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的警察
——序奉春诗集《苦瓜汁》
万龙生
不久以前,在重庆市诗词学会的办公室,来了一位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一位水上警察,名叫奉春。没有想到他痴迷诗词,有了近30年的诗龄。原来他是我们的会员,来咨询出版诗集的有关问题。后来,又接触了几次,他竟请我为其诗集《苦瓜汁》作序。虽然明知这是苦差事,我最近又特别忙,还是答应了。这是因为他热情,梗直,快人快语,爱诗如命,很投我的脾胃。
于是拿回了这本诗集的打印稿,一气读完,也确实有些想说的话。
记得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有一篇署名“红百灵”的文章《创作需要才华》,曾经遭到严厉的批判。而我当时,直到现在,也一直坚持此文的观点,认为写诗是需要才华,需要“天分”的。这不是主要的更不是唯一的条件,却可以说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我以这一观点为奉春的作品所证实而感到高兴。
夜幕徐徐罩地天,星星眨眼挂其间。
溪中水冷滑苔暗,崖下江清映秀峦。
篱豆爽心风欲静,瓜藤可人正花酣。
举头问月圆缺处,难晓银河九曲弯。
这是他保留至今的最早的作品,写于1978年。那时他情窦初开,正与一个女生约会哩。虽然显得很稚嫩,但是情景交融,诗意盎然。小儿女未解风情,欲说还休,楚楚可怜。同龄的学子,好多还在“踢梦脚”,而他却在以诗言情了,这不正是才华的体现吗?
写诗的才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敏感。处于同一环境,常人无动于衷,而诗人浮想联翩;或是常人有感而不能言,而诗人则言之还可以动人。综观奉春的作品,可以见出他对于诗意的敏感和捕捉这诗意的本领。这种善于发现的慧眼和善于表达的能力,虽然也跟后天的研习有关,但是同样离不开与生俱来的才华。
后天环境的熏陶濡染,对于诗才发展的意义当然也至关重大。奉春生长于艺术世家,其外祖父是重庆陪都时期国泰大剧院的美术师,与许多艺术家有所交往,其父又是北泉的美工。他曾在北泉受到山水园林的浸润,从小就养成了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所以乐山乐水的吟咏是他的一大题材。而自幼耽读古典诗词,则引发了他学习诗词的兴趣,奠定了他日后从事诗词创作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奉春对诗词的浓厚兴趣,使他30年来,一直未能忘情于诗词,在似乎与吟风弄月的雅趣绝缘的长期警营生涯中,执一枝诗笔,且行且吟走到了今天。
对生活的感悟,内心的体验,使奉春有一种倾诉的需要,有了诉诸笔墨的内在动力。所以他从不无病呻吟,其作品杜绝了矫揉造作之弊。一些微妙的感情,使他不能直抒胸臆,往往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而得传统之真谛。这一优点,主要体现在他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中。于旅游观光之中,他也不忘以诗的目光审视风物,时得清词丽句。不过,一些应酬赠答之作却不免流于浅俗。这样的诗,写写可以,却不会有多大的价值。
一个颇为奇妙的现象是,在诗词创作的道路上,奉春多年来一直是一位孤单的“独行侠”。他没有可以与之互相激励,相与切磋的诗友,也没有找到能够给予指点的老师,全凭对诗词的一腔热情,有感而发,积稿满箧,乃有此编。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一方面这些作品显示了他的才情,另一方面,又暴露了他底气的不足。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他对于诗词格律并不了解,更谈不上掌握与运用。
不过,奉春天性颖悟,最近在与一些诗词高手如王端诚、陈仁德等的交往中,很快就领会了此中“诀窍”,而能够付诸实践。所以诗集中写于2006年末的一批作品,就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比过去成熟多了。这表明他的创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也预示了他的创作新阶段的可喜的开始。
从奉春的这个“个例”,我们可以看出,不仅诗词创作需要才华,需要某些先天的素质,也同样离不开后天的素养,历练。写诗填词是一种技艺,而技艺则必须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我们常说“匠心”,这匠心是需要通过“匠艺”来使其实现的。匠艺就是规则和技巧。如果不在这上面下功夫,再高的天分也只能浪费掉,难成气候。
奉春是一个爱诗的警察。他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从骨子里喜爱诗词艺术,不但喜吟古人佳作,还要自出心裁,结构新篇,自是难能可贵。他前一阶段的作品已经结集出版,诚然可喜可贺;但是这些作品,大多还不能算是精品,甚至还有不少粗糙、疏漏之处。现在,他已经入门,可是要登堂入室,还有相当长的路程。期以时日,相信奉春在捧出第二本诗集的时候,会有许多优秀的篇章,能够让我们耳目一新。
2006岁暮,渝州悠见斋
倜傥风流一警官,
亦文亦武未曾闲;
胸中自有真情在,
化作词章世上传.
写诗的才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敏感。处于同一环境,常人无动于衷,而诗人浮想联翩;或是常人有感而不能言,而诗人则言之还可以动人。综观奉春的作品,可以见出他对于诗意的敏感和捕捉这诗意的本领。这种善于发现的慧眼和善于表达的能力,虽然也跟后天的研习有关,但是同样离不开与生俱来的才华。
————————————————————————————————————同意作者的论点!!!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