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dgls 于 2012-8-12 21:08 编辑
第三、历史在哪里?
历史存在于载体中。作为一个组织,它的活动是载体,它的会员作品是载体,不是会员却有着相同的认知趋向的同仁的思想和作品也是载体,不是会员却深受其影响的同志的思想和作品也是载体,当然它的会刊更是其主要的载体。《伟人小圈兴特区 诗人巨笔擎律旗》主要依据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会刊《现代格律诗坛》1——11卷,同时也有学会部分诗人的诗集(主要是前言后序),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归类整理,其历史回顾部分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如果一个组织的会刊不足于代表其主要思想,那历史将无所依据。
组织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平台,个人依托平台展示自己的主张与风采。无论是否是组织的一员,个人的主张或者作品一旦在刊物上发布,就意味着编者认同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当然也有发布与自己完全相对立观点的刊物,这表明了编者的包容性);个人一旦授权在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就意味着同意编者将自己的主张或观点纳入到刊物整体的思想体系之中。
我将《现代格律诗坛》内的文章整理成一个体系,应当具有正当性和不容辩驳性。
第四、如何对待现代格律诗学会
现代格律诗学会是致力于新诗格律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一个团体,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无论它有着多大的缺陷,多么的先天不足,多么的后天营养不良(这都是历史的局限性),至少经过20年的岁月琢磨,现在还有人在坚守。它没有走到反格律阵营,还在跌跌撞撞地蹒跚前行。它和东方新格律方向是一致的,目标也是一致的。起码不是不共戴天,不是势不两立。观念和理论上的分歧是可以求同存异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殊途也可以同归的。
现代格律诗学会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曾经是新诗格律的主力军;现在两网两刊发展势头迅猛,现代格律诗学会如果不思改革,用不着外人大加挞伐,它自己自然会举步维艰,自生自灭。
现代格律诗学会的存在对于东方新格律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一可以增加新格律探索阵营,和东方新格律遥相呼应,壮大新格律声威;二可以进行理论上的论争,完善建构新格律理论大厦;三可以促进其转向,深入挖掘百年新格律探索研究成果,为格律体新诗输送丰富的养料;四它也可以继续向前,团结新人,壮大队伍,探索新的路途。
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什么不能包容它理论上的分歧,促进他改革,成为自己强有力的同盟军呢?为什么就要因为观点上存在不同就要赶尽杀绝呢?
观点的分歧可以论辩。论辩的最高境界不是赶尽杀绝,而是利用雄辩的论据使对方臣服。您无法说服对方,仅仅说明自己论据不足,更说明自己缺乏大局性的战略思维。另外,有些问题我们能解决,有些问题我们不能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论辩,论辩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待历史解决。比如自律共律,如果您的论证能够让对方口服心服,那就足见您的观点的正确性和您的论辩能力;如果您不能够让对方口服心服,只有两种可能:一,您的观点错误;二,您的论据论证无力。 出现这种情况,不妨后退一步,暂时与它共生共存,留待时间和历史解决。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自律共律理论正确与否,让它存在,天塌不下来。
如同历史和世界上所有的战争一样,杀戮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今年年初的论辩,结局不值得检点与深思么?曾经的朋友势同水火;完全可以引以为援的强有力的同盟军,越离越远,难道仅仅是理论上的分歧原因吗?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自有其雄视天下的眼光与胸襟。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分歧大不大,历史上不是还有过几次的合作吗?今后不还有合作的趋势吗?
如您老自己所论:“学会”的功过、“雅园诗派”的有无,那才是核心问题。
真的如此吗?学会的功过、雅园诗派的有无,不过是历史。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天平,其实世界上也不需要完全绝对的天平,很多事情都是有可以忽略不计的量度的。学会的功多一点少一点,学会的过多一点少一点,天能塌下来吗?雅园诗派有,天塌不下来;雅园诗派没有,天也塌不下来。当然作为一种历史记述,客观是必须的,要做到尽可能公正公平。但也只能是尽可能。
我在文中对您有一句话评述:万龙生向前看。主要是说您勇于开拓,在自己感觉适当的时机,就放开眼光,撒腿往前闯。您向前看,向前闯现在不是有了很大的成就了么?您如果一直向后看,会束缚您的手脚,步履放慢或者停滞不前的。
所以,现在的核心问题不在于纠结学会的功过大小,不在于纠结雅园诗派的有无,而在于如何团结学会,分析他的不足,帮助促进改造学会,为它今后的发展开动脑筋,谋划出路,最终使新格律阵营变两网两刊为三网三刊,乃至再团结改造其他的同仁,发展为四网四刊、五网五刊、六网六刊。。。。。。
(我请您提出意见和建议,真实的想法是想吸取您和大家对学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的认识,通过分析,对学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诚如斯,万老师,您居功伟矣!
(附注:我接受诗友记者魏萍 和 暮雪的建议,将文章中带有情绪化的过激的言句删去,并对此不恭特此向万老师致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