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靳朝济 [打印本页]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7-3-28 21:56     标题: [转帖]靳朝济

三多三少”写好诗(学诗随笔)
                             
                    靳朝济
 
    滕伟明先生去年在《四川诗词》上发表了《走出诗词创造的误区》的诗论,在诗词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年初见到李维嘉先生,提到这篇文章,李维老说,这篇文章代表了我们省诗词学会的观点。我把这篇文章转贴到《中华诗词论坛》上,点击率很高。论坛的管理者特别点评:“感谢诗友为我们推荐了这样精辟的文章。”   
    我们泸州诗词学会先后两次组织学习研讨了滕伟明先生的这篇文章。影响诗词创作的误区是找到了,并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找到了误区不等于走出了误区,即使走出误区也不等于诗词创作水平的提高。走出误区只是能提高诗词质量的必要条件,就诗词创作来说,充分条件更为重要。那么,哪些是写好诗词的充分条件甚至是充要条件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积累,少动笔
   过去常主张多读多写,而笔者认为应该多读少写。读就是积累和准备。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读的过程中,诗的文字美、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都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袁枚《仿元遗山论诗》诗曰:“天涯有客号玲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处,该他知道性灵时。”抄袭得多了,也能慢慢靠近诗的“性灵”,何况主动的积极的剖析式的学习积累呢?
    当今的传统诗诗坛,精品不多赝品多,除了滕伟明先生在文章中列举的四种原因之外,积累准备不足就动笔而且贪多是一个重要原因。好比未训练好的新兵就拉上战场,必然不能打胜仗。如果把两个同样水平和天资的诗词爱好者来作一个对比试验,一个每年写诗上百首,但不读名家名篇和诗学理论;一个每年只写诗十来首,把另一个写九十首诗的精力用在阅读积累上;三年以后,写诗少读书多的那一个的创作水平毫无疑问会大大超过那个高产的对比者。所以,不能贪多,更不能多写奉命诗应景诗。读的时候要贪得无厌,写的时候却要惜墨如金。写诗是完全个人化的精神活动,写不出来硬写,不想写不愿写硬写,再高水平的诗人,写出来的诗也是低劣的。一个人的一生,能写出一首乃至一联被后人传颂之诗,就算是很有成就了。杜荀鹤存诗几百首,而论者却说“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脆,日高花影重)。白居易写诗几千首,多有长篇,他却很佩服韦应物的短小的五言诗,苏东坡评曰:“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言诗。”古代诗坛上“张三影”、“贺梅子”、“红杏尚书”这些美誉雅号,都是从作者的名句得来。可见,诗人和诗歌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论高低的。
    二、多锤炼,少速成
    写诗并不是很难的事,但写出好诗却是难上加难。诗人常常自嘲“吃错了药”,说明要把诗写好是很难很苦的事。这方面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贾岛有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成后以为推字换成敲字好;掂量多次,又觉得还是推字好。如此推来敲去,难以定夺。以至“骑于驴上,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正因为如此苦吟,他才将自己的草稿袋命名为“苦海”,也才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甘苦体验。另一位苦吟诗人孟郊也有两句诗谈他写诗的锤炼之苦:“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的创作体验,但他写起诗来,一点也不敢马虎速成,以至“吟安五字句,捋断数茎须”。他能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为人性僻耽佳句”的锤炼功夫是办不到的。即使是学富五车之士,七步吟诗之才,也常常因为其诗歌的速成而难以成为精品。“八叉手而八韵成”的“温八叉”温庭筠,他的“叉手诗”又留下什么名篇警句呢?他的那些传世的好诗词不是叉手能够叉出来的。我们和这些大师前贤们比起来,在功底上、天资上的差异判若云泥,我们所处的时代比起唐宋时的诗词创作环境条件也差得很远,这些名家巨擘对诗词的创造尚且千锤百炼,我们有什么理由采取草率速成的态度呢?
    三、多切磋砥砺,少闭门造车    
    诗词创造虽然是个人化的行为,但又不能完全闭门造车。“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诗坛。杜甫就主张在创作上“转益多师是汝师”。当韦庄“卧看南山改旧诗”的困惑之时,如果能有一个像郑谷建议齐己将其《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那样的“一字师”,该是何等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啊!那个骑驴“推敲”的有些神经质的贾岛,不是因为韩愈认为敲字好而一锤定音从而成为千古佳话的吗?现在各地都成立了诗社诗会,每个组织中都有几个一致公认的水平最高的诗友吟长;在组织内部,又因交情、情趣、水平的大体相当而形成一些“圈子”;个人的诗在写成以后,如果先在圈子内切磋砥砺或向高手请教,往往改动一字,全诗生色。如果能够建立起一种社内会内的共评共改新作习作的机制和风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提高诗词创造水平是大有帮助的。泸州老年大学文学班和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虽然难免有见仁见智、敝帚自珍的现象,但一致公认的标准多数时候是存在的。这些诗友吟长既是第一读者,又是高水平的读者,他们的批评修改意见可以大大消除文人常见的“暗于自见、谓己为贤”的弊端。有时,这些修改意见可以起到刮垢磨光甚至点石成金的作用。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07-3-29 08:32

此文将在<重庆诗词>发表,腾先生文也将同期转载.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7-3-31 14:12

学习!靳老师总能将一些看似深奥的问题讲得深入浅出~~
作者: 虞廷    时间: 2007-4-4 11:10

朝济说得好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