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定行诗体”再思考

 

fficeffice" />

观察古今中外之诗体,“定行”是一个普遍现象。日本俳句是三行,波斯“柔巴依”是四行,而源于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诗体。中国古代诗歌之绝句、律诗,众所周知,分别是四行、八行。可能有一点大家习焉不察:所有的词牌、曲牌,都有各自特定的行数。

这些定行诗体,大多比较短小,使用它们创作,并得以流传的都是精美之作。在考虑格律体新诗的谱系时,我就注意到这一现象,在整齐体、参差体、复合体之外,定出了四行、八行、十四行这三种“固定诗体”(后来改称“特定诗体”,还是觉得不甚合适,最后选择了“定行诗体”的名称)。并且将其分别与中国古诗中的绝句、五律、七律对应,“接轨”。当然,这里所谓“定行”,是将其置于“格律体新诗”的框架内来谈论的,定行并不是唯一条件。在《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一文中,我为六行诗留下了余地。因为我已经注意到,梁上泉、李忠利、杨明三位诗人对六行诗情有独钟,分别出版过纯六行诗集,粱先生还为其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六弦琴集》。我说,能不能将六行诗纳入定行诗范畴,有待观察其发展趋势。最近,六行诗恰好又一次展示其生机的机会。

11月21日,我在“东方诗风”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贴出了《戏为六行 》: 
               在这严寒的日子
           添加再多的冬衣
           也觉得无济于事
 
            在这严寒的日子
            唯一的御寒方式
            是思念远方人儿

不曾想到,这样一首小诗,立即引起许多诗友的兴趣,一时间这两个论坛,再加上“现代诗人网”,竟产生了大量的唱和之作;后来又有此生发了对六行诗的兴趣,题材扩展,样式增多,可谓集一时之盛。有位“马上”君简直为六行入迷。从这些作品看来,短短六行之内,也的确能够承载诗思,完善形式,产生佳作。六行诗以其良好的“表现”,证明了她自己进入格律体新诗之定行诗体的行列,成为一个定行体诗的新成员。

我还想到了《浣溪沙》、《如梦令》,这不从宋词里找到六行诗的出处了吗?

根据这次小小的六行诗潮,以及过去已有的经验,可以看出,六行诗能够写成各种行式构成的整齐体,其分节方式可以是:独节(梁上泉、杨明常用)、42(李忠利常用)、222、33,个别特殊的也可能是24,2121,1212。如果上述的222、33节式中,各节参差对称,就是参差体的六行诗;如果222节式的作品中,一、二节对称,第三节整齐,便成了复合体。瞧,变化不小,花样不少呢。我曾在谈八行诗的文章里说,八行诗可以“螺蛳壳里做道场”,六行体当然也是这样。

现在,我打算对《格律体新诗谱系》做一个小小的修订,让六行诗正式加入“定行诗体”的家族。这样说吧:

定行诗体有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四种,从容量上讲,分别相当于中国古诗里的无绝、七绝、五律、七律。她们都是大有可为的,将在今后大放异彩。

在李白的手里,任何诗体都能游刃有余!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赵延光在2009-12-27 20:28:15的发言:
在李白的手里,任何诗体都能游刃有余!

很有道理的,写到哪儿就哪儿,最后做到“多一字则太长,少一字则太短”、“发于不得不发,止于不得不止”。这不仅仅是个人喜好问题,也是文字的自律要求。

峰向隐中没,云从无处来;始知造化功,浑成乃天然。

TOP

定行诗体有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四种,从容量上讲,分别相当于中国古诗里的无绝、七绝、五律、七律。她们都是大有可为的,将在今后大放异彩。

——也是很有道理并完全可以前瞻的,异彩是否大放,不在于它们之间的孰优孰劣,而取决于代表它们的优秀作品的多少。正如说到七绝会想到王昌龄,五古会想到李白,七律会想到杜甫,满江红会想到岳飞,沁园春会想到毛泽东。

峰向隐中没,云从无处来;始知造化功,浑成乃天然。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赵延光在2009-12-27 20:28:15的发言:
在李白的手里,任何诗体都能游刃有余!
QUOTE:
 
QUOTE:
这倒是说对了,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在优秀的诗人手里确能够游刃有余,写出真正的优秀作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