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下面是“东方诗风”论坛《格律体新诗》板块最新贴出的作品《夕阳红学诗班》: (一) 你我相逢在大美云间 且行且吟于格律诗苑 黄昏引诱我诗性满满 晚霞闪一抹光辉灿烂
晚霞闪一抹光辉灿烂 黄昏引诱我诗性满满 且行且吟于格律诗苑 你我相逢在大美云间
(二) 宽敞的教室清雅明亮 学员们个个白发苍苍 年轻的老师书卷气场 晚霞里带来格律诗香
晚霞里带来格律诗香 年轻的老师书卷气场 学员们个个白发苍苍 宽敞的教室清雅明亮
读后非常欣慰!原因是我明白此诗产生的背景:在上海松江老年大学,有“东方”诗人王民胜(一了山人)执教的一个以格律体新诗为教材的“学诗班”,学员都是爱诗退休教师。他们学习格律体新诗个个兴趣盎然,习作成果累累,两年后结业时还出版了一本合集《行吟诗笺》。下面是我为此写的序言摘录:
王民胜出于对格律体新诗的热爱,自选例诗,自编教材,除了讲解诗之为诗的那些必备“要件”外,专门引用成例,传授格律体新诗的基础知识和格律规范,“三分”体例。两年来,所有的学员无一例外地爱上了诗,尤其是格律体新诗。他们从欣赏到习作,简直创造了奇迹:由茫然不知格律体新诗为何物,到能够熟练地“相体裁衣”,从整齐式、参差(对称)式、复合式中选择适合的体式,合理用韵,组行为节,合节成篇,表达自己的心意,倾诉心中的情愫。就是连比较复杂的十四行诗,有的诗人也能“染指”了,写得像模像样。 前些时候,从网上读到学员们一组“柔巴依”习作,感于他们对于格律体新诗学习的热情,我写下《柔巴依》组诗第34首,对之做了了呼应:
一組柔巴依習作从松江传来
一群老人的手筆竟如此精彩
繼承了中華七絕的悠久傳統
又盡情抒發當今时代的情怀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以诗的审美标准和格律体新诗的形式规范予以检验,这本诗集所收作品大部分都能够“过关”,而且其中不乏佳品。这一活生生的成功的教学相长的事例,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格律利器论”,有力地破除了“格律束缚论”。 我们不能忽视这本诗集产生的背景:作者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格律体新诗的老人,作品是从短短两年的产品中遴选出来的。这些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诗人们的生活都是快活的,心态都是乐观的,从中感受不到垂暮的气息。我以为这都是拜诗所赐,正应了我那句常说的话:爱诗的人是幸福的!他们的日子正是如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诗意的栖居。王民胜作为诗集代序的十四行诗《诗缘》,是和学员李德辉同题原作,兼赠诗词班学员的(已见卷首,不录),可以为证。从中透露出如下信息:是诗使王民胜与学员们、学员们之间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使他们彼此成为亲密的诗友;这些学员经过学诗的熏陶,已经受到了点化,人生的境界得到了升华。 可喜的是,两年学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诗途”的终止。他们成立了“行吟诗社”,今后将维系诗谊,再续诗缘。正如学员李维翰在诗社成立之日所写的《诗心不老》一诗所言: 我们老了 再也无法阔步迈进 但我们诗心不老 却也能且歌且行 我们老了 再也没有豪迈青春 但我们诗心不老 却也能且行且吟 这个“蜀草”正是李维翰的网名呢。上面录下的作品当是他回忆课堂学诗之作,满满的幸福感,深深的陶醉态,令我动容!我不由想起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爱诗的人是有福的!”你看这群老诗人“且行且吟于格律诗苑”,充分领略着“格律诗香”,他们的晚年生活是多么的“光辉灿烂”!这难道不是万金难买的精神之充实,心灵之愉悦吗?这难道还不能证实格律体新诗的无限魔力吗? 不熟悉格律体新诗的朋友可能看不出这两首短诗在形式上的奇妙之处:这是 “东方”诗友们都很熟悉的回文诗:第二节恰是第一节的倒读。这样的作品源于戴望舒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如果有人问我的烦忧。
如果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早年我曾仿此写过一些短章,石天河先生非常喜欢,将之形象地命名为“岸柳倒影式”。后来这成为“东方”诗友们习用的雅称。
我想,王民胜读到此诗一定会产生许多愉快的回忆,也会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