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的写作之路

我的写作之路 曹远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粉碎四人帮,开展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全国上下一片振奋。恢复高考制度,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也逐渐得到恢复,尊师重教也蔚然成风。在这良好的氛围中,一位家境贫寒的少年报考了中师(师范生活费由国家补贴),带着美好的理想和虔诚的心愿踏上了离家求学的旅途。他所读书的学校地处偏僻,很是荒凉,离县城较远,学生很少外出,学校学习风气很浓,学生的学习劲头很足。师范的生活毕竟是新鲜的,那位少年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一切都充满了诗意,少年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他认为诗最能代表他当时的心境,于是他爱上了诗歌,他找来了所有的诗歌,休息时间整天沉浸在图书馆里。他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是当一位诗人。不用说我就是这个很天真、很幼稚却很执着的文学少年。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在中国农村激荡,随之而来的是科学的春天,文艺的春天,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照应,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决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举起科学、民主的大旗发动了反封建文化的第一次思想解决运动,白话文学的倡导者身体力行,创作了大量白话文学作品,特别是自由诗,创作风行一时。八十年代人们高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创作也是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伤痕文学,知青文学,乡土文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是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派,异军突起,那是一个激情昂扬的时代,也是充满诗意的年代,往往一首诗可以轰动全国,如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骆耕野的《不满》,北岛、舒婷、顾成等。流行的诗有很多,流行歌也很多,我记得当时整天陶醉在这些优美的诗与歌中。 开始接触的“自由诗”,很多还是写实的和浪漫的诗歌。写实的诗歌,强调反映时代风貌,我由于生活在校园,所知有限,对当时那些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诗作也不敢恭维,对浪漫一点诗歌,一见钟情。因为理想是美好的、神圣的,浪漫诗歌赞美理想。 一九八二年我毕业分配,我怀着真诚的理想和美好的心愿来到一所山村中学教书。炽热的理想在冷酷的现实面前骤然冷却,虚幻的理想在真实的现实面前必然要破灭的。然而我没有放弃追求,我宁肯牺牲了人生中现实中的“珍宝”,也要投入理想的怀抱,我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诗歌,古代的屈原、李白,现代的郭沫若,英国的拜伦、雪莱,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普希金,都是我钟爱的诗人。我阅读的同时坚持每天写诗。 我发现国外这些著名的诗人的诗歌,还有现代的自由诗与我国古代的诗歌如唐诗、宋词总存在着很大的反差。记得第一次接触诗歌是同桌抄的唐诗绝句,我百读不厌,后来阅读宋词更是反复品味。前者几乎是一些直白,一览无余,另人回味的所谓“诗意“太少,而中国的唐诗、宋词之所以另人回味,总有一种特有的意韵含蓄其中。于是我对自己的“诗歌”写作,进行了第一次否定。这期间我有意避开浪漫派的诗歌,有专注发展到力求全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从《诗经》到清代女诗人秋瑾,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民歌,对现代诗歌的的产生、发展都作了系统的阅读。 在中外诗歌的对比中我领悟到诗歌的本质的东西是意象。古今中外优美的诗歌总是意味深长,情趣盎然。古人从《诗经》最早的赋、比、兴,到刘勰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悟吟志,莫非自然”。从钟嵘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到唐陈子昂标举“兴寄”,到南宋严羽的“兴趣”说王国维的“意境”说,正如《周易》所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西方诗歌从古希腊开始的“模仿说”到克罗齐的《美学》: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抓住了意象这个审美核心的东西,可以说如获至宝。浪漫派正是因为不重视意象而流于直露和浮浅。庞德说,语诗意的本质是诗人对感发自己的诗情或选择表情达意的物象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审美意象。艾略特也明确的提出了“意之象”的理论: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之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都会是表达该特别情意的方式。另外相对于大陆现代诗歌,我更喜欢台湾自由诗。我觉得台湾许多诗歌更有中国诗歌的韵味,特别是语言立象很有意韵。也许是台湾诗人更注重古诗文的素养,同时许多台湾诗人走过了西方的浪漫派、象征派、意象派、现代派,又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本位上来,并在中国语言文字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如洛夫,余光中等。于是我又对自己的诗歌写作进行了第二次否定。 由于工作上的失意,我将此归罪于自己的爱好,因为写诗的缘故,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使自己显得那么天真幼稚,尽管自己一腔热血,赢来的却是生活的戏弄,于是我对自己写的十多本日记好几首不成样的“诗作”,付之一炬,彻底断绝写诗的念头。只将那真情的极少部分,作为一份纪念,一直保留着,直至在十年后的新世纪,我在重新拿起了笔。期间十余年,我自学考试,恋爱、结婚、生活、教学,我从未写过一首诗。但是,我常常拿出那厚厚的一叠诗稿,重温那诗意的历程,近十年的努力,我常常感到难得的欣慰。一想到心间还珍藏着着这么多美丽的诗和歌,我的心又渐渐温暖起来。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诗歌,我保留那些诗的原则是:不求诗意,只求真意;不求深意,只求创意。 时光如水,岁月弄人。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已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和妻子同在一校,儿子聪明好学。自己的职称也评了,也逐渐摸索出能发挥一己之长的语文教学方法可谓“家业有成”。 回首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历,文学写作给了很多启示,使我的语文教学多少飞扬着语文的灵性,我决心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从零开始,于是我又拿起了搁置已久的文笔,写下了自己的生活感悟,这次我没有打算写诗,而是从散文起笔。度过了九十年代的文化沙漠,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已呈现勃勃生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贫穷和苦难的远离,人民从物质的满足过渡到精神的追求,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我将自己的散文发在网上赢得诸多的好评,偶尔我也写几首诗,当然也得了网友的赞许,于是我在写作的同时也把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诗歌络续发在网上,并进行了筛选编成了《青春诗润》。 别林斯基在论普金希的抒情诗时说:“青春却是抒情诗的最好时期。……抒情诗则要求感觉的丰富——人的胸中最富有感觉的时候难道不是青春的夏天吗?”的确青春是人生最美的岁月,而诗歌也是一切文学中最美的体裁,它给人以文的意象,美的感情,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回首我的写作人生,这已是对自己的第三次否定了,不过这次否定如其说是否定,不如说是肯定,是经过否定的肯定,是经过岁月沉淀的肯定,又是一次自我检验后的肯定,我相信也会得到很多朋友的肯定。在写作散文的同时,我又写了一些诗,我将其编在《真情不老》《鹰之歌》两辑,前三辑基本上是前期的作品。很多朋友认为我写的散文比诗更好,何不出一本散文选集,何况诗歌现在没有市场。然而,比起散文,我更爱那些诗,尽管我的散文也编成了两集《真情人生》和《走进家园》。因为那是我的谬斯,是谬斯赠予我的维纳斯腰带。虽然,现在我更乐于写散文,但是没有那些诗,我也写不出今天的散文。那些诗是没有什么可代替的。散文是我的茶,诗歌是我的酒,茶香熏心,酒香醉人。然而我更愿为朋友献上一份美意,诗后的附文,便是不让朋友失望而选编的几篇。将来我将继续编辑我已创作和正在他作的散文、儿童诗和收集的民歌等,并期待着朋友的批评和指点。

2006年9月25日

很多朋友认为我写的散文比诗更好,何不出一本散文选集,何况诗歌现在没有市场。然而,比起散文,我更爱那些诗.

散文是我的茶,诗歌是我的酒,茶香熏心,酒香醉人。

___呵呵,与我的感受毫无二致.

写诗是跳舞,作文是散步.

写诗是唱歌,作文是说话.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