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1017|回复: 0

【历史回顾】重读《新世纪格律体新诗选》杂感(2011-0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0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519
发表于 2015-3-27 07: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因念及于春节后即将开始运作的《“东方诗风” 21世纪00年代格律体新诗选》,乃重读“东方诗风” 论坛所编《新时期格律体新诗选》,颇多感慨。
一 铁打的营盘
打从此书于200512月问世,至今已经4年多了。而其“珠胎暗结” ,则是在是年7月盛暑的合肥。那是短暂的却在人的一生中少有的值得永远纪念的时日呀!回顾5年来论坛诗友的5次聚会,合肥,柳州,重庆,邯郸,湘西,每一次都历历如在目前。每一次聚会,都有一些新的打算,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一次打算都能得到落实,可以说取得丰硕的成果。
合肥聚会,齐云、卜白和其他诗友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是论坛由“古典新诗苑”改名为“东方诗风” ,把几十年习用的“现代格律诗”更名为“格律体新诗” ,确立了以创建新诗格律为论坛的奋斗目标,决定出版这本《新时期格律体新诗选》。可以这样说,从那时候起,我们成为了第一个有着明确方向、理论纲领和长远目标的诗歌论坛。(不久以后,我们的诗友暁曲办起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网”)
我们论坛的历史,要上上溯到2001年,由齐云、梅花香雪、洛水曹植创立的“古典派新诗”论坛,后来刘年、雨韵、水中的颜、沧海曾经、冷月轻影陆续加入,壮大了队伍,还出版了《古典新诗选集》。几经搬迁,至2004年,才独自成立了“古典新诗苑”网站。至此,我们一大批格律体新诗的研究者、创作者才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家” ,以至发展到今天的“东方诗风” 。
简单地追述这段历史,是因为我实在怀念那些已经远离或淡出的前驱者,是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才有我们的今天。我打过交道而如今已经离去的诗友的,有两位印象特别深刻:御春,扬州的一位才女,国诗高手,那次在合肥好近,还通过话,还是缘悭一面。我和微斋还在《重庆诗词》发表过她一组国诗哩。可惜后来在“东方”不见其芳踪了。刚才搜索了“紫竹在线” ,她还当着斑竹哩。还有一位就是沧海曾经,年轻,有才,特别难得的是传统文学修养很高,对新诗格律也很熟悉,又有思想,但是,大概因为生活不如意,放弃了诗歌,使我为之叹惋!读齐云的《2005,合肥之夏》,不能不深切怀念合肥的几位诗友。齐云虽然因为工作原因,较少涉足论坛事务,但是始终关心、系念着“东方” 家园;卜白去年在湘西的行动令大家感动;然而,吴越子、陶沙、湖中人都已经不见踪影。可喜的是,柔风小弟虽然不上论坛,却始终保持联系,知道他事业有成,前程似锦,令我欣慰。
也许是工作压力增大,也许是兴趣转移,还有一些原本在论坛上很活跃的诗友如今呈渐次淡出的趋势。对此只能感到惋惜,我深知有些事是不能勉强的。幸而,到底有这么一些“铁杆儿” ,一路走来,至今也没有一丝倦意;而且,不断有新的诗友加盟,有的还非常优秀。因此总的说来,我们的队伍还是在稳步扩大,我们的事业还是在逐步发展。不久前,我无意中发现,正在我们这里浏览的“游客”比注册会员多得多,不由十分高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愿我们的论坛也是铁打的,虽然人员的变动是难免的,但是总有一些能够坚持到底的“守望者” ,把我们的事业进行到底!
二 吕序是一个重要文献
吕进先生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重读一过,感到以前重视不够,远未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
吕序的题目是《格律与现代》,开宗明义就提出了新诗出世之初就困扰她,“制约了新诗的发展,影响了新诗中国读者中的定位”的几大问题:“破格”之后如何“创格” ,如何在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性与时代性、自由性与规范性之间找到平衡,在这平衡上寻求发展空间。
他接着对这三组关系做出了中肯的分析,指出:“关于诗歌归属的民族性和诗歌联系的世界性,从理论上说” ,虽有误区,但是争论不大;而“关于诗如何通过诗的渠道保持与时代的联系,在于时代的呼应中寻求艺术的创新” ,则有争论。而谈到自由性与规范性,争论就特别大了。这是对诗歌界实际了如指掌的判断,也使我们认识到建立新诗格律,创建格律体新诗的艰巨性、长期性。
吕进先生进而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崭新观点:“有如散文的基础是内容,诗的基础是形式。对于诗来说,形式就是内容。没有形式,就没有了内容。”
这样把诗的形式提高到生命攸关的高度来看待,是完全正确的,符合诗歌的体裁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如果没有出处,那就是了不起的重大发见。这也就成了我们不遗余力地促进新诗格律建设的理论支柱。
吕进先生还提出,一个民族如果只有自由诗而没有格律诗,就存在着艺术生态的问题(何其芳先生称为艺术上的“偏枯现象” );又指出我们需要格律体新诗的两大理由:“因为,有些诗情只有格律诗才能完美地表达;因为,中国读者主要习惯于欣赏格律诗美。”记得这个理由是何其芳先生最先提出的,50年后,再经认同,重申,也就更加有力了,足以鼓舞我们的信心。他还强调指出,格律与现代并不矛盾。这个论断其实无须论证了:既然连国诗反映现代人的生活与感情都已经不是问题,遑论格律体新诗?
吕进先生最后指出,目前,格律体新诗已经主要是创作实践问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对于“东方诗风”论坛的方向给予充分肯定,寄予殷切希望。事实证明,5年以后,我们的事业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重温吕序,我们不至于感到惭愧——这就够了。
三 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互动
几年来,从《新时期格律体新诗选》开始,到次年编印的《东方诗风论坛'2006格律体新诗选》,到2008年9月创刊的《东方诗风》,我们都是一以贯之地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执行如吕序所说的理论任务:“归纳-升华既有的实践经验,推动艺术试验的前行。”回顾我们这几年的理论建设,与5年前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并且对于创作实践切切实实起到了指导、推动作用。这当然首先要归功于广大诗友辛勤创作,并且不断创新,才使理论研究有所依傍。事实上,这几年的创作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大量出版物,尤其是得到广泛赞誉的《东方诗风》纸刊,就是充分的证明。特别值得提出的应是老当益壮的微斋先生,他最近问世的《枫韵集》2007年出版的《秋琴集》堪称新世纪格律体新诗的双璧。《东方诗风》二、三期推出的“东方之星”刘年和凤舞九天以及第四期即将推出的“东方之星”秋水涟滟,就是创作的佼佼者;此外,我们还拥有一大批活跃的实力诗人和新生力量,不再一一列举。
由于本论坛几位理论家(包括我们的亲密朋友沈用大先生)的共同努力,几年来——
首先在推行“格律体新诗”概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之广泛应用,进入了一些研讨会、理论著作;
确立了格律体新诗整齐式、参差式与复合式的“三分法” ,破除了格律体新诗千篇一律的误解,使其“无限可操作性”的优越性得到认同;
由于对创作的发展进行归纳-升华,在整齐式内确认了“等步异言体”(即同一首诗内不同的部分,可以等步而字数有别)与“变步异言体”(即同一首诗内不同的部分,可以音步与字数都不相同)的地位,丰富了整齐式的体式;
而在参差式内又确认了由两个以至N个基准诗节对称组合而成的多重参差式作品的存在;
由于创作的发展,在“定行诗体” 家族中增加了“六行诗”的席位;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格律体新诗的“谱系” ,划定了它的疆域。对音步划分的老大难问题的攻坚也取得了极大的人进展。
凡此种种,都是重读《新时期格律体新诗选》引起的回忆与联想,比对论坛诗友们多年的耕耘垦殖,觉得颇堪聊以自慰,乃书以共勉再创佳绩!
刚才在自由诗板块浏览,读到随风乱红一诗,其中有云:
又是一年的结尾,
别忘了,往年一样,
站在窗前,向着远方望一望。
意境很好,我们在回顾以往之后,还是放眼眺望远方吧!



收藏分享邀请使用道具|编辑|删除|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23 09:07 , Processed in 0.5561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