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行
遵义行
三月,我们几个重庆人自驾游遵义,来了个纯粹的红色之旅!遵义,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是个响当当的地方,是个令人敬仰的地方,是个令人瞩目的圣地。无数次的战斗,无数人的鲜血,无数人的牺牲,垒筑起了遵义的骨骼和血脉,彰显了遵义的精气神。不屈与稳重,平实与豪迈,这些貌似相悖的气质,深深流淌在遵义城中,令人难忘,令人回味。 遵义会议会址
一次会议,扭转了一个政党乃至国家的命运。那么,这样的会议,绝对不容忽视。而这次会议的召开地,尤其令人仰望。那就是遵义。 怀着崇敬与虔诚,我们到了遵义会议会址。 会址就在遵义城中一条大街边。街道整洁素雅。人行道、车行道均为光滑的青石板;建筑都不高,最多三层楼;车虽然多,但都温柔有序,从不尖叫。街边的行道树是一棵棵高挑的棕榈,巨掌般硕大的油绿叶片如云遮挽,独具风情。 会址牌楼在青石板大街边,红墙,黛瓦,黑柱,一红一黑,赫然醒目,棱角分明。门楣上方,黑漆金匾,上面是潇洒豪迈的繁写毛体——遵义会议会址。对了,就是这里了。中国共产党的转捩点,中国命运的转折地。 时光溯回81年前。1935年1月15日、16日、1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称遵义会议。会议在危急的历史关头召开,在同共产国际中断的情况下召开,在中共中央出现错误领导的情势下召开,这场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走向了成熟!不得不说,这场会议,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更是中国的,是亿万中国人民的。 不禁肃然起敬。怀揣虔诚进去了。豁然开朗。宁静肃穆。很难想象,大街的繁华与热闹就在身后一墙之外。眼前的青石砖地齐整,洁净,黯淡,铺满偌大的一片广场平地。前方有白色围墙,白墙通道之前,还有一块崭新的广场和一幢偌大的陈列馆;左侧是黑底红边的毛主席诗词碑,脚下有鲜红的杜鹃簇拥;右侧就是那幢著名的会址楼了! 转向右侧,瞻仰小楼。小楼上下两层,青砖为墙,灰瓦覆顶,白灰勾缝,红漆门窗。上下皆有廊柱,粗壮滚圆,弧顶相连,偶有花纹,十分讲究。小楼曾是黔25军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砖木结构,中西合璧,考究而气派。 从会址楼的左侧小门进去,就到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办公室。室内正中,两张黑漆大方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信封、地图册等。屋子的窗下陈列着两张三屈桌,桌上放着电话机。另一侧窗下放着一对挑箱。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敌我态势一目了然。办公室往前,依次是彭雪枫住室,孔石泉等参谋人员住室,彭德怀和杨尚昆住室。中间是一小天井。临街的那面是一座砖砌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面对我们是“慎笃”,面对街面是“慰庐”。现在,这里就是会址的出口。小天井里,两棵铁树簇拥着一红漆木牌,上面是遵义会议会址简介,中英文皆有。从拐角转出去,直通二楼的楼门紧锁着,面前立有通告。原来,楼宇因年代久远,已经不对外开放。可惜了,会议室和周总理住室等都在二楼,不能得以观瞻了。 会址楼后面是一座四合院。我们又倒回去看了看,分别是机要科、机要科工作人员住室、警卫人员住室、毛庭芳住室。往后面走出去,是一平坝,四周灰墙黛瓦,中央有矮槐。旁侧还有一口井,井栏半人高,雕梁画栋。井水深深,苔痕碧绿,红鱼游弋,安谧快乐。 从这里出门时,路过了厨房。灶台、水缸、饭桌、条凳、橱柜、水桶、柴木等,素朴得如同三十年前的老家。 出去之后,居然回归刚才进楼的位置。楼前,两株高耸的百年刺槐在时光里静默。光阴在它身上流淌,却未见沧桑斑驳,只见老树新姿俏、新芽欲接天。红军街
红军街的一头,连着遵义会议会址;另一头,连着遵义纪念公园。红军街又叫杨柳街。如今,跟两头的著名建筑相连,成了遵义会址景区的一部分。 这条街堪称中国红色旅游第一街,全长两千多米,青石板铺就,幽静整洁。两旁皆是两层仿古木楼,暗红墙壁,木栏青瓦,古色古香。底楼全都“开轩面场圃”,各种各样的遵义特产、小吃、饰品、衣帽……摆满了街面。无数鲜红的五角星充溢街道,在街口牌坊、店铺门前、窗户屋檐下颗颗闪烁;无数精致的红灯笼,在所有店铺的二楼檐下成串成串地垂挂;无数黄底红边的方形酒旗,在整条街迎风招展。果然是“红色”旅游街啊! 从遵义纪念公园那头进街。街口是一板栗色牌坊,高大,简洁,上书“红军街”三个大字。细看,有小小落款,原来是张爱萍将军的手迹。街道由一条青石板直通向前,微微斜上。街口右侧,有一座浮雕墙,面前是一座四人铜雕。三位红军战士,都站着,一个接水、一个喝水、一个提水;一位妇女,蹲着,拿着一个盛满水的碗,仰头看着红军。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处处都是“红色”主题。 进街了。店铺挤挤密密,物什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吃的居多。各种各样、口味不一、品牌各异的鸡蛋糕,现场制作的手工牛皮糖,手工姜糖,遵义牛肉,波波糖,糊辣椒,空心面,酸汤鱼,豆花鱼,包谷粑,疯狂烤翅,酸辣粉,烤肉串,黄粑糕,茅台酒,臭豆腐,豆腐乳,香豆干,赖茅酒,刺梨酒,湄潭翠芽,老腊肉,腊香肠,中药材……各种蜡染制品:衣裤、围裙、桌布、布娃娃……各种玉器:玛瑙、水晶、翡翠……,各种藤木制品:刷把、筲箕、背篼、甑子、甑盖……,各种衣饰:灰蓝衣裤、红星帽子、军用水壶、皮带、草鞋……,沿途还可以看见毛泽东铜雕、“红色征途”等红色浮雕、毛主席诗词灯饰等巧妙地倚在门前。满街的特产和风味小吃,真是让我等“好吃狗”流连忘返哪! 手工牛皮糖的现场制作最吸引眼球。两个小师傅站在店门口,对着一个石碓窝你一锤我一锤地敲打着。不一会儿,两人将牛皮糖从石碓窝里抬了出来。偌大一团,糖淡黄色,芝麻细小,新鲜,喷香,令人垂涎欲滴。以为好了呢,哪知两人又将这团牛皮糖抬起来,挂在檐下一铁钩上,用力往后一拉,中间出现一个孔,一人将一根擀面杖伸了进去,开始往后使劲拉。拉呀拉,那小师傅身体往后都仰成100多度了,牛皮糖还在空中绵扯扯的,丝丝缕缕分明得很,仿佛一卷浑圆的丝线,或者一团刚拉伸开的面团,黏性十足,根本没有断开的意思。空气中充满了糖分子,甜蜜蜜的,十分美好。小师傅却又一交叉,往上一套,重新挂在了钩子上,继续拉伸;换了一人,还在拉伸。这牛皮糖,都可以当橡皮筋了!呵呵。周围的游客围了一层又一层,纷纷赞叹不已。对这家店的牛皮糖也充满了兴趣,纷纷进店观看,询问,购买。这就是现场的力量吧! 红军街除了这些店铺,中央还有一截分叉,另一条街通往不远处的湘江河。那里也矗立着一牌坊,正上方写着“大转折”三个字,左右对联上分别写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仿佛一道关卡,令人顿生凝重和审慎。这分叉处还有“遵义民俗博物馆”,令人神往。碍于时间关系,我们竟也只能匆匆路过了。 红军街上,还有文化小学、邓小平故居、红军总政治部等的旧址。令人遐想。而湘江河就在红军街旁顺流,与红军街相依相偎,抚慰、捋动着一座城市的心灵。
红军山
红军山又叫凤凰山。从红军街出去,过了湘江河,走过文化广场,就到了山脚。 山门是两座石雕,右侧写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两道山门之间,是直通而上的陡峭的石阶,一直通向一座高高挺立的石碑,上立镰刀铁锤。石阶足足几千级吧!白石栏杆,红星路灯分列两旁,气势恢宏。许多人在石阶上攀爬或下行,小摊小贩在沿途吆喝,人气很旺。 沿着石阶登上红军山。腿软体疲之际,到了顶。是一偌大平坝。前方正中央,就是刚才看见顶的石碑全貌了。整个碑高35米,碑上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顶为镰刀铁锤。碑的底部由四个头像托着一个大圆环,四个头像代表老红军、青年红军、赤卫队员和女红军。圆环外面雕着28颗星,寓意中国共产党28年的夺权历程和遵义会议永放光芒。圆环之前正中是一块斜放的石块,上面雕有红旗、五角星、镰刀和铁锤,还有鲜红的几个字“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整个石碑庄严、雄伟,令人肃然起敬。 绕着石碑走向后山,没登几步石阶,就到了红军英烈墙。弧形的英烈墙足有几十米,上面镌刻着密密麻麻的指甲壳大小的汉字,全是牺牲的红军的姓名(姓氏),年龄,祖籍。3000多名牺牲的红军烈士就长眠于此。他们于1934年、1935年间,四渡赤水,百日内与国民党军队数十次殊死战斗,英勇搏击,突破重围,挥师北上,为民族生存、人民解放而洒热血于乌江赤水、埋忠骨于播土黔山。到如今,唯余三个简单的信息——姓名(姓氏),年龄,祖籍。 红军英烈墙之前,矗立着一尊雕塑,是邓萍烈士临死之姿。邓萍靠在张爱萍将军肩上,右手往前挥动,手指紧抠,仿佛要牢牢地抓住什么。雕塑之下的黑色大理石碑座上,镌刻着张爱萍将军手写的墓志铭:“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来到前沿和我一起观察敌情,对我说:……突然,他的头栽到我的右臂上,我还没弄清怎么一回事,他那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殷红的热血已染满我的衣襟。邓萍同志不幸中弹,没有来得及说完要说的话,就悲壮地牺牲了。”这就是年仅27岁的红军将领邓萍牺牲时的情状。这位年轻的将领,曾经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却在遵义战役中英勇牺牲、血染黔地。 沿着红军英烈墙往左走,到了著名的红军坟。青石圆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鲜红的“红军坟”三个大字。石碑面前的香炉中,青烟袅袅,祭奠着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红军卫生员。坟墓下方不远,就是一座铜雕,一个卫生员,左手抱着一个腹胀肚肿的孩子,右手端着一个小碗,正在吹冷汤药、准备喂药。旁边就有红军坟及纪念铜像的简介。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有位年轻的红军卫生员,医术精湛、药到病除,有如“神医”,待百姓如亲人。一天晚上,他翻山越岭为患伤寒的乡亲治病,第二天回来时,部队已紧急转移,他在追赶部队途中,不幸被敌人杀害。乡亲们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悄悄地掩埋了他的遗体。因为不知道这位小红军的姓名,只好在墓碑上刻下“红军坟”三个字。后来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红”,还把他当作红军“菩萨”来祭拜。敌人多次毁坟,群众自发与敌人斗智斗勇保护坟墓。1953年,红军坟迁入红军山烈士陵园,并根据流传中美丽善良的女红军卫生员形象塑了铜像。三军医大原校长、老红军钟有煌到遵义后,听到红军坟的来历,回忆起了他在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任军医,该团撤离遵义开始四渡赤水时,二营卫生员龙思泉因为外出看病没能随部队转移,一直下落不明。经过多方考证,最终确认了红军坟中长眠的正是——18岁的龙思泉烈士。 红军山上众军魂,浩气长存映丹心。烈士英灵冲霄汉,遵义儿女情谊深。红军山上,青松郁郁,翠柏深深,世世代代守卫着那些英勇不屈的魂灵。
楼主以游记见长,可以积累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