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律式音节诗)——改自一蓑烟雨《自投罗网》
化外深山有两只青鸟,一只母鸟带一只娇小。
造物者精心设计它们,
所有细节都和谐美好:
黑宝石一样双睛闪亮,
四周镶嵌桔红的眼框,
青色的长羽光彩迷离,
两足前喙灵巧而修长。
它们的天性优雅善良,
出现人间就征兆吉祥。
如能渡过漫长的岁月,
最终它们会变作凤凰。
人类象蝗虫一样繁衍
地盘逐渐扩展到深山。
小鸟畏惧不明的生物,
心中充满了忧虑不安。
母亲对小鸟嘤嘤讲述:
“乐园中曾见人之始祖,
雌雄两个都热爱和平,
偶然犯错才遭到放逐。
“神没有赐予他们长寿,
料想他们已化作坟丘。
如今幸见老友的后人,
我既有欢欣又有忧愁。
“众人若不是衣帽遮羞,
和我们一样也为禽兽。
你千万不能与邻为壑,
最好能延续先辈情仇。”
因为母鸟的谆谆教诲,
小鸟放松了心中戒备。
它正悠闲地啄食诱饵,
突然间罗网从天而坠。
可恶的机关击伤双腿,
可惜了它的平生敏锐,
在罗网之中无处发挥,
唧唧向妈妈呼救解围。
天生的没有坚爪利喙,
不能把罗网解开撕碎。
咫尺天涯声声的鸣叫,
似乎摧毁它们的心肺。
母鸟终于自投了网内,
鲜血淋漓华羽也纷飞。
最后一回静静地依偎,
翅膀遮拦着娇儿入睡。
乐园之后美善真枯萎,
末日前将满人族之罪。
误导孩子世间的真相,
母鸟也只能以死相陪。
青鸟的结局无非两种:
被粗人制作美味汤羹;
被雅士精心做成标本,
收藏于某个博物馆中。
一蓑烟雨:自投罗网
窜上跳下我恨筛子罩住的几粒米竟把理智击垮
哀鸣扑打我悔总示你真善美却掩盖了这世界还有虚假和欺诈
孩子啊身陷囹圄的孩子啊我纵翱翔于蓝天又怎能了却对你的牵挂
啾啾喳喳啾啾喳喳
小心翼翼踱到那筛子下安抚受惊的心宁可宁可陪你共渡笼里生涯
静静地偎依赶走惊慌和惧怕孩子啊睡吧睡吧也许梦里世界不再这么复杂
一直不能忘记一蓑烟雨的这首《自投罗网》,大约十五年前在古风论坛看到的。内容让我震撼的一首诗,只是觉得语言略有遗憾。
今天试着改写,但不敢用原诗的一些精彩的成句,不然就不叫改写,叫抄写了。写完之后,觉得未必比原作就强。两首诗两个写作角度,语言风格和形式不同,只能供一起参看了。 各有千秋。从总的印象看,觉得原作更胜一筹,原诗的余味更足,且原作长短跳跃的节奏也更切合小鸟被捕和挣扎的氛围。
改诗不敢保留原诗的许多优势,恐怕是主原因。
同意孙兄意见,原诗让人更富于想像。 原诗胜于抒情,改诗胜于叙事。愚意是最后一段能不能不要? 本帖最后由 齐云 于 2016-11-9 10:31 编辑
聿归 发表于 2016-11-9 09:27
原诗胜于抒情,改诗胜于叙事。愚意是最后一段能不能不要?
原诗是带有叙事的抒情诗,我赞同这种抒情方式,没有浪漫主义在一个平面上层次不清地抒情的弊端。原作有几层转折,作者又带有深情去写,故而感人甚深。
对改诗而言,最大的不利,是无法挟着原作者的深情去写,阅读原作获得感染之情,难以转换成驱动自己写作的感情。改成纯叙事诗,改变叙事角度,增加情节和背景,以期故事启发的道理更加丰富,但失去了原作的感染力。
聿归兄建议删去最后一节,可能是想让故事不完全,让结局多个悬念,比如两鸟经过休息后又逃出来了,或被放生了。这些悬念可不是我想要的故事结局,我想的结局就一个——视为祥瑞的青鸟被人类杀死了。
原来想全篇保持纯叙事,现在在最后一节前增加一节议论。 单就原作《自投罗网》与改作的《青鸟》而言,由于原作留下的想象空间更多,所以原作似乎更胜一筹。但《青鸟》和《天堂里我要穿着红裙子》这两首律式叙事诗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讲究平仄的律式新诗不但可以写短小的抒情诗,还可以写长篇的叙事诗。
国外采用严谨格律体写作的长篇叙事诗杰作并不少见,拜伦的《唐璜》,歌德的《浮士德》,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都是格律体的鸿篇巨著。
作为长篇叙事诗来说,最好要具有比较完整动人的故事情节,如我国古代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长恨歌》等等都是如此。齐云若能选择更合适的题材来写律式新诗,将更有艺术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