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月亮湾 [打印本页]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时间: 2006-5-14 22:56     标题: 月亮湾

(一)

我要在草地上支一个帐蓬, 可以装下满河的星光和三四粒萤火。

我要在帐蓬外烧一堆火。 我要把往事里的山盟海誓, 装在酒盅里,在火边煨一煨。

火要生远一些, 不要点燃那一滩芦苇。 它们摇摇落落,柔柔白白, 多象我的希望我的梦。

(二)

清晨,我会吹笛。 吹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会尽量吹得很柔,很慢, 就好象真得有一个姑娘, 在某个遥远的地方, 彷徨,等待或者张望。

河里,雾还没有散尽, 山头,太阳还没有出来。

芦苇叶上, 一定有一颗露珠, 久久不肯落下。

(三)

我得走了。 我不走大路, 也不走小路, 只是向芦苇深处走去。

芦苇丛里, 偶尔,会惊起一两只白鹭, 惊慌失措地飞进蓝天, 消失在一首深远的唐诗里。

一只小船, 静静地等在那里。 没有帆,但有一根竹篙, 纤细得,修长得,坚定得, 象你的手。

06-5-1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5 9:42:06编辑过]


作者: 阿平    时间: 2006-5-14 23:35

喜欢第二首,但第六行堆彻了,可择其一。“芦苇叶上的露珠久久不肯落下”何其简洁!诗嘛该罗嗦的时候要工笔细描,但形式上又不能拖泥带水。你不喜欢读外国诗能写得这样真是难为你了,可中国的新诗比之优秀的外国诗三流都算不上呢,艾青是最好的,他的代表作也有限,郭沫若徐志摩也只有区区几首能流传,他们还都是西方诗歌的学生呢。艾青之所以出众,不是他文笔出类拨萃,是他融入了中国几千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的乡土气息。北岛,海子名盛却不符实,无根的浮萍罢了。打这么多是希望你转变观念。
作者: 冷月轻影    时间: 2006-5-15 00:12

阿平,不喜欢你这种说话的语气,好像中国的东西都没有外国的好似的。

就诗歌来讲,我还是喜欢国内的,外国的诗歌,和他们的小说一样,罗罗嗦嗦的,看起来质感不错,朗诵起来,却没有国内多面的美感。

至于写诗,各人有各人喜欢的观念和风格,干嘛要改变?如果个个都一样,就像小时候做数学题,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现在不是还有一加一等于三或者二十二的说法吗?

这个只是一首诗的三节,我个人很喜欢这类细腻柔美的诗歌。


作者: 莫凭兰    时间: 2006-5-15 07:42

我得走了。 我不走大路, 也不走小路, 只是向芦苇深处走去。

觉得这样好一些。唐版的情诗,温暖而柔软,缠绵又令人向往。

建议加精。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时间: 2006-5-15 09:40

谢谢以上三位的意见。

阿平:现代诗,外国的,中国的,我都不喜欢。外国的是因为翻译不出原汁原味,中国的,感觉对传统的继承很不用心。中国的诗歌传统,是外国的诗歌所不能比拟的,是中国的诗人,不应该丢弃的。

冷月:你的喜欢让我很高兴。但请维护阿平说话的权利,或许他的意见不同于你和我,但看起来很真诚。

莫凭兰:那几句我自己也念得不舒服。你的指点很到位。 一直很佩服你的语言功力,希望以后,你能指点得多一些。 依言改过。


作者: 浅    时间: 2006-5-15 11:28

依然是美的,画面、含义都美。该精的。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06-5-15 11:53

唐古一向有一颗健康快乐的心,为你开心。

就是不开心,你把原来的抹去了,让我看不到错对在哪?好坏在哪?烦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6-5-15 12:55

很美的诗歌。喜欢。

唐版善于用简洁轻快的语言勾勒出生动的画面,看他的诗歌如同欣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而他的情感表达往往都隐藏在图画的后面,含蓄深沉,需要仔细品味,如同一瓶回味绵长的好酒。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境动人,更令人欣赏的是里面的情思是健康明朗美好的,希望人人都可以这样走向希望和梦的深处,渡船到幸福的彼岸。

推荐。


作者: 韩石    时间: 2006-5-15 22:10

好美好美啊~~[em02]

芦苇叶上, 一定有一颗露珠, 久久不肯落下。

---特喜欢这段.


作者: 阿平    时间: 2006-5-15 23:31

昨天时间来不及没有说完就走了,冷月是不喜欢我这种大言不惭的口吻吧?中国和西方的确有差别,他们不可能有《红楼梦》(宏大又事无巨细,象一部百科全书),不可能有唐诗宋词在微处那种登峰造极的诗歌,但他们有《神曲》,有《堂璜》,有莎士比亚,有狄更斯,有普希金有巴尔扎克歌德,不胜枚举哇,中国人重伦理和道德,西方人重科学和法制,以个人为基础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人仅仅在近代才猛然觉醒,才有拿来主义,西为中用,全盘西化,做一个世界公民等等思潮此起彼伏呀,怎么能闭着眼睛扎在故字堆里呢?文学亦然。不如人也是事实。一个当代诗人,有志于此就必须视野开阔。千年了,旧诗可说是穷途末路了,凤姑娘不是也感叹难耳目一新?可见她早已失去了社会诚恳的一面,不可为。这就是为什么我对唐古和桥某些作品心存质疑的原因,旧诗的痕迹过重。古人推敲的典故在他们身上可是维妙维肖哦。求细求精求奇求意境,唐古此诗可为佐证哎,细处浓笔重墨。西方诗却情为先,人为先,在表现手法上往往是不可同一而语的。说到诗的语言我对孙明兄的见解也大不以为然呢,这儿不说。我总想一位论坛的版主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好大家亦好,他偏安一隅,大家也跟着孤陋寡闻。愚见。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6-5-16 13:00

对阿平的热心和诚恳很欣赏,对他的观点不赞同。

没时间辩论,简单说说我的想法: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对反映社会生活情感人性的文艺作品来讲,也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才能造就共同的繁荣。不是某种东西看上去很好,大家就都一窝蜂地去学,我还是赞成人人都做好自己。丢掉自己的长处一心去学人家,弄的不好就是邯郸学步的结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现在很多东西也被西方所仰慕所接收呢,偏偏我们自己看不到。大概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应该说中西方文化各有长短,各出机杼,厚此薄彼都是不对的。

对写诗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都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探索,也最终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只要做得好了,就可欣赏。不能吃甜点的时候,就说可惜没点辣味,吃烤肉的时候又说,要是放点奶油多好。:)

“我总想一位论坛的版主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好大家亦好,他偏安一隅,大家也跟着孤陋寡闻。愚见。 ”--阿平兄的这种观点有点低估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朋友的独立见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6-5-16 17:04

也喜欢这首.

俺一直对阿平的话迷糊.我一直都看不明白他到底在说啥,尽管俺一遍遍地看.不是单指这个贴哦,是他回的贴80%我都看不懂.. 呵呵..俺愚笨[em04][em04]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06-5-16 17:04

我先说说对唐古这首诗的看法:

这是一首好诗,结构散得开,又收得拢,语言不错,表现的技艺很成熟,喜欢并推荐。唐古的诗歌正处于一个上升势头,诗艺成熟而又不定型,写作的空间很大,令人羡慕。

我觉得,读一首诗,如果从头到尾,能有行云流水的感觉,那就是不错的作品。如果其中有一些亮色的句子、意象、场景,那更是好诗了。对《月亮湾》的印象就是如此。


作者: 阿平    时间: 2006-5-16 21:06

桥呀,也许是我们的立脚点天壤地别吧。我到处都不讨好,为什么呢?对古典文学熏陶出来的俊男才女我极力推荐西方文艺,对崇洋的美媚洋痴我又苦口婆心地说要继承传统,总之我到处都反对,但到处都有我喜欢的一面。难为呀。但愿你的百分之二十留给我的诗篇。

回凤,优秀的文艺作品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她的土壤和群落。我们只有沿着前人的路走才有明天。艾青,郭,徐,他们无疑是对的,一个完全摒弃了旧文学,用一个孩子的眼睛,一个孩子的语言奠定了新诗的基础,把传统的内涵扩展到一个更广泛的层面,其他从西方入手,(我今天好累哎,班都没加了,又觉得我们截然不同,还是打住吧。有些人把诗当梦想,有些人并不是,在一个以人气为先的论坛,你们是对的。凤呀,我一直喜欢你一句诗“你的寂寞飘着雪”,我也不过是寂寞!我写了那么年的诗,却发觉我并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能强求哎。


作者: 秋水涟滟    时间: 2006-5-16 23:03

很喜欢唐古这首诗,用一个字概括:美。

题目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作者处处营造了一个个美的意境,星光,萤火,芦花,白鹭等等,在这样的意境中,作者思绪翻飞,也想得悠远,表现了一种美的向往。特别是用那些新奇而不造作、灵动而不生涩的诗句(如第一段),表现了一种含蓄韵藉的诗意。如雨和凤、响水所言。唐总在创新,而这首感觉唐古是费了心力的,也是成功的。

建议加精。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06-5-17 10:24

综合大家意见,对唐古此首诗加精。


作者: 星期五    时间: 2006-5-17 10:24

这么多辨论啊。我也喜欢外国诗,但从内心来讲我更爱中国的诗人,习惯,情趣相近,写出的诗更象自己,郭,徐也不过是泊来品嘛,哪比得上艾青?但相互借鉴也是对的。这位阿平爱诗但不懂诗!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06-5-17 10:43

对阿平发起的这场讨论,我很欣赏,论坛就应该像这个样子,有观点的碰撞,有言辞的交锋,有立场的厘定,才能显出论坛的生机。当然,争论以不伤和气为佳,不要像某些时评论坛,弄得剑拔弩张,非要把对方吃掉不可的样子。我相信,我们东方诗风论坛诸君是有气度的,毕竟是爱诗之人嘛。同时,我觉得争论的目的不一定是谁胜谁负,更多的时候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和受益。总之,我喜欢这种自由讨论的风气。
作者: 星期五    时间: 2006-5-17 11:13

没有见到这位阿平的作品甚是遗憾!冒犯之处还请恕罪则个!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06-5-17 11:23

我仔细梳理一下大家争论的内容,大概有这样几个问题,不知是否准确:一是中西方文化孰优孰劣;二是中西方诗歌孰优孰劣;三是现代诗与译诗问题;四是新诗写作是否应继承古诗传统;五是版主的个人风格是否会影响论坛的整体风格。

对此,我在欣赏阿平及唐古、凤舞、桥、冷月等朋友的观点的同时,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对中西方文化比较问题,这个话题太大,争论起来一时也说不清个所以然。我比较服膺学者袁伟时先生的看法:“文化有制度性文化和非制度性文化之分。关系经济、政治、法律、教育、传媒等制度建构的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除非不愿继续前进,都不能不学习普世性的现代文化。至于非制度性,例如风俗习惯即文化学上的小文化,以及某些文学艺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或没有必要强分高低,应该尊重和保护。”(见《大国兴衰》)

二、中西方诗歌的传统不一样,特别是所秉承的思想基础不一样,所以它们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取向不一样,西方诗歌更注重现实人生的思索,具有“史诗”风格,东方诗歌更注重空灵、神韵,体现个人乐感、德感(刘小枫先生语)价值取向。因此不太好比较。就我个人而言,既喜欢东方诗歌的空灵神韵,也喜欢西方诗歌的沉重思考。同时,我觉得,诗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宽,不能以一种形式或一种风格来框定它。

三、中国新诗是受外国译诗影响而产生的,所以译诗功不可没。译诗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艺术,本身也具有审美意义,因此对译诗不必一律排斥,只是译得好与不好而已。至于现代诗,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伪概念,诗有好与孬之别,但不应有现代与非现代之分。所谓“现代”,也许只是技法的表现不同罢了,那是形式上的东西,不是诗歌审美的内核。

四、新诗写作可以借鉴古诗传统,但不必陷进去(我指的是陷进古人那种思维方式),陷进去了就成了古人,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五、版主个人的风格有可能影响一个论坛的风格,所以我认为论坛可以更宽容,更敞开,在坚持自身的主张下,容纳更纳的声音,以不负“东方诗风”这样一个大气的名字。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7 11:26:17编辑过]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06-5-17 11:29

以下是引用星期五在2006-5-17 11:13:11的发言: 没有见到这位阿平的作品甚是遗憾!冒犯之处还请恕罪则个!
阿平作品在一个帖子里面,集中有70首
作者: 爱狐    时间: 2006-5-17 17:50

外国有外国的好,中国有中国的好~ 诗也是一样~~


作者: 阿平    时间: 2006-5-18 00:28

响水给我砌了个台阶呢,真是说不出的过意不去,(居然跟凤丫头较真啦,东方我最喜欢她的作品,自然在意她才忿忿不平哩),你的观点中庸些,大家或许能接受。其实我反对的也只有那古思维一节呀。我重读了唐古这首诗,我的观点依旧,只是多了些由衷的抱歉。在现实生活中我一向谦逊谨慎,在一个兴之所致的论坛我为什么会失态呢?是台风珍珠来了?希望大家注意防台风!我们这儿已经警备了。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6-5-18 16:49

台风已过.警报解除![em01]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6-5-18 19:30

五、版主个人的风格有可能影响一个论坛的风格,所以我认为论坛可以更宽容,更敞开,在坚持自身的主张下,容纳更多的声音,以不负“东方诗风”这样一个大气的名字。

--赞同响水兄的意见。兼听则明啊。当然这得建立在坚持自己的基础上。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6-5-18 20:41

(二)

清晨,我会吹笛。 吹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会尽量吹得很柔,很慢, 就好象真得有一个姑娘, 在某个遥远的地方, 彷徨,等待或者张望。

河里,雾还没有散尽, 山头,太阳还没有出来。

芦苇叶上, 一定有一颗露珠, 久久不肯落下。

一幅恬淡动人的中国画:)学习!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6-5-18 21:07

争论真好,能够争鸣的地方真好。

喜欢阿平的真率,但是不同意他的片面。

冷水深得我心。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06-5-20 12:51

以下是引用诗酒自娱在2006-5-18 21:07:37的发言:

争论真好,能够争鸣的地方真好。

喜欢阿平的真率,但是不同意他的片面。

冷水深得我心。

看来,诗酒老师总忘不了你老家那个冷水滩市呵,:)


作者: 我的矛你的盾    时间: 2006-5-20 22:22

泰(哥儿)的风格啊,好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06-8-26 13:52

提读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6-8-26 16:40

芦苇丛里, 偶尔,会惊起一两只白鹭, 惊慌失措地飞进蓝天, 消失在一首深远的唐诗里。

一只小船, 静静地等在那里。 没有帆,但有一根竹篙, 纤细得,修长得,坚定得, 像你的手。

—— 再读。


作者: 青衣    时间: 2006-8-26 19:00

芦苇叶上, 一定有一颗露珠, 久久不肯落下。

一只小船, 静静地等在那里。 没有帆,但有一根竹篙, 纤细得,修长得,坚定得, 象你的手。

喜欢


作者: 阿平    时间: 2006-8-26 19:53

这个旧贴蛮温馨的,尽管那么多人对我"不友好".呵呵,凤姑娘,看来我和唐古比,孰轻孰重一望便知呀.诗第一个说欣赏的是我,不知何故后来矛头就对着我了.也提.气量怎么能输于红颜呢,很想后面说个知已,又怕有些人恼.也问候青衣,今晚我要跟着你喽,我心情好呀.响水有句话不知你读过没有?他说来东方不看阿平的诗是个遗憾呢.等会我也翻出来,你们也要捧场呀,别让我干晾着.


作者: 青衣    时间: 2006-8-26 20:03

阿平
等级:贵宾 文章:445 积分:2185 注册:2005-10-14

也问你好


作者: 带刺的树    时间: 2006-11-8 01:30

一首引起广泛争论的作品,提一提.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6-11-9 18:48

回头看看老帖子,感觉很温馨。:)

喜欢这首诗。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