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
我的心/是一张宣纸在一隅/陈放了多年即便有些/淡淡的发黄只需一滴/故乡的清泉蘸上一笔/故乡的浓绿就会/丝丝洇染顿时/满纸云烟
蘸上一笔/故乡的浓绿 宣纸的比喻是可以成立的,只是谁来落笔交待得不够清楚。 凤舞 发表于 2021-1-19 08:50
宣纸的比喻是可以成立的,只是谁来落笔交待得不够清楚。
呵呵,诗姐这个问题我倒是没想过,可以算是我手写我心吧。 柳渡 发表于 2021-1-20 06:58
呵呵,诗姐这个问题我倒是没想过,可以算是我手写我心吧。
诗歌不论是抒情,还是言志,如果在事实逻辑和情感逻辑上都能够形成闭环,就完美了。 凤舞 发表于 2021-1-20 08:59
诗歌不论是抒情,还是言志,如果在事实逻辑和情感逻辑上都能够形成闭环,就完美了。
诗姐所言极是,当谨记于心。 我的心/是一张宣纸
在一隅/陈放了多年
即便有些/淡淡的发黄
只需一滴/故乡的清泉
蘸上一笔/故乡的浓绿
就会/丝丝洇染
顿时/满纸云烟
---------看不出这样的划分和现行音步的划分有多大区别,当然这首诗按现行规则也可放入格律体新诗的:
我的心/是一张|宣纸
在一隅/陈放了|多年
即便|有些/淡淡的|发黄
只需|一滴/故乡的|清泉
蘸上|一笔/故乡的|浓绿
就会/丝丝|洇染
顿时/满纸|云烟————当然如果参考凤姐建议,再加一行九言四步句,就完美了。 浮云集 发表于 2021-1-20 12:20
我的心/是一张宣纸
在一隅/陈放了多年
即便有些/淡淡的发黄
我这样划分的是大顿,与您的音步划分当然不一样。按照孙先生的理论,汉诗属于顿歇律节奏,大顿才有停顿,而大顿之内的音步则一般不停顿。所以音步可以不划分出来,以免让读者误以为要这么密集的停顿。当然如果是律式音节诗,则需要按音步安排平仄。
再加一句九言,呵呵,您的建议让我还在苦思冥想中…… 本帖最后由 浮云集 于 2021-1-21 18:46 编辑
柳渡 发表于 2021-1-21 10:38
我这样划分的是大顿,与您的音步划分当然不一样。按照孙先生的理论,汉诗属于顿歇律节奏,大顿才有停顿, ...
其实你用不着冥思苦想,不管音顿划分和音步划分,这些都是在理论探讨时用的。在诗作发表时这样搞,就是侮辱读者的智商。是一种愚蠢,可笑的行为。至于音顿、音步的讨论,那是伴随着格律体新诗的诞生就有了的。我认为这两者并原则上的分歧,更无啥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格律体新诗从来就包容一切诗体的存在,在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站,晓曲还专门开辟有:音顿体格律新诗 专栏。鼓励诗人从创作实践中加深研究,争取早日取得系统的成果。但我们不能容忍有人企图以音顿学说,来攻击格律体新诗界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规则和三分法等基本体系。你只要深入学习了格律体新诗的全部理论学说后,就不会动不动就以音顿说来讨论作品了。现在重新回到你这作品上来,如果你的确感到要顿开才好的话,从新诗角度说,最好就是分行!
我的心
是一张宣纸
在一隅
陈放了多年
即便有些
淡淡的发黄
只需一滴
故乡的清泉
蘸上一笔
故乡的浓绿
就会
丝丝洇染
顿时
满纸云烟----------你看,是不是比那啥大顿来得更好!哈哈。
本帖最后由 柳渡 于 2021-1-29 11:22 编辑
浮云集 发表于 2021-1-21 18:45
其实你用不着冥思苦想,不管音顿划分和音步划分,这些都是在理论探讨时用的。在诗作发表时这样搞,就是侮 ...
呵呵,浮云诗友,分顿对懂得格律理论的您来说可能显得不必要,甚至愚蠢可笑,侮辱了您的智商。但我们的作品要面对一般读者,如果不分顿,他们读的时候真的都能达到我们的初衷吗?真的都能读出我们苦苦追求的节奏美吗?我看到一些教材上,同一首诗的停顿划分五花八门。因此我觉得我们创作的时候非常有必要划出音顿,这对推广格律新诗是大有裨益的。
至于什么争论,我毫无兴趣。以往我也是写音步诗的,只是音顿诗一来,明显地节奏感更强,迅速俘获了我。而且我在写律式音节诗安排平仄时,音步理论还是重要的基础。
感谢您的建议,您的分行当然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我觉得短句比较适合轻快灵动的诗情,似乎不太适合这首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