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魔”寻“诗仙”, 同消万古愁
——赏析“诗魔”洛夫先生的《登峨嵋寻李白不遇》
时东兵
很早的时候,就读了“诗魔”洛夫的诗,他的诗,意象奇特,表现手法新颖,诗意朦胧,耐人回味,确实像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评论中所说:“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 他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东方魔块有幸同洛夫前辈求教诗艺,收获颇丰,不仅在《解放日报》中秋诗会专版上同抒情怀,还一起缅怀“诗仙”李白,感慨良多。《登峨嵋寻李白不遇》,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幅或是近景、或是远景、或是特写的有声有色的画面,这些画面,是诗人超乎常人的视角、巧妙的构思、大胆的想象融会贯通后,才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开篇一组近景:“门敲过了/寺内无人/一阵山风/穿堂而过/飘来一丝丝/吐酒腥味”,“敲”字非常传神,敲出了诗人寻觅“诗仙”的急切心情,而此刻山风中也裹着酒气,就像小说埋下了伏笔,写的亦虚亦实,激发读者想象,寻着酒味就能遇上李白。
第二段是一组特写:“桌上横躺着一把铜酒壶/一片狼藉/一片遗忘/想必是/为了一首未完成的七绝折腾了半天/终于掷笔而去/留下一张长稿/标题空着/酒杯空着/与尔同消万古愁/愁也空着/空如你那袭被月光洗白的长衫”,“一把铜酒壶”、“一张长稿”、“洗白的长衫”,诗风飘逸狂放、性格恣肆不羁的李白,就这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面前。这里还连续用了几个“空着”,既抒发了诗人寻李白不得的惆怅心情,又蕴涵了深刻的哲思,虚实结合,诗意丰富又空灵,令赏诗者浮想联翩,兴许李白乘着酒兴,正在月光下挥墨“斗诗百篇”。
第三段是一组远景:“黄河之水天上来”,巧妙的嵌入李白的名句,过渡极为顺畅自然。此时,隐隐约约看见了“夕阳下/你紧紧拖住自己硕长的影子”,顿觉精神倍增,但又怕此景不能久留:“就怕它消失/写清平调的心情不再了/寂寞有时,草蛇般/猝不及防地从脚底蹿起”,一波三折,诗人真是调动读者情感的行家里手,如何乘势把情感推向高潮,先生突发奇特的感慨:“白发与明镜之间/突然发现少了那么一段美丽距离/这不就是昨天的事吗?/酒醒后/冒出的第一个句子就如此惊人”,以至于“把围过来的猴群/吓得一哄而散”,敏锐地抓住了峨嵋山特有的景致,给你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四段彷佛是为以上蒙太奇镜头配上的画外音:“雨,仍落着/只见雾里飘来一柄油纸伞”诗与画的意境,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一起,十分的完美。诗人久寻不得,心里千万遍地呼唤:“仙一般你魅一般/该你回来了,”但又为何恕不久候呢?读者心里再次荡起涟漪,先生笔锋一转:“再等下去/就会耽误我和老杜的约会/于是,我顺手抓住/一把湿漉漉的钟声/就那么一荡/便荡回到我成都的/杜甫草堂”,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意到此,峰回路转,李白也许循着两岸猿声,驾着一叶轻舟漂过万重山。对当代“诗魔”洛夫来说,这又有何妨?不如顺手抓住湿漉漉的钟声一荡,荡到了杜甫草堂,这一抓一荡,形象生动,读者在赏诗中,享受到了出乎意料的审美愉悦,真乃绝妙的春秋笔法。
附:
《登峨嵋寻李白不遇》
洛夫
门敲过了
寺内无人
一阵山风
穿堂而过
飘来一丝丝
吐酒腥味
桌上横躺着一把铜酒壶
一片狼藉
一片遗忘
想必是
为了一首未完成的七绝折腾了半天
终于掷笔而去
留下一张长稿
标题空着
酒杯空着
与尔同消万古愁
愁也空着
空如你那袭被月光洗白的长衫
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酒该多好
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非是酒瘾犯了的藉口
曾被说成飞扬跋扈的诗雄
但在夜郎的日子
夕阳下
你紧紧拖住自己硕长的影子
就怕它消失
写清平调的心情不再了
寂寞有时,草蛇般
猝不及防地从脚底蹿起
白发与明镜之间
突然发现少了那么一段美丽距离
这不就是昨天的事吗?
酒醒后
冒出的第一个句子就如此惊人
把围过来的猴群
吓得一哄而散
雨,仍落着
只见雾里飘来一柄油纸伞
仙一般你魅一般
该你回来了,但恕不久候
再等下去
就会耽误我和老杜的约会
于是,我顺手抓住
一把湿漉漉的钟声
就那么一荡
便荡回到我成都的
杜甫草堂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222181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