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22-7-11 16:42:48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三年大事记·关于《香国诗刊》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三年大事记 2019年2月22日,重庆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举行成立大会,市文联、市作协领导、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会长余小曲和近百名诗人、学者、诗歌爱好者与会。88岁著名诗人梁上泉先生亲临现场吟诗祝贺,与著名诗歌评论家吕进、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一起被聘为研究院名誉院长。诗人万龙生为首任院长,周思维、王端诚、周琪为副院长。龙光复、周厚勇等15人为首批研究员和特约研究员。重庆主流媒体华龙网,《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文学报》《中国作家网》《中华书目报》《重庆作家网》均做报道。 3月1日,研究院首次院务办公会。常务副院长周思维主持,院长万龙生首先肯定研究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并通报许多诗歌组织、著名诗家贺信和诗,以及市作协主办的《作家视野》2019年第二期整版编发《重庆格律体新诗选》,《重庆文艺》《重庆诗词》也将编发诗选等情况。会议对院务工作进行分工,对全年工作作出安排,逐一落实。增补黄中模为名誉院长。24日,研究院首次召开研究员大会。会上聘请著名俄诗翻译家、南开大学教授谷羽和资深格律体新诗理论家、常熟理工学院教授许霆为研究院学术顾问,讨论第二批研究院名单。同月,研究院新闻部主任兼特约记者周其伦在(《新华书目报》专栏2019013号)署名文章中,及时做出“格律体新诗作者的集群式亮相”的报道,称赞市作协《作家视野》报推出格律体新诗作品专辑,是格律体新诗作者的一次荣耀登台。
4月截止5日,微信群吸收重庆与外地格律体新诗爱好者66人。其中包括所有院领导(名誉院长)、院务委员、本市首批研究员、外地特聘研究员,以及学术顾问许霆、《中华诗词》主编高昌、著名诗人梁志宏、毛翰、教授钱志富。23-28日,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由“一会一院”,即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与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古镇釆风行”,30余人参加,途经新都、五凤、洛带、黄龙溪、平乐、安仁、新繁七个历史文化名镇,一路得到各区市县文朋诗友、成都文旅集团、新都区统战、文联、民盟、作协、新繁镇党委政府等大力支持。 5月9日,研究院月会,全体参加采风的诗友和院务委员参加。古镇采风圆满成功,表现在以下方面:增长见识,扩大眼界;获得灵感,繁荣创作;增强以格律体新诗歌唱新时代,反映新生活的信心;增进诗友之谊;扩大格律体新诗影响。会上决定成立编委会,李高清担任主编,收入部分优秀作品,辑印采风诗集。25日,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院长万龙生处女作诗歌《小伞兵》发表62周年纪念活动,在观音桥锦菲大饭店举行。活动由江北区作协主办,现任主席易刚到会致贺。该区新老作家20余人与会。
6月11-16日,院长万龙生,副院长王端诚、周琪,研究员龙光复、叶华渝参加由台湾《艺文论坛》杂志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暨传播媒体交流研讨会”。研究院参会者提供5篇关于格律体新诗论文并作简要发言。与会的香港《国际汉诗研究专刊》社长周瀚、总编辑沙浪也从事格律体新诗创作,经征求他们同意,聘为本院特约研究员。21-22日,西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新诗形式美学对话会”在北碚举行。万龙生、王端诚、周琪、龙光复和特约研究员杨开显、余小曲、赵青山均提交论文,参加该学术活动。26日,研究院月会,通报两个利好消息:一是《中华诗词》“新诗之页”今后将着重发表格律体新诗作品;二是由吕进主编并撰写总序的《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丛书)即将出版。
7月17日,研究院在“南山别院”设创作基地。院长万龙生首次提出关于设立“邹绛格律体新诗奖”建议。原则上同意设立本院年度格律体新诗奖,待条件成熟再设全国性大奖。他认为命名“邹绛格律体新诗奖”,其原因邹绛先生是改革开放后,格律体新诗(现代格律诗)的重要带头人,在创作、研究中皆有突出成就,影响巨大,功不可没。以其命名此奖再恰当不过。这一建议,具有前瞻性,但具体操作,尚待进一步完善、细化,由院务委员会决定并实施。21日,应著名诗人黄友韬先生邀请,周琪、王民胜参加在温州柳市举行的柳川诗社换届暨黄有韬《神笔飞扬》及《戊戍年诗词集》首发式。23日,周琪应王民胜邀请,赴松江参加“松江行吟诗社创作基地”揭牌仪式。王民胜利用松江老年大学、松江图书馆两个平台,大力推广格律体新诗理论和创作,行吟诗社自成立以来,多次参加东方诗风和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活动,成为沪上不可小觑的格律体新诗创作群体。同月,由北京习鼎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世界)东坡文化联盟网站推出《中国诗歌年选·2018卷》设《格律新诗》专栏,选载万龙生、王端诚、余小曲、陈建军作品。 8月同月,《中华诗词》8月号《新诗之页》全部发表格律体新诗。作者为万龙生、赵青山、任雨玲、蓝勰安、严希、王端诚、杨恒学、苗宝今、李长空。其中大部分是本院研究员和特约研究员。
9月22-28日,“东方诗风”15届年会暨重庆市格律体新诗研究院襄阳采风活动,在湖北襄阳市举行。活动得到襄阳市作协大力支持,取得圆满成功。本院研究员、特约研究员及6省市格律体新诗诗友30余人参加,与襄阳同仁交流诗艺,结下深厚情谊。在襄阳市图书馆举行的启动仪式上,重庆市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唐元龙、“东方诗风”论坛站长王世忠、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会长余小曲先后发言。襄阳市文联副主席任伟、襄阳市作协副主席李小波、襄阳市诗歌研究会会长汪光房、副会长朱华杰等与会。主客互致欢迎词与答辞,宣读香港国际诗歌研究会沙浪先生贺信,互赠礼品。参观游览古隆中、鹿门山、岘山、万山、米芾纪念祠、水镜庄等名胜古迹,部分诗友抽空往游武当山,收获甚丰。未能参与者情系襄阳,千里神游赋诗。本届年会最大亮点,是襄阳之旅集结襄阳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力量,议定成立相关组织,融入全国格律体新诗潮流,有望成为:成、渝、鄂、沪“长江上、中、下游”相互辉映之态。同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一套6册丛书面世。吕进先生撰写题为《实绩·信念·方向》总序,充分肯定当今诗人格律体新诗创作的成绩,指出今后进一步发展方向,极具指导意义。6本诗集按作者姓氏笔划排列为:王端诚《微斋十四行》、王民胜《为某个春天而写》、石家远《云松集》、陈建军《竹林集》、周琪《海棠新月集》、周思维《追梦路上》。这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经过认真筹备,6位诗人苦心编纂而推出的重要成果。据悉,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大陆以集团方式推出的首套格律体新诗丛书,在格律体新诗发展道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月,院务会决定,从《东方诗风》21期开始,研究院与“东方诗风”论坛合办该刊。 12月7日,研究院首次集体在号称“屹立于中国诗界的理论高峰”《诗学》里发声。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创办的《诗学》年刊2019年第11期问世,其内容丰厚翔实,由院长万龙生主持的《诗学·格律体新诗研究》栏目发表9篇文章,共90页,就格律体新诗之定行体、花环体、无限可操作性,以及格律体译诗等问题发表新见,这些文章,多数是本院研究员、特约研究员所写,其显著特点是与创作实践密切结合。20日,由重庆市诗词学会、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丛书)首发暨评议会隆重举行。市作协代表、创联部主任杨晓林,主办单位负责人凌泽欣会长,陈仁德、邓庆伟、刘军副会长,熊辉所长、向天渊副所长,吕进主编,以及应邀莅临的有关方面负责人黄兴邦、范明、师运山、黄中模、杨开显、李学勤等。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会长余小曲、副会长郑泓、上海市行吟诗社秘书长张菊花、南京诗人陈萍、湖北省黄冈市闻一多中学书记程保铭、副校长瞿新潮、蒋军、湖北襄阳诗歌研究会会长汪光房、副会长朱华杰、山西新诗史家赵青山和研究院在渝研究员、部分格律体新诗爱好者近百人与会。丛书6位作者均到场。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文艺网、重庆文学网、华龙网、新华书目报、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成都头条等多家媒体对盛会均做详细报道。
2020年1月5日,研究院新年首次月会,在渝部分诗友18人参会。常务副院长周思维主持,副院长周琪代表院务委员会做2019年度总结报告。同月,台湾《青溪文艺》2020年第一期对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东方诗韵·格律体新诗集》(丛书)发表彩色图文报道。同月,白居易诗歌研究会主办、王长征主编《中国汉诗》2020年第一卷全文发表吕进撰写的《实绩.信念.方向——格律体新诗集总序》,并将其列为封面要目。此文列入《中国诗评》栏目。 5月22日,赵青山《新诗百年,格律花开——写在<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评议会召开之际》,由香港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國際漢詩研究專刊》全文刊出。21-23日,应武隆区后坪乡政府邀请,诗人苏勤牵线搭桥,院长万龙生率研究院一行8人,深入了解后坪乡开展深度脱贫攻坚后的变化和脱贫攻坚先进做法,协助后坪乡挖掘本土文化及红豆杉产业园文化,助推后坪乡村旅游。活动结束,8人作品交由《重庆作家网》扶贫专栏发布。周琪采访刘春玲医生的散文,由《重庆日报·两江潮》网上刊出。活动圆满成功。 6月17-18日,院长万龙生、常务副院长周思维,率研究院一行15人赴泸州、江安等地考察、采风。参观龙透关泸顺起义纪念馆后,与泸州诗词学会在传统诗词、格律体新诗等方面交流座谈,赠送《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丛书),《酒城新报》记者采访报道。在国立剧专旧址纪念馆,馆长张易亲临详细讲解,中国话剧界前辈的光辉事迹使大家深受教育。同月,重庆市新诗学会《银河系》诗刊2020年第三期发表本院川南采风作品,四川省江安县文联《少岷》季刊秋季号发表10人尧坝、福宝古镇采风之作。同月,江津区《几江》诗刊(被评为全国十大诗歌民刊)秋季号特辟专栏发表王端诚、万龙生、周琪、曹建红横山避暑作品。 10月23-25日,院长万龙生应邀赴湖北浠水,参加重庆徐悲鸿中学与浠水闻一多中学联谊活动,向数百名闻中师生做题为《弘扬红烛精神振兴中国新诗》学术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原重庆徐悲鸿中学教师李海庆随行。 11月26-27日,应贵州省仁怀市诗联书画研究会邀请,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刘军、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院长万龙生率队,研究院代表5人参加采风活动,所有作品载入仁怀市诗词刊物。
12月13日,江北区新华书店与达人岛社区联合策划《格律体新诗漫谈》系列直播,线上线下结合,由院长万龙生在江北新华书店开讲。系列共八讲,首场介绍格律体新诗梗概,此后按时间顺序,介绍格律体新诗近百年的历程、成就及发展前景。19日,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书院隆重举行“王端诚行吟诗歌诵评会”,诵评会由重庆师范大学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主办,大溪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诸子兰庭(重庆)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对行吟诗的探讨引起诗界重视,得到多家媒体关注。同月,《东方诗风》第23期集中发表一批格律体新诗抗疫佳作。同月,重庆文史馆《重庆艺苑》2020年卷发表“格律体新诗抗疫特辑”。
2021年 1月同月,院务会讨论决定,任命曹建红、李海庆为院长助理;研究院从2021年起收取会费,用于刊物经费。 3月16日,重庆市诗词学会在合川文峰镇为王端诚、唐元龙、万龙生3位荣誉会长,举办隆重的“80寿辰集体庆贺”活动。本院成员悉数赴合川参会,相关诗文载入《重庆诗词》贺寿专栏。
4月同月,研究员石家远在月会上,向诗友赠送新作《定行诗选》。院长万龙生指出,其《定行诗选》为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首本“定行诗集”,是研究院2021年推出的一大成果,意义重大。
5月同月,《东方诗风》第25期出版。该期从板式到内容均有较大改进:将格律体新诗按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分类编排,加强对格律体新诗评论,由理论研究向作品评论倾斜。改版后《东方诗风》更专业化,更符合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特点。除纸刊外,研究院组织团队,创办《格律体新诗》公众号,及时推出院内格律体新诗新作。 6月10日,院长万龙生、常务副院长周思维带队,研究院一行9人赴沙坪坝区中梁山镇,参观访问“重庆文阿姨流浪动物救助站”,采访作品由《东方诗风》公众号及时发布,广为转发。 7月3日,主题月会,荣获首届“光中杯”优秀奖周琪组诗《金陵,我的故乡》及诗友贺诗朗诵、座谈会。格律体新诗首获国际性大奖,研究院21位诗人为此写下25首贺诗,蔚为大观。受邀参会的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诗诗评家师运山,在发言中充分肯定周琪“光中杯”获奖的重要意义,指出近几年研究院在推动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发展中,取得很大成绩,在全国已有一定影响力。研究院收到四川格律体新诗创研会会长晓曲的贺信,未能到会的研究员石家远和江苏格律体新诗诗人杨恒学做书面发言。同月,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编辑、吕进撰写总序的《格律体新诗集萃》(丛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院长万龙生参与诗丛筹备工作。9本诗集为万龙生《六行弦歌集》、余小曲《余音未了》、王世忠《林下听雨》、龙光复《鹤皋秋影》、张先锋《一路向前》、张静水《南庭集》、赵青山《向律而歌》、郑泓《十四行诗选》、段永《脉络之间》。同月,研究院2019年推出《东方之韵·格律体新诗集》(丛书)持续受到关注,张静水的诗评由《太原文化》分三期连载完毕。 同月,《红岩·重庆评论》第一期发表万龙生《重庆:格律体新诗的重镇》,在对重庆格律体新诗历史与现实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令人信服的“重镇”说。 9月8日、25日《中国文化报·副刊》连续两期发表六首《远方》同题诗。18日,院长万龙生率研究院代表4人,赴重庆南山祭奠空军坟,缅怀抗战英烈。作品载入重庆作家网、《重庆艺苑》等刊物。 12月8日,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重庆新思沃文化艺术中心在艺真斋画廊,共同举办“钱锋诗歌吟赏会”。研究院30余人参与活动,院长万龙生主持,对其作品给予点评。这是配合央视军事频道对西南医院知名外科教授、诗人钱锋专题报道举行的活动,事后央视播出的报道采用吟赏会提供的影像资料。钱锋,现职中国陆军军医大学教授,西南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为跨界的多领域杰出人物,创作时间6年,诗集6本。会后,钱峰签名赠书。25日,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在江北新华书店达人岛平台,开播由院长万龙生主讲的第八讲《格律体新诗总结•格律体新诗漫谈》同城电视直播。最后一讲中,他对格律体新诗四个时期简要回顾,即未名期、现代格律诗前期、现代格律诗后期、格律体新诗时期(又称“东方诗风时期”),着重对当下格律体新诗时期几个重要成果——“两站两刊”、三次重要会议、三本诗选、四套诗丛作总结性介绍。八次讲座,持续时间长达一年,线上线下,气氛热烈,引起诗歌界广泛关注,这种电视直播方式,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同月,《东方诗风》第26期出版,该期特设“同题诗唱和”栏目,这是研究院2021年以来出现的创作新动态,对促进创作、提高兴趣、培养能力有较大作用。同月,西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办《诗学》第15卷,发表诗评家师运山长篇评论,将《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丛书)誉为“课本与教辅”。该卷同期发表副院长王端诚长文《当代汉语诗坛生态略探》,着重阐述诗歌外在形态的基本特征及格律对诗歌语言音乐性的重要保障作用,揭示散文化非诗化倾向对现代汉诗创作和研究的负面效应,预警诗歌的文体危机,研判当代诗坛二元格局相互并存发展的现实和前景。同月,万龙生和著名老诗人高平关于新诗格律的通信在网上广为传播。《合川文艺》秋冬号也予刊载,影响广泛。 本年,《中华诗词》新诗版继续发表本院推荐的作品;《重庆诗词》《重庆艺苑》发表大量格律体新诗作品。 “香国”之忆——重庆香国诗书画协会与4本《香国诗刊(香国诗词选)》                万龙生


    改革开放后重庆市第一个融诗书画界于一体的艺术团体重庆香国诗书画协会,在中共江北区委书记方家良同志亲切关怀下诞生于1985年10月12日。先是挂靠于区科协,后来区文联成立,就成为其团体会员。作为当事人,有责任为此写下回忆,不使湮没。
    一我原本是江北区文化馆文学干部,与堂堂区委书记是很难有接触机会的。缘起当时区委宣传部组织全区业余作者创作一本散文集《可爱的江北》,叫我为方书记起草一篇序文,他才知道了我的名字。可巧,后来《重庆晚报》创刊,看中了我,派员前去商调,方书记觉得人才不能“外流”,就指示破格提拔我做了文化馆长,不久又让我担任去文化局领导工作,遂与文革前担任过市中区宣传部长,历来喜爱传统文化的家良同志有了工作之外的“私交”。家良同志乐于与国画家、书法家交朋友。他有一位老朋友余养贤,原来是国画家,后来视力不济,告别了画案,却与书画界关系密切。他们二人皆有杯中之好,有时相会也招我陪饮。1985年夏天某日,于席间谈起了传统艺术话题,家良同志觉得可以把书画家们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并且讨论了若干具体问题,随后开始了筹建工作。经与诸多市内名家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因为其范围远远超出了江北区的范围,便冠以重庆二字。而“香国”则是听从了我的建议,取江北业已消失的“香国寺”之名,亦喻有发扬传统文化,使其香遍国中之意。经过几个月的运作,这个协会便于是年10月12日在文化馆展厅宣告成立,可谓群贤毕至,极一时之盛。“香国”的成员达100余人,吸纳了许多市内一流名家。献给成立大会的贺词、书画作品达32件之多,其中许多出自名家之手。香国协会会长、副会长与正副秘书长名单如下:
       会 长 晏济元
       副会长 余养贤 唐 朋 魏宇平 杨宗岫
       秘书长 万龙生
       副秘书长 薛焕章 李再华 王明义1985年12月13日协会发出一份正式通知:“经我会常务理事会研究,特聘请张文澄、冯建吾、苏葆祯同志为名誉会长,聘请孙先余、陈孟汀、张惊秋······等同志为顾问,并已蒙上述同志慨允。特此周知。”所列应聘的顾问一共15位,包括本市诗、书、画界的精英以及雅好此道的领导同志。阵营之强大在当时可谓无与伦比。例如许伯建、黄笑芸、宋克君、蔡岚、杨山、余薇野等在本领域里毫无疑义皆为一流人物。二如果成立一个组织而不开展活动,只是配盘儿,那就没有什么意义。而“香国”的活动却开展得有声有色。还在1985年9月,“香国”筹备组就协助区委宣传部发动诗书画界创作各类作品,在去文化馆举行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展览。据薛焕章先生保留的一份参展作品目录,数量达80余件。1986年8月15日,重庆市救灾义展在文化宫举行,“香国”协会为此组织了作品参展、义卖。
    薛焕章还保留了一张1987年1月24日下午“香国”举行迎春茶话会的邀请函和签到的墨汁淋漓的宣纸。细数名单,到会吟诗舞墨者达40余人。
    协会成立后组织的舞文弄墨,以诗会友,以画会友这类聚会比较频繁,家良同志每每出席,对老艺术家们优礼有加;他们也总是兴致勃勃,奉献技艺,大有宾至如归之感。就在家良同志和我先后离区之后,这样的活动也没有停止。就在1996年1月18日,“香国”还举行了迎春笔会。《重庆日报》文艺版于26日发表由我采写的通讯,作了详尽报道。在简短的座谈中,学会的工作得到了张文澄等老同志的高度评价。许多书画家纷纷挥毫,大显身手,佳作迭出,时闻喝彩之声。三“香国”的成立就是为了弘扬国粹,“画”就指国画,没有邀请油画家加盟;“诗”却是以诗词为主,兼顾新诗。其诗的成果主要是留下了两期《香国诗刊》和两本《重庆香国诗词选》,都包含了新诗。无独有偶,《香国》与几乎同时在江北由重庆诗歌研究会创办的《银杏》同为重庆领潮流之先的民间诗歌报刊。二者正好“调个个儿”,后者是以新诗为主,兼顾诗词。《香国诗刊》第一期出版于1986年5月,标明由江北区政协、重庆香国诗书画协会、江北区文化馆合编,刊名由魏宇平题写。1987年7月出版的第二期的编者就只留下香国协会了(诗词选亦同),刊名则改由冯建吾题写。没有设主编,编委都标明为万龙生、王致铨、王端诚、卢畏三、刘柏钦、屈趁斯、郑远彬、薛继洲,按姓氏笔画排列。而1995年和1997年出版的两本《诗词选》则都由魏宇平题写书名,牛翁(杨钟岫)任主编,编委第一期为牛翁、余薇野、方家良、刘柏钦、余养贤、魏宇平、万龙生、查绍伦、王国政,第二期减少了查绍伦、王国政,余养贤已经亡故,仍然加框列名。两期诗刊和两本诗词选都是32开,4-5印张,风格基本相似。在这里发表作品的诗人在百人以上,作品当然数以百计。还有封面、插页刊登少量书画作品,作者有晏济元、冯建吾、宋克君、魏宇平等大家,没有忘记协会的“书画”二字。发表的作品以诗词为主,不但吸引了市内诗人,也有市外诗人赐稿;不但有诗词、新诗作品,还刊登了少量理论文章。作者队伍可谓壮大,不但包括了许多市内的知名诗人,如:许伯建、卢畏三(许、卢与后文所列的胡惠溥均为抗战期间重庆饮河诗社社员)、殷白、牛翁、石天河、汪国桢、田稼、庞存周、童明伦、刘中一、朱兆瑞(以上诗词),梁上泉、杨山、余薇野、杨本泉、薛继洲、张继祥、帅希倩、傅天琳、黄兴邦(以上新诗),而且市外名家,如广州的刘逸生、熊鉴、张彩庵、周燕婷,四川的屈义林、金绍先、胡惠溥,肖印唐(号称“当代李清照”的沈祖棻之弟子),北京的谢韬,上海的黄润苏也欣然赐稿。由于中国传统诗歌与绘画、书法历来就密切结合,所以书画家中诗人甚多。这种诗画、诗书“两栖”的诗人也在《香国》展露诗才。例如冯建吾、许伯建、魏宇平、屈趁斯、戴危叨、程宗恒、郭蔓锄、刘荡平、唐朋、郑远彬等。如前文所述,时任江北区委书记的方家良同志热爱中国传统艺术,促成了“香国”的成立。《香国诗刊》也得到了一些热衷此道的官员的支持。首先是复出后曾经担任重庆市人大主任的张文澄了,其次当推原江津地区专员、后来的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凌文远,还有黄友凡、周亚、白银彰、姚益强、郭修道、刘伯钦等,都曾赐予大作,以光篇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国》不仅是老诗人的天地,也提供了青年诗人成长的土壤。略举数例吧:张智笔名野鬼,目前在诗界的名头甚大,他是文学博士,创办了《世界诗人》 (混语版) 。1986年他还是重庆衬衫厂工人,就在《香国》发表处女作《青杠林(外一首)》,成为他文学生涯的起点。再说从《香国》起步的李高清,当时是重庆市四建公司的工人,如今精通诗词,在全国各地发表诗词作品,做了许多诗词论坛的诗词版主,还组建了“中国李氏诗词协会”,任《太白风》主编,还担任了《东方诗风》主编。四本《香国》所发表的大量作品,需要专文评价。不过并非王婆自夸,平心而论,还是有一定艺术质量的。可以说,牛翁为《重庆香国诗词选》第二期所写《序句》末行“情真理顺始成章”,既是我们对诗稿的起码要求,也正好概括了《香国》的整体风貌。而《香国诗刊》第一期的《卷首缀语》写道:“倘能以这些星星点点的诗花,给时代的艺圃添几缕芳馨,增几许色彩,倘能以这些真挚的歌声,引起读者心灵之湖的几圈涟漪,则于愿足矣。”作为一个有幸参与其事的过来人,我觉得这初衷算是实现了,颇感欣慰。行文至此,不能不对那些已经仙逝的共事者和赐稿的诗人表示深切的怀念和谢忱。《浪淘沙·读【香国诗刊】有感》列入诗刊第二期《来鸿篇》中,不相识的外地诗人沈安民对这本刊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读《香国》诗刊,如进美餐。音宋韵满行间。最是议论非泛见,同志开颜。”(上阕)也许有些溢美吧,但是其读刊之欣喜溢于言表,不会是谀辞,则是可以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发表的理论文章虽少,但是颇出新见。例如我就在第一期发表《现代格律诗——一个客观的存在》,为当时开始抬头的格律体新诗张目,杨开显在第二期提出了今人写诗词在格律上可以进行若干调整的主张(《今日旧体诗形式刍议》)。
    1997年《重庆香国诗词选》出版,适逢重庆直辖,香港回归,我们的诗人也在版面上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庆祝这两个伟大的历史性事件。这算是“香国”的响亮绝响吧。2014·3-6月渝州悠见斋【附记】在1995年初春举行的规模盛大的迎春笔会上,为纪念“香国”成立10周年,我曾赋诗一首,由著名书法家程重赓书之。而今墨迹犹存,而程兄已去,思之怆然。诗如下:
      历经十载不寻常,书画诗词艺国香。
      之字迂回终有路,苦心营构总流芳。
      壮志犹存老将在,宏图勿怪书生狂。
      窗外冬雨飘未已,难禁斗室溢春光。                                    2020·5·1补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三年大事记·关于《香国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