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电影——《英雄儿女》给我幼年时光的震撼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电影——《英雄儿女》给我幼年时光的震撼
文/从嘉
我是个80后,说起最让人震撼的电影也许别的同龄人会说起《侏罗纪公园》、《终结者》、《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这些曾经的欧美大片。而在我幼年记忆里最让我震撼的电影,却是一部60年代摄制的国产黑白影片《英雄儿女》。影片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那段历史。当我看到英雄王成独自一人仍坚守在阵地上,背着发报机使用各种武器抵御蜂拥而上的敌人,童年的我震撼了,明白了什么是英雄。当看到王成对着发报机喊出“别管我,朝我这里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后,双手紧握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我的眼睛不觉的湿润起来,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个信念深深的烙印在我童年稚嫩的内心里。发誓将来一定要做像王成这样的大英雄,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 也许是这些战争影片对我幼年的影响,上学后我特别关注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追寻我童年记忆里的英雄王成。当我充分的了解了那段历史,并听说了英雄王成并无其人,而他的原型是烈士杨根思等十几个志愿军战士后,我幼年对英雄王成的崇拜逐渐变成了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拜、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拜、对五十年代中国人民的崇拜。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刚刚解放,国家一穷二白,国民经济百废待兴。然而朝鲜战争爆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声令下,几十万志愿军战士毅然决然的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起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殊死拼搏,最终将联合国军赶回了三八线。我闭上眼睛想象着当时的战场,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如此悬殊,志愿军战士面对的是以美军为主的十七国联军、面对的是美制飞机大炮的无间断的轰炸。本该是一边倒的战争为何始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除了总司令彭德怀等志愿军高级将领的指挥与朝鲜山川地貌的掩护,就是因为志愿军里有着千千万万个像王成一样的优秀战士。松骨峰上的三十八军让魏巍动情的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津湖上矗立着一百多个冻僵的尸体,他们还保持着隐蔽等待的姿势,至死等待着阻击逃窜至此美陆战一师;清川江边、上甘岭上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呢? 长大后我成为了国家电网的员工,曾经的战火硝烟早已远去。抗美援朝这场战争逐渐被一些人淡忘,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中国是否该卷入这场战争的讨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佩服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当时能作出这样的抉择,也一直怀念着这批最可爱的人。拿总司令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庆祝大会上的发言来讲,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方的海岸架起几门火炮,就可以奴役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从此中国人再也不是“东亚病夫”了。 今天的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祖国不需要我们去流血牺牲,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我们不应该忘怀。虽然从事电力检修工作非常辛苦,整天要各种大型设备打交道,有时为了准时送电还要加班加点的抢修,但是战争年代我们的先辈为了祖国,连生命都可以托付,我们这些后辈辛苦一点儿又算什么呢?电影又看完了,主题曲《英雄赞歌》还在我耳边久久回绕,“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下载附件
半小时前 上传http://dbssk.xlkf.cn/static/image/common/rleft.gifhttp://dbssk.xlkf.cn/static/image/common/rright.gif
http://dbssk.xlkf.cn/data/attachment/forum/201508/23/110651jll8hvdydyxyxk5k.jpg
80后也有英雄情结,让人欣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