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844|回复: 5

定型新诗体辨正

[复制链接]

159

主题

188

回帖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
发表于 2015-1-21 16: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定型新诗体辨正

死水吧

=====================================================================================

早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现代新诗的格律》,从创作实践方面展示了现代新诗“格律”俱全的存在形态。本文试图从理论方面对现代新诗“格律”俱全的存在状态作一阐述,也对定型新诗体多年来所遭受的误解作一辨正。

现代新诗的格律,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形态存在? 新诗界(包括新格律诗人)都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认为新格律诗“有律无格”。因为当今的新格律诗人,大多数都奉闻一多新格律“相体裁衣”为圭臬,创作由自己的意匠而随时构造的“有规律”诗体,理论上则出现了主要由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组成的“三分法”的新格律理论,而对于能够定型的新格律诗体则视而不见,甚至轻易否定,更谈不上对于定型新诗体的创作与研究了。新格律诗坛的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新诗有律,有格,才会构成现代格律诗丰富多彩的诗体形式,也才是现代格律诗的健康状态。

研究格律,自然应该自“格律”入手。然而,从闻一多“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而随时构造”,到万龙生“现代格律诗的无限可操作性”,本质都在于强调现代新诗格律的“相体裁衣”。若我们再进一步审视“相体裁衣”,发现它仅仅揭示了新诗形式的“律”,对于新诗形式的“格”,远远未及涉及。

钱光培是真正从格与律两方面来探究现代新诗格律形态的诗论家,他在《对新诗形式问题的一些看法》一文中,对于新诗形式的“格律”问题讲得特别明确:

“所谓新诗的‘形式问题’,我认为,实际上包含着‘格’与‘律’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新诗要不要讲究格式?新诗要不要讲究音律?‘格’与‘律’,原是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两个方面。‘格’所要解决的,是诗的体式结构问题;而‘律’所要解决的,是诗的音调节奏问题。比如,一首诗由几节(或几章)组成?每节诗由几行组成?每行诗由几字组成?章与章(或节与节)之间重叠不重叠?句与句之间整齐不整齐?——这些都属于‘格’方面的问题;而一首诗,押韵不押韵,对仗不对仗,讲不讲平仄等等,则属于‘律’方面的问题。”

“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格’和‘律’,这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总趋势。但是,这个‘格’和‘律’,绝不可能象我国古典诗词那样的严格,也绝不可能象某些同志所想的那么单一。因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只有一种诗歌‘格’‘律’,那是不可想象的。”

钱光培这段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论述至少明确传达出了以下信息:一、研究现代新诗的格律,必须从“格”与“律”两方面着手。二、格,指的是新诗的体式结构,即诗体的定型性;律,指的是音调、节奏的规律性。三,要重建新诗自己的格律,律不是单一的,格也不是单一的。

我认为,钱光培的论述构建了现代新诗格律建设的大框架:新诗格律建设,既追求有着高度自我约束,在语言与形式方面有着规范秩序和严谨规律的诗体,也追求这些诗体的定型化。新格律诗,要通过对“律化”诗体的追求,完成对新诗领域的开疆拓土,要通过对“格化”诗体的追求,完成对格律美学意义的升华。

若以此观之,“格律”二字在新诗形式方面的涵义应该如此诠释:律,应该代表一种规律与秩序;格,应该代表一种规则与形式。

闻一多在那篇堪称新格律的纲领性著作《诗的格律》一文中,对新诗格律与旧诗格律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了下面的几个重要观点:(1)新诗的格式随着社会变迁和语言发展而层出不穷,律诗却永远只有一个格式;(2)新诗的格式是为适应内容和精神的需要而创造的.律诗的格律与内容始终是两驾马车,关系不大;(3)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而随时构造,律诗的格式则是古人替我们框定的。

何其芳在《关于现代格律诗》一文中,对于现代格律诗的定义为:“我们说的现代格律诗在格律上就只有这样一点要求:按照现代的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地押韵。”

万龙生在《现代格律诗的无限可操作性》一文中,在分析了整齐式、对称式和复合式三种新格律诗类型后论述道:“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按照建行、成节、用韵的规则,可以构筑的现代格律诗样式是无穷无尽的,说创作现代格律诗具有无限可操作性并非夸张。”

纵观上述这些对于现代新诗格律的论述,我们发现:新格律大师尊奉的新诗格律的完美极致是“相体裁衣”。也就是说,现代格律诗就是要创造一种在音韵、节奏、结构等方面有规律的诗体。后来,这种有规律的诗体,在理论上发展成为以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分类为支撑,辅之以“十四行、八行、四行”这三种约定诗体的“三分法”体系。

“具体诗作因格律要素运用时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体式,真正实现了闻一多先生‘量体裁衣’的理想”。(《两站两刊甲午座谈纪要》2015年1月11日)

百年来,从创作实践到理论阐释,参与新诗格律探索的主流诗人始终没有偏离新格律诗“律化”的轨道,直至“三分法”分类体系,新诗格律“律化”探索达到高潮,为新诗形式建设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新诗格律的“律化”探索虽然成就卓著,但终究未能产生犹如律绝、词曲那样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格化”的定型新诗体,这也是国人对新诗诟病的原因之一。尽管也有个别诗人学者努力为之,终归人少言寡,难成气候。

古典格律的精髓在于定型化。诗人们在长期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的规则与形式,于是产生了律诗、绝句、词曲这样的脍炙人口的定型诗体。新诗当然也有这种追求,也追求定型新诗体的多样化,更追求这种规则和形式的固化和推广,并且也把它作为新诗艺术成熟的标志。 “我觉得,创立一种或数种固定的新诗体,是六十多年新诗探索过程的经验所指,是新诗发展之必需,也是新诗从目前困境中的振拨的途径。”(丁芒《从新诗散文化谈到建立新诗体》)

丁芒认为:“古体诗有一个固定形式,是它能够繁荣,能得到极高的造诣,形成它不易腐朽的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而这些深刻的经验,还从来没有被人们认识、总结过,更没有被运用过。固定形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诗人的创造性,但是,主要的是它能吸引广大诗人在这个园地上共同耕耘、各献其特长,使这个形式的艺术蕴量,造诣,有条件达到最饱和、最完美的境地;同时,由于是同一形式下的创造活动,就易于互相借鉴、竞赛,互相吸收、促发,使大家掌握这种形式的艺术功力,较快地得到提高。对诗人个人来说,也因为在同一形式中的反复多次的实践,其艺术功力易于更快地趋于成熟。可以是某一种、几种形式为主,同时可以继续用其他各种形式来写。”(丁芒《创建新诗体的刍议》

创建符合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新格律诗体,是几代新诗人的梦想。新诗史上出现过的具有格律倾向的新诗体如白屋体、胡适之体、豆腐干体、林庚体、信天游体、楼梯式、新辞赋体等,由于在音节、节奏、韵律、结构等方面缺乏定型的的综合考量,仅仅是在局部进行自我约束,因此大多数成为一种诗人创作所追求的艺术风格,无法进行推广普及。即使如十四行、八行、四行等,也仅仅局限于行的固定性,对于音节、节奏、韵律等方面仍然是率意而为,故无法达到定型的要求。

在定型新诗体研究和创作中做出卓越成就的,除钱光培、丁芒以外,还有如下诗人和学者:1、美籍华人学者教授周策纵于1962年在纽约《海外论坛》月刊3卷9期发表文章《定型新诗体的提议》;2、吉林诗人梦桥于1990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九言诗葩》。3、香港诗人晓帆于2007年由新天出版社出版发行《晓帆汉俳创作论》, 于2008年由新天出版社出版发行《六言诗创作论》。4、澳洲老诗人巫逖、吉林诗人黄淮于2012年主持编选《彩虹鹦353小汉俳诗家精品诗选》,由雅园出版公司出版发行。黄淮的《望乡——353小汉俳900首》也于2012年由雅园出版公司出版发行。5、山西诗人蒋言礼于2013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六言新格律诗集《六六谣》。

这些诗人试验的新格律诗体如六言律绝、六六谣、九言十二行诗、汉俳、小汉俳至少都具备了定言、定行、定韵这些定型新诗体的基本要素,都有共同约定的格律形式可供大众效仿,同一诗体也出版了专门诗集。可以说,这些诗体至少具备了“格化”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成为定型新诗体的雏形。

从理论上讲,可以成为定型的新格律诗体有无限多种。但要成为定型新诗体,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必须是高度自我约束的“律化”新格律诗;二、具有能够供大众共同效仿的格律形式;三、这种诗体为广大诗人和读者喜闻乐见。无论哪种诗体,一旦定型,便会有更多的诗人运用它一展才华,新格律诗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自然会日臻完美。

插上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定型新格律诗是不会寂寞无闻的。

定型新诗体,不是妖魔怪兽,但它的命运却着实令人唏嘘。

它是严谨的、形义俱佳的新格律诗,但是新格律诗人却对它唯恐躲之不及。在现代新诗格律的纲领性文章《诗的格律》一文中,闻一多旗帜鲜明的宣称:“新诗的格式随着社会变迁和语言发展而层出不穷,律诗却永远只有一个格式”。可以说,从新格律诗诞生的那一天起,最终目标便是建立和律诗、词曲这样的定型诗体瓜葛水清的“律化”而非“格化”的诗体,其主要特征是具有“无限可操作性”。在大师们预设的新格律框架中,是没有为定型新格律诗体预留其存在位置的。这也是一些新格律诗人轻易否定定型新诗体,至今未能够对它进行研究和创作试验的主要原因。

但是,纵观诗歌发展史,仅仅由“律化”的格律诗独霸天下的状态是绝对不会长久的存在下去的。当“律化”的新格律形式足够丰富时,一定会有一种或多种诗人和读者喜闻乐见的,节奏、旋律、结构等完美融合的精美诗体产生。这种诗体一旦定型,就会成为提升新格律诗人艺术功力的试验田,也成为检验新格律诗艺术美的试金石。前述很多诗人学者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都印证了这一自然法则。

如果说,整个“律化”的新格律诗,是一条跃跃欲试的腾飞巨龙,那么“格化”的新格律诗便是闪耀着金光的巨龙眼睛。我们探索试验定型新诗体,正是“画龙点睛”。

新格律诗人应该摒弃那种惧怕现代新诗格律定型的心态,大胆地、理直气壮地大声宣告:

我们不仅追求高度自我约束的“律化”的新格律诗,我们同样也追求大众共同遵循的“格化”的新格律诗。

      “格律”俱全,才是现代新诗格律健康的存在状态!

562 G G G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03

回帖

1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6
QQ
发表于 2015-1-21 2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能把“格”与“定型”既混为一谈,又割裂开来,否则,本身就不辩证了。格也不等于绝对地“固化”模式。
2、格律体新诗现有遵从的格律要素中,格与律是相辅相成的,并非“远远未及涉及”,说完全未涉及者是根本就没弄清楚格律体新诗规范中格律要素实质。
3、如果只讲律而不讲格,又何谈能构建起诗体形式的三分法呢?
4、当前格律体新诗规范构建期的新格律诗是一定程度内格与律的和谐统一,而非绝对割裂开地存在。
5、我们不赞成的是把“格律体新诗”这个总称固化误导成某个个体形式,所以死水吧兄给人戴帽子时,最好先看清方位,别习惯性盲目行事。
6、我们当然支持探索固化的个体格律形式,但这不是某个人的意志可以强求的,随着新诗格律的发展,会自然的产生。
死水吧兄专注理论,更应该吃透理论,期待能读到有正真说服力的理论作品。

891 ⊿ ⊿ ⊿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220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519
发表于 2015-1-22 1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当然支持探索固化的个体格律形式,但这不是某个人的意志可以强求的,随着新诗格律的发展,会自然的产生。
——这是很明白的道理。个别诗体的成型是很好的结果,而对格律体新诗整体的“成型”是永远不能企及的目标。
死水吧一再肯定的花环体十四行诗,也不能无边扩大,至于连古代使用顶针修辞的作品也包括在内,那可就近乎玩笑了。

071 ㄍ ㄍ ㄍ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188

回帖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2: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当然支持探索固化的个体格律形式,但这不是某个人的意志可以强求的,随着新诗格律的发展,会自然的产生 ...[/quote]
一、文章中我已经说得很明白,闻一多先生最初的新诗格律构想中,没有定型的新格律诗,我们现在所遵奉的大多也还是这种思想。但是新诗格律中确实缺少不了定型的新格律诗,已经有不少诗人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本文中也没有要求格律体新诗整体定型。文章只是把格律体新诗称为“律化”的新格律诗,把定型新诗体称为“格化”的新格律诗。格律俱全是新诗格律健康的存在状态。
二、本文中阐述定型新格律诗时,我没有提及“花环体十四行”,是因为它的诗例还很少,具有定言、定行、定韵的可供大众效仿的“花环体十四行”里,十二言的诗例最多,也还仅只有十几首,(我会陆续在这里贴出)。至于“花环体十四行”的十二言能不能称为定型新诗体,还要看诗人们今后的创作态势,以及这些作品会不会受到大众的喜爱。
三、至于古代使用顶针修辞的作品被称为“花环诗”,也并非我的杜撰。它很早就有“花环诗”的名称。
  1、  ( 徐海荣主编,中国社会生活文库  中国娱乐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年09月第1版,第877页)中,对于“花环诗”的解释是:
      典故。
①北宋时的苏轼(东坡)和秦少游是一对挚友,两人之间经常奉和对唱,诗文相酬。同时两人都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且博古通今,所以他俩之间也常有些异于常人的文字往来。有一次苏轼接到秦少游派人专程送来的一封信简,拆开一看,信纸上竟是这样一幅图(右图)。苏轼对着图想了一会马上就明白了这是一首花环诗——毕竟是心意相通、才力相等的知交。循环读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个字用回文形式拼读成一首七言绝句,准确地描绘出了秦少游自己外出赏花时的欢快心情。
②著名女作家冰心的祖父非常爱种花,在老家福州住所的花园里种满了海棠花、兰花、荷花等观赏花卉,花开时节,有许多同样爱花的人前来观赏。有位老友特地作了一首花环诗(右图)赠给冰心的祖父,赞赏老人的爱花成癖。这首花环诗是这样读的:“最高华独羡君家,独羡君家爱种花;家爱种花都似画,花都似画最高华。”
                             赏
                       暮            花
                    已                 归
                   时                   去
                   醒                   马
                    微                 如
                      力             飞
                             酒  
                             
    2、《中国花卉盆景》1985,(第8期)的过世杰《花环诗拾趣》也对此说进行了刊载。
    3、考察古代的花环诗,运用顶针修辞的特征是 词语,再看 十四行花环诗 运用顶针修辞的特征是 句子,  它们在本质上是趋同的,所以我认为它们是花环诗的两种不同类型。  4、运用词语进行顶针修辞的花环诗不仅在古诗里有,新诗人也在尝试,并发展创新这种格律形式。任雨铃曾经创作过这样一首诗,仔细分析,它也具备了花环诗的所有特征。                                 
                                                                                                    (十四行顶针回文)
文:任雨玲

华夏盛世一卧龙

卧龙双馨是阿勇

阿勇丹青冠梅花

梅花傲然馥郁清

馥郁清芬顶烈风

烈风潇潇骏马腾

腾飞骏马神明力

神明力在造化功

造化功力举世惊

举世惊叹有梁栋

梁栋神韵谁翰墨

翰墨翘楚树雄风

雄风麟台著勋名

勋名华夏一卧龙

       四、至于定型新格律诗体,也并非个人意志在这里强求。是现在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至少可以说是有了苗头。像蒋言礼的“六六谣”,梦桥的“九言十二行”,晓帆的六言律诗、六言绝句,以及汉俳、小汉俳,在文章中我也已经说明,都已经有专门的诗集问世。既然同一诗体能够有诗集出版,自然它也有被大众效仿的形式。这也正是定型新诗体产生的条件。既然已经有事实出现,何来个人意志强求.


930 ﹥ ﹥ ﹥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220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519
发表于 2015-1-23 14: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要求格律体新诗整体定型
——这就对了嘛。


195 ┃ ┃ ┃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220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519
发表于 2015-1-23 14: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辞与诗体不能混为一谈。
花环体14行诗并非使用顶针手法呢。

351 ( ( (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26 23:15 , Processed in 0.0690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