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诗意的邂逅 (吴欢章)

诗意的邂逅

 

吴欢章

 

        诗歌创作固然属于个体性的活动,但如果因诗心相近和趣味相投,三五诗友自然会聚,谈诗论艺,切磋琢磨,也不失为一种有利于促进创作和提高诗艺的群体活动。古往今来,以诗会友、群相唱和的佳话可谓史不绝书。这种蕙风雅俗如今也得到赓续,上海诗坛出现了一方“东方魔块”这是时东兵、陈晓霞、薛锡祥、陈曼英四位诗人的自由组合。他们经常聚会,或则互赏新作,切磋诗艺,或则携袂同游,互相唱和,观念的碰撞和灵感的交会,使他们的创作日益增进。从他们一部分近作,我们也可略窥“东方魔块”所焕发的诗美光采。

        四位诗人曾经同去朱家角寻幽访古,小镇的山水风情引发诗兴,使他们吟咏出同题的诗篇。两位女诗人以柔曼的诗笔,写出古镇投射在心灵上的微妙图景。在陈晓霞笔下,古镇呈现出迷离惝恍的氛围,自然景象被赋予鲜活的生命:雨雾的手指抚摸青石板小巷,河流在梦中奔跑,昨日出走的红灯笼今夜也从醉酒中回来。在朦胧的月色中,又隐约着一个把日子裹进香甜粽子的新嫁娘的剪影。诗人用搅拌着独特心灵感受的诗意想象,给古镇勾勒了一幅如梦如幻的诗美境界。陈曼英所描绘的梦中水乡却又是别一种图景。在诗人那洋溢着怀古之幽情的眼里,这里又往往响彻历史的回音:斗檐铜铃在“吟唱历史”,拱桥弯弯在“网罗传说”。但她从历史寻访中回眸当前,又恍然于“举着数码相机少女的笑语/催开江南小镇尖尖的小荷”。诗人以似古似今的微妙感受,表达了朱家角意味悠长的风韵。两位男诗人咏朱家角,也各有构思的焦点。薛锡祥着眼于“寻”。你看,“数株软柳,一帘花影/满目葱茏,悄然觅香踪”;你再看,“吴歌互答,古巷深深/是谁呼客,把酒临风”。诗人栏杆拍遍所寻觅的“伊人”是谁?通篇看来,原来是小镇那富有古典意味的美,原来是一个现代人在古镇所感到的那具备历史底蕴的诗意。时东兵诗作的着眼点则在于“评”。诗人以褒贬“女人是水做的而男人是泥做的”起兴,将自己对烟雨朱家角的亲身体验加以诗意的升华:“江南就是水做的”。君不见那少女的青丝“舞动起老街的灵性”,那石拱桥“就是水乡汉子的脊梁”。这首诗以“评”引“品”,导引我们走进江南小镇那融汇着“阳刚与柔媚的梦境”。四位诗人咏唱同一对象,却写出了有着不同意境和情调的朱家角,这也表明群体性的观摩活动,并不会影响而是促进着诗人各自创作个性的发挥。

       “东方魔块”的四位诗人的同题诗写得各擅胜场,他们的异题诗就显得更其精彩。薛锡祥是位比较成熟的诗人,其创作题材广泛,大气磅礴,然而作为军旅诗人,我更喜爱他那些抒写军人生活的作品。譬如《士兵和少女》这首诗,篇幅不长却分量很重。一位少女向士兵微笑,“他心也热,眼里却射出冷静的目光”。何以如此?因为作为警惕风云变幻的军人,“一个士兵一杆枪/一颗子弹跳在枪膛”但作为世界和平的卫士,“一羽和平攥在他手心里/掂一掂,是山的重量,海的期望”。诗人通过简练的诗句,把人民战士的爱与憎、冷和热、刚与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时东兵是位比较理性的诗人,他常能从平凡的生活里寻味到哲理的意蕴,然而这首《外公和雪人》却流露了一种赤子之心。冬天外公和他一起堆雪人;后来外公老了,终于走了;春天来了,雪人也走了,诗人问:“你要去陪外公吗?”诗写得明白如话,但朴素的口吻却道出了令人味之不尽的深情。陈曼英的《追》是缠绵悱恻的心灵恋曲。诗人似乎是追忆着一种遥远的爱,尽管岁月沧桑,然而“晚风吹不走爱/你的爱在我的皱纹间”。诗人又像是抚摩逝去的年华,虽然青春不再,但她依然“把心潜入蓝色的湖底/捧回/纯真的瞳仁”此诗的长处在于表现的虽然是深婉的心底波澜,却能以生动的意象令人触摸到诗人滚烫的情思。陈曼英诗作大都具有观察细腻入微、情意悠长婉转的特点,这可能得力于她那丰厚的古典诗词修养。陈晓霞这个颇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她的诗作常以想象奇崛和构思别致引人注目。她能道常人之未能言,创造出人意料的艺术境界。像《影子》一诗,劈头就是“她来/把影子/铺在了路上”这样的诗节,“她”是谁?不知道;为何把影子铺在地上?让你猜。接着一节:“没有星光,风很冷/站在影子里的人/很沉默”,这是铺垫也是过渡,引到结尾的高潮:“他把那个影子/牵回家,然后/把自己劈成柴火/烧得滋滋做响”。大胆得甚至“不合理”的想象却异常震撼人心地表现了一种照亮和温暖别人的火热情怀。我们不难看出,这四位诗人虽然艺术风貌争奇斗妍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充满生活之爱和爱人之心,都洋溢着对诗真诗美的追求,我想这大概就是把他们吸引到一起共同进行艺术创造的内在动力。(发表于《中国诗人》)

 

吴欢章:著名诗评家、复旦大学教授。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222181

欢迎光临陈晓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xiaoxiaduoer>

诗人之间的交流\碰撞是很有益处的.古人喜唱和,今人也可以仿效.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