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随笔几则

  



    《自我与他人》
  
  
  我。
  
  世界是因为有“我”而存在的,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我在,我的这一个世界就在。我消失,我的世界也随之消失,其中有些什么,再也无人知晓。
  所见到所经历包括所思所悟的一切,也只对“我”个人才有意义。
  认识自己不容易。
  “我”在时光的舞台上,我也做自己的观众。
  “我”才能最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精彩和拙劣,别人只能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我的孤独和无法遏制的悲伤。
  无“我”的时候,我才最是快乐。
  我希望我深深地爱,一个人或者一种理想或者一个世界,爱到忘记了自己。
  那时候我才成其为我。
  
  
  你。
  
  不管是所好还是所仇,熟悉还是陌生,惊鸿掠影还是源远流长,“你”都是我最亲近的人。
  因为当我开口说话的时候,“你”就站在我的面前,承受我全神贯注的语言、心跳和呼吸。
  “你”之于我,是重要的,唯一的,因为无论是喜欢还是憎厌,甚至在我表示轻蔑的时候,“你”都占据了我的目光,使我无暇顾及其它。
  
  
  他。
  
  “他”通常不在“我”的视线之内,在提起“他”的时候,我要向内心去寻找,或者转身去搜寻。
  在提到“他”的时候,“我”往往说的都是一些已逝去的时光,别处的生活。故事或者传闻。
  “他”对于“我”,总是隔着一定的距离的。哪怕息息相关,哪怕影响深远,哪怕不可分割。
  在面对“你”的时候,“我”会有各种各样热烈的感情,而对于“他”,“我”通常只有冷静和从容。
  
  
  自我与他人。
  
  人生而平等,只能做为一种理想来说。不同社会层级的人达不成平等,不同智力水平的人达不成平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达不成平等,不同心灵成分的人达不成平等,而高对低能够予以某种程度的尊重,都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
  
  所以分别心,一定会有。所以很多的是非之判,往往都只是人我之别。很少有人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能对他人的立场也表示某种程度的理解,都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很少有人不基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去说话(这还是假设人们肯理性地面对一切,肯真诚地面对自己,肯放下利弊相关的考量,而实际上,这些都很难办到。),但因心智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个性的不同(比如有些人更容易自以为是固执已见),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很难达成一致的。人怎么能够理解他心里没有的东西,或者他根本不懂的东西呢?差别于是永远存在,是非于是永远存在,争执于是永远存在。伤害,于是永远存在。
  
  简爱对罗切斯特说,我们的灵魂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这是一句很动人的话。实际上,能够平等的,只能是人性中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说仁爱的心,向善的心,坚持的信仰,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能够要求平等的,也是人活着所必需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爱与被爱的权利,做人的尊严。这些都是构造幸福人生的基础,若无法达成,是社会的问题。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而社会本身则从来都不理想。理想的梦话对人群来说,是讽刺,但也是安慰。
  
  
  
  
  
  《说说偏见》
  
  
  钱钟书先生说偏见是思想的放假,那是指有思想的人。人虽然常常会有很多想法,不过想法可不能就说是思想,思想带有一种独创性,并且需有对事物的了解和分析。自有人会滔滔不绝地立论申说,不过是重复或者裁剪别人的话,这样的人,我不认为他有思想。而他爱说的是哪一类的话,当然只凭他个人的好恶罢了。
  
  有思想的人比较容易能分辨清楚自己的大脑什么时候在工作,什么时候在放假休闲,因此对自己的有些想法可以自知是偏见。休闲放假时自然是以娱乐为主,有些见解说出来也不过就是让自己或别人乐一乐。从没有打算把这个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去框定别人。
  
  没有思想的人就不同,他老人家的字典里是没有偏见两个字的,他的所有观念,在他看来全是正见,绝无偏见之说。头脑里既然没有思想,正好可以装满各种教条。既然他对自己的正确那么有把握,又怎么能忍得住不拿出来教导一下别人呢?思想虽然没有,热情可往往并不缺乏。
  
  我们不能说喜欢教训人的人都没有思想,但确实常常是没有思想的人才更喜欢教训人。因为他们对自己所说的一切向来确信不疑。我的想法做法既然是不可能不对的,那么你的所想所做与我的不一致,你肯定就是错的;既然实践证明这条路才能上山,那么你换一条路走,你肯定就是上不去;既然大家都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你偏偏要晚上工作白天休息,那未免形迹可疑;既然在群情激愤的时候你偏偏还能保持冷静,那么你肯定就是冷血;既然大家都认为红烧肉好吃,你偏说你更爱吃萝卜,那你肯定说的就是谎言……
  
  没有思想的人未必是不好学的人,只是徒然做了书箱子,缺了点消化吸收的能力。他们颇能旁征博引,来证明自己的高深,大名词儿如同板砖,用来唬人正为相宜,是确立强势地位的好办法。显而易见,砸完了只能令人晕。晕完了之后,看看谁敢不服。
  
  他们的另一块更大更坚硬的板砖乃是伦理道德,当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等都太繁难,全没有价值判断那么省心省力,譬如不捐钱不参赛就是不爱国,先感谢父母就是忘了国家的培养,离乡就是忘本,逃跑就是禽兽……这一砖下去,打翻了别人,踩在脚底下,自然会把自己垫得更高一些。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而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这是王小波的话。我读了一遍,想了想,决定我的见解与他同,并准备留待时间来证明这不是偏见。
  
  
  
  
  
  《再说偏见》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非此即彼。可能同样的一件事,在这个时间,在这种境况下,做得是对的。换个时间换一种境况,就是错的。
  
  如果有人认为什么事情是绝对的,我不能与他争辩。尤其是只看字面上的意义说话的人,我不能与他争辩。道理很简单,我虽然很闲,不过即使闲暇再多些,也完全可以用一些更有意义,或者更有乐趣的事去填满。我对开导别人这件事,不是一般的没兴趣。
  
  如果有人特好心地想来开导我,好心我很感谢,但是很显然,无论一件事情,凭我的智力能不能想通,我总愿意自己先去想想看。并且我总愿意由时间和现实情况来做出检验及证明。
  
  如果有人觉得他的观念是别人所必须接受的,这样的人,我愿意离他远一些,生平爱的是自由,怕的是枷锁。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太多的枷锁,没来由还要给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套上一些。
  
  如果有人因此认为我偏执,那我也无意去证明他说得不对。至于他说得到底对不对,其实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毁誉无非是是灰尘一类的东西,不会永远粘在身上。
  
  
  而我越来越知道,每个人都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角度不唯一,所见也就不唯一。
  
  比方说我站在路边,我看见我近前的树比远处的山高,山后的夕阳比山小。我当然知道实际上树比山矮多了,太阳更是比山大多了。但此刻我说的是我眼中真实所见,我也不能以我所见为假。
  
  我觉得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理解,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要是有人对我说,树比山矮,太阳比山大,我并不反对。虽然不反对,但也不至于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推翻,以示不偏执。
  
  何况究竟偏执是什么,只怕也还是个人有个人的理解。比如我坚持说在某种情况下,树比山高,太阳比山小,这似乎不叫偏执。真正偏执的人会一个劲儿拿他所知道的常识来证明我错,偏执的人会觉得是非好坏只有一种标准,而且恰好就是他所掌握的那种。
  
  如果有人自以为很了解我,那我也无意去反对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怕费力气。一向是气虚体弱,绝没有用不完的力气去做些无聊事,宁肯省些。只要是他不追着来对我指手画脚,爱怎么以为,我一点都不在乎。
  
  有一些人,博得了我的尊敬。那我也不会因此认为他说得句句都是真理。如上所言,我愿意用自己的头脑去认知。
  
  有一些人,让我看到了文与人的不同,一笑之间也就罢了。当然,失望是不免的,不过经惯了,渐渐也就有了免疫力。
  
  因为写了一篇《说说偏见》,引出了一些事儿,也又引出了这一些感慨。
  
  我的感慨似乎太多些,那么可能我的偏见也会是很多的。但是谢谢天,那都是我自己的主见,没被习俗和强势所迫,也不迁就所谓的人情。
  
  
  
  
  
  《还说偏见》
  
  
  米沃什曾说,“为了比较精确地思考这个世界,我们应该避免偏见,或者,避免关于某些人,某些事的先入之见。”
  
  但是他又说,“偏见有时是必须的、积极的,因为它们有助于你保存精力。我们不可能老是忙忙叨叨地伸着舌头,去一条条地检验我们周围的数不清的信息。偏见允许我们绕过它们。”
  
  有朋友就说,这有点儿两面。我却觉得,两句话都有道理,并不矛盾。尽量避免偏见是认识和思考的一项原则和基础,而适当保留偏见,则落到了方法的层面。这其实说明了面对世界,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有原则,也要掌握好一个度。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会是件麻烦事儿。
  
  人在世上活了几十年,倘若这时候脑子里还没有点成见,定见,乃至偏见,那倒真是一件可惊异的事情。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大概不是圣人,就是白痴。
  
  有偏见不怕,怕的是用偏见把自己框住,再看不到框子以外的一切。我常看见有人选择性失明,可气又可叹。思想放放假,这本来没有什么关系,并且,有时看起来还有好处,弦绷得太紧还容易断。但如果贪恋假期,竟至于从此拒绝工作了,那就有点糟。
  
  有些人先有定见,然后搜检所有合他心思的事实罗列起来当论据,不能支持的他意见的事实则假装看不到。可见好有偏见的人,哪怕是对自己,多少都有点不诚恳。有些人重组自己的偏见,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可见好有偏见的人,总缺乏那么一点自知之明。
  
  而不容异见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他心里是充满偏见的。只有满是偏见的人,心灵才会那么孱弱,经不起一点窗子外的风。
  
  
  



  
  《人生随想》

  
  一
  
  
  人追求的是有恒,世事展现的却是无常,这也许就象钱钟书说的那样,是人生对人生观所开的玩笑吧。
  然而世事尽管是无常,人却还是要在心中坚守一些东西,比如爱情、理想、和希望等等,这会使得你即使在随波逐流当中,也仍然会有自己的方向,书写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
  快乐从来都是精神上的感受,它和得与失的关系并不是很大,虽然人们大多数都是“得即高歌失即休”,但那也都是暂时的短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过程而轻视结果,因为一切的结果很快都会被消耗殆尽,只有你所付出的辛苦、汗水、眼泪、欢笑,甚至是承受艰险,战胜虚无的种种过程,那些经历才会永远伴随着你,成为真正的财富。
  你传染了某种病,从此你对这种病有了免疫力。你失掉了爱情,从此你懂得了珍惜。你事业失败了,但是你又有了新的开始,并且,也许你从此选对了通往成功的路径,达到你不曾企及的高度。你或许丢了手中无比珍爱的一些东西,但你又腾出双手可以去撷取一些新的。所以人尽管未必会永远拥有快乐,但是还能时时保持乐观。所以世事尽管无常,人却还是要追求有恒。于是成就了人生观对人生的胜利。
  
  
  二
  
  
  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消逝,人都不免感到留恋和伤怀。但是,其实还是可以淡然地面对这一切。一切事情总会有开始和结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且,最好不要过分计较得与失。得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路上所看到的风景,你所感受到的种种情绪,毕竟发生过的一切是曾打破了日子的庸常和无聊,让你迸发出热情,让你留恋不舍,让你在心中反复咏叹,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了。这无形中充实和丰富了你的心灵的,比一切有形的东西更有价值,而且,也更为长久。
  就连痛苦都是可珍贵的,人生本来就是苦乐参半,人本来也就应该学会苦中做乐。人们追求幸福,向往快乐,不知道幸福和快乐,就象蝴蝶和小鸟,你伸手去捉,它就飞远,你摒弃了欲求之心,不去理睬,它反而会飞来你身边嬉戏。所以啊,以简单的心去迎接得失悲欢,以随缘的心去接受聚散离合。要知道,一切外界的事物都是不由我们掌控的,我们所能掌握的,惟有自己的内心,保持它的本色,别蒙了尘垢,别滋生了杂草,别变了颜色,这样,你永远都是你,属于你的欢乐,总是还会再来。就象那树,这一场风雨霜寒后,花飘叶落了。但是还可以期待下一个春天。有时侯,忍耐和等待是必须的。
  或许有人会说:人和树毕竟是不能相比的啊,大自然可以不住轮回,一年一度春光好,人生中能有几个春天呢?有一些东西,总是一去不复返的。是啊,是会有一些东西,错过了就永远错过,失去了就不可再得,还有一些东西,是永远的可望而不可即,这就是人生的刺,也仅仅不过就是刺而已。小小的刺痛是可以不理的。何况,毕竟失去还好过不曾拥有,求之不得也好过不曾见到,毕竟你遭遇过美丽,见过那眩目的色彩,领略过那甘美的气息,爱过,醉过,留下了关于美好的记忆。总好过一无所感,连梦也做不出来的虚无。
  
  
  
  三
  
  
  最近读艾略特,他有一句诗道:“平静是一种有意的愚騃”,这好象跟中国人所喜欢说的“难得糊涂”是差不多的意思。看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们喜欢追求内心的平静安祥,平静却总是建立在糊涂的基础上,世间万事,能经得起深究,经得起反复咂摸的并不多,所以太爱较真的人是不幸的,他徒然看清了一切,失去了做梦的能力,只有自己咬牙承受人生的悲凉,他的心将永远在波峰浪谷间颠簸着。所以外国诗人说要有意去愚騃,中国文人说糊涂难得,大概都是一种无奈的悲叹吧。
  
  我们都爱美,但美通常都是转瞬即逝的,正因为它转瞬即逝,所以人才会向往、歌咏、孜孜以求。总想把一切的美景都握在手中,这种欲求太切了,人往往就会失去自我,就像浮士德一样徒然向消逝的美景伸手挽留,冒着失去灵魂的危险。
  
  最近不知为什么,喜欢听S.H.E的歌,照理不是我这个年龄的人应有的喜好,有一首《痛快》,“痛快去爱,痛快去痛,痛快去悲伤,痛快去感动,生命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每个人间烟火,我都不想错过”,听了竟觉得很有共鸣。美好固然是人心所向,真实更为重要。快乐固然是人所共求,五味俱全才是真正的生活。而且,从真实平淡的,甚或是艰辛悲苦的生活中衍生出来的美,才是更有价值的吧。花朵不及土地,彩虹不及日光,风花雪月也总是要回归到人间烟火。只是无论经历着什么,都要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以热诚的心情痛快去感受才好。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距离导致我你他的称谓区别,感情亲疏自然分晓。但是不管你我他,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离。

TOP

距离导致我你他的称谓区别,感情亲疏自然分晓。但是不管你我他,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离。
徐树爱 发表于 2013-11-30 20:40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漂亮干净的文字,喜欢!

TOP

漂亮干净的文字,喜欢!
水若寒 发表于 2013-12-6 11:40



    谢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