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关于我的十二行诗引起争鸣的简要回复

由诗评家赵青山先生转载我写的《关于12行诗的絮语》一文,引发了论坛诸位老师、诗友的议论和争鸣,这对格律体新诗发展是一件好事,对我也有启发和帮助。我读了青山《梁式十二行诗的格律归属》,孙则鸣先生对之质疑的长篇论文,还有万龙生兄、晓曲先生等朋友的跟帖,基本上清楚了各方的观点。我在《关于12行诗的絮语》一文所讲是经过认真考虑的,愿将这种以定行为特征,基本讲求韵律与节奏的12行诗归为半格律体新诗,是一种宽泛的定位,现在准确讲应该是其中部分12行诗归为半格律体新诗。我基本上同意诗酒兄等人对格律体新诗的定义,也赞同青山友以开放和发展的思维所发表的观点。是的,格律体新诗标准主要为二条:有规律地押韵和有规律的音步、音顿,后者我称之为节奏。就包括12行诗的定行诗而言,只讲押韵即韵式新诗不能称为格律体新诗,必须同时讲求节奏,其中严格按照音步音顿者便是格律体新诗;若未严格对称音步,但大致讲求音步、具有内在节奏者可称半格律新诗。回头看我的12行诗,有一部分可称半格律体新诗。
    诗酒兄发帖称,新诗与旧体诗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此言甚佳。我在一些文章中讲过,旧体诗与新诗两条河流相互交融,中间会有一个冲积区,靠近旧体诗河流一边的叫新古体诗,靠近新诗河流一边的叫格律体新诗。我主编的《并州诗汇》原来开设的“古律今声”栏目,便分了新古典诗、格律新诗两个门类。今年刊物改版,决定将古律今声栏目扩为“刊中刊:诗体融汇地”(暂名),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作品展示,本期便将展示关于《梁式十二行诗的格律归属》引发争鸣文章和东方诗风主要诗人的佳作,以后还会互动合作。
    本人腰部有疾不能多坐,简要回复如上,由于临屏匆匆书写,凭借记忆印象,未能引用青山、则鸣等方家文章的资料,有请诸位多多指正。

晓曲问好梁老师!
十分同意您上述对几种诗体形式的理解,您对自己诗歌体式的定位是明确和客观的。我在其他文论中的相关回帖仅仅是提醒青山兄,不要把老师不属于格律体新诗的部分硬套进格律体新诗,正确定位老师的诗体形式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由于个人事务繁忙,等今后静下心来,也尝试对老师的诗体形式做些深度探讨学习。
敬祝春安!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赞同梁先生客观明确的定位,也很佩服梁先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向梁先生问好。

TOP

本帖最后由 xdgls 于 2014-4-1 13:06 编辑

晓曲兄好!
     我并没有“把梁老师不属于格律体新诗的部分硬套进格律体新诗”,我的原文是“我以为:梁式十二行新诗,当然称不上格律体,但它属于半格律体却是无疑的。”  这和梁老师的观点“我笔下的12行诗,则具有结构有序、节律鲜明、大致押韵等特点,是对自由诗向精短方向和格律、半格律倾向的双重努力,是以定行为特征、介乎自由诗与现代格律诗(或称格律体新诗)之间的一种半格律诗体。” 是一致的。    我的观点是:梁老师的十二行新诗绝对不是自由诗。
死水吧

TOP

谢谢逐明、晓曲、青山诸位方家的点评。找治疗中还得抽暇安排本月12号太原晋中年度诗人颁奖暨创作研讨会,难以在咱们论坛交流,希望大家保持当前严肃、友好的争鸣,求同存异,共促格律体新诗的健康发展。当下理论框架初成,关键是创作优秀作品扩大影响,同时在创作实践中检验并完善格律体新诗的理论体系。
不知怎么刚才上博客的一首12行诗《且行且珍惜》“蹦”出来了,顺便发出请教。梁志宏

且行且珍惜

这个桃花蓬放的春天
一篇情色文章,妖冶的笛音缠绕
引爆了一场全民八卦狂欢。

这个诱惑纷沓的尘世
权钱纵色犬马,红杏墙头摇曳
上演了多少堕落与背叛。

一声“咎由自取”,回头是岸
“且行且珍惜”,道出了女性泣血的
隐忍与大度,只是前方行程还远。

莫再围观了!请把视线投向
世道民心更多界面;众生呵该如何
守护道德法律之底线,拒绝贪腐崩盘!

2014年4月2日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