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603|回复: 0

《也谈新诗的理想》的反响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00

回帖

20

精华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6519
发表于 2018-8-12 1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也谈新诗的理想》的反响
首先得感谢重庆市评论家学会QQ群提供了周晓风《新诗的理想》一文的链接,我才有机会读到此文,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因。还得感谢吕进先生的支持,我事前就此曾与他沟通,告知他的大作《中国新诗的双极发展》将是我此文的重要论据。他表示赞同,并且告诉我,已经将“双极”改为更加贴切的“双轨”。8月10日此文写就后我首先发给他看。阅后他没有用语言表达意见,而是是微信中送来3个翘起大拇指的图像。这是此文的第一个反馈,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由于希望听到诗友们的意见,我提前预告了正在撰写此文,不少诗友表示期待、关注。后来我就及时把发布此文的新浪博客网址广为发布,立即在“东方诗风”微信群引起强烈反响,诗友们纷纷表示支持。有的意见字斟句酌,显然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下面择其要者照录,以谢雅意与辛劳。
一、王端诚(微斋先生)首先做出反应,一连贴出好几条意见,系统地归纳了他对于新诗后来他自己又集纳为一篇短文:
读万龙生文后关于诗歌理论的几条跟帖
当代论者论及新诗,皆偏重在作品的主旨、立意、情感、意念等属于内涵的层面,这些内涵在除诗之外的任何艺术品中都同样的存在。只有当它们与诗的外在形态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成为诗的(不是其它任何一种艺术品的)内涵。可见,外形是是诗之为诗的一个前提。具备此前提才可言诗。遗憾的是,论者们偏偏忽略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对诗的安身立命的格律(音韵节奏句式)忽略而避谈之!万氏此文(按指《也谈新诗的理想》)及此前之系列论文纠此弊端,补论者之失,值得称道而践行之!
舍音韵格律而谈诗,所谈非诗!无音韵格律之作,文也,非诗也!在古典诗歌时期,曾有所谓无音韵格律之“自由诗”乎?未尝闻也!连具有骈偶韵律的“賦”尚且不得称诗,况无此限制之散文乎?
汉魏六朝之“骈文”与“散文”并称,亦只是“文”,好像还没听说过“骈诗”一说!至于标榜绝对“自由”者,岂可谓之“诗”耶?
诗意诗情诗趣是诗的灵魂,也为其它所有艺术种类之必须。当它们赋予某一种艺术的某一件作品时,该作品便得其神韵,不为佳品即为精品,否则就俗气逼人;然而,此时尚不能称诗只能是或绘画或音乐等各自不同品种的艺术,只有当它们具有诗的外在形体特征(格律)之后,才成为了文学领域的真正的诗!
准此,具有诗意的散文是文中精品,但依然不是诗;只有当诗意这个灵魂托生于属于自己的躯体(格律)的时候才会成为诗!
当今不少有识之学者,业已关注此一有关诗坛“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重整汉诗尊严的壮举。从吕进先生的“诗体重建”、许霆先生的十四行体中国化研究,到万龙生“三分法”的提出及不少诗人的实践,皆体现出汉语新体诗坛具有前瞻性的必然趋势!
二、郑成功是一位退休不久的企业家,酷爱诗歌,先是从事诗词创作,接触格律体新诗理念后,不但积极投入创作,而且勤于思考,还有较高理论水平。他在微信群发布了一篇短文:
    读万龙生《也谈新诗的理想》所想到的
拜读了万龙生老师《也谈新诗的理想》,写得非常全面有力,受益匪浅,也引起我共鸣。此文对周晓风《新诗的理想》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敢于单刀直入的论证新诗百年来的兴起,曲折和再复兴,论述了新诗的时代性和现代性,提出了格律新诗的诗体建设的完善,发展和创新。我认为,全文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格律体新诗的诗体建设的必然性,二是新诗发展的双轨制。这两点是实现新诗理想的重要基础,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一,在“五·四”运动带动下,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白话文和新诗应运而生,胡适和郭沫若是上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新诗的开创者,闻一多则是第二个十年中国新诗的综合者,胡、郭开创了诗的自由体,闻一多开创了新诗的格律体。其实,新文化运动的旗帜鲁迅,也是新诗的积极倡导者,虽然写新诗不多,但对新诗的主体观,创作观及表现形式等都提出了见解,对新诗起到了发展推动作用。在1918年至1919年,鲁迅在《新青年》上以“唐俟”笔名发表了6首新诗,我浏览了一下,其中《梦》、《爱之神》等,都是具有鲜明韵律特点的新诗。鲁迅对青年诗人积极扶持,例如徐志摩,冯至,汪静之等,都受到过鲁迅的帮助,批评和指导,这些诗人都是格律体新诗的代表人物。
    闻一多《诗的格律》,是中国现代格律新诗派的理论基础,其核心“三美”理论,是一种哲学的思想。闻一多在新诗艺术追求中,勇于吸纳一切外来的营养,熟悉欧美近现代诗歌特点,同时,又有丰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学积淀,总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诗艺,有选择有变化地吸收,从而以博大独异的诗歌繁荣了中国现代新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在诗的文体论方面,早期也是重视诗的格律形式,后期对韵律问题更有深刻认识,认为韵律不仅是诗歌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且是艺术家手中的创造力。沙士比亚十四行诗,也是经典的格律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中国的格律新诗借鉴吸收了欧洲古典格律诗歌的优点。著名作家冰心1959年说到自己的作品《我是怎样写(繁心)和(春水)》时说,“我不愿把它称为诗的原故,因为我心里实在是有诗的标准,我认为诗是应该有格律的,不管是新是旧,音乐性是比较强的”。新诗百年中,格律新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无论是挫折,还是在有的人说格律体新诗是个伪命题的诽谤中,依然花开四季,与时代同行。当下,以万龙生,王端诚为代表的格律体新诗派,继承,完善,创新了格律体新诗,“三分法”和”无限可操作性”,从形式和内容得到统一,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带来了新诗的丰富和发展,也使格律新诗可以达到真正的最高语言艺术,从这一技术层面讲,这也是新诗的理想。
    二,非常赞同文中观点,即新诗的双轨并行。 百年新诗的发展事实证明,自由体新诗发展迅猛,这是时代和市场需求决定了的,存在就是合理。自由体新诗也随时代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从当初的白话白意,到白话深意,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无论是在国际国内,目前都超过了格律新诗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自由体新诗的代表人物有,叶三午,海子,西川,北岛,芒克等诗人。他们的诗,大多都带有随感情起伏的音韵节奏特点。自由体诗,也并非无章法的自由。
    因此,格律新诗和自由体新诗可以相互并存,相互吸收优秀的营养。格律体新诗还需在创作和市场运作中下功夫。当今中国正处在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给祖国和人民带来幸福,给新诗带来了发展和繁荣的机遇,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同命运,就一定能创作出不负时代、读者喜闻乐见的好诗,那样才是真正的新诗的理想,因为只有读者存在,新诗才存在,只有读者的赞美,新诗才实现理想。            
三、郑文随即得到了响应。先是84岁高龄的女诗人冯嘉玲发声:
郑成功,好精采的理论点评,其实是一篇论文。
写这样的论文需要中外文学史知识和理论论述的能力,要有明确的论点,充分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些郑老师都做得好。
你的论述紧跟万老师的观点,紧紧论述了格律体新诗诗体建设的必然性和新吋代新诗发展的双轨制来论述,和万老师既契合又补充。且结合时代精神写,更加完善。
祝贺郑老师,你是继万龙生先生和王端诚先生后又一位格律体新诗评论家。
四、78岁的老诗人石家远(云松石)早年就是一位“文青”。1950年代在重庆一师求学时就参加过自发组织的社团。后来阴差阳错,诗歌创作没有持续。近年来归队,加入了格律体新诗的队伍,仍然思维敏捷,才情焕发,佳作连连。他的意见显得平和、客观,跟帖是:
同意郑成功的观点。综合几位诗友的意见,我同意以下主张:1,新诗的两种体例将长期共存;2,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要相互学习,自由体新诗应有诗的特质,自由不能无限;格律体新诗坚持格律的同时,充分发挥无限可操作性,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喜爱、欣赏,参予创作;3,格律体新诗要学会市场运作,不惧市场竞争,作品要面向大众,让缪斯走出闺阁,成为更多人心中的女神;4,在论述中,两派诗家要相互尊重,不要讽刺攻击,论述可以充分,论据需要详实,论战是理论文字表述,不是真正的厮杀。
五、不少诗友中表示认同“双轨发展”是真正的“新诗理想”,表示要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奋斗。例如太原张静水(南庭闲月)就说:“@诗酒自娱 老师,鼓舞人心的一篇论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阻且长。您已看到了建立新诗格律的艰难!同志仍需努力!”这很能代表许多格律体新诗尊奉着的心声。
至于一些诗友出于善意,对我个人也有一些“表扬”,就当是鼓励吧,在此感谢他们的好意!
六、可以想见,当今诗坛对这种“双轨发展”的新诗理想不同意,甚至持反对意见者甚多,因为这样就打破了他们的一统天下,这种理想哪怕只是一定程度的实现,也会触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危及他们本来就不稳当的交椅。倒是重庆知名诗人、老朋友范明,一贯写自由诗,我知道他对格律体新诗不一定看好,但是他的跟帖令我感动。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范明: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各美其美,自由表达!
从众声喧哗中领略人性之自由,是天地间之大真,大善,大美!
让时间去淘汰,让历史去检验----当然是相对长的历史,而不是所谓新朝代官修史!
显然,他并不一定赞同我的意见,但是却有民主的精神,宽阔的胸襟,尊重人格的独立,表达的自由,并且相信历史的汰选。
对此,我非常感动:这才是好诗友,真朋友!于是我回答道:
然也!我想在本世纪内基本上可见分晓。
我们只能自行其是罢了。
对此,他也以表情表示赞同。
七、诗词界人士许多是对新诗不屑一顾的,往往对格律体新诗也知之甚少,或不知其详。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浙江的沈祖棻研究会会长王留芳先生,我曾与之有较多交流。他竟然完全否认新诗(所有的新诗)“诗”的身份,要开除其“诗籍”:虽然承认它是一种文学作品,但是不能称作诗。他甚至特地为其“造”了一个字呢。而国内知名诗词家熊盛元先生却看好格律体新诗的发展前景。我与他也时有交流。不久前他还在我的《高庙柔巴依》中选了几首译为七绝,广受好评呢。此文读后,他以文言发给我一段评语:
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融為一體,是以吾兄能得乎心而應乎手,筆致、眼光均高于儕輩也!
这当然对我是过奖,而他本人又太过谦抑,我当即表示“不敢当”。然而这是当今诗词界代表人物对格律体新诗的认同呢,还是不能不分外感到欣慰。
直到今天,在群里对《也谈新诗的理想》的反响还在继续呢。追求新诗的理想,创造理想的新诗——让我们为此竭尽全力吧!正如我回答范明的那样,愿真正的新诗热爱者们“自行其是”,为实现自己心目中的“新诗理想”各尽所能,全力以赴。人生有涯,而新诗前程无量,为中国新诗的未来奋斗过,吾辈庶几乎今生无憾矣!
昨晚午夜梦回,念及“新诗理想”之论,遂难入眠,得《高庙柔巴依·六四》,置于本文之末,聊作纪念宜也:
晓风就新诗的理想侃侃而谈
她到底什么模样却留下疑团
与客居狮城的吕君心有灵犀——
双轨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理念
          2018·8·11于綦江高庙甜梦农家乐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23 08:53 , Processed in 0.0624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