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的——张德明《新诗之美》
张德明《新诗之美》【前记】本文转载自12月14日《文艺报》第一版《文艺观象》,一派胡言居然在中国作协的机关报头版加框推出!奇文共欣赏,谬论相与析。括号内问号与按语为转载者所加。 从1917年前后诞生至今,中国新诗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新诗百年,关于新诗的责难始终不绝于耳,有人甚至认为“新诗的实验是一次失败”。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人们对新诗之所以产生误解(?),还是缘于对新诗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不知道如何领略它的艺术之美和内在底蕴。在我看来,作为新文学中 最有个性和特色的文学品种之一,新诗的美值得珍视。 新诗之美在于,它体现自由性之张扬。白话新诗有一个别称,就是“自由诗”(?重复废名谬论),自由自在、不拘一格地表达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思考与理解,是这种 文体的书写优势。胡适在倡导白话诗写作时,极力鼓吹“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诗怎么写”,明确提出“作诗如作文”(?捡拾胡适破烂)。这些艺术主张的提出,是希望人 们能够在一个开放、宽松的语言环境中,重建中国诗歌的创作图貌和美学秩序(有何秩序可言?)。当然,“自由”不仅是外在形式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的、精神性的自 由”。自由是中国新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品质,自由是现代文化和现代人的精神特征,正是在“自由”的基点上,中国新诗和现代文化、现代人生达到了强烈的共 振。只有乘着“自由”的翅膀,新诗才能在新文学的领空中尽情翱翔,显现出无限的活力和美好的前景。(只谈自由,不讲秩序,完全违背艺术规律!) 新诗之美在于其自然性之放飞。百年新诗史上,具有艺术品位的中国新诗(流沙河说只有几首。),通常都是现代人情感和思想的自由书写与自然呈现,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也 不会有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和装腔作势。新诗是自由的,也是自然的,它不是没有形式,而是有着与古典诗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自由就是它的形式(呵呵,自由=形式?岂不滑天下之大稽!);它不是没有节 奏,自然就是它的节奏,它与现代人的呼吸节奏相呼应,与现代人的情绪起伏相合拍。阅读新诗,人们常会产生如遇朋友述说家常的感受,这是因为它的自然品质使 然。面对好的新诗(就算有那么少许好诗,为什么对那些败家子的“下半身”、“垃圾派”、“梨花体”,对那些自命经典而实际上糟蹋圣贤的劳什子避而不谈呢?),我们一般不会感觉字句上的艰涩和意象上的别扭,而是有着如沐春风的舒爽和快慰,也是得益于它的自然的审美风范与精神状态。(吃新诗饭,靠新诗“发”的张教授真的是“如沐春风”吗?) 新诗是生活化的舒展。我们知道,新诗是“言文一致”(又是胡博士滥调!完全违背文学常识)的,日常话语和书面话语在这种文体里找到了最大的交集。新诗常常就是对生活话语的艺术转化而 生成的文学作品。因此,新诗是比较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的,新诗中的言说与我们生活中的言说也没有多大的距离(那些符箓、天书式玩意儿与生活有多大距离?)。这样一来,只要读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 新诗的理解和把握就不是一件难事,在新诗中找到心灵的知音和情感的共鸣也相对容易和方便。(呵呵,看不懂那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儿就是没有“生活经验”了?) 新诗具有最为宽广的想象视野和表达空间。惟新诗之自由、自然和生活化,因此,它获得了与现代世界同样巨大的宽度与广度,“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 洋捉鳖”,用毛泽东的这两句诗来形容新诗的表达潜能是非常贴切的(毛泽东是怎么说新诗的,你这个大教授恐怕不是不知道吧?)。我把新诗的这种宽广想象与表达比喻为神奇的“穿越术”(嘿嘿,这是美化还是丑化哦?),即新诗创作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做 最大程度的穿越和嫁接,因此有希望构建起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诗歌世界。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珍视吗?(你到底“珍视”的是什么呢?)【录歌德的语录供批判参考】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唯法则才能够给我自由。
真是走上了反文化、反人类的邪路! 他的文章胡说八道,诗坛之所以会边缘化就是被这些谬论弄坏的。
——上海诗人费碟 说“没有形式就是新诗的形式”,其实是没有理论就是这一派小圈子“理论家”的理论。
——吕进
格律诗在没有超过徐闻成绩之前,谈前途未免空谈,空谈误诗。格律诗的前途在实验和探索,前景如何,谁都说不清。在新诗成熟之前,自由诗的成绩还是主要的。现在到哪里去找一个闻一多?创作和理论的双面手,还有一帮朋友跟着他,还有刊物杂志。林庚探索了那么多年,孤军奋战,在诗歌界的影响是有限的。现代汉语多大程度上适合写新格律诗,或者说比写自由诗好,都要实验和实证。在新格律诗确定一致认可的成绩之前,在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之前,否定自由诗之美之好,未免理想化了。老实说,有些自由诗尽管没有多少形式因素,但读起来还是感觉到诗心嘭嘭的跳,还是觉得是诗。众所认可的格律诗是方向是未来,但很遥远。自由诗是格律诗的必经阶段,没有古体诗,何来近体诗?在这个时代说自由诗之美,没错!自由诗之美,不是否定格律诗,更不是要取代格律诗。把格律诗写出大家认可的成绩来,远在徐闻之上,再说格律诗之美吧。 自由诗为人诟病的是,语言粗陋,面目可憎,连诗歌语言最低的精炼干净的标准都没达到。很多自由诗写的太烂太俗太随意。什么白云真白贱白,写得恶心死了。这种诗还发出来还传播,真悲哀。有些专家还说好,更悲哀。 自由诗是格律诗的必经阶段,没有古体诗,何来近体诗?——此言差矣!说中国近体诗之前的诗歌是自由诗,这是一个普遍的谬见!
不错,近体诗是中国古代最严格的格律诗,但是此前的诗经、楚辞、古风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都是格律诗!近体诗之后的词、曲别看都是“长短句”,也是非常严格的格律诗呢。
现今流行的自由诗是百分之百的舶来品,至今没有取得民族资格的认证!
把格律诗写出大家认可的成绩来,远在徐闻之上,再说格律诗之美吧。——这个要求既苛刻,也不科学:远,有多远呢?再说,诗之好,是不能用称称的;时代不同,审美标准与趣味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而且,当今创作的格律体新诗成绩也不容抹杀,好作品不是没有,而是被诗界的流俗遮蔽了。
我们论坛十余年来理论与创作双管齐下,成绩不可低估!
在现代格律诗探索上,林庚是做出了成绩的,路子是对的,他和何其芳有相近的见解,以顿为单位来写。格律诗大方向是对的,尤其是探索现代汉语和新诗相融相生方面是有很多空间的。现在自由诗最大的问题,是把写诗当做行为艺术,只要不犯法,想咋就咋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结果出现很多问题。写诗不是行为艺术,是语言艺术,得保持语言的尊严和健康。 能不能用现代格律诗写出现代人灵魂的挣扎和痛苦,把诗的张力写出来,饱满充沛,有动感,有心人探讨一下。不要写成农业文明时代的安静和平和。那个时代回不去了,能不能把现代人的挣扎写出来。闻的死水写的其实就是挣扎。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