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6-12-16 22:49 编辑
从我的创作实践领悟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缪斯女神有意为之,2008年我走进东方诗风论坛,从传统诗词爱好者变为格律体新诗爱好者。论坛的前身叫“古典新诗苑”,由一群不满诗坛极端自由化现状的年轻诗人组建,秉持回归自然、回归传统、音韵与形式兼顾的诗歌美学观念。2005年7月诗友们走出虚拟网络,第一次在合肥聚会,将论坛更名为“东方诗风”,决议以新诗格律建设为己任,明确以建立“格律体新诗”为目标。十余年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以理论支撑作品,以作品印证理论,是该论坛有别于其他诗歌论坛最显著的特点。诗学家有万龙生、程文、孙逐明、赵青山等,老中青诗人遍及全国各地。正因为知道格律对诗词的重要性,我十分钟情以现代汉语为依凭的新诗格律;又因为得益于诗词格律,而在新诗格律的学习和运用中有一种“先天”的优势。写传统诗词的同时也写格律体新诗,借诗词的古典优雅,使新诗具有厚重感;又借新诗的现代气息,使诗词平添几分活泼。这个华丽的转身,给我晚年生活带来无比快乐,也让我的诗歌生涯迎来灿烂的春天。像这样同时涉足诗词与格律体新诗的两栖诗人远不止我一个,我的老师王端诚先生、重庆诗人龙光复、尹国民、李高清,安徽诗人卜白都是很好的例证。
诗词是通往格律体新诗的津梁,因为在格律上它们都有音韵、行数、字数的要求,共同具备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对仗还会为新诗带来别样的韵味。诗学家们还发现,就容量而言,一些定行诗体可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找到对应点。比如,符合新诗格律的十四行诗相当于七言律诗,八行诗相当于五言律诗,六行诗、四行诗分别相当于七、五言绝句。所以,诗词与格律体新诗有着不能割舍的天然血缘关系,习惯戴着诗词格律镣铐跳舞的人,只要弄懂音步的划分,断无被束缚的道理(完整的理论体系只要百度一下便可查到,如果真心喜爱,技巧是不难掌握的)。众所周知,绝句、律诗不外乎五言、七言几种固定体式,词牌、曲牌的体式多一些,但也各有严格的限制,不能突破。而根据闻一多先生的“相体裁衣”说和万龙生先生提出,现在已被格律体新诗理论界普遍认可的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的概念,诗家只要依照对称原理建行、成节、用韵,便可缝制适合自己诗情的“新衣”,新衣的样式,可以无穷无尽。使用现代汉语的句式,不用考虑平仄,用《中华新韵》,偶韵、通韵、交韵、抱韵皆可。戴着这样宽松的镣铐跳舞,岂不美哉?
那么,格律体新诗与诗词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它是怎样做到无限可操作性的?有谱系吗?要搞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格律体新诗的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就是将格律体新诗进行科学分类后得到的三种体式,即整齐式、参差(对称)式和复合式。它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万龙生先生首次提出,经过十余年实践检验不断完善而成。千万别小觑这三种体式,它可以囊括所有符合新诗格律的作品,在此框架内构建的谱系成就了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无限可操作性建立在三分法的基础上。万龙生先生在《论东方诗风论坛诗人对新诗格律理论的探索成果》一文里对谱系做了详细展示,这里不妨借来一用: 一,整齐式:全诗或诗中的不同单元(主要是节)由音步相等,字数也一致的诗行组成。 1,主流诗体为齐言等步式:全诗各行字数和音步数都相等。 2,衍生诗体:(1)变言异步式:同一首诗中,各单元(主要是节,也包括节内更小的部分)内,“行式”(既字数和音步数)一致,但单元之间,行式却有变化,各不相同;(2)变言同步体:全诗中,各单元的“行式”变化只体现在字数上,而音步相同。 二,参差(对称)式: 1,单纯参差体:只有一种基准诗节的作品; 2,N重参差体:有一种以上基准诗节的作品; 3,节内对称体:诗节内部对称,各节对称方式可以根据诗人的意匠不断改变,如同移步换景。 三,复合式:全诗兼有整齐、参差(对称)部分者。 四,若干定行诗体(定行诗作必须符合格律体新诗规范,绝非仅仅定行): 1,四行体; 2,六行体; 3,八行体; 4,十四行体; A,外国原式(4433分节的意大利式与4442分节的英吉利式)。 B,中国变式(符合格律体新诗三分法的多种体式)。
有了谱系,再来看看音步的划分。“既然音步是格律体新诗最小的节奏单位,而节奏是否形成规律化安排则是格律诗与自由诗的分水岭,那么它就是形成格律‘建筑’的砖石。所以在研究中如何划分音步,在创作中如何安排音步,都是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关于划分音步的重要性,万龙生先生如是说。我们知道,诗词自古是用来吟唱的,音步划分都是格式化,比较简单。譬如双音词为一个音部,那么,五言就是两步加一个单音词,七言就是三步加一个单音词,这个单音词放在句尾,形成三字尾或单字尾,就能达到很好的吟唱效果。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杜甫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也有将单音词置于句中的,如杜甫《登高》的颔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般为了不使这两联显得呆板,就要求这个单音词的位置有所变化。仅此而已。
格律体新诗的音步划分稍复杂一些,因为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而双音词又往往与一个单音词结合紧密,使得二字步和三字步在诗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格律体新诗宜以二字步和三字步为主,以双音词收尾为宜。以闻一多先生的《死水》为例,它的节奏表明了顿的划分: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春风/吹不起/半点/涟漪 九言四步,为不使之呆板,两句中间的三字步交错在不同位置上(与诗词的颔联和颈联同理)。万龙生先生《再论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重申:四字、五字的词组性结构一般可分为两顿,如“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带虚字的四字结构则可采取形式化手段使之变形,如“顾不上/对落叶/的容光/鉴赏”就把“的”字后靠,避免比较冗长、致使节奏感受到影响的四字顿。通常,“对XX的”、“在XX的”、“是XX的”这样的四字结构都可以这样处理。依据是古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黄河之水天上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字步是一种特殊的音部,它相当于词里常见的一字逗,必须独立成步。
有一点需要说明,为什么有些惯写诗词的人初写格律体新诗,读起来没有现代语感,还是诗词的韵味呢?其原因就是使用了诗词惯用的三字尾或单字尾(“的”字后靠的三字尾不在此范围内)。而以现代汉语为载体的格律体新诗以双音词收尾者居多。当然格律体新诗对“三字尾”也不是绝对排斥的。卞之琳发现双音尾与三(单)音尾在“调性”上有区别,双音尾倾向于说话式,特点是比较柔和自然;三(单)音尾倾向于吟唱式,特点是节奏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必须遵守格律体新诗这个原则,在同一首诗里,要确定一种主要的调式,尽可能避免混用。掌握了音步划分的要领,能按一定的规则来安排诗中的节奏,写作格律体新诗就算入门了。当然,无论诗词还是格律体新诗的创作,掌握格律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并不能保证我们能写出好诗,但至少可以保证我们在正确的诗路上前行,离真正的诗歌更近一步。下面以拙作为例谈一点体会,对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或许可窥一斑。
《松林偶得》,这首中规中矩的九言四步整齐式,是我进论坛不久的作品,也是我少数整齐式作品之一。之所以这类作品不多,应该跟我比较喜欢词的长短句有关。当时创作这首诗为了整齐,第二节是有凑字之嫌的,后来我每行去掉一个字,使之更凝练,成了变言整齐式,诗的建筑美依然存在。平时,我一般不会刻意去创作某一种体式,而是根据内容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至于成稿后归入哪一类,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个人有个不成熟的建议:有律、绝基础的诗友初学格律体新诗不妨先从整齐式开始。善填词或爱好自由诗的人,可尝试参差式或复合式。此诗用韵,诗词界的朋友也许不会认同,以为它出韵了。但是,格律体新诗是允许宽韵的。可见,新诗的“镣铐”要比诗词的“镣铐”松很多。该诗如下(以斜线表示音步划分): 芳香的/松林/神秘/寂静 鸟儿们/午觉/还没/睡醒 浓密的/树荫/赶走/阳光 落叶/袭人/在幽深/小径
我不敢/贸然/独闯/密林 怦然/心动中/踌躇/不定 一只/蝴蝶/竟翩翩/而至 环绕在/身边/将我/引领
捡一叶/深秋/装进/背囊 摘一串/童话/藏入/集锦 美丽/蝴蝶/飞往了/何处? 我还在/林中/苦苦/找寻
《月》,参差(对称)体。第一节是基准诗节(各行分别是9、9、8、10言,四、四、三、四音步),后三节克隆之。之所以用重言复唱的形式克隆,也是要突出千古明月,在不同的场景中给人不同的震撼。 你从/春江/花月夜/走来 摇落/千年/离人的/愁哀 在风轻/云淡的/时候 可记得/尘满/相思的/妆台
你从/烽火/连天处/走来 珍藏/泣血/忧国的/情怀 在露冷/霜白的/时候 可记得/庭院/深深的/徘徊
你从/一湾/海峡边/走来 目睹/惊涛/险阻的/无奈 在雾锁/烟笼的/时候 可记得/叶落/归根的/感慨
你从/琼楼/玉宇中/走来, 织补/无意/刮破的/云彩 在魂牵/梦萦的/时候 将在水/一方的/人儿/等待
《陶翁墓前》,复合式十四行诗——中国变式(3344)。首句入韵,押偶韵。前两节对称,第三节节内对称。第四节为十言四步整齐式。整首诗典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直接借用“请息交以绝游”、“云无心以出岫”、“寓形宇内复几时”。 知道/你为何/请息交/以绝游 我把心/掸了/又掸 特来赴/千年的/等候
一如/你喜爱/云无心/以出岫 我把天/擦了/又擦 想共赏/白云的/悠悠
依恋/残存的/田园 田园边/不见/梦中/五柳 牵挂/墟里的/炊烟 炊烟外/谁还/山下/种豆
冷风/送来/你轻声/的咳嗽 菊似的/微笑/酒一样/醇厚: 既然是/寓形/宇内/复几时 有松菊/和美酒/足够/足够
《残荷》为复合式十四行体,中国变式(3332)。首句入韵,押偶韵。一、二节对称,三四节对称,但基准节式不同;第五节为七言三步整齐式。 当别人/听雨的/时候 我用/心灵 触摸你/呼吸的/温柔
任世俗/炫耀着/富有 你把/情思 珍藏进/洁白的/莲藕
我怎配/怜你/孤独/消瘦 谁会/坚挺/晚节的/端庄 于绚丽/之后
我怎敢/笑你/破败/凋朽 谁能/裸裎/最后的/清白 在寂寞/深秋
当别人/悠然/听雨 我却在/用心/读你
《泛舟红山湖观水岸长城》——写在贺兰山下。复合式,首句入韵。中间两节为参差(对称)式。首尾两节为变言变步整齐式,因内容需要,特意安排“柳岸倒影”样式,给人以水上泛舟,波光摇漾,渐行渐远之感。 我在/岁月的/长河里/泛舟 你在/时光的/倒影里/行走 断崖/是你的/坐骑 水岸/有我的/回眸
黄沙/未冷 明月/爬上/城头 我/若不是/当年/那管/羌笛 怎会/相视于/千载/之后
匈奴/远去 狼烟/再指/倭寇 你/若还是/当年/那位/英雄 请/拔剑/像贺兰/的风吼
水岸/有我的/回眸 断崖/是你的/坐骑 你在/时光的/倒影里/行走 我在/岁月的/长河里/泛舟
《孤光自照》——写在中秋之夜。三重参差(对称)式,一二节、三四节、五六节各各対称,采用三种基准节式,暗含诗词的对仗。谁说格律体新诗呆板?第二节反用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第三、四节添加田园和现代城市的元素,诗意非但没有受到格律的束缚,相反,因为有建筑美而显得典雅厚重。首句入韵,押偶韵,首尾两节的重言复唱似而不是,突显主题和现场感。 此刻 /远离/尘嚣 拒绝/手机/问候的/高潮
此刻 /挽留/虫鸣 努力/唤回/惊飞的/山鸟
心扉/洞开 允许/两分/忧伤 /三分/孤傲 剩下/五分/开垦/心田 长出/悲悯的/禾苗
心乡/柔软 不许/钢铁/插足 /水泥/围剿 借我/诗仙/一点/豪肠 醉舞/冰雪的/剑啸
此刻/风清 思念/托付给/金樽/关照
此刻/月朗 清辉中/我们/会心/一笑
《为你写诗》,定行诗体——八行诗。七言三步整齐式,押偶韵。这种诗体尤其要用双音词收尾,否则,不小心就会变成古诗、民歌那种七言句式。 第一次/为你/写诗 读不读/都没/关系 春风/自江南/出发 会送来/我的/情意
想把/一生的/感谢 揉碎在/行间/字里 再把/来世的/约定 珍藏进/你我/心底
《咱爹咱娘》,定行诗体——六行诗,八言四步整齐式。2009年底,论坛兴起试作六行诗的热潮,唱和之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因为容量小,所以题材也小,但是感染力并不小。万龙生先生称这是螺狮壳里做道场,真是趣味无穷。 娘是/爹的/杯中/小酒 爹是/娘的/手中/热茶 相饮/相捧/六十/年啊
爹想/点击/海峡/两岸 娘要/理财/上网/规划 窗外/雪花/捂嘴/笑啦
因为篇幅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但也足以说明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了。感谢万龙生先生和王端诚先生引领我学习格律体新诗,他们的作品集才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对于中国的新诗,闻一多先生说得好:“它不要做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它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尽量地吸收外洋诗的长处,它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为此,东方诗风的诗人们已探索了十余年,并将继续为之努力。还是那句话,戴着镣铐跳舞方显高手。在有序的变化中寻求精美的佳构,对这样一个能展示诗艺的平台,谁不愿意上来一试身手?自己的诗行,自己做主,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啊!
2016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