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龙生《也谈新诗的理想》所想到的
从万龙生《也谈新诗的理想》所想到的
文/郑成功
最近,拜读了万龙生先生《也谈新诗的理想》,觉得写得非常全面有说服力,受益匪浅,也引起我共鸣。此文是对周晓风《新诗的理想》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敢于单刀直入的论证新诗百年来的兴起,曲折和再振兴,论述了新诗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不回避自由体和格律体新诗之间不同看法和争论,提出了格律新诗的诗体建设的完善,发展和创新。我认为,全文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格律体新诗的诗体建设的必然性,二是新诗发展的双轨观点。这两点是实现新诗理想的重要基础,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一,在“五·四”运动带动下,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白话文和新诗应运而生,胡适和郭沫若是上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新诗的开创者,闻一多则是第二个十年中国新诗的综合者,胡、郭开创了诗的自由体,闻一多开创了新诗的格律体。其实,新文化运动的旗帜鲁迅,也是新诗的积极倡导者,虽然写新诗不多,但对新诗的主体观,创作观及表现形式等都提出了见解,对新诗起到了发展推动作用。在1918年至1919年,鲁迅在《新青年》上以“唐俟”笔名发表了6首新诗,我浏览了一下,其中《梦》、《爱之神》等,都是具有鲜明韵律特点的新诗。鲁迅对青年诗人积极扶持,例如徐志摩,冯至,汪静之等,都受到过鲁迅的帮助,批评和指导,这些诗人都是格律体新诗的代表人物。
闻一多《诗的格律》,是中国现代格律新诗派的理论基础,其核心“三美”理论,是一种哲学的思想。闻一多在新诗艺术追求中,勇于吸纳一切外来的营养,熟悉欧美近现代诗歌特点,同时,又有丰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学积淀,总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诗艺,有选择有变化地吸收,从而以博大独异的诗歌繁荣了中国现代新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在诗的文体论方面,早期也是重视诗的格律形式,后期对韵律问题更有深刻认识,认为韵律不仅是诗歌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且是艺术家手中的创造力。沙士比亚十四行诗,也是经典的格律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就是在当今的欧洲,十四行诗仍然流行。欧洲中世纪以后的文学,已成为世界文学,当然也影响着中国,中国的格律新诗就借鉴吸收了欧洲古典格律诗歌的音步和韵的优点。著名作家冰心1959年说到自己的作品《我是怎样写(繁心)和(春水)》时说,“我不愿把它称为诗的原故,因为我心里实在是有诗的标准,我认为诗是应该有格律的,不管是新是旧,音乐性是比较强的”。卞之琳在自己的新诗创作中说,:“起初主要试用不成熟的格律体,一度主要用自由体,最后几乎全用自以为较成熟的格律体”。新诗百年中,格律新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无论是挫折,还是在有的人谬说格律体新诗是个伪命题,格律新诗依然花开四季,与时代同行。当下,以万龙生,王端诚为代表的拥有一大批创作格律体新诗派,继承,完善,创新了格律体新诗,创新的“三分法”具有无限可操作性,从形式和内容得到统一,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带来了新诗的丰富和发展,也使格律新诗可以达到真正的最高语言艺术的境界,从这一技术层面讲,这也是新诗的理想。
二,非常赞同文中观点,即新诗的双轨并行。 百年新诗的发展事实证明,自由体新诗发展迅猛,这是时代和市场需求决定了的,存在就是合理。自由体新诗也随时代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从当初的白话白意,到白话深意,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无论是在国际国内,目前都超过了格律新诗的影响,改革开放前后,自由体新诗的代表人物有,叶三午,海子,西川,北岛,芒克等诗人。他们的诗,有押韵的自由体,也有不押韵的自由体,与世界上自由体新诗一样,且大多都带有随感情起伏的音韵节奏突出的特点,只不过没有固定的音步节奏,但仍然也追求诗的音乐性,自由体诗,也并非无章法的自由。其实,自由体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写好它也不容易。
因此,格律新诗和自由体新诗本来就是生长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深深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两种体裁可以相互并存,携手并进,相互吸收优秀的营养。格律体新诗还需在创作和市场运作中下功夫。当今中国正处在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给祖国和人民带来幸福,给新诗带来了发展和繁荣的机遇,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创作出不负时代、读者喜闻乐见的好诗,那样才是真正的新诗的理想,因为只有读者存在,新诗才存在,只有读者的赞美,新诗才实现理想。
2018·8·10作于成都 只有读者存在,新诗才存在,只有读者的赞美,新诗才实现理想。
——无视读者,就没有理想可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