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首虞廷的词,贴在“东方诗风”的诗词版:fficeffice" />
芳草邀诸友游璧山青杠,夜半酒酣,狂歌醉舞,真所谓不知老之将至也,得此蝶恋花一阕
忽忽驱车高速道,微雨轻风,天际云缥缈。把酒又逢秋色老,徘徊能不怜芳草。
莫谓人生欢乐少,且伴灯前,漫舞清歌好。说到圣朝先一笑,如烟往事全忘了。
此词甚佳,吾跟帖曰:活动全过程之生动记录,充分体现诗词在今天犹未失去其表现生活之能力。
思无邪亦跟帖云:忽忽驱车高速道,(“忽忽”之平平,此处应仄仄;这句不如换句更有诗意的比兴句)。
不能说思无邪没有道理,也不能说作者错了平仄。原因出在标准不同。
原来,虞廷是用的古声韵,“忽忽”是入声,平仄当然没错;而思无邪以今音衡量,“忽忽”确是平声,显然有违规矩。
古入声字经过演变,只在一些方言中保留,用普通话发音是读不出来的,成了“死音” 。那么,实际上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不就成了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了吗?声韵随时代而变,是为事实所证明了的发展规律。是故,我是赞成以普通话为标准,在诗词中使用新声韵的,多年前就在《中华诗词》发表文章,申述这一观点。
自从诗词创作复兴以来,关于坚持古声韵还是使用新声韵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后来基本上达成了各行其是,但二者不能杂糅的共识,即实行所谓“双轨制” 。我认为这是明智的:让时间来检验,让事实来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