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远彬《吊谢公》诗本事并原韵奉和
原江北区文化馆文学干部、重庆市文联党组成员、《红岩》主编谢宜春先生11月14日不幸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得此噩耗,1970——1980年代之交,即粉碎“四人帮”前后在江北参加文化馆活动的业余文学作者,无不于心有戚戚焉。由我和兴邦兄发起、联络,遂于20日在建新东路白云大厦《嘉陵江》编辑部会议室举行了追思会。到场文友十余人纷纷回忆往事,众口一辞,回忆宜春先生神采风貌,称颂先生嘉言德行,感念先生的帮助、扶持。诗人、书画家郑远彬曰,为创建此会,黎明即起,拟做一悼诗,无奈抽掉大半包香烟,只得四句而罢,未能尽意。未料此日下午,郑兄发来短信,竟是足成的七律《吊谢公》:
海上惊闻失谢公,巴山故友哭秋风。三杯遥祭人杳杳,满座同悲意重重。应信庄生能化蝶,最怜伯乐未夸功。今宵太息蓬窗下,一盏青灯四处蛩。
读罢怆然,复陷深悲巨痛之中。随后将此诗转发当时与会诸友,众皆称善,盖缘表达了吾辈共同心声也。毕竟宜春先生已经退休离渝,移居上海15年了,许多年轻朋友对他不够了解,所以对郑诗做一点解读吧。“三杯遥祭”:谢公事情好饮,且酒量甚佳,吾等当年多次与其觥筹交错,其乐融融。那日会后,诸友以AA制聚餐,席间继续悼谢之话题。情之所至,有我提议,酹酒以祭谢公之灵,众皆起立应之。想必先生在天之灵必有所感吧。“伯乐”句:追思会在座诸君在发言中无不称颂宜春先生当年在江北期间对于业余作者引荐之力、扶持之功,誉其为最佳之伯乐,极富学识、眼光、热情之编辑家,“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精神”体现者,而绝不居功自傲。走笔至此,情不能已,遂勉和郑诗原韵,得句如下:
短信惊闻走谢公,暖冬转瞬起寒风。虽多往事犹堪忆,只恨佳时不可重。自去申城谈晤少,永铭巴郡掖扶功。吾侪遥酹天国乐,仙乐飘飘无泣蛩。
此情此意倘能上达天听,谢公闻之当展颜一笑乎?搜索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 楼主诗与郑诗皆佳!
诚挚追忆,深情缅怀;诗人气质,跃然纸上。
高亮显示! 好诗好和。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