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未名时节】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6-4-11 13:21     标题: 【未名时节】

【未名时节】

(1)
这么多年
我只写下两个句子

叶子爱着花很久
可花 还是随风去了

(2)
光阴是龟
我们是兔子
在风里歌唱着老去

而腕上的指针
依旧走得不疾不徐

(3)
春天似乎已经离开
夏天还在远处蹒跚

风车停止转动
侧着耳朵辨听风向

很想这时
有人从背后蒙上我的眼睛
轻声说
"猜猜我是谁"

(2006.04.11.13:11)

[此贴子已经被凤舞九天于2007-1-21 18:48:20编辑过]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06-4-11 14:10

3动容,其余两大节没读出意味来。
作者: 沧海曾经    时间: 2006-4-11 16:08

除了一之外,都是很优秀的作品。

看到一我就想到《乙亥杂诗》,一比,桥姐就被比下去了。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6-4-11 16:38

谢飘姐.

沧海,这《乙亥杂诗》是谁写的啊?在哪里?

三个其实都是一首的啊. 我分开是因为其相对也有独立性.可还是为整体服务的啊.大家可不要分着读啊.晕~[em06]


作者: 沧海曾经    时间: 2006-4-11 16:42

回桥姐,是龚自珍的旧诗,有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都是在叶和花的关系上做文章的。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6-4-11 16:45

以下是引用沧海曾经在2006-4-11 16:42:00的发言:

回桥姐,是龚自珍的旧诗,有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都是在叶和花的关系上做文章的。

呵呵..晕了. 知道这首.只是年代久远,不记得这名了呢...

想着这是谁写的杂诗集哪. 想看看学习学习.

谢沧海. [em23]

回家啦.明儿见~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6-4-11 17:09

是写恋人分手以后的那种没有时间观念的混沌状态吧。

全诗不能割裂开来看的。


作者: 秋水涟滟    时间: 2006-4-11 22:01

三首是一个整体,表现一种失落之后的盼望。桥在努力开拓新的表现手法。这首是成功的。用一种含蓄的暗示和象征手法,让人体味。推。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时间: 2006-4-11 22:02

诗思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语言秀丽简洁,灵动婉约。

这种写法只要注意不要过于隐晦,难懂,就很容易出好作品。

【未名时节】

(1) 这么多年 我只写下两个句子——此句可有可无。

叶子爱着花很久 可花 还是随风去了——有情有理,却无痕无迹,是为好句。

(2) 光阴是龟 我们是兔子 在风里歌唱着老去——平常易懂的典故,用在这里,却含蓄,准确,生动,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

而腕上的指针 依旧走得不疾不徐——此句亦属可有可无。

(3) 春天似乎已经离开 夏天还在远处蹒跚

风车停止转动 侧着耳朵辨听风向

很想这时 有人从背后蒙上我的眼睛 轻声说 "猜猜我是谁"——这一节在语言上不及前面两节高明,但点题抒情,亦不可或缺。

(2006.04.11.13:11)

——版主都不在,我擅作主张,加精华,对小桥的自我突破表示支持和鼓励。


作者: 阿平    时间: 2006-4-11 23:24

真怪,大家都说好,我偏偏想说不。鼓励要鼓励正确的方向,但我想桥不会在意吧,写诗作文本应是人的兴之所至,而不要为它所累。短诗最重要的就是表达的单纯,语言情节要紧凑,感情要一始至终,这是它的篇幅决定的,读者不会有作者那样的凝神静思,直接和简单,机智和风趣,情感的质朴才能动人心弦,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6-4-12 08:33

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

审美情趣是多样化的,美的表现形态也是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需要的是风格多样化,需要的是百花齐放。我想这也应当是常识吧。

虽然桥的诗作并非上乘之作,但是它有真情,并不晦涩,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为我们的论坛吹来了新鲜空气。

我为多样化的诗歌风格的探索拍手叫好!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6-4-12 10:06

呵呵..俺的贴子好热闹哇.

衷心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衷心感谢阿平的直言. 写一首诗,听到不同的声音,才是收获.

继续努力.


作者: 冷月轻影    时间: 2006-4-12 12:43

同意孙老的看法。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06-4-29 15:02

以下是引用孙逐明在2006-4-12 8:33:09的发言:

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

审美情趣是多样化的,美的表现形态也是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需要的是风格多样化,需要的是百花齐放。我想这也应当是常识吧。

虽然桥的诗作并非上乘之作,但是它有真情,并不晦涩,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为我们的论坛吹来了新鲜空气。

我为多样化的诗歌风格的探索拍手叫好!

孙先生此话说得极是,但愿多样化成为诗风版的一个原则


作者: 湖中人    时间: 2007-1-21 17:19

诗歌的最后收尾,较为精彩,如它山放石。

诗中的语言,一如往常,美。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7-1-21 18:52

呵呵,还在纳闷这样的好诗,怎么现在才看到,一看时间才明白,原来那时候正在考试呢。 感谢湖中把帖子提上来。:)

喜欢这首。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7-1-22 08:36

不是可有可无,诗不要太"干净",有时也需要"闲笔"的.

想有人蒙眼睛...只要不是绑架,我也想啊...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7-1-22 13:46

问好湖中,见到你不容易哦.

谢凤.考什么试呀? 我啊,可是一想到考试就头大.呵呵..

谢诗兄,哪天我突然冒出来吓你一吓,嘿..

[em01]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7-1-22 14:13

嘿嘿巴不得哩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7-1-22 14:14

[em05]就这模样.嘿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