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吧 发表于 2015-4-7 22:06:38

自由诗之天问

本帖最后由 死水吧 于 2015-4-7 22:12 编辑

自由诗之天问 死水吧===========================================================

一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将去向何方?”这样一个关于人类的哲学命题,如今用来思索自由诗的未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自由诗人大都认为自由诗除了分行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其实并非真的如此。追根溯源,即使是自由诗大师,无论是理论认识还是创作实践,都与格律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追求新诗形式的规范与秩序,是所有新诗人的永恒主题。
二      郭沫若被誉为中国白话自由诗的奠基者。新诗之初,郭沫若写诗崇尚质朴,不拘平仄音韵,专注自由抒写,追求直接宣泄,成为现代自由诗的宗祖。他的一些论述被自由诗人奉为圭臬,成为现代自由诗的理论基础。       “他人已成的形式,只是自己的镣铐。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郭沫若《论诗三札·致宗白华》 1920年2月16日)      “新诗没有建立出一种形式来,倒正是新诗的一个很大的成就。新诗本来是诗的解放,它是从打破旧形式出发的。目的在打破既成的四言五言七言或以四言五言七言为基调的长短句的那些定型,而使诗的感兴自由流露。因此,不定型正是诗歌的一种新型。”(郭沫若《开拓新诗歌的路》 1948年1月31日)      其实,纵向考察郭沫若的新诗历程,会发现以上都是其早年的新诗观。他早年激情四溢,崇尚自由,写下了被人奉为经典的自由诗《女神》、《星空》等。但是,到了后期,郭沫若对早年的自由诗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的新诗观逐步向格律靠拢,开始了对新诗追求形式美的追求,这却是为很多人所不知的。      郭沫若在1963年5月5日写给忘年交陈明远的信中说:“至于我自己,有时我内心是很悲哀的。我常感到自己的生活中缺乏诗意,因此也就不能写出好诗来。我的那些分行的散文,都是应制应景之作,根本就不配称为是什么‘诗’!别人出于客套应酬,从来不向我指出这个问题,但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你跟那些人不一样,你从小就敢对我说真话,所以我深深地喜欢你,爱你。我要对你说一句发自内心的真话:希望你将来校正《沫若文集》的时候,把我那些应制应景的分行散文,统统删掉,免得后人耻笑!当然,后人真要耻笑的话,也没有办法。那时我早已不可能听见了。”      郭沫若的感慨并非一时冲动。五十年代正是我国社会急骤向“左”转,我国诗坛独尊民歌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郭沫若曾经想方设法探索中国新诗的形式。      1958年,郭沫若创作并出版了诗集《百花齐放》 ,赞美101种花,以歌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值得提及的是,101首诗全是八行体新诗。这些诗,每首两段,每段四行;节奏大致相等(有些诗每行字数相等);有的一韵到底,有的偶句押韵,有的有规律变化。如:《仙客来》郭沫若请不要说我们是来自洋外,来到中国就成为土生土长。我们衷心地热爱中国人民,他们称呼我们为萝菔海棠。

我们和秋海棠原是姐妹行,鲜艳的花瓣反开十分别样。上海姑娘叫我们是兔子花,怕是花瓣和兔子耳朵相像。

《打破碗花花》我们的白色花冠是有五瓣,有的花色是淡紫或者淡蓝,也有双瓣的花名叫秋牡丹,栽培在庭园里也十分美观。

但我们广阔的天地是在乡间,农民们使用来驱蝇除蚊肥田,叶茎有毒,要看是怎样使用,只要使用得法并不必打破碗。

《一品红》如果有人否认,说我们是叶不是花,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正面告诉他:是的,你说的一点也不错,不要惊讶,一切的花其实都是叶子之所变化。

我们要说枫叶是花你能反对吗?诗人不是说过:“霜叶红于二月花?”何况我们的红真真算得一品红,我们是红在万花凋谢了的寒冬。
         陈明远是郭沫若先生的忘年之交。从1957年夏开始,陈明远就和郭老商量,要把他旧体诗改写成现代的新体诗,郭老欣然应允。从此,陈明远利用课余时间将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写的一些旧体诗写成新体诗。写好后,寄给郭老。郭老看后作修改再寄回。从1957年至1963年六年时间里他俩共改写了300多首诗。其中一半改成自由诗,另—半改成新体格律诗。1992年曾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潮》,第一辑就是十四行新体格律诗。如:  《游里加湖》我恍惚飞驰向着家乡汽车如快艇穿过巫峡,故国的谣曲,耳边回荡忘却了此刻身在天涯……

雪峰高悬于云岭之上苍松、紫雾,交织青苔,听那幽谷溪流的重唱瀑布迎风动着虹彩——

感谢你!盛夏的奇迹,把冬的壮丽、秋的雍容和春的欢跃,合为一体;

我的心,也跟你相同,汇集了老年的稳重,壮年的坚忍,和童年的幻梦。
   对于后期自己的新诗形式尝试,郭沫若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对<</SPAN>百花齐放>中的八行体新诗,他全然否定。但对于陈明远用自己的旧体诗改写的十四行新体格律诗,郭沫若却倍加赞赏,并为此撰写了《新潮后叙》。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一代自由诗宗师晚年将观察思考提升新诗艺术水准的眼光瞄向了格律化。


死水吧 发表于 2015-4-7 22:07:49

本帖最后由 死水吧 于 2015-4-7 22:10 编辑

三      诗人艾青也是现代自由诗的主要倡导者,堪称大师。他于1939年撰写的诗论《诗的散文美》也是自由诗的主要理论基石。他说:“有人写了很美的散文,却不知道那就是诗;也有人写了很丑的诗,却不知道那是最坏的散文。……我们既然知道把那种以优美的散文完成的伟大作品一律称为诗篇,又怎能不轻蔑那种以丑陋的韵文写成的所谓‘诗’的东西呢?……称为‘诗’的那文学样式,脚韵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诗的散文美》)      艾青强调诗的散文美、口语美,并非一概反对诗的格律和形式的规范。他认为,“艺术的规律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是在参错里取得和谐,是在运动里取得均衡,是在繁杂里取得单纯、自由而自己成了约束”。(艾青:《诗论》,第176—177页)所以,他一方面指出“当格律已成了仅只囚禁思想与情感的刑具时,格律就成了诗的障碍与绞杀”( 艾青:《诗论》,第179页);另一方面,他又肯定了格律的积极作用,他说“格律是文字对于思想与情感的控制,是诗的防止散文的芜杂与松散的一种羁勒”( 艾青:《诗论》,第179页)。      艾青主张诗歌应“在一定的规律里自由或者奔放”( 艾青:<<诗论》,第176页)。所以说,“戴着镣铐跳舞”也是艾青新诗观的一个基本内容。艾青曾专文《自由诗与格律诗问题》探讨新诗格律的问题。他认为:      什么叫“自由诗”?简单地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几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    “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有旋律,念起来流畅,像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的起伏而变化。      什么叫“格律诗”?简单地说,这种诗体大体上是一句占一行,或一句占两行;每行有一定音节,每段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格律诗”要押韵,有的行行押,有的隔行押,有的交错着押;也有整首诗押一个韵的。有各种不同的建行的意见,有的主张以统一的字数为标准;有的主张以统一的节拍为标准,字数则可伸缩。“格律诗”总的解释是:无论分行、分段,音节和押韵,都必须统一;假如有变化,也必须在一定的规格里进行。      现在一般流行的“格律诗”,大都是四行一段,行无一定音节,韵也常常不一致。有的诗,看去整齐,念起来不整齐,原因就是没有一定的音节。“格律诗”的种类很多,有的是从我国原有的诗、词及民间歌谣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从外国传来的。“五言”、“七言”是中国原有的“格律诗”体,而像“楚辞”和“宋词”也是我国的“格律诗”体。“五四”运动以后,从西洋传来了许多“格律诗”体。我们也的确产生了很多以“格律诗”体写的好诗。近10年来,由于诗人们对于民间歌谣和古典诗的研究,产生了许多比较优秀的“格律诗”,使“格律诗”有了新的发展。      就创作实践而言,艾青主要是以无一定格式的、自由的、活泼的自由体诗作为自己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但他也不排斥别的诗体形式。在格律体新诗方面,他尝试过的形式有:1、整齐式。如《荒凉》、《泉》(五言)、《威尼斯小夜曲》(五言); 2、参差式。如《小蓝花》、《盼望》、《关于爱情》、《天鹅湖》、《向艾黎致敬》;盼    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一九七九年三月,上海3、十四行。如《监房的夜》;          值得提及的是,艾青的八行体小诗好像是着意而为,每首两节,每节四行;偶句押韵,或有规律变韵;或整齐,或参差;如《树》、《礁石》、《自由体操》、《小花答辩》、《刈草的孩子》、《泡影》、《天鹅》、《假如》、《珠贝》。珠贝艾青 在碧绿的海水里吸取太阳的精华你是彩虹的化身璀璨如一片朝霞 凝思花露的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观念在心里孕育结成了粒粒真珠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假    如艾青 假如死了的能活过来闭着的眼睛忽然睁开重新看一看周围变化一定会吓得目瞪口呆
他活着的时候你曾骂他恨不得把他整死才痛快他死了却成了生前友好站在遗像前面表示默哀
    对于新诗到底是应该采用自由诗还是格律诗来写,艾青认为:“无论诗人采取那种诗体写诗,都一样要求在群众中发生影响;而无论那个诗人又都是根据他自己的美学观点在对事物进行评价的。一面是群众的爱好,一面是作家创造的个性,只有具备了最高才能的作者,在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上会取得最好的解决。”(艾青《自由诗与格律诗问题》)
四      现代诗人废名(原名冯文炳),以诗论《新诗应该是自由诗》为自由诗人所熟知。他说:      “如果要做新诗,一定要这个诗是诗的内容,而写这个诗的文字要用散文的文字。已往的诗文学,无论旧诗也好,词也好,乃是散文的内容,而其所用的文字是诗的文字。我们只要有了这个诗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写我们的新诗,不受一切的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我们写的是诗,我们用的文字是散文的文字,就是所谓自由诗。”(《新诗应该是自由诗》)       “我的本意,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新诗应该是自由诗,只要有诗的内容然后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不怕旁人说我们不是诗了。”(《新诗应该是自由诗》)                                这大概是迄今为止自由诗最为直接的表述了。      废名倡导自由诗时,是新诗刚刚兴起的时候,他为文《新诗应该是自由诗》是在1936年。然而,当他在1947年阅读卞之琳《十年诗草》和冯至《十四行集》之后,他由衷赞赏两人的新格律诗。他说:“卞之琳与冯至的有规律体的诗确是很好了。我自信我没有成见,我是从事实观察,在我以前编讲义的时候,我还没有发现有规律体的好诗。”(陈建军,冯思纯编订,废名讲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第117页)      没有发现“有规律体”的好诗时,废名倡导新诗应该是自由诗;但当他发现“有规律体”的好诗时,废名就对卞之琳、冯至的“好诗”大加赞赏。看来,废名对于自由诗的坚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创作而言,废名新诗主要是不拘任何形式的自由诗。然而,也有个别小诗,节奏鲜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秋水废名我见那一点红,我就想到颜料,它不知从那画一个生命。我又想那秋水,我想它怎么会明一个发影?       五月十六日 译诗 泰戈尔原作 废名译你操的是那一种语言呢?啊,海?语言而为永永之问。你回答的又是那一种呢?啊,天?语言而为永永之默。 赠废名 梦中我采得一枝好花,我还说我画个瓶子把它插起来,伊笑道,“你这梦我很喜欢。”我想我这花是一份赠品。

梦中我画得一幅好画,我想明天早晨我一定好好的展开看一看,伊笑道,“你还是做了一个梦!”我说“我这画是赠给你的。”                  五月十八日
                                                            五      自由诗将去向何方?统观自由诗大师们的探索与思考,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2015、4、7


零点一 发表于 2015-4-7 23:30:21

哈哈,不言自明。

柳渡 发表于 2015-4-8 09:29:00

太有说服力了,让我更坚定了对格律诗的信心.只是格律诗现在的影响实在太小了,主流报刊上几乎看不到.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15-4-8 10:24:15

聿归 发表于 2015-4-8 09:29
太有说服力了,让我更坚定了对格律诗的信心.只是格律诗现在的影响实在太小了,主流报刊上几乎看不到.

这些理论文章适当看一些便好,这些大多谈技巧,真正的文艺批评当读别林斯基那类论文,从时代,社会,人的思想,作者,深刻剖析作品的文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家,诗人。呵呵,为什么主流报刊上看不到格律新诗呢?你读过别林斯基论普希金就心知肚明,当初俄罗斯主流报刊上可全是垃圾哦,他预言只有普希金会永存。文艺报刊实质是商品,消耗品,它只会迎合普通大众的欣赏趣味,参与趣味。以前的汪国真为什么会火?现在的余秀华为什么会火?原因一点也不复杂,那是普通大众,诗人迎合,商业合谋的神话,一阵风过去也是必然。当诗人得准备自己一颗孤独的心,看你的诗歌和留言象当初的我哦,还天真,但天真往往又是诗人难得的天赋。写自己的诗,写自己喜欢的诗比什么都重要。

凤舞 发表于 2015-4-8 11:25:10

学习并问好。:handshake

柳渡 发表于 2015-4-8 11:25:27

本帖最后由 聿归 于 2015-4-8 11:27 编辑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15-4-8 10:24
这些理论文章适当看一些便好,这些大多谈技巧,真正的文艺批评当读别林斯基那类论文,从时代,社会,人的 ...
您这种认真的态度,真让人敬佩!感谢您的悉心指点!的确,文艺理论我只看过一些概论,技巧更是浅陋,两者都得努力学习.现在报刊上的诗,确实不必在意,反正没有人读!大多编辑简直就是政府养着的饭桶,听说他们选稿时只要看到是押韵的,就不会往下看了.

凤舞 发表于 2015-4-8 11:31:46

聿归 发表于 2015-4-8 09:29
太有说服力了,让我更坚定了对格律诗的信心.只是格律诗现在的影响实在太小了,主流报刊上几乎看不到.

这里面有主流的偏见,也有格律体新诗作者自己的原因。好的格律体新诗不是没有,但数量及质量还不足以说服和感染大多数人。 诗是什么,众说纷纭,要想找到答案,那就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小孩,你想让他长一些审美的经验,你会教他念什么诗。

柳渡 发表于 2015-4-8 11:50:10

本帖最后由 聿归 于 2015-4-10 08:21 编辑

凤舞 发表于 2015-4-8 11:31
这里面有主流的偏见,也有格律体新诗作者自己的原因。好的格律体新诗不是没有,但数量及质量还不足以 ...
诗是什么,小孩都知道,只是很多诗人不知道了,是这样吗,老师?

凤舞 发表于 2015-4-10 09:17:21

聿归 发表于 2015-4-8 11:50
诗是什么,小孩都知道,只是很多诗人不知道了,是这样吗,老师?
诗是什么,读者知道。即使他们说不出长篇大论来,但是会用自己的阅读选择来决定。

至于诗人,僭用这名号的人也太多了,也不用太把这称谓当真。
另外,我说过无数次了,我当不了老师,别叫我老师了。 :)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自由诗之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