菊
涟漪未老。听不到足音的黄昏
几抹云,将天空
皱成倒悬的湖
你瞧,此岸一叶兰舟
正借与那粒半含半隐的太阳
波光粼粼地落款
一茬又一茬天涯风轻
月亮还没开出水花之前
莫问是谁,如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岸草
在这可触可弹的微光里
蓄满,古铜色的抒情
雪鹰读诗
和墨菊妹妹相识有些时日了。在诗写上我们很有默契。她的诗句灵动机巧干净纯粹,常常给我带来写作的冲动。从她最近的诗写,不难看出她在一点点地否定旧我,静静地绽出新我。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求新不应该是读者的第一要求,而应该是作者的第一要求”。“诗人创作的过程应该是不断摆脱自己过去的过程”。“那些很快形成个人风格的作家也很容易抱残守缺”。否定自己是痛苦而需要勇气的。没有对诗歌的热爱,没有对自己的挑战精神是很难迈步的。很欣喜得看到墨菊妹妹在不断地改良自己的诗歌风格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诗歌内涵。
回到这首诗歌的文本。这样的题图诗,至少要做到三点 : 一要不脱离图片,二要不素描图片,三要分解图片的骨与肉再以自己的诗语重组图片的神韵。首先看这个诗题,静水辞,从字面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是静水无声而优美的述说。这题和图片切合得天衣无缝。那么她说了些什么呢? 紧接着,用两段铺陈一幅幽静的画卷,涟漪,黄昏,云,天空,湖,兰舟,太阳,这些从图片里抽取的物象最后落在落款两个字上。那么这里的落款喻示着尾声,与黄昏日落很自然而又不落俗套地融合在一起了。读起来是那么的流畅而愉悦。如果再继续这个走势,诗歌将撒开得太宽泛而不易收拢。于是作者的笔锋轻轻一转,画面到此戛然不再写景了。她说,在这个静谧的黄昏,月亮还没开出水花之前,莫问!莫问什么?莫问谁畜满了抒情!
“月亮还没开出水花之前 ”,这样的句子多么勾人心魄。不是吗?是月亮从水底开成水花跃出水面还是月亮俯身照亮低处的水花,玩味这样的句子不是一种愉悦的过程吗?如果说这是一种摆弄字词的雕虫小技,那么我要说当我们真能如雕虫小技一样摆弄老祖宗的博大,那将是多大的气度和笔力?!这里当然有字词的排列组合,但显然不止是排列组合字词那么线性。它必定是经过好几个自己面红耳赤的争辩而得出的最佳结果。大凡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作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句子不费吹灰之力,而有时仅仅是一个词就可能耽搁几天而找不准想要的表达。
再看最后一句,先不说古铜色这个修饰词与抒情的搭配有多么陡峭而协调,只说抒情这两个字的用法,她不说谁在抒情而是谁畜满了抒情。她将一个动词安静地化成了名词(别问我更多的语法问题,我的语文不是太好)。且不说这一转化的技巧,只说这畜满抒情包涵的容量有多大?朋友们自己把玩吧,那将是更有意思的阅读之旅。
一首诗歌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兼具诸如抒情,哲理,思想,拷问等等。能够将一面发挥淋漓就是不错的了。这当然是一首成功的题图抒情诗。贴图而不唯图。如果说有不足的话, “一茬又一茬天涯风轻 ”这句似乎可以不要。
读得不到位的地方,墨菊妹妹多包涵。
在这个论坛第一次写这样的读诗笔记,如有不妥当之处,敬请大家友情赐教。谢谢。
雪鹰 发表于 2015-2-5 01:06
静水辞
- 墨菊
谢姐姐解读。诗歌也要知遇读来更有味道:) 姐姐的赏析与我而言 恰比高山流水,知音 此也:hug: 欣赏学习妹妹大作 李丛莉 发表于 2015-2-7 18:23
欣赏学习妹妹大作
习作,姐姐周末愉快:):hug: 宝宝生病我来晚了。
落日
蛋黄般圆润的你
没有了热度
放下身段投入水中
水天一色意未穷
酝酿着诗样的柔情
船儿载过你的辉煌
也享受你的静谧
君不见有张有弛的你
才使你亘古不变的盛极
我在你的晚节中歌唱
也在你的炽热中重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