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年 发表于 2014-11-19 23:48:24

狂沙十万里

狂沙十万里

1
不搭讪,不讲价,不问路
不停地奔走,不停地转车

到了巴丹吉林沙漠
出租车司机问要不要等,我摇头
问要不要接,我又摇头

风,砂轮一样响
而贺兰山,背负着蓝天,从西而来

2
世界静下来的时候,我开口了
歌虽老去,词未破损

平时上不去的高音
顺着沙丘的曲线,都上去了

而这么大的歌厅
却只有落日一灯孤悬

不恨世人吾不见,不恨世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贺兰山

3
呼喊一样地唱,呼救一样地唱
像个祈雨的巫师

一滴水,从眼睛里出来
落入了荒漠的人间

而贺兰山,像一匹棕红的骆驼
被谁慢慢地牵进了暮色

凤舞 发表于 2014-11-20 08:53:12

苍凉。

一别十年 发表于 2014-11-20 08:58:05

而贺兰山,像一匹棕红的骆驼
被谁慢慢地牵进了暮色
读刘年的诗每每都有这样的感觉,爱不释手,读来回味无穷.语言平淡,意象深邃.

方北 发表于 2014-11-20 17:18:15

读过,再读。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14-11-21 23:44:12

不恨世人吾不见,不恨世人不见吾狂耳,不懂,可否有出处?呵呵,似有哲理的文章总是折磨人。问好。

墨菊 发表于 2014-11-24 15:22:20

本帖最后由 墨菊 于 2014-11-24 15:23 编辑

好诗!来回读了好几遍:)

陌生化的诗语,表现大气自然,诗意苍凉开阔!

回头有时间细赏

墨菊 发表于 2014-11-24 17:09:24

”风,砂轮一样响
而贺兰山,背负着蓝天,从西而来“——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简单的二十个几个字,就把”沙漠”的荒凉气势营造的淋漓到位。其实这两句不单单是氛围的营造,诗人对“风”描绘的很传神“砂轮一样的响” 此处体现了诗人的“创造力” 陌生化的表达,让读者如身临彼境,这里的“风”是风,但也不仅仅是风,“沙”是沙,也不仅仅是沙·········

“世界静下来的时候,我开口了
歌虽老去,词未破损

平时上不去的高音
顺着沙丘的曲线,都上去了

而这么大的歌厅
却只有落日一灯孤悬

不恨世人吾不见,不恨世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贺兰山”——

“世界安静下来的时候”是诗人远离喧嚣的时候,这样的时候,诗人开口了,唱“老去”的歌,但“词”未曾磨损,这里的“歌”和“词”也是诗人的意象,容易“老去”的太多太多,而从没“磨损”的是诗人内心的“词” 难道这“词”不是诗人的执着吗
”平时上不去的高音“这一节诗人过渡的非常巧妙自然,”平时“ 不是身处广漠之中的时候,“高音”上不去,让读者联想到“客观”
然而面对一望无际绵延不断的沙丘,高音自然就上去了,相对的高与相对的低,绝对的高与绝对的低,“人”与“沙漠互为这两点,其实分不出彼此。所以,沙漠成了诗人的“歌厅”一点也不奇怪,与贺兰山相知也就顺理成章。我想,这一节读者完全可以读出诗人的胸怀···

呼喊一样地唱,呼救一样地唱
像个祈雨的巫师

一滴水,从眼睛里出来
落入了荒漠的人间

而贺兰山,像一匹棕红的骆驼
被谁慢慢地牵进了暮色——

我更愿意把诗人的“歌声”理解为灵魂的呐喊。沙漠、泪、人间、暮色、读者通过诗人给出的这几个意象,能感受到什么? ·······

从开始到收尾,诗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甚至整首作品想换掉一句诗意都会受到影响,这种深入浅出的手法,非一般诗者可为。精华共赏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14-11-24 20:09:43

陈子昂一句短短的《登幽州台歌》传唱了千年而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我想是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唤起了人们的共鸣。指点江山,浇胸中块垒未尝不好,但要拿捏分寸。这首诗,这儿做得不好,文白相间且不说。要不要等,要不要接,我开囗了,吾狂耳,这都是非常个人化的词组,放在这首大漠之行的诗里是不相称的,与作者想表达的诗人形象是背道而驰的。愚见。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换掉一句诗意都会大打折扣,太夸张了。

张义和 发表于 2014-11-24 22:10:14

不恨世人吾不见,不恨世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贺兰山:victory:

凤舞 发表于 2014-11-25 08:25:32

我很欣赏南飞和墨菊读帖的态度,一是能够认真读,二是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这样的态度,才能体现论坛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功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狂沙十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