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5-8-10 11:16:37

序汪大波《凡人小事集》

“明日黄花”记风云
——序汪大波《凡人小事集》

大波兄年逾八旬,19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论资历如今算是新闻界的前辈了,但其记者的职业生涯却颇不顺利。在青海做“无冕之王”过把瘾不久,就回到家乡重庆吃起“粉笔饭”了。但是记者梦一直蛰伏在他的心灵深处,直到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中国大地,他才得以重温记者梦。
那时整个中国从崩溃的边沿一下走上百废俱兴之路,各种人才很容易脱颖而出。水到渠成,大波从一位积极供稿,崭露头角的通讯员,继而重操旧业,跻身江北区广播站成为专业记者,再一跃而成为江北区广播电视局领导。在此期间,他如鱼得水,驰骋于新闻天地,以其敏感的触觉,捕捉各种有意义的题材,采用多种新闻体裁,讴歌新生事物,记录时代风云,硕果累累,大显身手。从本书的后记可知,那段时间,他踏遍江北区山山水水,在城乡基层,到处都可以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哪怕大波后来当了“局座”、“处座”,办过报纸,人称“汪总”,但是我相信,那些日子无疑是她人生的华彩乐章,是他最充实、最快乐、最幸福的时辰。我要说,人生有这样一段经历,一笔财富,足矣!夫复何求!
与大波相识,是在1980年代中期,与他有过一次亲密的合作:合写反映改革开放新貌的四集电视专题片脚本,后来又跟踪拍摄。不久,我调入江北区文化局工作,与他同楼办公,不时相见。此后我们都离开了那幢小楼,不料我有机会进入报界,与他又从曾经的近邻而成为同行了。尽管由于人生轨迹之异,聚少离多,我与大波仍然互通音问,每当相遇,都会感到亲切。
大波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都道新闻是速朽的文字,今天的要闻,很快就成为明日黄花。但是大波对此说“不”,偏是集腋成裘,在晚年分门别类,出过好几本书了。蒙他不弃,还曾约我为《旅途见闻》写序。如今又让我摊上了这桩活计,自然不敢推辞。
说到《旅途见闻》,不免调开笔头,闲话几句。大波可谓写作的“瘾君子”,那种属于本行的采访自然不在话下,就是每有出行的机会,他总要先做知识的准备,了解相关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写出游记类散文。直到现在,他还保持了这一习惯。去年我们一起在海南文昌避寒,他就又写了关于海南的散文。为《旅途见闻》作序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读稿的过程中可以重履他的足迹,饱览中外各地风光,增添不少见识。一举两得,不亦乐乎。这本书说明,大波不仅是一位新闻写作的“全挂子”,而且是新闻、文学的跨界写家。我知道,不少职业记者是不太在乎文学这位近邻的。
回到《凡人小事集》来吧。大波在此书的后记中,不无自豪地以多篇作品标题中皆含“喜”字来说明自己当时的心情。我在目录中还发现另外好几个他喜用的关键词,颇为耐人寻味:“新”,是定性,也显出作者发现新事物的锐利目光;“好”、“美”,赞美的评价脱口而出,体现作者的立场;“乐”,既是描写对象心情的写照,也是作者内心喜悦的表露。
这本《凡人小事集》倒也名副其实:所写各色人等,皆非叱咤风云之辈;所记诸多情事,也不轰轰烈烈。然而当我这个老江北、过来人通读一过,便不由再度置身于1970-1980年代之交,江北区那片蒸蒸日上、百业俱兴的热土,重新沉浸于那一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伟大变革时代的蓬勃朝气。希望和梦想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心理特征,愉悦与甜美是那一时代人民的普遍表情。而这一切则是来自思想的解放,行动的果决。大波这些具体而微的报道便汇集为那个时代的宏伟画卷。那么,他把这些篇什从箧中拾掇出来,编辑成书,便不仅仅是他个人昔日笔耕成绩的展示了。而能够以重庆日报集团的名义出书,则是对这位毕生勤奋、成绩卓著的“老记”的褒奖。作为大波的老友,此时此刻,我也能分享他的成就感、幸福感。
写到这里,意犹未尽。兴之所至,得韵语八行,权作本文的小结吧:
弹丸之地,无处不到;
各色人等,皆绘其貌。
-
细水微澜,汇成洪涛;
明日黄花,一样娇娆。
-
凡事不凡,小事不小;
时间定格,时代聚焦。
-
抚今追昔。值得自豪;
岁月留痕,青春不老。
                                       乙未立秋之次日于渝州悠见斋

花间莺语 发表于 2015-8-11 10:06:48

叙述,看似随意挥洒,其实所有文字都在为人物聚神,最后的韵味作结凝练概括。向老师学习。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5-9-20 20:21:11

此书已经问世。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5-11-30 12:37:43

好文章,提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序汪大波《凡人小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