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轩主 发表于 2016-11-20 11:12:45

四字起句例:

耕牛病卧 残阳牧童 笛吹呜咽
风吹残柳 飘动血泪 夕阳哀看

名诗轩主 发表于 2016-11-20 11:13:15

五字起句例

牛病卧残阳 牧童笛吹呜 咽风吹残柳 飘动血泪兮 阳哀看耕牛

名诗轩主 发表于 2016-11-20 11:14:31

六字起句例:

耕牛病卧残阳,牧童笛吹呜咽。
风吹残柳飘动,血泪夕阳哀看。

中的“咽”特别说明下:
咽yè 阻塞,声音因阻塞而低沉:哽咽。呜咽。 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2.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
(如果只是利用多音字那就差了点,字义上也相合才更好)
咽yàn 话只说一半又咽回去了(笛吹了一半又咽回去,因技术不好或太悲伤吹不下去了);而呜咽两个字-------与竹 枝 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 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一词多义在古汉语、古诗中很常见。由于是古诗,就不能全用现代汉语的词语去解释。所以一词多义在古文、诗文中很正常。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例如: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另一角度看法呜咽在诗中的上下文本意解读更适合分开词素。
(附:
(二)。拆散词素的目的。
1.为了构成音节。如毛主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慨而康”既是将“慷慨”二字进行了颠倒,又是拆散。目的是为押韵和促成七个字,构成音节。又如曹操的《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其拆散和颠倒“慷慨”的目的也是为了押韵和凑字数。)

再另一角度讲:
箫声咽(yè)⑵,
⑵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笛和箫是不能同音的;所以箫和埙两种乐器声才是咽(yè),而用于笛是读咽,(话只说一半又咽回去了);在这里是(笛吹了一半又咽回去,因技术不好或太悲伤吹不下去了)。
附:
忆秦娥-箫声咽_古诗文网李白

箫声咽(yè),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5cf81646e81800a6ee58906813433d6/6bb4b1c27d1ed21b8a63560eaf6eddc450da3f57.jpg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6-11-20 18:18:41

视为游戏可也。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6-11-20 18:21:33

牛病卧残阳 牧童笛吹呜 咽风吹残柳 飘动血泪兮 阳哀看耕牛

——除首句外,皆属明显的牵强。

名诗轩主 发表于 2016-11-20 19:41:34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6-11-20 18:21
牛病卧残阳 牧童笛吹呜 咽风吹残柳 飘动血泪兮 阳哀看耕牛

——除首句外,皆属明显的牵强。

“——除首句外,皆属明显的牵强。”怎么个牵强了?

如果说,意思不通是牵强的话?那么哪里意思不通了?
“牧童笛吹呜”句是牧童笛吹的声音呜呜响;
“咽风吹残柳”句是断续的风吹着残柳;
“飘动血泪兮 阳哀看耕牛”是飘动着血泪的太阳啊,哀看着耕牛。

这上面的句子都很浅显易懂,明确的都可以解释通顺、连贯!可以在一副图画里同时出现!怎么就叫“皆属明显的牵强。”了? 真是这才叫怪了事了,如果解释的不通那才是怪了事了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6-11-20 20:28:10

那么按你的理论杜牧诗《清明》、苏蕙《璇玑图》、《拟赵阳台回文诗》前人的诗作也都是"视为游戏可也。"了?!
——我就诗论诗而已,是你在扩大化。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6-11-20 20:31:56

牧童笛吹呜 咽风吹残柳 飘动血泪兮 阳哀看耕牛——硬要我来分析吗?
“笛吹呜”?“咽风”?“阳哀”?
飘动血泪兮 :是写骚体吗?

名诗轩主 发表于 2016-11-20 22:05:17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6-11-20 20:31
牧童笛吹呜 咽风吹残柳 飘动血泪兮 阳哀看耕牛——硬要我来分析吗?
“笛吹呜”?“咽风”?“阳哀”?
...

“笛吹呜”?----那你说笛吹的呜呜声叫什么?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请尊重客观事实好吧?!

“咽风”?------既然李白可以有“箫声咽(yè)”,我的形容风的状态的怎么就不行?那你说时断时续的风叫什么?我称其为“咽风”有什么不可以?古诗文不是常讲词性活用的么?

“阳哀”?------拟人的用法不行么?古今中外多了去了。用人的感情就可以觉得连太阳都是悲哀的。

“ 飘动血泪兮 :是写骚体吗?”用“兮”字在诗词中哪点又有先人说过不行?就连现在人也没说不行,只看到你说不行么?难道能规定不能这么用么?

青衫小罗 发表于 2016-11-20 23:42:57

不过是在拿汉语文法做事吧?
利用其没有文法的文法作为游戏,正是体现了汉语文法、汉语表达的先进性。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史上到目前变化最多的一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