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体新诗的诗体简介
·整齐体·五步以上的诗·下
二、五步十二言诗
184 望 · 卞之琳
小时候│我总│爱望‖清明的│晴空,
把它│当作‖是一幅│自然的│地图:
蓝的│一片│是大洋,‖白云│一朵朵
大的│是洲,‖小的│是岛屿│在海中;
大陆上│颜色│深的‖是山岭│山丛,
许多│孔隙,‖裂缝是│冷落的│江湖,
还有│港湾│象在望‖风帆的│归途,
等他们│报告‖发现│新土的│成功。
格律评介:
全诗8行都是用2个三音音步与3个两音音步构成五步十二言诗行,属常用诗行构成方式。
193 乐山,多像火中的凤凰 · 邹 绛
五十│多年前,‖一群群│日本│飞机,
丢下│燃烧弹,‖摧毁了│这座│城市。
轰炸的│响声,‖仿佛│还留在│耳边,
熊熊的│烈火,‖仿佛│还映在│眼前。
无辜的│居民,‖只剩│残缺的│尸体,
繁华的│街道,‖变成│荒凉的│废墟。
五十年│之后,‖一幢幢│崭新│楼房,
像雨后│春笋,‖崛起在│岷江│岸上。
欢笑的│人们,‖在街头│来来│往往,
灯光的│彩色,‖照耀得│一片│辉煌。
乐山啊│乐山,‖多像│火中的│凤凰,
你又│起飞了,‖满怀│激情│在歌唱。
格律评介:
这首上“五”下“七”的“五七体”五步十二言诗大顿律如此鲜明的原因固然多方面,值得重视的是逗号在大顿处的规律运用,强化了大顿的地位和大顿律的作用。这应当引起诗人们的关注。
194 无 题 · 王端诚
是啊│是一缕‖属于│春天的│轻愁
潜行在│一片‖属于│秋天的│梦里
细品着│一坛‖酿自│心灵的│美酒
漫理着│一串‖付予│朦胧的│思绪
这本是│一串‖渺渺│茫茫的│思绪
为什么│竟有‖千年│醇醪的│魅力
醉了的│是那‖秋天│忧郁的│心魂
消了的│是那‖春天│深沉的│叹息
格律评介:
这首诗不仅意蕴深意境美诗味浓,而且是首格律上相当成熟相当精美的“五七体”的五步十二言诗。
三、五步九言诗
196 清漪园 · 梁上泉
园,│兴了│又废,‖废了│又兴,
河,│清了│又浑,‖浑了│又清,
街,│建了│又烧,‖烧了│又建,
人,│古不│像古,‖今不│像今。
树,│目睹│巨变,‖风涛│不停,
叶,│青了│又绿,‖绿了│又青。
格律评介:
五步九言诗本来就罕见,而写得如此规范而自然的更为难得。
这首诗的音步和顿比较清楚,几乎一目了然。而那些半格律之作往往使读者为难,步顿难分,似是而非,关键在于作者驾驭语言把握音步的能力。诗的语言不同于散文,要有节奏,要在充分表现内容突出主题的大前提下适应各种格律条件,可以说诗的语言是有格律约束的富于节奏和音韵之美的语言。约束并非都是坏事,只有在约束中获得自由的诗人才是真正成熟的诗人。
四、六步十三言诗
197 人生悲怆 · 琼 瑶
人生│悲怆,│世态│炎凉,‖前程│又茫茫。
滴滴│珠泪,│缕缕│柔肠,‖更无限│凄惶。
满斟│绿醑,│暂赴│醉乡,‖莫道│我痴狂。
今日│欢笑,│明日│忧伤,‖世事│本无常!
海角│天涯,│浮萍│相聚,‖叹知音│难遇。
山前│高歌,│水畔│细语,‖互剖│我愁绪。
昨夜│悲风,│今宵│苦雨,‖聚散│难预期。
我俩│相知,│情深│不渝,‖永结│金兰契!
格律评介:
这首六步十三言诗,可以说是属于上“八”下“五”的“八五体”。第4步第8个字(音节)处,不仅是大顿之所在,而且又是腰韵之所,此诗的腰韵与脚韵相互配合,有效地弥补了诗行长步数多韵性不足的缺欠,这是个成功的范例。
六步十三言诗行的基本构成方式是用5个两音音步和1个三音音步构成的。
五、六步十四言诗
199 重访杜甫草堂 · 流沙河
八九树│梅花,‖陪伴着│你那│小堂│低舍,
两三声│啼鸟,‖问候着│我这│锦城│归客。
二十年│远别,‖你依然│炯炯│目光│直射,
恨透了│奸贼,‖销磨掉│铮铮│英雄│豪杰。
实践│春风起,‖落纷纷│虚假│诗花│萎谢,
千古│常照夜,‖光皎皎│诚恳│诗心│如月。
何必│学做诗,‖倒不如│老实│学你│做人,
真情│吟一句,‖也胜过│谀词│谎话│千册!
格律评介:
这是首格律规范的六步十四言诗。这类诗行基本构成方式是用2个三音音步和4个两音音步构成的。
这是首上“五”下“九”的“五九体”六步十四言诗。上节的各行音步与顿的安排程式化为“3│2,‖3│2│2│2”,下节各行程式化为“2│3,‖3│2│2│2”。
这是首整齐体的格律诗,如果将每行从大顿处割开分为两行的话,也便成了规律参差的参差体的格律诗。可见,古今格律诗中的整齐体与参差体不是绝缘的,而是有着诸多相同相通之处的,基本句法是一致的,只不过整齐体是用同一种诗行构成的,而参差体则是用两种以上长短诗行构成的而已。
六、七步十四言诗
201 铁的独白(探矿日记之四) · 公 刘
领我│去吧,‖领我│去吧,‖领我│去到│车间,
把我│捣碎,‖把我│砸烂,‖烈火│烧我│三遍;
去做│齿轮,‖去做│垫圈,‖继承│您的│贞坚,
既当│大锤,‖又当│铁砧,‖听从│您的│召唤!
镰刀│生风,‖锄板│冒烟,‖编织│金毡│一片;
落入│敌阵,‖便是│炮弹,‖收割│首级│千万!
如果│命定,‖要做│笔尖,‖日夜│蘸血│蘸汗,
那就│写吧,‖那就│写吧,‖写好│铁的│诗篇!
格律评介:
这是首用7个两音音步构成诗行的七步十四言诗。
虽然全诗单用一种音步(两音音步),况且诗行又如此之长,但节奏却不显得呆板、单调,原因是顿的安排是多样化的,规范化的,丰富了诗的节奏:“2│2,‖2│2,‖2│2│2”
诗行之中的顿,不仅有小顿(“│”),而且又有大顿(“‖”);为了强化大顿的作用,又在诗行中使用了逗号,使顿的停顿时间更加明朗,长短有致,而不是单一的一种。
另外,这首诗又属于上“八”下“六”的“八六体”七步十四言诗。如果将每行分成两行的话,这就是首由长短两种诗行构成的参差体格律诗:
铲刀∣生风,‖锄板∣冒烟,
编织∣金毡∣一片;
落入∣敌阵,‖便是∣炮弹,
收割∣首级∣千万!
如果∣命定,‖要做∣笔尖,
日夜∣蘸血∣蘸汗,
那就∣写吧,‖那就∣写吧,
写好∣铁的∣诗篇!
这首诗长达7步的诗行中,一律分别在第2步之后和第4步之后两次用了逗号,停顿时间都要比小顿(“∣”)稍稍长些,但实际上也应当看到处在第4步之后者的时间还是要比处在第2步之后者稍长一点点。正是这样复杂的顿的规律安排丰富和活跃了这首诗的节奏,所以尽管每行长达7步而又单用一种音步并不感到单调、呆板。
由此可见整齐体与参差体之间一方面是相同相容的,另一方面又是互相促进的,这才符合事物的规律。
[以上是整齐体系列,此后便是参差体系列了]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