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如何让“新诗”具有可读性

本帖最后由 木依秋 于 2013-9-23 19:30 编辑

如何让“新诗”具有可读性

文/木依秋

    本文将就本人的创作经验,谈新诗的可读性问题,兼论新诗审美规范亟待达成共识的必要性。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要解决一个“诗”的概念性问题。诗是什么,什么才是诗?诗的特征是什么?诗如何区别于其他文体。这些是谈论“诗”之一切问题的前提。解决了以上问题之后,我们才能去谈审美,谈诗的一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谈新诗的可读性,也就是谈新诗的审美。
    诗的概念性问题,我们要如何定义?这需要有一个让大多数人所信服的共识。在网络,“诗”的百科名片里是这样解释的,我觉得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语见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新诗,也有人叫“现代诗”,是用白话文写作的诗歌。新诗发展到今天不到百年时间,大致可分为“自由诗”和“格律体新诗”两种;自由诗又可细分很多种类和流派,单说种类有韵律诗、韵脚诗、微型诗以及完全自由化的新诗(不讲究任何押韵,创作规范基本上等于无)等等。我们诗歌爱好者常常听到“诗歌要具有可读性”这句话。但是这句话的表达又是比较模糊的,如果给新诗塑造统一的审美规范,也就是如何去诠释“诗之为艺术之根”的问题。是否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一、立意要积极,忌消极狭隘;主题要鲜明,忌太大太空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区别于立意,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题,就是指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基本观点。主题没有立意的全部特征,立意大于主题,包含主题思想。有时,立意可以包含多重主题,如长篇小说之类大型作品。”对立意的要求:要正确、鲜明,要集中、单纯,要深刻、新颖,要积极向上。以上是百度百科对文学作品“立意”的一个概括性观点。
    本人认为新诗创作,立意和主题的关系问题,就是对“以小见大”的诠释问题。“主题”可以是“小”的,但“立意”要“大”,诗的主旨或说中心思想要有深度和广度,也就是新诗的“张力”。我们从很多古诗词中,都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比如以某个社会现象(主题)影射整个朝代的兴衰(立意),见微知著,这样诗歌本身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都得到升华和保留。

二、真实的思想性,不做作的情感抒发

    只有作者真情流露才能出好作品。在这里要先说一下“灵感”问题,灵感的迸发,即思如泉涌之时,往往是作者对某件或某些事物的观点达到不说不快、欲吐不休的状态。这往往是“感性作品”,创作最佳之机,这类作品的思想性通常是真实的,真情实感也庸置疑。
    可能有的人很久没有灵感迸发了,创作达到某个瓶颈,作品不能延续之前好的状态,因此会选择采用“硬凑字数”、“硬凑感情”的方式,让自己的作品得以完成,我以前也有类似的情况,而且还不在少数。但是这类作品,他的思想感情太做作,文字之间、情感之间会表达不连贯,给人生硬的感觉,让人读着感觉带“刺儿”。
    不说其他文学作品,仅对新诗来说,真实的情感实在太重要了。它不但能为作者的作品增色不少,更能让作者的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让读者进入作者的灵魂世界,让读者读懂作者,喜欢作者及他的作品。另外,作者在真情实感地创作时,别忘了节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性节制感性。有时候,情感泛滥不是好事,过重的情感抒发也会给读者带来不真实感,与很多读者对诗人喜欢“啊,啊”的方式进行感情抒发的第一印象没有什么区别。情感太重,容易假大空。

三、适当的意象组合和完整的意境

     我曾在某高校一份高三语文复习试卷中,摘抄下其对“意象”和“意境”的辨析。具体内容如下:
    “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
    “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这份对“意象”和“意境”的解释比较详尽了,也是我相对信服的一种解释。但是真正理解透彻、运用自如又需要大量的实践,不是看到了就理解了,也不是理解了就掌握了的东西。或许有人说,例子是古诗绝句,适合古诗的不一定适合新诗,但是我要说,不管是古诗还是新诗,都是用汉字创作的诗歌,都有汉语言文学共同的特征。新诗的创作是要传承与发展并举的,一切的事物的形成必有其根,形成、传承、发展都必须有根有据。世界上没有凭空就出现的东西。本文中所涉及的诸多脱胎于古诗词中的创作理念,我之所以赞同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适当的意境组合形成完整的意境。一首诗的完整,关键就是意象的完整。

四、新诗要“‘软’‘硬’兼施”,忌太“软”或太“硬”

    诗的“硬”与“软”,无关豪放与婉约。问题的关键,在于新诗创作中很容易出现文意的直白和遣词造句的“口语化”偏重等现象。
    首先是文意上。南宋时期朱熹曾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讲到:“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所以,我们常听到“诗贵曲不贵直”的说法,要求作诗时,文意忌太直白。
    其次是遣词造句上。要忌“口语化”,切勿太重。诗歌,是文学,更是艺术。诗歌,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之所以能“高于生活”,形成“艺术”,也是鉴于遣词造句的独特性和超然性,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却又在情理之中。
    诗歌应该“‘软’‘硬’兼施”,“软”中要有根骨,有硬度;“硬”中要兼济柔性,磨平内在棱角。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在网上发表诗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创作自由诗的很多,误解自由诗的也有很多。多数人以为说几句话,把所说的直接写下来就是诗了,并且只注重诗要表达的含义、主旨,不重视遣词造句的修饰。这是没有领会到“诗是艺术”的含义。此类作品实在不敢恭维称其为“诗”。

五、华丽的辞藻——诗句的被塑造美

    华丽的辞藻,能给平凡的诗作带来丰富的色彩,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愉快。
    如何能拥有华丽的辞藻呢?在这里不能不说的就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会给诗作添色不少。但是,过犹不及是一切艺术需要遵循的规则。如果辞藻过于华丽,被塑造的美临驾于诗歌本身意象组合形成的自然美意境时,就会给读者带来“拽文”的感觉,甚至还有空虚感。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双关、顶真、叠字、反复、对偶、排比、通感、层递、对比、衬托、用典、互文。接下来对这些修辞手法作简单解释,不做举例说明:
1、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四种形式。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有的省略比喻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暗喻,将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语气更肯定,感情更强烈。借喻,即诗中借喻体代指本体。博喻,即连续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本体。
2、借代,行文中不直接写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代替。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夸张,其特点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突出的异乎寻常的感觉,从而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4、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它的表达效果是,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5、双关,就是指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借助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6、顶真,即用前句最末的语句或字词作为后句开头的语句或字词,上递下接,环环相扣。顶真能使句子联系紧密,反映事物间的辩证关系,又能表达回环复沓的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
7、叠字,是指同一个字的重叠使用。古诗中大量使用叠字,是由于它音节整齐,声韵和谐,节奏感强,具有听觉上的美感。在意义表达上,叠字形象生动,含蓄隽永,很适于摹声、状貌、写物、抒情。新诗中偶尔增加叠字成分,也能增加很不错的效果。
8、反复,是诗歌中重复某些句子,以加强语势的修辞方法。反复可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渲染某种情景与气氛,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9、对偶,是用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语句加强语言效果。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
10、排比,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总之,排比的行文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11、通感,又叫“移觉”,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通过更换感受角度来描述事物性状和情貌的修辞方式。它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12、层递,就是把事物按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远到近、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等次序说下去,形成层层加码的格式。层递可使读者层层跟随,因而引人入胜。层递修辞的最主要作用,是一种顺着文句所形成的层次感,让主题概念层层逼出,让事理说服力得以深化,语言之感染力得以深切,也可藉由上下语义脉络的连贯一致、规律变化,使表述的重点内涵能安置在最妥当之处,方便读者理解记忆。
13、对比,也叫对照,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14、衬托,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故意运用其他事物来陪衬的一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15、用典,是指在诗中援引古语、古事,借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典有三种形式,为明典、暗典、翻典,不做细说。对于诗歌,用典的作用有三:一是,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二是,可减少语辞之繁累;三是,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16、互文,也叫互辞,就是相互为文,指的是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个完整的意思,根据表达需要有意地将它拆开,分别出现在两句中,在解释时必须前后拼合,才能理解语意。互文修辞,古诗文中使用较多,新诗中采用这一修辞的较少,可根据作者能力和意图酌情考虑使用。
以上修辞手法的解释,有尚不明者,可查阅相关资料,或者网上搜寻阅读。此处不做细解。

六、用艺术元素修正诗稿,用艺术的规范磨圆诗的外在棱角

    这里说的外在棱角,是指诗稿外观的参差不齐,无外在规律、无外在层次,毫无外在形式美可讲。往往读者对一首诗作的“一见钟情”,也是从诗歌的外貌美观能否吸引其阅读兴趣开始的,即诗歌的“卖相”,这与人与人之间的“一见钟情”是一个道理的,所谓的“内在美”,只有去阅读了才能去感受,但是如果读者在一开始就对诗歌的外貌产生“卖相不咋地”的印象,何谈去进一步了解,更何谈去感受其“内在美”呢?诗歌“卖相”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读下去的兴趣。
     前面讲到的五大点,是说诗歌本身的内在修养。然内、外修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不能只偏顾一面。对此,我觉得“新月派”的诗人们做得就很好。他们在注重诗歌内在修养的同时,也注重外在的修饰。让“卖相”为内容服务,让诗歌本身艺术性得到更好的诠释。从闻一多先生《诗的格律》一文提出新诗的“三美”主张开始,到目前“格律体新诗”认可群体以及创作群体的形成、发展与壮大,新诗的格律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格律体新诗”的创作要求。
    首先是对称,粗略分为段间对称和段内对称两种;细分包括段落间对称、诗行间(包括诗行数和诗行的字数)对称、步骤(即诗行间音步或音节)的对称、韵的对称。典型范例参照闻一多的《死水》《忘掉她》,以及徐志摩的《为要寻一个明星》等等。
    其次是押韵,准确说是对称性押韵,使押韵形成一种规律。韵的对称性在一首诗的每一段甚至全篇都要做到规范。要想规律押韵可以采取两种简便形式创作:一是,整首诗分为行数相等的若干段落,每一段在相同诗行采取押韵,范例参照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西方的十四行诗体;二是,比较自由的段内规律押韵,整首诗每一段押韵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以上是“格律体新诗”的简单介绍,但是格律体新诗却并没有这么简单,还需要爱好者自行实践、探索。写作中作者可以灵活采用不同的变式,但是“对称”是格律体新诗的灵魂所在,掌握“对称”这一核心思想,您将在“格律体新诗”创作中游刃有余。
在新诗的创作中,至于还有什么样的艺术元素能被带进来,这就需要众多诗歌爱好者共同发掘了。本人未接触到的诗歌创作艺术形式,不被写于此列。

七、用“灵性气质”的蕴含——诗句的自然性,去验证是否可成为艺术的成品

    在经过前面六个方面的创作与修正,最后是验证诗歌艺术性真伪的时候,只有经得起推敲、验证甚至拷问的诗歌,才是最终的胜利者——艺术的成品。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最终的验证工作呢?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每个人的观点难免有失于客观。毕竟每个诗者的创作理念是不一样的,诗作本身最后的效果也会是不同的。
    诗作,在作者赋予文字社会属性的同时,它依然不能失去自然属性。所有艺术的成品,都是生活美与自然美的最佳结合体。自然属性会让艺术拥有灵性。所以,在诗歌形成的最后阶段,验证诗句的自然性是有必要的,更是有帮助的。

    以上所谈,是为新诗的可读性问题,也可视作新诗创作与审美问题。接下来本人浅论新诗审美规范亟待达成共识的必要性。
    首先,从历史传承因素上讲,既然是汉语诗歌创作,就要继承中国自己的诗文化,中国历代诗词创作都是有自己固定的创作审美规范的,因此中国的新诗也有必要达成审美共识,形成统一的创作审美规范。
    其次,从艺术要求上讲,诗歌为艺术之根,必须要形成艺术规范。
    再次,从现实现象造成的影响上讲,中国教育的普及,全民文化修养日渐提高,文学创作再不是某些群体的专属。并且,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刺激了网络诗歌创作群体的增长。如今网络上有无数的“诗人”和诗者在不断创作、发表着自己的作品。于是,不知道还有什么原因,自由诗,无拘无束的创作理念得到广泛推广,被很多创作者接受、认同,并实践。但是,一些被舆论炒作的不好的“诗体”现象影响了新诗的健康发展。不知道这是不是一场阴谋,若是阴谋,那实在太可怕了。那不但否定了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精髓,还毁了中国的新诗,更对一个民族的艺术根本造成瓦解和摧毁,毕竟“诗乃艺术之根”。这导致了很多有志之士谈“新诗”深恶痛绝,很多读者谈“新诗”而色变,他们宁可远离“新诗”,不读新诗读古诗。这是新诗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但创作者仍不自醒。自由诗,不是说它的存在就没有道理,毕竟存在就有它的道理,但它不能是完全的主流,只能是诗歌的一个方面。因此,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作品才是诗歌,尤为重要。
    最后,从部分诗体审美规范达成共识对新诗界造成的冲击上讲,如“格律体新诗”和“微型诗”,都已形成自己的创作审美规范,虽然这些规范尚不完整,还有待弥补,但是相关理论家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出现很多有识之士发现并认可这些诗体,开始创作符合其规范的诗作,甚至一些人已经完全转变自己的创作方向,专一创作这类诗歌。这也间接地说明,拥有自己的创作审美规范的诗体,有他独有的魅力和吸引力。

    以上所述,完全代表个人观点,一家之言难免有悖于不同作者的诗观,但请海涵。很多地方本人也是未能做好,共同勉励。本文部分资料来源网络和相关资料,感谢原作者。欢迎指出文中缺陷,使依秋能够及时更正。


2013年9月23日完稿 天津

有理论的兴趣很好,值得肯定、支持。
可读性是浅层次的问题,不足以概括本为内容。
“华丽的辞藻”略带贬义,可以换一个提法。

TOP

有理论的兴趣很好,值得肯定、支持。
可读性是浅层次的问题,不足以概括本为内容。
“华丽的辞藻”略带贬 ...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3-9-23 19:45



    一开始本想用“审美”的,但是,对于审美来说,我的文章又显太浅显,不能题大内容小,所以改为了“可读性”,以为可以浅进深出。
对于“华丽的辞藻”略带贬义一说,依秋觉得,应属中性。辞藻的华丽,不是做作的文笔,此中华丽也是有节制的。若是实在说不过去,那是要改个词。
谢谢万老提出宝贵意见。依秋再斟酌。祝好,秋安。

TOP

华丽本身倒是“华美”之意,若用以修饰辞藻则一般略具“华而不实”的意味。

TOP

回复 1# 木依秋


    拜读学习了,对我今后的创作有指导作用,朝这方面努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