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虹”的破灭与后话

【重贴感言】本来想贴《“启明”四友沉浮录》,配合《五十······》那篇,供参照阅读,却没有找到。乃以此文代之,因其内容有相关之处,亦且写到微斋也。
5月25日上午,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1956级举行同学会,端兄与家远相约参加。我们三个老友中,端兄倒是经常见面,家远远在北碚,难得一晤。于是早早约定,他们吃过中饭,咱们了就到通远门城楼上喝茶去。

我去晚了一点,他们已经在那里虚位以待。还是前年借在西南大学参加第三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的机会,三人见过一面,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了。这次我发现家远头上已经覆满了霜雪,人也似乎显瘦了些,精神倒还是蛮好,声音仍然洪亮如昔。

我比他们高一个班级,一同经历了1957年反右后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尝受过“被辩论”的滋味,对那段时间的回忆总是一个免不了的话题。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启明”四友沉浮录》,记叙当年我们班四个热爱文艺的学友异想天开,要创办命名为“启明”的油印刊物,却遭到查禁,胎死腹中的往事,以及这四人迥然不同的命运。无独有偶,就在那同时,他们年级的同学,也是四位,包括端兄和家远,怀着天真的文学梦想,办起了一个手抄本刊物,取名曰“虹”,许是受惑于她的绚烂吧。然而可悲的是,也应了她那易于破灭的特性,很快就在那席卷神州的罡风中夭折了。我没有看到过《虹》的模样,据他们说,是同样的内容,一式四份,各自存留。就为了这事,他们也成为“教育”对象,受到“帮助”。家远是团员,在运动后期的“整团”中还受到处分。也许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吧,他们1959年毕业的时候,也不知是谁发了善心,不再有“见习”的处罚,他们统统给分配了工作。但是,档案袋里,都给塞进了”不祥物”则是可以断定的。这就不能不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家远在作为北碚区重点的朝阳小学实习,受到一位校长的赏识,答应留他在那里工作,哪知后来这个位置被人替换了,鬼使神差,他分到梅花山小学,与我在那里见习的天生桥小学同属一个支部管辖,我们意外地在学区的大会上重逢了。简直是天上掉下个“石哥哥”(他长我一岁)!这样,就使我在那孤苦无依的时日,有了可以披肝沥胆的挚友,得到心灵的慰藉。虽然后来我离开了北碚,从此与他聚少离多,但是我们始终是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们的友谊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在人的一生中,这怕是不可多得的吧。

与《启明》的灰飞烟灭不同,《虹》总算还保留了当年的影像(端兄说他还珍藏着那早已发黄的纸片),那可供凭吊的青春梦想的残痕。在《“启明”四友沉浮录》中,我记录了四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可叹《虹》之四友自从走出校门,竟然也有四种命运。

先说眼前这二位吧:端兄和我一样,也是经过多年的困苦挣扎、不懈奋斗之后,得时势之助,终于圆了青年时代的文学梦,在他们当中算是唯一幸运者。他先是因为擅长诗词写作,参与了重庆市诗词学会的筹创,担任过多届领导,后又涉足散文,更后来进入格律体新诗创作领域,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

再说家远,前半生可以说历尽艰辛:风流才子,怀才不遇,备受压抑,精神之痛苦不言而喻。而在文革中更是蒙受不白之冤,遭到批斗关押,难免皮肉之苦。更有昔日知交告密陷害,必欲置于死地,以图立功自保!好在总算挺了过来,劫后尚能显示才干,以非党身份,当上了中心小学校长,成为教育界知名人士。

至于另外两位,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姑略述其事而隐其名。其一姓李,本来是四人中分配最好的,居然被派到北碚街上一所初中去教书,后来还当上教导主任。后来我也见过他,印象很好:谈吐不俗,为人不错。可惜大约因为耽于烟酒,不满六十就英年早逝。

其二X某,在一所偏远的小学任教。文革期间,大概也免不了清算《虹》之旧账吧,也免不了接受关于“同案犯”的“外调”吧?总之,他没有“避重就轻”,也没有顾左右而言他,而是提供了家远的“钢鞭材料”,后果是使得处于困境的家远雪上加霜。对此,家远的态度是坚决“不原谅”!那天谈到此事,他说曾得到X某病重的消息,但是没有去探望。这样一个人格猥琐的人,心情该不会很愉快吧?他也没能终其天年。

说完《虹》之四友的人生遭际,心中五味杂陈,夫复何言!

逝者往矣!半世纪之后,“启明”与“虹”,能够这样聚会品茶饮酒叙旧的,也就这通远门上,三人而已。

端兄,家远,让我们还是珍惜晚景,善待自己吧。哪日得机,另约他处,再聚,再叙。
.

查此文在“光明网”博客贴出诗酒为2011年5月,亦属本坛丢失者也。

TOP

哪日得机,另约他处,再聚,再叙。
——去年12月7日,咱哥仨又借我与微斋联袂参加在西南大学举行的华语诗论名家第四届国际论坛之机,约家远一聚,在离母校不远处共进晚餐,并相约再聚。

TOP

哈哈,其实先前把“因果报应”说成是迷信、是糟粕的,大多是自己心中有鬼.。。。。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真的令人感慨唏嘘。

TOP

《“启明”四友沉浮录》
——找到了,是《“启明”四友嗟叹录》,已经提起。
两篇文章,两个小集团,八个成员。唉!

TOP

两篇文章,两个小集团,八个成员。一段难忘的历史,永远铭刻心头。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