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 发表于 2016-11-22 08:05:38

邓文星:诗人的精神障碍分析

本帖最后由 齐云 于 2016-11-22 08:07 编辑

一、躁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分析

1、躁狂症诗人的思维表达障碍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文化素质低下或文盲类的躁狂症患者的话很多,终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不知疲倦。文化素质较高的躁狂症患者喜欢写作,例如写诗或写诗评,当然也有酷爱写日记的。往往洋洋千言,一挥而就。但正如其语言一样,写得虽快而多,但文字结构松散,信笔写来,没有一个主题。虽然从其某一句或某一小段话来看是有连贯性的,但随着新概念的产生,并不断牵强附会地引出很多新概念、新词语,特别是经常转变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天南地北,有头无尾,整个内容就会让读者觉得没有主题,没有中心思想。这类作者也在不断努力,但由于其思维障碍的客观存在,因此往往无法表达清楚。这种思维表达障碍,在精神病学上叫思维奔逸,是躁狂症患者的常见症状。躁狂症诗人只是躁狂症患者中的一部分,但其思维表达障碍的表现都是一样的。

注:参见“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田寿彰主编《司法精神病学》第22-24页,法律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2、躁狂症诗人的思维内容障碍
躁狂症患者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学问、财富、地位、权力等非常之高,大大超过自己周围的人,实际上,其估计大大超过了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是一种夸大妄想,也是其思维内容障碍。躁狂症患者的夸大妄想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条件,只是在原有情况下加以夸大。如果患者的夸耀内容与其实际情况毫不相干,则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麻痹性痴呆。
躁狂症诗人的思维内容障碍则主要是其对自己诗作、诗论及各种文章、文字之水平、质量的夸大,这种夸大不是真实的,只是一种妄想。这种妄想是在病理的基础上产生的错误的推理,它既不符合客观事实,又无法说服或以事实加以证明,而且在与患者的教育水平、环境背景不相称的观念时,患者却对这一错误观念坚信不疑。有夸大妄想的诗人往往分不清别人的恭维吹捧与客观评价。
诗作只有在毫无名利因素的陌生环境中,才能得到读者的客观评价,诗集只有在读者市场的洗礼中才能分辨其质量的优劣。

二、分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分析

精神分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的最大特点是思维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这类诗人的诗评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中心议题,其诗作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中心思想,并且语句、概念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内容杂乱无章,不知所云。思维逻辑上常有病理性的推理,作者的解释会让人无法理解、莫名其妙。
注:分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与躁狂症诗人的思维障碍,虽然同是思维表达障碍,也都会让人觉得没有主题思想,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就在于思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上,前者是完全缺乏,后者是部分具有,全局缺乏。

三、诗人的意向、意志和情感障碍

1、病理性意向增强。具有病理性意向增强特征的诗人,对诗歌会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压倒一切的兴趣,而其其它兴趣、爱好则少之又少,患者本人具有强烈的成名欲望,尽管经多年努力后,与现实还差距很远很远,但行为人仍然会乐此不彼,甚至不顾家人反对、挖苦、讥笑。有些人在遇到的阻力越大,就越会认为自己离成功的距离越来越近,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阻力,是因为别人嫉妒。究竟何时能够成功,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2、病理性意志增强。伴随着病理性意向增强,这类诗人还往往会出现病理性意志增强。这类诗人的意志变得异常坚定,百折不挠。例如,诗人想方设法发表作品、出版诗集,在其作品无人问津、血本无归时,诗人不是反思作品的质量,而是认为发表、出版的数量不够,造成的影响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搞新一轮发表、出版。周而复始,多次的血本无归,诗人的意志却愈加坚强,越来越相信自己离功成名就之日已近在咫尺。大凡创业成功的人都有坚强的意志,也历经了很多的挫折、困难和失败,但他们在遇到每次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时,都会认真、仔细、客观地分析和研究问题,再次的努力绝不是前一次的简单复制,而是不断地创新、进步,不断地捕捉市场商机。而病理性意志增强的诗人则不是这样,其再一次努力是基于自己的超强意志,纯属主观臆断,没有客观根据和条件,也不考虑社会反应,作品也没有质的突破,只盼望通过数量和宣传来创作奇迹。也有些诗人是在圈内诗友的违心赞美和鼓动下,而飘飘欲仙,忘乎所以,以至于乐此不疲,越陷越深。在其突然明白真相后,由于受不了精神上的巨大打击,有的诗人会采取极端行为来结束自己。

3、情感倒错。这种现象很少见的,但也客观存在。情感倒错的行为人在理屈词穷时,不是生气,而是快乐,其情感让人匪夷所思,但又真实存在。这类诗人往往中毒很深,无法自拔。

四、诗人的感知综合障碍

这类诗人对客观事物能够感知,而且从总体上来说并未感知错误。例如客观上存在一个苹果,他也感知到是一个苹果,而不是其他物品。但是,对这一客观体外在的个别属性却有错误的感知。诗人对一客观体的大小、高矮、宽窄、距离、外形特征等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临床表现很多,举例说明如下。

1、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是指时间体验的综合障碍。如感到岁月不再行进,时间已经“凝固”,或到时间“飞驰而过”或以“一张一弛,阵发松散”的形式流逝,或感觉到时间有时可以退缩,有时不能退缩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颞叶癫痫。

2、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事物大小比例如空间结构的感知综合障碍,如看客体形象比实物大得多,称视物显大症;比实物小得多,称视物显小症;看到人的脸面变形,鼻嘴歪斜或者台凳橱柜形状改变,称为视物变形症;如把远物看得很近或把近物看得很远,称为空距失羊症或视物错位症。以上各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多见于癫痒和精神分裂症。例如,有诗人写亲人去世时,自己的眼泪大如月亮。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与夸张修辞格的根本不同在于有无自知力。另外,夸张手法的运用往往都是得体的,在夸张中结合暗喻时,本体与喻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空间感知综合障碍病人往往同时合并有形体感知障碍,其结合的喻体与其本体往往有质的差别,令人费解。

3、形体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客观存在的有形物的外形特征等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例如,患者感知到自己体形发生明显改变,如头部变大,鼻子拉长,四肢变粗变短或变细变长等。有的感觉到自己的姑娘已经老成一棵枯树。多见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五、诗人的假性幻觉

这类诗人还可能会出现假性幻觉,他们感觉到的东西并非存在于客观世界,也并非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而真实地感觉到。例如,有诗人在亲人去世时因为自己非常悲恸,于是认为全世界的人们此时也一样这么悲恸。掉下的眼泪,可以淹灭人间。



齐云 发表于 2016-11-22 08:16:15

经观察,本坛没有这类患者:)

有很意思的内容。只是作者恐怕也多是抄写精神病症状,因为少有针对性的诗人和诗作举证、分析。

孙逐明 发表于 2016-11-22 10:16:21

所谓“精神障碍”与“灵感”往往有相通的一面,某些大作家在创作时往往像是精神病发作,只是一为恶性,一为良性。

联想到白痴天才,联想到“龙涎香“往往是腐烂恶臭的抹香鲸里里取出来的,又联想起湖南又名的臭豆腐。感触良多。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6-11-23 10:50:14

齐云 发表于 2016-11-22 08:16
经观察,本坛没有这类患者:)

有很意思的内容。只是作者恐怕也多是抄写精神病症状,因为少有针对性的诗 ...

我有同感。

书香满屋 发表于 2016-11-29 12:53:28

本帖最后由 书香满屋 于 2016-12-2 10:09 编辑

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过于浅显。应该分析诗人创作有利的情绪和状态,支持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并珍惜那好的创作状态,并寻求社会理解。本文的导向不利于诗人的存活,反而会误导世人对好诗人的认知。创作是需要状态的,不同常人的创作状态被认为是疯子,可以绞杀一个好诗人。真疯子,是要被关进牢笼的,楼主希望诗人有这种待遇么?我相信这文章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吧:victory:

凤舞 发表于 2016-11-30 11:14:59

弄得好像心智健全的人都不配写诗似的:lol

书香满屋 发表于 2016-12-2 10:11:02

凤舞 发表于 2016-11-30 11:14
弄得好像心智健全的人都不配写诗似的

现在有个网帖叫:你们都装正经,所以我装不正经。哈哈

孙逐明 发表于 2016-12-2 10:14:33

  真理只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

凤舞 发表于 2016-12-2 10:15:22

书香满屋 发表于 2016-12-2 10:11
现在有个网帖叫:你们都装正经,所以我装不正经。哈哈

有点游戏人生的意思哦,游于艺可以,人生还是得珍重的,佯狂未免假成真。 :)

书香满屋 发表于 2016-12-2 10:20:35

凤舞 发表于 2016-12-2 10:15
有点游戏人生的意思哦,游于艺可以,人生还是得珍重的,佯狂未免假成真。 :)
不倒翁摇摇晃晃,其实不会倒。打醉拳的人其实不会醉,看的人醉了,就行了。:lol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邓文星:诗人的精神障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