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会刊
一、会刊简述
《现代格律诗坛》是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的会刊,刊物创刊于1994年10月,每年1期(卷),其中4—5期为1卷,6—7期为1卷,2002—2006年停刊,2007年复刊。截至2010年10月,16年间共出刊9卷(11期)。其创刊号就是专为雅园诗会召开准备的会议材料。2013年5月方舟诗会上,编辑部主任思宇(黄秀林)曾和我谈及创刊号的创刊过程:1993年10月,学会责成思宇组织新格律诗的稿件,其重点放在诗歌的理论稿件上,同时筹备学会会刊《现代格律诗坛》的创刊,于是思宇放弃了长春的《诗人》编辑工作,于1994年年初到北京开展学会工作。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筹备《现代格律诗坛》的创刊,二是筹备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时间定在10月份。历经5个月的约稿、选稿、编稿,在8月中旬《现代格律诗坛》创刊号定稿,完成了排版。为了节约资金,减少学会开支,学会决定会刊在长春印刷。思宇又返回长春印刷会刊《现代格律诗坛》创刊号,于9月下旬出版了2000册的《现代格律诗坛》。受学会委托,思宇在长春向全国诗界邮寄1200册,10月初随火车带200册《现代格律诗坛》创刊号又返回了北京。1994年10月23日,在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首届年会——雅园诗会开幕式上,发行了会刊《现代格律诗坛》,成为新诗史上第一本专门刊发现代格律诗作品和理论的刊物。
以2002年—2006年停刊,2007年复刊为界,刊物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编辑团队来看,1—7期主编为胡建雄、黄淮,副主编为思宇(黄秀林),编委有丁芒、丁鲁、丁国成、毛翰、王一桃、石河、石祥、刘征、刘章、刘钦贤、阿红、张万舒、何火任、邹建军、吴开晋、吴欢章、思宇、胡建雄、钱光培、陶保玺、桑恒昌、晓雪、黄淮、沙上雁、罗绍书、晨枫。8—11期社长为丁元(胡建雄),主编为黄淮、周仲器,副主编为思宇,编委有丁芒、丁鲁、丁国成、毛翰、王一桃、石河、石祥、刘征、刘章、刘钦贤、阿红、 何火任、吴开晋、吴欢章、张万舒、邹建军、黄淮、思宇、桑恒昌、晓雪、陶保玺、钱光培、周仲器、吕进、万龙生、梁上泉、穆仁、张永健。 前期主编以胡建雄、黄淮、思宇为主,后期主编以黄淮、周仲器、思宇为主;后期编委新增了周仲器、吕进、万龙生、梁上泉、穆仁、张永健。新增编委都是新世纪在现代格律诗理论与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大家,体现了学会与时俱进,广延人才的发展思路。
发表于创刊号的《发刊辞》确立了刊物的办刊宗旨:“建立并发展现代格律诗,目的在振兴诗运,实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多样化。不搞形式主义。不忽略从广义的诗艺及美学上进行探索。”[ 《现代格律诗坛》总1期,雅园出版公司,1994年,第1页]
创刊号的《稿约》则申明了刊物的编辑方针:“一、欢迎有探索价值的各种现代格律诗创作,提倡短诗精品,以及九言格律诗等。二、欢迎有独创意识的现代格律诗理论研究文章,提倡短论、短评、诗话。三、也欢迎以格律诗体翻译的各国现代格律诗佳作(来稿请附译介文字)。四、欢迎推荐海内外华文诗刊诗报,及各地民间诗刊诗报发表的现代格律诗精品。”[ 《现代格律诗坛》总1期,雅园出版公司,1994年,第106页]
刊物的栏目设置大致有:创作领域的诗人花园、诗海拾贝、沙海拾珠、新体展厅、九言诗窗、当代诗词、诗集选萃、新古诗、古韵新题(声)、叙事诗专辑、少年诗界、网络格律体新诗选、台湾现代格律诗选、歌词天地、微型格律诗专(特)辑、经典文献选刊等,理论领域的理论探索、理论研究、百家论坛、作品评论、新作评论、诗人谈诗、诗坛纵横、精品鉴赏等,译诗领域的有外域诗选译、译林诗叶、古诗新译等。这些栏目的设置并不是每期都有,而是根据稿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体现了编者鲜明灵活的编辑思想。栏目的设置也体现了编者宽广的视野:纵向看有古诗今译、当代诗词、新古诗、叙事诗、微型格律诗、歌词天地、经典选刊的作品推介,横向看有台湾、外域、少年诗人的作品推介,尤其关注到了定言诗——九言诗,从栏目设置也可以看出编者强烈的诗体建设意识。百家论坛栏目也值得一提,它是国内外诗人学者对现代格律诗理论建设的意见与建议,稿源来自雅园诗会筹委会在筹建诗会召开期间,向全国诗人发出的500多份“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会员登记表”,大家随登记表各自谈论了自己对新诗形式建设的意见和看法,这实际上成为世纪之交,全国(包括港台)新诗界的新诗形式建设大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不拘一格,提出许多实用性极强的新诗格律理论构建和诗体建设的建设性意见,编者在刊物中陆续集中刊发,极大地凝聚了共识,为新世纪新诗格律化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出于紧张的刊物版面考虑,虽然《现代格律诗坛》9卷(11期)都没有为自由诗留出一席之地,但刊物自始至终都秉持着自由诗和格律诗双轨发展的诗学思想。创刊号《发刊辞》明确宣告:“中国现代诗,大体分自由体与格律体两种。自由诗如行云流水,格律诗如月御星罗,两者相反相成,并行不悖。都必须在现代口语基础上提炼节奏韵律。”[ 《现代格律诗坛》总1期,雅园出版公司,1994年,第1页] 而创刊号的“理论探索”栏目还率先发表了常熟理工学院许霆教授的《自由体与格律体新诗的美学特征比较》。《发刊辞》对自由诗提出了口语化、须提炼节奏韵律的美学要求,许霆教授对自由诗提出了口语化、参差美、情调美的美学要求,表明了编者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健康的诗学观。
《现代格律诗坛》是一本纯学术性的新诗刊物,装帧设计简洁大方。内里几乎全是诗作和诗论,很少的几幅插图也是寥寥几笔的线条画。封面与封底设计体现了浓郁鲜明的特征:既具有民族情怀,又具有时代眼光。就封面而言,总1期、总2期、总3期、总6—7卷、总8卷、总10卷封面是长城图案, 总4—5卷封面是深圳地王大厦(学会会长胡建雄主持建造)图案,总9卷封面是鸟巢图案,总11卷封面则是由徐曼设计的一幅山水画;就封底而言,总2期封底是胡中元创作的中国画《墨竹》,总3期封底是马哲创作的《中华诗塔构想图》,总4—5卷封底是丁木创作的《屈原九歌墩木雕》 ,总6—7卷封底是胡中元创作的中国画《砥柱中流》,总9卷封底摄影《水立方》,以及孙鹏燕配画诗《水立方》,总10卷封底是马莉创作的油画《诗人北岛》。而封面封底里衬则刊发了公木诗人、臧克家诗人、魏传统将军的肖像漫画、学会成员签字、中华诗园发起人签名、雅园诗会会场照、雅园诗会的主要发起人照片,以及书法家岳惺弼、钱万成、刁永泉的书法作品。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商品经济社会,坚守十几年的民办诗歌刊物竟然没有刊登一幅广告,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本纯学术性的新诗刊物,编者对待广告惜墨如金,没有留下一丝之地;然而却挤出紧张的版面,为诗友推出有关现代格律诗的新书书讯。据初步统计,刊物共推出包括丁元、黄淮、周仲器、思宇、万龙生、王端诚、程文、程雪峰、梁上泉、纪宇、许霆、屠岸、丁芒、丁鲁、浪波、刘章、高昌、李长空、吴钧陶、晓帆等大约46位诗人学者的60余部新出版的现代格律诗诗集与理论、历史著作,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现代格律诗探索的巨大成就。
《现代格律诗坛》是一本追求新诗格律化的专业性很强的新诗刊物,因此对新诗诗体建设情有独钟。它除刊发大量符合闻一多“量体裁衣”诗学思想的整齐式、对称式、复合式(三分法分类理论于2005年左右由东方诗风论坛提出并逐渐趋于成熟,但《现代格律诗坛》刊发的诗作大多符合该分类体系)新格律诗之外,特别注重鼓励新诗人对定型新诗体的尝试和试验。据初步统计,9卷(11期)刊物共刊载二十行新诗体1首,十四行新诗体53首,十二行新诗体6首,十行新诗体11首,八行新诗体41首,六行新诗体36首,九言诗17首,汉俳113首,自由曲13首,歌词44首,新古诗155首,中諴体6首,译诗39首,新词9首。同时,编者在2009年总10卷“新体展厅”专栏专门刊发了“新时期30年中国十四行诗选辑”,共推出34位十四行诗人的34首十四行诗。并随后附录了“作者简介”,使刊物成为新诗以来最大的定型新诗体“试验田”。
鉴于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名誉会长公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学会聚集了全国几乎所有顶尖的诗人和学者,因此《现代格律诗坛》拥有强大的作家群。在刊物上刊发理论稿件的有100余人,大多都是国内著名的诗人和评论家,如:公木、钱光培、林庚、卞之琳、邹绛、屠岸、吴开晋、吴奔星、朱先树、丁芒、杨金亭、金波、丁鲁、陈良运、吕进、骆寒超、许霆、鲁德俊、田穗、纪鹏、万龙生、程文、陈本益、周仲器等。在刊物上发表诗作的有480余人,大多也都是国内外的著名诗人,如:公木、贺敬之、臧克家、魏传统、胡乔木、李瑛、陈明远、缪海陵、张万舒、雁翼、刘章、刘征、叶延滨、刁永泉、晓帆(香港)、邹绛、吴奔星、梁上泉、黄淮、思宇、巫逖(澳洲)、明秋水(台湾)、吴钧陶、傅天虹、钱万成、顾振仪、林庚、沙鸥、卞之琳、余光中(台)、彭邦祯(台湾)、范光陵(台湾)、乔羽、桑恒昌、流沙河、葛乃福、陈昊苏、钱春绮、谷羽、丁芒、温祥、王一桃(香港)、屠岸、吕进、苗得雨、纪宇、樊希安、万龙生、王端诚、程文、余小曲、高昌、周拥军、李长空、刘年等。这些诗人诗评家中,对新世纪新诗格律理论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吕进、骆寒超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新诗诗体建设论,林庚、黄淮的九言诗理论与创作,邹绛、万龙生的格律体新诗分类的“三分法”理论,程文的“完全限步说”理论,公木、晓帆的汉俳理论与创作,黄淮、巫逖的小汉俳创作,范光陵的新古诗理论与创作,许霆、鲁德俊的十四行诗理论研究,雁翼、丁芒的新体词创作实践,纪宇的新辞赋体创作实践,丁鲁的古诗新译试验,刘章、高昌的八行新律诗试验,王端诚的格律体新诗创作试验,周仲器的新格律诗历史研究等。从以上所论可以看出,《现代格律诗坛》团结了几乎所有的国内外优秀诗人学者,集“大家”之力,投入到新诗诗体建设的理论研讨和创作试验中来,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成为新世纪创研格律体新诗(现代格律诗)理论与创作的主要源泉。
作为新诗史上第一本专门刊发现代格律诗作品和理论的刊物。《现代格律诗坛》的历史意义就是开拓,就是传承。说开拓,是说它为新诗格律化运动创建了新诗以来第一个专门创研现代格律诗理论与实践的阵地,为现代格律诗诗人建起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传承,是说它传承了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主张,传承了闻一多“三美论”诗学思想,传承了现代派何其芳“现代格律诗”诗学名称,并以之为旗帜,号召并团结了全国几乎所有的优秀诗人及诗学家,共同投入到新诗形式建设的事业中来。
作为新诗史上第一本专门刊发现代格律诗作品和理论的刊物,《现代格律诗坛》的历史作用就是承上启下。说承上,是承接新月诗派、现代派。在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活跃的二十几年间,一些主张新诗格律化的新月诗派、现代派老诗人都还健在,如臧克家、卞之琳、林庚、吴奔星、孙大雨等,他们不仅和雅园诗人都有新诗格律诗学思想的深度交流,在会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诗作,有的甚至就是引领这次新诗形式美建设的核心领袖。《现代格律诗坛》上承新月诗派、现代派的新诗格律理论建设成就,对现代格律诗的诗体重建有了比较完整的思路。推介的诗评家对新诗的格律理论从各方面进行了材料翔实的、逻辑严密的论述,基本搭起了现代格律诗格律理论的大框架;推介的诗人和诗作在诗体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创新,对以后的新格律探索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因此可以这样说,雅园诗派有了自己较为完善的新诗格律理论建构,用实际行动启发了新世纪新诗二次革命、新诗诗体建设运动,为新诗“第二个百年之旅”的格律化进程奠定了创研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