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集 发表于 2024-11-24 23:45:40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时,一首小诗潇洒到极致。写出了长江中、下游的气势,最让人难忘的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有种让人感觉如果经过这里、不停一下來看一下,好像辜负了他的盛名、因此我们也决定歇下脚再走。在南京时、就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这两个市的缘分,特别在旅游上简直是密不可分。简直像一个城市、有人开玩笑的说:南京和扬州有直通公共汽车、从南京金牛湖地铁站坐到扬州市区,十块钱可坐一百一十五站,就是时间要近四个小时、从这点足见两市亲密度。
   好在这一次在南京参观了一些古迹、基本上了解了扬州这个在地图上,分明处在长江北岸的城市、为什么会被人们常用着江南的指代。江南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常作为一个文学描述对象,很多作品都将扬州涵盖在江南区域之内。最典型的如小杜的《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专家称其为自然、行政、文化区划的错位现象、从历史上来讲秦汉时江南泛指长江中游南部,现湖北、湖南一带、魏晋南北朝时又东扩到江浙。在国人心目中成为文化,生活繁华富庶之所在。现在更定位在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富庶且最具潜力的地区。扬州这位于大运河畔,长江边上、东海之滨的城市。以她的繁华、富庶、她的文化底蕴、她与苏、杭相通、相似相媲美的名气地位,从古至今自然而然的位列其中。
   我们只用了一个小时、便从南京到了扬州城里,应该是从有河心洲那一座大桥过的长江。尽管有护栏遮档、仍不妨让游人一窥长江下游的壮阔,而且那河心洲还不小、似一个江中小岛。让人感觉仿佛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跨过了两座大江,尽管已经一分为二、依然都不弱于川渝境内的正常宽度。真让人能体会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那种意境。可惜在进入城区后、感觉和各地的文化名城一样,仍显得在有些杂乱的过渡当中。其实这也很自然、她需要保护的历史地标、著名历史建筑太多了,使其只能束手束脚维护改造。第一印象就是进城遇到的第一个大型交叉路口,地势本来相当宽阔、但这硕大的路口中心却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小塔形亭阁。底层四方八面、开东西南北四门与街道相望,更砌了一圈圆圆的盘式花圃将其护在当心。让初到扬州的人、感到有一丝怪异,这种十字路口中心小广场的设置、不少城市都有。或是历史古迹、或大型纪念碑、城徽雕塑等。然后设置环形转盘式车道,让来客致敬式的缓行一下、以示礼仪。不过仔细一瞧、似有些北方风味、颇似一缧清朝官员的顶戴放在那。更从顶戴想到北京的祈年殿、才想起这种上部呈寰宇穹顶结构,多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攒尖宝珠顶楼阁、的确是融合了北方民族风格。只是在现代城市的宽街高楼中显得太小了点、太不协调,像个精致的模型似的。
   当然后来当我知道这就是扬州著名地标中、“四百年文昌阁八百年的四望亭……”之首后,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据说现在这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是填平扬州古城中、南北向近两公里长的汶河所建。而文昌阁原本在文津桥桥头、桥、河现均已被埋于地下、仅文昌阁尚在原址保存。可想当地为此,费了多大精力!据说现在阁下还有暗道可通呢!后来转街时我们也看到了、在文昌阁向北仅几百米的四望亭,那离大街口不远、里面的又一个十字口。体制、大小都和文昌阁相仿,也是四面开门、故俗称“过街亭”。据说为明朝嘉靖时建、原名文奎楼,后改星阁,属江都县学门户、供奉魁星神。很典型的炎黄古亭阁制式、八面三层、攒尖瓦顶、飞檐翘角兽脊,青砖黛瓦紫窗朱顶、二十四个风铃悬吊角尖。内有木梯通达上下,惜门封木栅、憾未能入也。然其端庄典雅的秀美形象,不但是扬州的一个古地标、也的确可以代表扬州的形像。
   烟花三月顺江行,游罢金陵游广陵。若问扬州何所忆,文昌阁与过街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花三月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