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帆
定言定行定韵律 诗体定形数第一
死水吧
==========================================================================
一 新诗以来,“有律无格”成为现代格律诗难以为大众所认可的主要原因。因此,众多有胆识、有追求的新诗人都把创制定形新诗体作为自己新诗创作的最高境界。香港诗人晓帆,试验定形新诗六言律绝,试验定形汉俳,并发表论文《六言诗创作论》、《汉俳创作论》,成为新诗史上规范定形新诗体成就最高的诗人。
二 晓帆原名郑天宝,曾用笔名晓岚、驹影等,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湖洋镇龙山村。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1951年开始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发表诗、文。1954年回国升学。1957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1959年被调到外交部,并送往北京大学东语系高级翻译代培班学习乌尔都文(巴基斯坦国语、印度第二大语言)。1962年期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任上尉翻译官,立战功一次,获西藏军区政治部颁发嘉奖令。1963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在京从事翻译出版工作。1963年——1972年期间,任《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翻译。历任翻译组组长,并曾担任中共九大会议文献翻译。1972年往香港定居,在交通部驻港机构工作,任部门负责人。1984年出任新加坡某商团驻港机构经理。1985年夏主持香港新天公司,从事国际贸易,为国内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多次带国内各种代表团赴欧亚各国考察。曾新天出版社社长,坚持业余创作,已出抒情诗集《缭绕的音符》、《香港小夜曲》、《望海楼风情》、汉俳诗集《迷朦的港湾》、《南窗梦》。诗论集《汉俳论》、诗论集《六言诗创作论》等。他的汉俳诗深获老诗人林林、臧克家等高度评价,甚受日、美、荷等东西方各国诗界的喜爱和赞扬,1994年夏他应邀到台北出席“第十五届世界诗人大会”并作专题讲演,蜚声四海。1994年任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首届理事。
三 晓帆与毛泽东主席的冥冥之缘。 新中国成立后,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拓宽中国的国际话语空间,中央政府于1961年12月组织成立了第一个中译外常设机构——毛泽东著作翻译室,开始系统地、有计划地翻译《毛泽东选集》。由中宣部张香山领导,在北京友谊宾馆上班。晓帆被调入后,任巴基斯坦文翻译兼组长,主持《毛泽东选集》不同语种的翻译工作。 八十年代初,晓帆乘着改革开放的翅膀,飞遍神州大地,走访世界各地,进行中港台和国际贸易,为国家的招商引资尽力。广西北海是我国西南沿海的一个开放城市,但连一家酒店都没有。晓帆看在眼里,力荐老板在该市投资兴建一家酒店,并亲自邀请和带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考察团首次走出国门,访问新加坡。后来他应邀造访南宁,竟受到主人的破格招待,下榻毛主席在南宁的别墅。房间很大。传统的大床,垂挂着白色的蚊帐,放着普通的床上用品。临窗处放着一张巨大的木质办公桌和一张靠背木椅,桌面的笔架垂挂着一排书写大、中、小楷的特选毛笔。厕所大得惊人,有蹲式便池;厕所门外面,放着一张又宽又长的躺椅。 一介书生,一个曾为毛主席著作转换文种的书生,竟得有此礼遇。当晚,他的心并不平静,天一亮,拔腿就走了。 大连是我国东北沿海最大的开放城市。晓帆曾为该市引进一家五星级酒店,成为东北耀眼的亮点。于是他又一次被招待入住该市旅游圣地棒槌岛的毛主席别墅。接待员对他说:这是特别为毛主席建造的,但他没来住过。房间很大。传统的大床,床前放着一张巨大的木质办公桌和一张靠背木椅,桌面的笔架垂挂着一排书写大、中、小楷的特选毛笔。厕所大得惊人,有蹲式便池;厕所门外面,放着一张又宽又长的躺椅。夜深了,我熄灯上床。忽然,听见清晰的敲门声。我轻轻地打开房门,看见两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其中一位彬彬有礼地问:“先生,您用夜宵吗?厨房可为您做。” 他回答:“不必了,谢谢!” 姑娘掉头就走,还留下了一声清脆的“晚安!” 这一夜,他睡得很安祥。 一个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儒商,竟两次无意被入住主席“龙床”,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中,也许算得上奇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