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闻beyond不和后之感想

                  
      今日看报纸,看到娱乐版主用了大篇幅来报道香港传奇乐队别安(beyond)成员不和的事件。
     成立于八十年代的别安,经过几年奋斗,终于在香港原创音乐方面创出了一片天地,创出作许多富有哲理性,上进性的经典歌曲,如《海阔天空》、《大地》、《真的爱你》、《光辉岁月》等等。虽然有时衣着打扮和行为有些过火,但若用原创音乐的挑战者,原创音乐的先锋来形容别安,是绝不为过。那时候的别安的音乐,影响了一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后来许多吉他音乐书都会以他们的音乐作为范例教材。是的,虽然别安还是年轻,却已经有一代宗师的气派。
   
     而正当乐队稳步高升之时,乐队主音,也是乐队的灵魂黄家驹,在1993年时不幸在赴日本表演时意外失伤,不久与世长离。从此,人们再没能看到昨日的别安重现,留下的,是一个悲情的别安。
     是的,因为黄家驹走了,世上只有一个黄家驹。没有黄家驹的别安,便没有了灵魂。无论其他三位成员怎么去努力,却再没有法子重拾昔日的精魂。
   或许不是其他三位成员的错,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或者他们本来是可以做得到的,只是他们都有意无意跟随了黄家驹的足迹,去模仿,而忘记了去创新,发挥自己的特长。
  

      回看别安四子的演唱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黄家驹稍沙的声喉带着迷人的磁性,;叶世荣在乐器面前似是一个王者,歌声缠婉清亮;黄家强纯正圆润的歌声令不少人倾倒;黄贯中的是放达豪情,在他唱《大地》这首歌的时候分外分明。
      而在黄家驹走了,一切都转变了。变化可能不是很快,却是最终都变了。剩下的别安三子都无意无意,不知不觉间放弃了自己的本色,去追寻黄家驹的足迹。
         天下只有一个黄家驹,无论其他人花多长时间,用多少精力,都不可能再造一个黄家驹出来的。所以,别安在黄家驹走后,再没有创作出什么经典的作品。
       到最近,别安三子可能意识到了个中原因,在创作上才稍稍有所改变。
       而正在此时,却来了黄家强与黄贯中不和的报道。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一会这个说你当年首先单飞,一会那个说我结婚你不到,一会又说什么报料幽会之事等,口水满天飞。而在他们说着的时候,又总爱带着别安的字眼,说什么都应为别安乐队着想。

       他们越说得多,越指责得多,越是伤别安歌迷的心。

      这就是别安的精神吗?曾记得当初他们曾豪情壮志地说:别安精神是永远打不死的!
      现在让人看来,他们并不是在为别安乐队着想,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名气更高,使自己有更多的利好。
         他们为何不能静一下,想一想呢?想一想真正的别安乐队精神:自由,创作,理想,拼搏,为了音乐理想,自强不息,永不言败。而不是为了名,为了利。

        想当初,他们未出名时,只是一个地下乐队,除了乐器,差不多什么也没有了,就躲在一间小屋,四个人凑在一起了,饱一餐,饿一顿地为他们的理想忘情奋斗。
         到现在,虽然个人不是大红大紫,却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及影响力,若打出别安旗号时,更是响遏行云,天下皆应。他们想要钱有钱,要车有车,要楼有楼,还有明星女友,算是名利双收,无光无限。却想不到还要为一些无谓的虚名幻象去争斗,背离了别安乐队的宗旨。

      记得在一次演唱会,黄贯中曾强忍悲痛道:我既希望家驹在我们身边,但我又更想他快点去一个好玩心的地方,因为好似他这样喜欢音乐的人,他在香港一定很痛苦的。
     现在若黄家驹还在他们身边,百分百痛苦的。就算不在,黄家驹泉下有知,也定是十分伤心。为何他们会不去尊重一下自己,尊重一下已远去的人,尊重一下别安这两个字呢?
     有时间,有精力,何不放在创作上,放在关心人上,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而偏偏要放在无谓的是是非非上?

     

天地间有我在行走。有日,我欲语无言,笑看人寰转变。

令人惋惜。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