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之可能
——杨旭诗歌印象
热爱诗歌鉴赏及写作的人,通常都如荷尔德林之所愿,作为一个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完成当然不是很容易的,并非人人可抵的境界。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够吗?仅有一颗善于感受的热情的心就够吗?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上,美和丑的存在一样是普遍的。热心而受冷遇,纯真美好的愿望而遭逢命运的戏弄,世俗的嘲讽,那也是常见的。甚至在当今之世,以丑为美,黑白混淆,香臭不辨,都时有发生。如何把酸甜苦辣,善恶美丑,希望和失望,痛苦和欢乐,种种复杂莫名的感受在心中熔炼成诗意,需要的不仅是诗化的想象,更需要一种哲学的高度。便如海德格尔后来把“诗意地栖居”上升到一种哲学高度,这种生存哲学,使净化自我和美化世界成为可能。
我读杨旭的诗歌,很多时候便感受到这样一种“诗意地栖居”的愿望和努力。
杨旭最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那些乡土诗歌。他的土地,河流,童年记忆,生长在故土上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质朴善良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真实的田园画卷。那是一种本真的生活状态,美好缘于人性的光辉。又因为时代变迁,一切不可复得,而使得这些追忆带有些淡淡的忧伤。我始终认为故乡是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地方,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是可以轻易到达的,回去只发现那与留存在心里的故乡并不是同一个地方。人一旦离岸,便只能永怀乡愁。
乡土诗歌,仅占杨旭诗歌文本中的一小部分,他诗歌题材的丰富是我所熟悉的诗人中不多见的。杨旭的诗歌中,除却对乡土的追忆,其余的时候他都是一个观察者和思考者。他眼中所见,亲身所历的自然山川,历史文化,人物事件,一花一木,具体的世相,抽象的时光……都在他的笔下一一呈现,在这些诗歌中,对事物的认知和个人的情思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脉相承地体现着他的个性情怀和哲思感悟。特别值得一提是他诗歌中常常表现出来的哲学的深度。我不太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但深知生活经历与生存体验完全是两回事,有些经历特别复杂,命运跌宕起伏的人常常却对生活的本质及意义茫然无知。而有些经历单纯的人反而对生命的真义有着深刻的认识。杨旭的认识深刻,也喜欢做这这种兼有理趣的抒情。他所推崇的生活态度是自然,本真,与世无争,与人无害。他诗集中有一辑《草木情怀》,对此有深切的表达。读这些诗歌的时候,如见他清澈善良的眼神。
而以这种清澈,面对现实的芜杂尘浊,注定会生出无可解的悲哀。所以他的很多诗歌中,都能听得到叹息的余音。但是诗歌最大的功用,在我看来,就是告知世人何为美好,这一点,杨旭的诗歌基本上是可以做到的。
真正意义上的抒情诗,在我看来,是杨旭诗歌中的亮点。“感人心者莫乎情”,而一个“情”字,也分有很多种类。在我读过的许多作品中,很多人诗歌中的“情”,只是其个人的某种心情,某些情绪。杨旭的诗歌,很少单一抒发个人或喜或悲的某种情绪,他所表现的是“情怀”。拿抒情诗中最常见的题材,“爱情”做例子,他的情诗《爱你如时间》,讲的是爱的信念,《每天多爱你一点》,是爱的承诺,《把你放在心右边》,是包容和奉献,《回到雨中间》是爱的忘我与合一,每一首,都呈现出人在真正的爱情中一种坦诚无私的状态,从而也缔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妙境界。而爱情诗,在杨旭作品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太大,他的抒情诗更多是对万事万物,以及这些事物所带给他的心灵感受。人对与自己利害相关的事物关心,生悲喜忧恐之心,这个不奇怪,乃是生物的本能。而人,对与自己利害相关的事情并不念念不忘,而对与自己利害无关的事物也能关心,看见美好的就欢喜赞叹,不管是不是属于自己;感到不平的就不免忧患,不管是不是与自己相关。一能说明他心灵世界的丰富与博大,二则说明他能够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世界。
能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一切,才有“诗意地栖居”的可能。
还要说说杨旭诗歌的语言,诗意是诗歌文本的内核,而语言则是诗意的载体。杨旭的诗歌语言是清澈透明的,有灵性的语言。以下面这一首诗歌为例,既能代表其个体情怀,又能代表其诗歌语言特点的:
水流无意
从来没有想过
自己的形状
和色彩
一生都在奔跑
都在歌唱
不知为谁
把污浊揽入怀中
心越来越宽
也越来越干净
向低处去
低到大海里
低到天堂里
不考虑自我的形状色彩,他的目光是向外而非向内的,关注的并不是个人得失。一生都在奔跑,歌唱,即使不为谁,对于写诗的人来说,行吟本身就是意义。可以容纳污浊,心却越来越宽,越来越干净,这正是诗意栖居的态度对人生的自我净化,如海德格尔所说的神性的召唤,存在的价值。最后一节的“低”,是妥帖自然,充满了灵性的比喻。万涓入海,奉献成就了自己的博大。最后一句是朴素的辩证,甘于就低,反而成就了常人不能企及之高。诗歌能缔造这样的天堂,不正是人们向往着“诗意地栖居”的原因?
2010年8月24日 凤舞于哈尔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