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诗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歌
查看: 842|回复: 4

普通话“五声”声调的平仄简论〔一篇旧文,请大家讨论〕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57
发表于 2016-10-4 04: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普通话“五声”声调的平仄简论
  〔按:一篇旧文,最初发表于2008年〕

  在古典诗词的平仄格律中,单个的字音平仄是很少有韵律学上的意义的,字音相连音高的连续变化才有韵律意义。  
  合理安排诗句字音平仄,可以形成“流美婉转”〔周正甫语〕的旋律美。这种“流美婉转”的旋律旋律风格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也被保留下来了。  


  音乐旋律有四种基本形态:平行旋律、上行旋律、下行旋律和弯曲旋律。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是音乐美的最基本形态,是音乐旋律的主体。平行旋律在其它上行下行旋律的陪衬下,它也相当于上行或下行旋律。弯曲旋律则包括先上后下和先下后上两种,其总趋势仍然可归属于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两类。  


  汉语诗歌声调的平仄组合,其声波图的进行方向的类型与音乐旋律完全相同。具体分析于下:  


  诗歌旋律的基本结构单位是“音步”,每一个音步字音声调的最后音高决定了旋律变化的进行方向。  


  普通话有“五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这五种声调在音步里的平仄组合有三小类20种形态。    


  1、“⊙平”音步有八种形态,它们的声调线如下:  
  ①阴阴:5555;  
  ②阳阴:3555;  
  ③阴阳:5535;  
  ④阳阳:3535;  
  ⑤上阴:21155;〔上声在非上声前面变调为211〕  
  ⑥上阳:21135;  
  ⑦去阴:5155;  
  ⑧去阳:5135; 


  “⊙平”音步都以最高度5结束,不是上行旋律就是先下行后上行的弯曲旋律。唯有“阴阴”是高音部的平行旋律,可如果它的前面还有词语的话,在律句里必定是仄声,相比之下,“阴阴”也相当于上行旋律了。换言之,“⊙平”的基本特征是上行旋律,其声波图的共同特点是上扬。其中“仄平”的上行趋势比“平平”更加鲜明。
  
  2、“⊙仄”音步也有八种形态〔因近体诗两字音步全部在句中,上声全部为变调,不可能读出完整的214〕:  
  ①去去:5151   
  ②上去:21151   
  ③上上:34211〔按:上声在上声前面变成“34”〕  
  ④去上:52211〔按:去声在上声前面变成“52”〕  
  ⑤阴去:5551   
  ⑥阳去:3551   
  ⑦阴上:55211   
  ⑧阳上:35211     


  “⊙仄”都以最低度1结束,不是下行旋律就是先上行后下行的弯曲旋律。其基本特征是下行旋律,其声波图的共同特点是下抑。其中“平仄”的下行趋势比“仄仄”更加鲜明。    


  很显然,“⊙平”和“⊙仄”交替出现时,诗句的声调线就一升一降地交替前进,如同流畅的波浪一样抑扬起伏,这就是律诗“流美婉转”的由来,大家常常说律诗抑扬顿挫,就是对这种旋律美的形象描绘。    


  3、轻声。轻声也有调值,只不过调值比较模糊罢了。  


  轻声的声调并不固定,它随着自己前面的字音声调而变化,具体来说:
  
  阴平后面的轻声为|2   
  阳平后面的轻声为|3   
  上声后面的轻声为|4   
  去声后面的轻声为|1     


  显然,轻声和四声的组合也具备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两大类:    


  ①阴轻:552。为下行旋律。轻声相当于仄声。  
  ②阳轻:353。为先上后下的弯曲旋律。轻声相当于仄声。  


  ③上轻:2114。为先下后上的弯曲旋律。轻声相当于平声。  
  ④去轻:511。为下行旋律。轻声相当于仄声。    


  对于轻声的平仄归属,可以简化为:上声后面的轻声为平声,非上声后面的轻声为仄声。


  按:“五声”是打引号的。上声只有单念和句末时才是完整的低降升调214,在句中绝大部分变调为211。句末完整的低降升调214里,上升的尾巴4很轻短,只要不刻意重读,仍以21的下降声调为基本特色。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5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1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近几年的仔细观察,“上声后面的轻声为平声,非上声后面的轻声为仄声”的现象只存在极少数轻声身上,并非普遍性规律。最近我将作出修改。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5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6: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轻声的声调,在语法界并没有形成定论。据我聆听中央播音员的朗读,主贴里介绍的轻声读法并不具备普遍性。

我聆听的印象是,
在所有的轻声中,应当有两种读法:
第一、变调式的轻声,即“上声之后近似于阴平,非上声之后近似于去声”的轻声。这种轻声主要是极度虚化的轻声字,主要是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地的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啊呀呢之类。

第二、本调轻读的轻声。除了助词之外,其它的轻声字绝大部分是维持本调,只是稍微轻读。

如果上述观察是事实的话,轻声字的平仄问题就好处理了。

这个问题请大家继续讨论。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5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齐云再三商议,认为现代汉语里的轻声十分复杂,变调规律并不具有普遍性,很大一部分是不变调的本调轻读,把变调问题纳入新诗格律是不现实的。好在律式新诗里的三字步根本无须考虑轻声的调值,唯有轻声字充当两字步步尾时才需要考虑它们的平仄;而轻声充当两字步步尾的几率并不大。诗歌朗读毕竟不同于口语,自古就有诗歌吟诵采用“读书音”的传统,因此我们不再考虑轻声的变调问题,它们一旦成为两字步的步尾时,一律按该字的本调区分平仄。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1153

回帖

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5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律式音节诗的平仄法度,利用“轻声字”不能充当步尾的原则处理三字尾的节点,法度虽然简洁,但由于识别哪些字是轻声,太复杂,一般人很难全部正确地掌握,因此这一法度不具备“可操作性”。准备借鉴元曲的先例,采用“词性”识别法确定三字步的衬字,那样所得结果基本相同,法则将更具备可操作性。目前正在修订平仄法度,不久就可以定稿。
——若遇论坛程序问题,请给 qq124627513(微信同步)留言。(这是系统默认签名,点击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
广告位
广告位
广告位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诗风 ( 粤ICP备16121829号-1 )

GMT+8, 2024-11-23 09:30 , Processed in 0.09067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nd 心灵文学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另,若有抄袭侵权,联系即删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