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你认识感觉诗歌派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14 16:43     标题: [原创]你认识感觉诗歌派吗

向感觉诗歌论说几个不

中国诗坛好久以来,就形成了一种风气:有感觉就诗,不管好坏对与错。这种风气有些很大程度的成灾、成害了。而且,这种风气有进无退。

在俺看来,感觉诗派不是一个小细支流派,是一个大诗派。

师父早就让我写这篇文章。我拖的时间虽然长了些,也写出来一些时间了。自己觉得有些生硬呆板。

一个朋友看过了以后也说,看你文章的人可能要困觉的。我给你改一下如何?

我当然是求之不得了。于是,他就把我文章中的:

瞎子感觉大象的腿是柱子;

虱子感觉大象的屁股是昆仑山;

蚂蚁感觉大象的肚子是天;

长虫感觉大象的鼻子是龙等等。给改成了大象的一屁、一尿,如下面文章中之类。

开始,我很不高兴:太垃圾语言了。后来一想,反正是网上讨论,也不是正式行文,先帖出来看看,反应不好再修改也行啊。如此,今天就这样贴出来了。

不过要声明一下,谁都决没有骂人和挖苦人的意思。

一、 感觉能成为诗歌艺术,甚至诗歌的主体吗?

我以为虽然不能说完全靠感觉不能诗,诗歌却很难以感觉为主体。

因为诗歌的种类、风格、类型太多了;不要说所有的诗歌啊,就是拿出任何一个类型,感觉也不一定是主体。

那么如果单讲诗歌艺术呢?主体是感觉吗?好像也不太是。

(一) 感觉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

如:局限性、偏面性、散点零碎性等。这种感觉对事物的认识都会出现很大的不准确性。

瞎子摸象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今天我也垃圾一次感觉感觉大象。

就以大象的一屁为例,不同的感觉者会天地之别。

瞎象的自我感觉可能是:卟卟,而臭、美。卟卟是听的感觉;臭是闻觉;美是放屁后浑身的感觉。

聋象的自我感觉可能是:臭、美,而不卟。不卟是听不到声的感觉。

苍蝇感觉的可能是只有:

好、香。

苍蝇是趋味而奔的东西。

屎克螂可以感觉成一句诗:

好、扫兴。

屎克螂是要有屎才乐的;光有臭气太扫兴了。

再拿大象的一尿来说:

被大象尿了的蚂蚁可以感觉成一句诗:

天瀑肆虐。

在这里,大象的肚子蚂蚁的感觉会如同天。

被大象尿了的长虫,可以感觉成一句诗:

天降龙恩。

长虫皮肤怕干燥,尿水灌顶也是施恩哪。

如果上述诸位,他们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且要感觉成大象的诗歌,会是些什么诗歌啊!

一个屁、一个尿却成了:美、好、天、瀑、龙思;离真实的大象有多远啊。这,是让人笑,还是让人吐?

(二)感觉还有选择性的大漏洞。

人们常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孰视无睹”这都 是客观普遍存在的事情。就以视来说,人的目光所视的物、景、场,好多好大呀,然而被人感觉到的却常常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感而不觉。把那些感而不觉的恶东西诗成最好,会让人们就是不动枪动炮,也会让人动嘴干架的。

(三) 还有幻觉、错觉。

纪觉和错觉,有的是虚假、错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有的是以前感觉的零碎重现。这些东西,往好处说常常也是如同零散破碎的感觉有相同的属性。

(四) 诗歌如果主体上来说是诗这些感觉,会是什么样子呢?

黄河一尿都不如,

中国全部是垃圾。

泛诗非诗口水诗,

大头朝下头拱地。

等等还有无病呻吟诗、无用诗、晦涩诗、有害诗,到处都是,充斥媒体。

恐怕中国的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感觉大师吧?

许多人那样称赞“车过黄河”靠的也是偏狭的感觉吧?不是吗?

黄河万里悠游;

有冰泉叮咚,

雪域、蓝天,

高山源头;

有中上游的清水洁流;

有中下游的黄龙金波;

有壶口的喷云吐雾,

加上龙吟雷吼;

黄河入海口,

三百万亩的旷野草地,

芦荡苇花金龙走;

黄河之水天上来,

九曲十八弯,

奔流入海不回头……

从空间来说,上述是黄河的全域;

从时间来说这还只是黄河的一瞬间。

中华民族对黄河感觉了五千年啊,才有了今天中国人对黄河感觉性的飞跃-----黄河魂。这种黄河中华魂中,包括了尊严、敬畏、不屈、向前,也包括了酸甜苦辣。如果只把其中的好精华拿出来,是不是这样呢:

养精储秀亿万年,

辗转反侧千百载。

跃出昆仑震天地,

翻动金躯入东海。

派风遣浪扑岸截,

银山玉峰两分开。

华夏风采未展尽,

四海龙王已惊呆。

然而,只车过那么一地、一点、一瞬的感觉,就把中华民族对黄河的全面感觉变成了一泼尿。

类似这样的感觉不害人吗?却有那么人,甚或感觉大师加以吹捧。这怎么能不让大部分中国人对感觉论又笑、又怜、又恨了呢。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14 16:45

二、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形象性。

(一)艺术到底是什么?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

艺术是意识,不能说它只是感觉的东西。感觉的东西是在飞跃成意识之前,它可以是从0.n%到99.9……%;其深浅程度相差太悬殊了。意识才有可能是感觉的大部分和全部。

所以,艺术不能只是感觉的东西。更更不能说感觉一点点就是艺术。

(二)形象最大的特征是直观性。

直观性好像类似感觉,又不等同于感觉。

直观性应该具备相当的准确、清晰、明朗性。

直观性主体不能成了感觉的点、散、破、碎,虚、假、错误的东西。

艺术形象对人的感染与激发,具有先入为主性、生动鲜活性、强烈持久性;总的来讲,作用是极其强大的。艺术形象必须具有了事物最主要的,最显著的,最本质的,最招掠吸引感官的特征。

所以,对一个事物只有相当大程度的感觉了,才能把感觉变成为艺术形象;感觉少了、不到程度是不行的。

(三)艺术形象要有相当程度的深邃性。

深邃性是在相当部分的清晰、明朗前提下,又连接着无数诱人去挖掘的东西。这不同于隐晦和晦涩。隐晦、晦涩、过于蒙胧,是人为制造的;这种人为制造的东西,没有深邃的潜质,几乎难以让人感觉到;这种人为的臆造的所谓深邃,没有招掠吸引感官的拿手东西。

深邃,应该既有广度数量上的可供读者深入挖掘的潜力;更有深度上巨大的潜在性,这种深度上的替在性是理性、哲理。对诗歌来说,好多情况下是思想、感情的多样、深广、错综复杂性,具有思想、感情上的巨大容量性。

直观性不完全等同于感觉。

如果没有上述这些特性,艺术不可能强烈的吸引人。任何艺术品只要是诞生了,都不可能还是地心之物;否则,这个艺术品,一定是个市场极小的玩艺儿。

艺术的感性,应该是既清晰准确,又可以有一点的蒙胧、模糊性。就是这种特性,那也是部分艺术,也不是所有的艺术都必须有这种特性。

而深邃性却往往是最佳艺术品不可缺少的。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14 16:47

三、艺术不能没有理性的闪光性。

上面说的好多特点都是属于理性的闪光点。

理性是管艺术是非、真伪、对错的。

理性是维系与支撑艺术的筋骨。没有理性筋骨的艺术,可能成为枯落一地的破烂花瓣;甚至是花瓣垃圾化后的污浊之物。

说不太准,诗歌的艺术闪光性,是不是应该决定于,作者对事物感觉的深广量度和真伪正误度,是感觉的飞跃,不一定是决定于感觉思维。

如果要说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各种思维融为一体的综合思维。恐怕单一、单项思维习惯的人,是比较难写出好诗来的。

深邃性常常是理性的表现。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时间: 2005-6-14 21:31

学习中。
作者: 齐云    时间: 2005-6-15 23:08

这也是个大问题。梅子论诗,涉及的主题越来越深、复杂了。一般人碰到这些问题,早就吓得闪人,梅子不避繁难,条分缕析,几篇诗论加在一起,诗歌各个方面都涉及了。

贴子是梅子一贯风格,文笔简练、痛快,只是显得有些乱。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05-6-16 12:33

都照楼主的诗论来作诗,大批爱诗的人都得望而却步了。只有回到唐时去找李杜了。我认为,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能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感觉就已经是很好的了。要求太高,反没了乐趣。
作者: 沧海曾经    时间: 2005-6-16 15:38

同意楼主的观点,不太同意梦姐的说法.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16 16:40

四、感觉诗歌论的有害性。

感觉诗论最核心的主张是:片段、点滴,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感觉,写出来就是诗,甚至这样的诗是好诗。

再加上自我为中心,就成了我的所有感觉都是诗、好诗。

这种诗歌论,不管怎么变化,叫什么名字,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从骨头到肉,从整体到每一个细胞,都极极强烈的彰显着极端的个人主义、极端的自由主义、极端的唯心主义、极端的自我为中心。

扒皮看本质,就是:

诗,

我的什么(只要是感觉到的),

都是诗、好诗。

诗吧,诗吧,

其它什么都可以不管不是。

也许,

还没有一个感觉诗歌论者,

这样说过。

就算是梅子的专利吧,

是梅子对诗歌现实的概括。

有了这种诗歌主张,

再有了一些奔这种主张的诗者,

就有了中国现实中诗歌的一切。

不是吗?尽管大部分诗者自己并没有声明他们是这种诗者,而很多人正是这样或近于这样做的。

(一) 泛诗、非诗盛行:有点感觉写出来就是诗,人世间还有没有感觉的人吗?不顾不要理性,只要感觉;事物的理性标准被消解或基本被消解了;诗歌自身的理性标准也被消解和基本消解了。就出现了什么都是诗。

(二) 晦涩、难懂诗成了好东西。

本来是感觉不深不透不到位;本来是瞎子把大象感觉成了柱子后的所谓的大象诗歌;这种诗除了瞎子自己所谓的懂,别人谁会懂啊?于是,瞎子反而成了有特殊诗歌天才的人;如此,晦涩难懂又是应该的,又是好东西了。

(三) 垃圾诗、害诗成了合理的东西。

我的什么都好,社会的成了多余的了;甚至成了制约“我的”,成了不好了。是非好坏、利与害等都以自我为标准;如此这般,损他人、害社会的有害诗,怎么能不泛滥?

(四) 让诗歌走向小数人。

任由这种感觉诗发展下去,诗歌必然让多数人不接纳、不容,只能向那些脱离多数人的少数人发展。这种诗歌命中注定了是没有前途的。

感觉诗的社会实践,是不是已经作了回答啊:

开始人们以为是好事呢,不少人争相试试,于是出现了感觉诗的假象类似繁荣;日子稍久,多数凑热闹的感觉诗者就自动退出了,走向下坡。而那些感觉大家们仍给自己找理由,他们不说他们的感觉诗歌只能是少数人,却到处鼓吹诗歌就应该是少数人。

是的,诗歌在历史上曾经是少数人的高贵和荣耀。然而谁能否认,今天的少数人,已经不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上层统治者、富人、文人等那样的少数人了;而多数是一些偏斜癖、怪异者。这种少数人不光是人民大众不容不接纳;官僚政客、富人、文人也不容、不接纳;最后把诗歌推向少数人的死胡同。

等等。除了上述,要说的话还能说出一些条的。

可以结论了吧?

艺术本来是感觉性很强的形象之物,有人把这种感觉特性简单化、极性化;再套到诗歌头上,谬误出来个感觉诗歌风气。实践是不是已经证明,这种感觉性太过、太单一的诗歌风气对诗歌是有害的。

人们真想为诗歌做点贡献吗?那么就从极端感觉诗歌论的误区里走出来吧。

嘻嘻,不知说得对不对?说错了大家批就是了。触着、挂着谁了,向大家说声对不起啊。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16 16:51

在同网友讨论的过程中,讨论起了诗歌中的无我。俺临屏回了几个贴子,也分别贴在这里吧。

关于无我的讨论一

无我常常是一种可以写出好诗歌的,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关于无我:在每个人的实践中都会遇到: 爱之刻骨铬心, 吸毒后的高度兴奋, 舞迷的迷而飞旋中, 攻关攻坚的决胜中(久思后灵感的突破来临), 比赛中得冠军的兴奋中, 被极度崇拜、敬仰者的施恩, 追星者、球迷者在现场的激动中, 等等。也就是人不知道自我了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如果能把无我的一种心理体验,用诗歌的语言形式极好的表现出来,这种诗歌才能有无我的功效。

多数诗歌作者写诗的体验是达不到这种状态的, 有很深的体验就不错了。 有这种体验的人,不一定能诗出来。 诗出来的诗歌不一定能让读者也进入无我状态。 如果能把有同样体验的读者也引入这种状态的诗歌, 那就是好好好的诗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0 7:05:45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16 16:55     标题: [原创]你认识感觉诗歌派吗

关于无我讨论贴二

无我能不能看成一种诗歌的表现手法.

另外,有的诗歌技法能不能挂上无我的边。诗歌不言所诗之物,言它, 却能有不知多少倍的胜过言所诗之物的功效。 中国诗的比兴,还有象征。不过要比得好,象征得让读者感到似与好。 很多象征者,除了他自己知道他的那个象征之外,读者没有一点同感。这种诗比比皆是,有的作者就说读者没有水平,不会读他的诗。这种情况有,如,西方人有西方人的象征景物,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象征景物;少视、不视、否定中国人的象征,只崇拜西方人的象征,就会让中国人不懂。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说,西方的很好,好于中国的,中国又不懂不一定是多数。相当数量的是完全否定中国,拿 不好代中国的好,甚至随心所欲的、不占边的胡乱象征,而让读者不懂。

神化仙化常常是人生感悟的深透切。 感觉的神性化、仙性化常被人说成无我。

有的神化、仙化体验是真实的无我。这是一种对多事物的体验后高度概括的领悟,再用形象化的方法表达出来。

这是一种升华,在诗歌中的具体形象已经物似神非。我以为这是一种无我,举个很具体的例子不一定对,苏东坡的名句“高处不胜寒”。这是极形象的句子,字面理解就是一个小形象:人在高处难胜高处的寒冷。在诗歌中,它的意义超出其具体形象的千万倍。大一点的,官场高位的冷酷是;小一点说,枪打出头鸟,高树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等都是高,都有不胜寒的境遇。高,有的是时空性的高,有的是自我感觉高,事实上的不高;寒,有的是来于外界的,有的是来于自己内在的。各种各样的高、寒和不胜的概括于一个小形象中。

这种小我的无限变大,靠一件事物的一点感觉不行,一件事物的全部深透的感觉也不行;是需要对无数事物、深透的感觉才能得来的。

佛教中的空、道教中的玄,这种神化与仙化有的就不一定是真正的无我,是虚和无。真虚、真空、真无不能造就艺术中的无我;这种东西不是难成形象,就是虚假不存在的形象,真真虚假不存在的形象,不会有人领悟,当然也不是艺术。

有的诗者搞这种东西,想让读者胡猜;人们不愿胡猜,就搞出一成套的高人式的理论,为自己拔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0 7:26:46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16 16:58

关于无我讨论贴三

确有类似神化仙化无我式的诗歌

事实上,那里有真正的、完全的神化和仙化啊!我们常说的神化和仙化,一般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超出凡人,趋向神与仙。

这种人:

对人生的各种事物一般都有深透的感悟;感悟程度超出普通人。

感情淡化,能逃脱常事常情对人感情牵动、制约和控制。

情绪高度稳定,不会因为凡人凡事、常人常情引起情绪大起大落的波动。

态度高度冷静、稳定,处事态度超出凡人,一般不为常事所动。

行事高度理性,对各种事物的思考和处理,理性化水平很高。

人生取向的方向上高度集中,对常人常事毫不在意,全身心于主要问题上。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上述,这个人就应该是神仙化的人了;如果部分事情上能如上述,他就应该是部分神仙化的人。

总之,对一件、几件、或者许多、甚至所有事物的感觉、认识、对待、处理如神如仙了。再把这种思想、境界诗歌化,就是诗歌中的最高级无我了。

下面,我们看两首诗:

贺新郎.别友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约。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肠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据说这是毛泽东,二十年代离别杨开慧的诗。

这首诗,总体来说,是深深的在普通人的情与爱中;牵人心,让人痛。这还应该看着是一种非神仙化的诗歌。

我们再看同是毛泽东写杨开慧的诗: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

这首诗,相当高度的神仙化。凡人的情与爱基本上都隐含在如神如仙的境界中。

这绝不是光有流行歌曲中那种,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存在了,只有你死我活的情啊爱呀、梦啊、想啊等等的感觉、体验、领悟,以及感情和态度所能写出来的。

这是一种高度的超脱凡人凡情领悟后的诗歌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0 7:01:26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16 17:17

以下是引用梦飘飘在2005-6-16 12:33:05的发言: 都照楼主的诗论来作诗,大批爱诗的人都得望而却步了。只有回到唐时去找李杜了。我认为,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能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感觉就已经是很好的了。要求太高,反没了乐趣。

谢与欢迎参加讨论。

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反对目前中国诗歌中那些不好的现象的。一点也没有说写诗水平的问题。

我的所有的文章都是反对诗歌中不好的现象和问题的;一般来说这都不是水平问题;是要诗歌什么样,诗什么,怎样诗的问题。并不是谈写诗的体会。

如果只说好诗,俺是写不出好诗的。但是。却知道社会上人们的要求和意见。

为了说明这些要求和意见是正确、合理的,也去翻了一下理论。

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说目前新诗脱离中国、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大众,行霸媒体的有害性。

害性诗与学诗、写不好诗基本上是达不上边的。搞害性诗的那些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的水平差,他们都认为他们那东西是天下最先锋、最最好的。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时间: 2005-6-16 22:39

叹服梅梅子对感觉诗歌的分析和评论。

我亦不喜欢那些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抛读者大众社会现实于不顾的作者和作品。

他抛弃读者大众,读者大众自会抛弃他。 他抛弃社会现实,社会现实自为抛弃他。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20 07:29

以下是引用唐古拉山风语者在2005-6-16 22:39:06的发言:

叹服梅梅子对感觉诗歌的分析和评论。

我亦不喜欢那些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抛读者大众社会现实于不顾的作者和作品。

他抛弃读者大众,读者大众自会抛弃他。 他抛弃社会现实,社会现实自为抛弃他。

你说得精辟。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20 07:49

无我讨论贴之四:

无我诗歌的自然流露,还是有意创造。

我前面说的那么多,一是说自己以为什么样的诗是无我。二是说什么样的人和在什么样的感觉下才能具有无我的功底,有无我的功底才能写出无我境界的诗歌。三,并没有说这种诗是作者有意写的还是人为的创造。

我以为,有了无我感觉功底以后,自然流露、有意创造都有可能写出无我的诗来,有意创造成功的机率更大一些。从艺术的角度讲,艺术家主要是创造,创造是艺术家掌控资源的新与好组合;而不是胡编乱造,也不是胡编乱组合。

无我的诗,如果得不到社会上其他人同感和共鸣,这种无我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人们叫它什么都是可以的:非诗、无用诗、晦涩、垃圾等。

我觉得,能得到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共鸣,那是又一个侧面的问题了。衡量这种社会认可的是与非、对与错,只能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促进、还是促退为标准,别的其它标准,都可能最终是错误的。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时间: 2005-6-20 22:32

学习。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21 08:07

以下是引用唐古拉山风语者在2005-6-14 21:31:00的发言: 学习中。
谢鼓励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21 08:13

以下是引用齐云在2005-6-15 23:08:49的发言:

这也是个大问题。梅子论诗,涉及的主题越来越深、复杂了。一般人碰到这些问题,早就吓得闪人,梅子不避繁难,条分缕析,几篇诗论加在一起,诗歌各个方面都涉及了。

贴子是梅子一贯风格,文笔简练、痛快,只是显得有些乱。

谢你夸奖。

你说的乱,是不是主要指第三部分,与前的有些内容重复了些个。

等俺有空再修改一下子。

其中无我的四贴,不是文章中的内容。是临时回贴,实想一下与文章也能挂上边。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21 08:15

以下是引用沧海曾经在2005-6-16 15:38:39的发言:

同意楼主的观点,不太同意梦姐的说法.

欢迎参加讨论。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6-27 16:53

我说了感觉诗派那么多害处,是不是现在就把中国害苦了呢?那倒不是,因为先锋派诗人在中国人中主要还停留于先锋诗歌迷,更不要说单纯一个感觉诗歌派啦.

因为其读者的人数是极少的一个人群,其害是有限的.它的害性还主要是危害着新诗.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时间: 2005-6-27 22:21

支持并欣赏梅子的观点。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7-2 14:50

以下是引用唐古拉山风语者在2005-6-27 22:21:17的发言: 支持并欣赏梅子的观点。
谢谢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5-7-2 17:19

感觉是一切生物的生命的表征,没有感觉,也就没有了生命。

艺术感觉是一切艺术的起源,没有感觉,就没有灵感,没有创作的动因。

作为人来讲,感觉也是思想的基础,材料,或曰初级阶段。

对于诗人,敏于感觉是他的基本素质之一。

感觉,是诗人发现的开始。感觉的细腻,独到,是诗作有其独特性的保证。

但是,过分强调感觉的重要性,而轻视或忽略其他的倾向的不利于诗的健康发展的。

在诗里,感觉是没有是非之分的,而只有美丑之别。

只有感觉,而没有高明的技巧去表达也是徒然的。

停留于感觉,而缺少升华,缺少隐含于其“背后”的深层的内涵,不会有优秀的诗篇。

所以,如果仅仅以感觉立派,那么,这样的“诗派”也可能“行之不远”。

我甚至怀疑,有不有什么“感觉派”?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7-3 15:42

欢迎参加讨论。

你说得很好呀。只是:“在诗里,感觉是没有是非之分的,而只有美丑之别。”值得商量。

感觉也好,意识也好,都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认识。不能说感觉没有是非的区别。如实的认识了事物,也就是感觉如实、真实的反映了事物就是对,就叫是;错误的感觉、错误的反映是对事物真实的一种歪曲,就是错的,也叫非。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5-7-4 06:45

我仅仅说 的是感觉,还没有进入意识哩。

感觉是个人的,特殊的,有什么对错可言呢?

比如同样的菜,你说好吃,我说不好吃,你能说我错吗?我又能说你错吗?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7-6 07:02

以下是引用诗酒自娱在2005-7-4 6:45:25的发言:

我仅仅说 的是感觉,还没有进入意识哩。

感觉是个人的,特殊的,有什么对错可言呢?

比如同样的菜,你说好吃,我说不好吃,你能说我错吗?我又能说你错吗?

你说的也是,在很多情况下,就是有对错也没有必要去叫真,保持人的多样性比较好。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