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和李士棻的缘分

本帖最后由 虞廷 于 2014-2-14 15:30 编辑

我和李士棻的缘分   
                  
光绪十一年三月,一生视诗如命的李士棻终于在朋友徐子静资助下编印了自己的诗集《天瘦阁诗半》,他在卷首的《旅述八首附记》中说:“人生只忙迫一场便休,予堕地六十余年,所忙何事?成就何等?但得一联半句流传身后,后之人或亦有激赏予诗,一如予今日之爱慕乾嘉诸词客,则予不为虚生矣”,之后不到半年他便去世,这短短的几句话,可以作为他的遗言来看。

我每次读到这段话,都能感觉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期盼,仿佛看到李士棻在天国里殷殷回望着,等待着他的异代知音。

遗憾的是,李士棻去世后的100年间,他的异代知音却一直没有出现。其间,只有远在东洋的日本汉学家八幡关太郎于1944年写了一篇《清末的薄命诗人》来纪念他,八幡关太郎盛赞李士棻“有争雄于天下的才能和实力”,“是不可思议的诗人”,同时也慨叹“距芋仙之死迄今不过五十余年,然其诗却湮灭不传,其名字亦不见录于文学史,此诚可慨叹然亦无可如何也”。自八幡关太郎之后,李士棻更是默默无闻,到了我生活的时代,除了老家忠县个别热爱文史的人对其有极零碎了解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李士棻的名字,遑论激赏其诗。

我最早知道李士棻的名字是在文革拨乱反正后,那时文化已经解冻,我与县人周康杰兄过从甚密,康杰兄雅好文史掌故,我从他那里略知李士棻之一二。之后我于1984年调任《忠县志》编辑,阅读了先祖德甫公编修于民国年间的《忠县志》(稿),其中有十数首李士棻诗、陈三立所撰《李士棻传》以及李士棻《彭泽读书岩题名》等,拜读之余钦羡不已,产生了研究李士棻的兴趣,但由于资料稀缺,实在无法下手,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写了一篇《忠州才子李芋仙》,于1986年发表于四川《龙门阵》杂志。

1987年,我就读四川大学,该校图书馆藏书之丰全国知名,为了搜寻李士棻资料,我一度日日沉湎于校图书馆特藏部,几至于废寝忘食,意外获李士棻诗选《天瘦阁诗存》上下卷,不禁大喜,该选本系李士棻挚友名诗人何栻(廉昉)作序,在我后来获知的所有李士棻资料中,均无对该选本之记载,可见该书之珍贵。我花了几天时间,在特藏部里将全书手抄一过,抄到精妙处,竟连憋着尿也不愿上厕所,唯恐思路中断。同时我又查找了何栻诗集,其中散见与李士棻唱和赠答诗60余首,均作抄录,此外尚有其余发现,亦“一网打尽”,满载而归。我知道清末《申报》总编钱昕伯(雾里看花客)是李士棻挚友,《申报》载李士棻诗及活动甚多,特藏部里正好有全套《申报》缩印本,于是借来查阅,谁知《申报》时间跨越一百余年,缩印本多如山积,即使只找光绪年间的也多得数不过来,而且缩印本全是六号字,细若蚊足,阅读十分困难,我只好作罢。我将抄件带回忠县,周康杰兄见之亦大喜,索去连夜转抄保存。后来我为稻粱谋辗转万渝,许多宝贵资料丢失,手抄件亦不知佚失于何处,惜哉!不知周康杰兄转抄之件尚存乎?

我决心要找到李士棻诗的全本《天瘦阁诗半》以及增补本《天补楼行记》。李士棻晚年曾经长期寓居上海,直到去世,其全本《天瘦阁诗半》以及增补本《天补楼行记》均印行于上海,在上海或许能找到。1990年5月,我专程前往上海,在位于南京路上的上海图书馆我扑了个空,又赶往长乐路上海图书馆特藏部。说实话,我也没抱多大希望,因为我知道,因为经费困难,《天瘦阁诗半》只印了500部,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百年沧桑之后,还有多少能传下来呢?
在特藏部一长排长排的书目架上,我试着按照笔画拉开了“天”字书目的一个小抽屉,里面是一长串“天”字头的书目卡片,中间用一根直直的比筷子还细的铁丝穿着,我睁大眼睛飞快翻动卡片,忽然,《天瘦阁诗半》几个字映入眼帘,我当时惊喜得差点叫了起来,心里咚咚直跳。接着我又找到了《天补楼行记》。当时的心情之激动,不是个中人恐怕很难理解。《天瘦阁诗半》和《天补楼行记》均是李士棻去世前亲自编订付印的,前者收诗1066首,后者收录了《天瘦阁诗半》之后的新作和旧作漏印者,约300首,此两种诗集,是研究李士棻的最重要资料。我立即填写借书单,在书库里取出了这两种诗集,厚厚的一叠,足有几寸高。我小心翼翼的翻开已经发黄的诗卷,顿时觉得珠玉纷披琳琅满目,我相信李士棻一定在书上留有手泽,爱诗如命的他,在看到《天瘦阁诗半》装订停当时,一定会像疼爱亲儿子一样反复摩挲,因为一共才500部,没准都会留下他的手泽。

这两种光绪十一年出版的珍贵无比的诗集,在沉睡了105年后,终于等到了家乡忠州的后生前来探访。我相信我对李士棻诗集的发现一定是上天安排的,我和李士棻一定前世有缘,我就是他在天国里殷殷回望着等待着的那个异代知音,非我莫属。我绝对相信,在我之前一直没有人去查找过李士棻诗集,如果我不去,今后也不会有人去查找。我相信那一刻不仅是我人生最有意义的时刻之一,也是巴渝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就是那一刻注定了李士棻要在巴渝文化史上复活。

由于内容太多,我不可能留在上海手抄全本,而且我还得渡海去青岛经烟台天津赴北京办事,经与特藏部工作人员好言商量,他们同意为我复印并挂号寄往忠县,我当即办好相关手续并交足费用。我从北京辗转回到忠县后不久,复印件就寄到了。

我如饥似渴的研读《天瘦阁诗半》和《天补楼行记》,诗集是按诗体分类,在每一诗体内又是按编年排列的,阅读之际,仿佛跟随着李士棻从少年到老年的足迹,遍历大江南北,遍交天下名士,仿佛听见他的歌哭,看见他的悲欢。这以后我连续在《四川文艺》、《重庆日报》、《巴乡村》、《万县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如《李芋仙其人》《诗缘,曾国藩与李芋仙》《书痴李芋仙》《李芋仙妙联惊人》等等。

1999年,经我力荐并提供稿本,李士棻入选《近代巴蜀诗钞》。《近代巴蜀诗钞》是由四川省人大主任杨析综和著名学者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刘君惠主编的大型断代诗总汇,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专著,代表了近代巴蜀诗的最高水平。我应邀出席《近代巴蜀诗钞》编辑工作会,向编委会的专家们介绍了李士棻的传奇人生和诗歌成就,引起他们极大兴趣。此书选稿极严,全书收录了1840~2000年间巴蜀最重要的203个诗人的作品,在征集到的10万余首作品中经反复遴选,最后只保留了5000首。李士棻得以入选60首,在所有入选者中是数量较多者。从此,李士棻永载诗史。想到李士棻生前之希望“一联半句流传身后,后之人或亦有激赏予诗,一如予今日之爱慕乾嘉诸词客,则予不为虚生矣”,我作为后来者,总算可以告慰他了。

2000年,我在《三峡学院学报》发表了万余字的李士棻综述,题为《李芋仙:不能遗忘的诗人》,这是当代第一篇较全面的介绍李士棻的文章,学界对李士棻的了解大多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的。之后知道李士棻的人越来越多,李士棻于2003年入选重庆百名本籍历史名人,接着又进入了重庆名人馆,李士棻的名字将流传后世无疑。2004年,我出版自选集《吾乡吾土》,将《李芋仙:不能遗忘的诗人》收入集中,李士棻名声遂流传更广。2006年,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康清莲女士在《新疆大学学报》发表了《巴蜀才子:诗人李士棻考略》,并将李士棻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康清莲女士由此和我成了好友。2007年,我应邀到重庆电视台《重庆掌故》栏目做了《晚清巴渝第一才子李士棻》的专题讲座,经反复播出,影响颇大。当我走进电视演播厅时,顶上的聚光灯一下打开了,璀璨的灯光照耀着我,我开始讲:“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晚清巴渝第一才子李士棻》。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就有‘蜀出相,巴出将’的说法,这话意思是说,古代的蜀国,也就是现在的四川,是出文官的地方,古代的巴国,也就是现在的重庆,是出武将的地方,-----这个话反过来,也就是说,重庆这个地方是只出武夫不出文人的,这多少也有些让重庆人扫兴,无可奈何,------但是,到了清朝后期,这种说法就再也站不住脚了,因为,重庆出了一个大才子李士棻,这样一来,重庆就可以扬眉吐气地说话了,重庆不仅仅是出大将军,也出大文人。”那一刻,我分明看到李士棻在天国里回眸大笑。

2009年,我相继撰写了《李士棻与与伶人杜芳洲之关系》《李士棻生卒考》,为了搞清楚杜芳洲的某些情况,我通过在北京的文友辗转向京剧研究专家章诒和请教,解决了以前的一些模糊观念。接下来我还将写一系列的文章,再重写一篇更为翔实的综述性文章。

我为研究先贤李士棻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也许是命中注定的,虽然除了付出几乎没有任何回报,但却非常值得,因为在今天的忠县,今天的重庆,很多地方都能听到李士棻的名字了,这就是对我的最大回报。

李士棻在《天补楼行记.自述》中说“姑先排印五百部,预戒子若孙,必俟予属圹后,然后出此编为世之欲因诗以知予者赠,且为来世之我赠。黎二樵题友人集有曰:‘我必传汝诗,使汝死瞑目。来世为诗人,汝亦得自读’,二樵之说当非菩萨所诃绮语妄语,天地之大,安之必无其事,信有之,予即死且不足畏”,其下落款为“乙酉年四月二十八日”,此时距其去世(八月七日)只有最后三个多月,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他的诗,他告诫儿孙,必须等他下葬(属圹)才把诗集拿出来赠送人,他相信在获赠的人群中,说不定就有他自己的转世之人。他引用了诗友黎二樵的诗句,想像自己来世还是诗人,还会读到自己前世写的诗。这段话真是太奇妙了,我每读到这里都觉得眼前有电光石火般的感应,虽然不敢妄称自己是李士棻转世,但是却感到在冥冥中多少和他有些缘分,不然这一切怎么会发生呢?                    
  2009年12月28日 重庆人和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qnb413.blog.163.com

有你,诗人可以瞑目了。您的苦心十分难得!佩服!

TOP

这两种光绪十一年出版的珍贵无比的诗集,在沉睡了105年后,终于等到了家乡忠州的后生前来探访。我相信我对李士棻诗集的发现一定是上天安排的,我和李士棻一定前世有缘,我就是他在天国里殷殷回望着等待着的那个异代知音,非我莫属。
      先前看过此文。
      这个“前世之缘”,乃李先生之幸,亦楼主之幸。也是楼主对重庆文化史的一大贡献。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仁德老师是有心之人,弘扬传统文化,功不可没。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