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我对新诗格律研究的九点主张和意见(下) [打印本页]

作者: 卓韦    时间: 2007-4-8 13:30     标题: [原创]我对新诗格律研究的九点主张和意见(下)

我对新诗格律研究的九点主张和意见(下)

 

六、我国汉语古代诗歌的基本格律思想就是众所周知的传统限字说。传统限字说统治了我国“五四”以前的四言的“诗经体”以及五、七言的古近体诗,长达两千年之久;到了律诗时代已经高度成熟,影响贯穿古今。特定格律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限字说的实质,是一限字数、二限步数、三限音步排列顺序的一种原始而机械的完全限步说。就此而言,所谓“诗经体”就是四言两步诗(“2|2”),五律就是五言三步诗(“2|2|1”),而七律就是七言四步诗(“2|2‖2|1”)。

七、处于初创时期的新诗,与旧诗不同,对其语言基础及格律条件,总要有个逐步认识和把握的过程。新诗的语言基础,不再是以单音词为主的古汉语,而是以双音词为主而且多音词与轻音虚词大量出现的现代汉语。新诗的格律条件,一方面不再是以两音音步为主、单音音步为辅的两种音步,而是包括基本音步(以两音音步为主、三音音步为辅)和特殊辅助音步(单音音步和四音音步)在内四种音步;另一方面是各种音步的排列顺序不再像律诗那样固定化,完全由作者自行安排。在近一个世纪的试验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的汉语新诗的基本格律思想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与演进历程,形成了这样的基本格律思想的踪迹与体系:

二十年代,以新月派诗人为代表的大量出现的所谓“豆腐干体” 诗,表现为一种“字数相同步数乱”的状态与倾向,究其实质乃是一种现代的单纯限字说。与此同时,还应看到闻一多提出的“音尺说”虽尚未得到更多人的充分理解,尚未成熟为一种明确的基本格律思想,然而也正是“音尺说”为八十年代完全限步说的形成和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十年代,何其芳提出的“限顿说”,表现为一种“步数相同字数乱”的状态与倾向,实质是一种无视音步种类,只限定诗行音步数量的单纯限步说。

比及八十年代,在全面接受单纯限字说、限顿说经验教训的同时,特别是继承和发扬闻一多“音尺说”精神实质,终于形成和提出了现代的完全限步说。

八、关于现代完全限步说及其实质:

首先是现代完全限步说的定位问题。根据新诗语言基础及其格律条件的特点,鉴于新诗的音步多达四种,新诗组织或量度诗行并且形成节奏的基本单位,不应当再像单纯限字说那样以“字” 为着眼点,也不应当再像“限顿说”那样片面地以“顿数”为着眼点,而应当是全面地以音步为着眼点,既要着眼限定诗行音步数量,又要同时兼顾音步种类的有机配合。闻一多所以能够提出新的音节方式,是因为他有感于单纯限字产生“豆腐干诗”的教训,看到了新诗的“音尺”不仅有“二字尺”还有“三字尺”,诗行的音步数量和音步种类必须结合起来统筹运作才能解决诗行字数与步数的矛盾,才能形成诗节造型与节奏美的和谐统一(闻一多《诗的格律》)。

至于整齐体与参差体划分的着眼点,应当定位在诗行上。凡是使用同一种诗行构成诗节乃至全诗的的即为整齐体,如诗经体与五七律诗;凡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长短诗行构成诗节乃至全诗的的即为参差体,如《诗经·木瓜》、《诗经·伐檀》等。

当然,音步与固定化的词或词组不同,属于意念关系需要由几个字组成的临时性小组,结构相当活泼。音步划分取决于作者格律思想的明确性。

其二,现代完全限步说的操作原则,是在限定音步数量的同时又要兼顾不同长短音步(种类)的有机配合,从而构成步数与字数的统一,造型与节奏的和谐,以便最大程度地体现内容的精神,进而求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至于诗行里音步的排列顺序,不必再像律诗那样硬性统一固定化,可以随诗体和作者的意匠而定,可以是自由的四步九言诗或四步十言诗,也可以是“五四体”、“四五体”的四步九言诗,或 “五五体”、“四六体”和“六四六体”的 四步十言诗。

由此可见,现代的完全限步说不仅完全适应现代的语言基础及其格律条件,也是对古典诗歌传统限字说精神实质(原始而机械的完全限步说)的继承和发扬,而且在古今诗歌之间架起了桥梁,对于古今诗歌严重断裂与脱节的倾向,不能不承认是一种纠正、补救、发扬与提升。

从“五四”以来的创作实践看,现代的完全限步说不仅适用于整齐体格律诗,而且也适用于参差体格律诗;既纠正了单纯限字说“单纯限字步数乱”的弊端,也克服了“限顿说”“单纯限步字数乱”的毛病,充分证实了现代的完全限步说的民族性、现代性、科学性、实践性与可行性。本人所做的长期实验(《未荒草》)也许无足轻重,而《中国新诗格律大观——现代格律诗鉴赏创作辞典》里所精心选用的154位诗人的357首诗例,却不能不承认是广泛而有力的佐证。

现代的完全限步说不仅完全符合我国诗歌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而且也符合世界各国诗歌讲究音节数量整齐或规律化的美学原则,为格律体新诗跻身世界诗歌之林创造了条件。

九、新诗格律理论研究不仅要与新诗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也要继承我国古典诗歌格律和借鉴外诗格律有益的地方以及其他各种诗歌的长处,最终目的是为新诗的成熟与繁荣服务,为我们“诗国”的诗歌振兴与文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振兴服务。

 

                                  2007·4·8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4-8 17:35

有益的探索,学习。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