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体验诊所中的错误小议
语法学的“一贯性原则”
王力把“词性一致”作为对仗的语法基本特征,而判断“词性”是否一致,首先就得设定判别词性的统一标准;不然,词性的判断就无从说起。
吕香云教授在《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里指出:“传统语法分析中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缺乏明确而一贯的原则。为此在语法分析中造成大量的歧义,建国以来几次重大的有关语法问题的争论,都是与这一点有关的。”为此,吕香云教授提出了语法分析的三大原则,首当其冲的就是“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语法分析中所使用的语法标准要一贯到底,分析程序也要一贯到底。”〔注13〕
“一贯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辨析词性的时候,必须采用同一种语法体系,不能采用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语法体系,尤其是决不能把相互矛盾语法体系混合着使用。
王力不是不知道“一贯性原则”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就是王力题的词。然而在此问题上他有疏漏,客观上误导了对联理论界。
〔一〕传统语法系统的词类分类标准
我国语法界对于传统语法系统词类的分类标准,曾经有过几十年的激烈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标准:
1、词汇意义标准。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其代表。所谓“词汇意义”是根据某些词的共有意义〔可称之为“类概念”,即可以据此归类的概念〕区分词类,例如名词的“类概念”就是“人和事物的名称”,余可类推。
2、句法标准。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化》为其代表。“句法标准”是根据词语在句子里充当成分的能力或作用来区分词类,离开句子就无法辨别它的词性。即所谓“依句变品,离句无品”。比如,在具体句子里,凡是充当主语或宾语的词就是名词,用作名词的附加语的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和形容词的附加语就是副词……总之,词类和句子成分有对当关系。〔注12〕
3、语法功能、词汇意义双重标准。《教学语法系统》为其代表。以前的暂拟语法教学系统是语法功能、词汇意义并重,1998年以后改为“语法功能为主,同时兼顾词汇意义”。这是一种双重标准,当二者冲突时,根据功能标准定性。
此外还有主张利用词语形态标志作为分类标准的,由于汉语词语形态标志不发达,只能作辅佐标准出现,本文姑且不论。
马式标准是典型的“词本位”体系,教学标准是“词本位”兼顾句法,所以两者比较接近,对绝大多数词性的归类还是相同的,有差别的只是少数词语,主要集中在词性的兼类上面;马式体系是根据一词多义来判别兼类,而教学体系主要根据语法关系判别兼类。
是黎氏标准是典型的“句本位”体系。可以说黎氏体系不需要词性辨析,因为在它的眼里,只要句法成分相同,词性必定相同,还有什么辨析的必要呢?马氏体系和教学体系必须的词性辨析对它来说都是多余,
因此黎氏标准与教学标准特以及马式标准是水火不相容的语法规则。根据一贯性原则,它们是绝对不允许同时采用的。
〔二〕王力对词类标准论述的疏漏
对于词类标准,王力曾经有过彷徨。他早年在《汉语语法纲要》里说:“汉语里,词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来分。”他的《汉语诗律学》和牵涉到诗律的《古代汉语》是沿袭马建忠的体系,主要根据词汇意义分类。
王力后期改变了看法。他在1952年《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一文里检讨了自己早年“词汇意义”标准的不足,表示要采用“词汇意义”“语法功能”和“形态标志”三种标志相互结合综合判断词性。〔注14〕。
王力在自己最主要的三本诗律学著作里,从来没有讨论过应当用什么标准给词汇归类,却大谈“句法结构的一致性”和“词类的一致性”。这对于一个权威语法学家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疏漏。
从一张帖子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一斑。
今年六月,我在国粹论坛上开始批评王力把“字类”等同于“词类”有错误,大家全力反对。这时香曼君发了一篇帖子:《王 力:“對對子”實際上是概念對概念》全文于下:
“我说在对对子的时候,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其实这是不对的。“对对子”实际上是概念对概念,而不是同类的词相对。概念和词性虽然是密切联系的,并不是同一的东西。我那样混为一谈,仍然是不对的。”——王力《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5年第2期)〔按:王力这里提到的“概念”就是指能够给词汇分类的共有词汇意义,我称之为“类概念”〕当即在网上激起了一片混乱。
都市村夫先生回帖最有代表意义:“王力先生是不是在开国际玩笑?大部头还在书店继续出售,却没有正式出版有关‘观点更正’的著作?这玩笑真的开大了!!!不得不问香曼一句:你的资料是否属实?能否将学报中的文章传真一份给我?(抱歉,并非有意要怀疑你,王力大师这个玩笑我实在接受不了!)”〔注15〕
此帖可以看出王力的“词性一致”见解,给人以多深的误导。
王力的失误还在于他在《古代汉语》里面不加任何解说地提出:“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看成名词。用作定语的,除‘之’字隔开的名词外,名词和形容词被看成一类,相互配对。用作状语的,一般都看成副词。用作叙述句谓语中心词的,一般都看成动词;如果后面不带宾语,那么,认为同属一类,相为对仗。”〔注16〕
这一段话实际上是黎氏标准的翻版。对于黎氏标准的不足,王力先生不是不知道,他在《汉语实词的分类》一文里就指出:“黎锦熙先生所谓‘句本位’,所谓‘依句辩品,离句无品’正足以说明功能论者离开了句子就没有法子辨别词类。……同一个词可以分属于两个、三个甚至于四个词类,归根到底等于否定了词类的存在。”〔注17〕
黎氏标准与教学标准和马式标准水火不相容,王力先生却不作任何解释地把它写进自己的诗论,从下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失误导致了对联理论界思想的混乱。
〔三〕对联理论界对词类标准的疏忽
今年我和中国楹联学会网一些超级版主和对联评委的接触中才知道,大都不知道我国语法界曾经为词类的分类标准有过几十年的争论,竟然以为王力的词类标准和现代教学语法体系完全相同。〔注18〕
最有代表意义的是一直坚持用“王力法度”审判对联的超级版主、对联终评委胡自立先生,自称要按照王力的语法体系,同时又再三声称要根据教学语法体系,他竟然对于马建忠和《马氏文通》一无所知。试举胡先生一些有代表意义的言论:
“本人只使用《古汉语》教学系统定义。语法学者都能统一自己的意见,为什么对联界仍对未统一认识之前的概念〔按:指马式、黎氏和字类标准〕越来越感兴趣?”〔注19〕
“推荐本文〔按:指“《语法提要》和《暂拟系统》的比较”〕的目的,希望诗、联界在研究、讨论《对偶句语法》和撰写文章时,尽量有一个语法语言的标准。”〔注20〕
“教学语法书是专家智慧结晶!”〔注21〕
“最方便是《现汉》(第五版)。不过我又犯糊涂了,孙先生不是主张按古文讨论……。怎么对现代又兴趣起来了!并准备拋弃‘教学语法’?”〔注22〕
“我坚决反对对联界,糊乱给出概念,我极力主张只用‘教学语法概念’和诗律中的语法概念。”〔注23〕
由此可以看出,在胡先生眼里,王力语法体系和教学语法体系竟然没有任何区别。
其它对联理论家是不是知道词类标准有如此复杂的背景,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很明显的,我所看到的主张句型一致和词性一致的对联理论著作里,没有一篇讨论过词类的分类标准,这至少是一个严重的疏漏。
对于词类分类标准的疏忽,“术业有专攻”是原因之一,而王力在诗论中对此不作任何解释,也加深了大家的误解。
〔四〕《名联体检诊所》词性辨析的错误
中国楹联学会网国粹论坛的超级版主、对联终评委胡自立先生组织了一班人马,建立了一个《名联体检诊所》栏目,发布了“名联体检诊所挂牌公告”,声称“有效的将一些不合格的作品阻挡在‘佳作、名联’之外;我辈不但要留给后人珍珠般的作品,还要留下基本正确的‘对仗’理论。” 〔注24〕
《名联体检诊所》采用“王力法度”,主要根据“词性相同”的标准,对许多古今名联是否合律进行诊断。很多古今名联仅仅因为一个词语的词性不对,就被开除“联籍”。
前面我们已经用铁的事实证明,词性不一致的对仗非常普遍。而《名联体检诊所》却偏偏坚持用“词性相同”判别所有对仗格律。现实与理论水火不相容的矛盾,注定了他们的分析必定强词夺理、穿凿附会。
他们穿凿附会的手法,主要是背离“一贯性原则”,采用多种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分类标准辨析词性。
我们可从三方面考察《名联体检诊所》在诊断对仗中的错误。
1、胡自立先生多次表明,要根据“现代教学语法体系”作为语法分析标准。可与此同时,又用字类标准解释对仗的词性问题。而这两种标准是相互矛盾的。
我在国粹论坛上用大量实例证明了词性不同的对仗比比皆是。例如:
介词对代词:畅以〔介〕沙际鹤,兼之〔代〕云外山。〔沈遘《过冀州》〕
动词对副词:盘飧市远无〔动〕兼味,樽酒家贫只〔副〕旧醅。〔杜甫《客至》〕
副词对介词:往来皆〔副〕茅屋,淹留为〔介〕稻畦。〔杜甫《自襄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
副词对代词:烟尘怨别唯〔副〕愁隔,井邑萧条谁〔代〕忍论。〔李佳佑《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
对于这些词性不同的对仗,胡先生一直是用“王力认为是邻对”来解释。〔注25〕
胡先生在这里就严重违背了“一贯性原则”:既然坚持对仗必须“词性相同”,就不能承认词性不同的“邻对”的合法性;如果承认词性不同的“邻对”是合法的,就必须放弃“词性必须相同”的总原则。《名联体检诊所》在此陷入了自相矛盾却懵不自知。
2、《名联体检诊所》还同时采用了三套语法学的词类标准辨析词性,一是“词汇意义”标准的王力语法体,二是“语法功能为主兼顾词汇意义”的教学语法体系,三是“句法标准”的黎氏标准。
《名联体检诊所》采用黎氏标准来辨析“词性相同”,尤为荒谬,请看《“名联体检诊所”黄鹤楼主楼对联体检报告书》里的一段辨析:
偏正结构双音名词作对仗,这是遣词作对用得最多的形式。王力先生总结古人构词规则,认为处在修饰地位的名词和动词活用为形容词。例: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杜甫《送何侍御》)
“霜鬓”对“绣衣”。名词“霜”与动词“绣”都活用为形容词。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杜甫《有感》)
“白骨”对“云台”。名词“云”活用为形容词与形容词“白”相对。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杜甫《骊山》)
“鼎湖”对“银海”。名词“鼎”和“银”视为活用作形容词相对。
处在状语位置形容词、动词与名词相对,被认作是活用为副词的对仗。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杜甫《散愁》)
“阴”是形容词,“夜”是名词。它们处在动词的前面,被认作是活用为副词的对仗。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杜甫《吹笛》)
“相和”是副词性动词、“几处”是表问话的名词。〔注26〕
在教学语法体系里,上面所有的实例全部都是词性不同的典型实例,《名联体检诊所》本来也正确地判断了它们应有的词性,可为了凑合“词性相同”的结论,无原则地滥用“活用”法度;词性不同相对的典型实例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词性相同”的例证了。而违背一贯性原则,就是错误的总根子。
要是允许采用黎氏标准话,《名联体检诊所》何必还要苦苦地辨析词性呢?只要检查对联的句法成分是否相同不就够了么?
况且,要是采用黎氏标准,那么根据一贯性原则,就必须放弃任何其它语法体系;决不能多种语法体系并存。
《名联体检诊所》为了自圆其说,还不时临时创造一些奇怪的语法概念作为理论根据,如“相和”是“副词性动词”,“几处”是“表问话的名词”〔按:“相和”是状中词组,动词性短语;“几处”是定中词组,名词性短语〕。又如胡自立解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时说:“‘天地外’对‘有无中’是三字格方位词相对。上下联的词性也不存在问题。”这里的所谓“三字格”完全是胡先生杜撰的语法术语;而且“三字格”又怎么能解释原句里面名词和动词相对的事实呢〔注27〕?
在《名联体检诊所》的引导下,国粹论坛众多网友自然针对词性是否一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国汉语语法体系一直是百花齐放,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即使是都采用“功能兼顾意义”的标准的各家学说,在词类的类别、词性处理的具体细节仍有很多分歧。
由于大家头脑里根本没应当遵守“一贯性原则”的概念,大家自然各尊一派〔或数派〕,各执一词:有的尊北大王教授,有的主南中黄老师;有的援引朱德熙,有的引证吕叔湘;胡自立先生自己就不断在王力体系、教学语法体系和黎氏体系之间游移,还时而周荐教授这么说,时而冯志纯教授那么说,时而法语法学家邢福义这样说,时而又《汉语语法修辞概论》里李忠初、李伯超、盛新华那样说,而且大家都理直气壮,自以为是,互不服气。
逻辑学告诉我们:前提不自洽,结论就无法自圆其说,甚至荒谬或没有结论。
罗素曾经说过:根据两个相互矛盾的大前提,我可以证明一个女人可以从烟囱里面飞出去。
大家从来不考虑采用一贯性原则辨析词性,各自采用不相同的语法体系。怎么能不得出许多相互矛盾甚至荒谬的结论呢?
3、《名联体检诊所》孤立片面地辨析词性,把许多古今名联开除“联籍”
《名联体检诊所》对于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对联,就采用相互矛盾的的语法标准,穿凿附会地证明它们“词性相同”。而对于他们看不顺眼的对联,却反其道而行之,随意地根据某一个孤立的理由,片面地武断地甚至是错误地断定它们词性不合,立马开除它们的“联籍”。
最典型的例子是胡自立先生的《鹳雀楼征联部分获奖作品语法问题研究》里面的几则对联分析,原文不多,全文照抄于下〔注28〕,并逐条评析:
原文:
1
何必再题诗,有名句千秋,举酒自应多感慨;
已然皆放眼,看黄河万里,登楼犹可拓襟怀。
动词“感慨”对名词“襟怀”行吗?
孙逐明按:
按照教学语法体系,“自应多感慨”对犹可拓襟怀”的词性和语法结构是:
自〔副词状语〕应〔能愿动词+〕多〔动词谓语〕感慨〔动词宾语〕
犹〔副词状语〕可〔能愿动词+〕拓〔动词谓语〕襟怀〔名词宾语〕
动词“感慨”之所以能对名词“襟怀”,是因为它们都作宾语〔在“暂拟教学语法系统”里动词“感慨”被视为“名物化”〕
这里矛盾的焦点在于“多感慨”里的“多”,它竟是副词表示“非常感慨”呢?还是作动词表示“增多了感慨”呢?
教学语法系统告诉我们,利用语法功能辨析词性,一要看它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二要观察相邻的词语的组合关系。“多感慨”前面的“应”是能愿动词,表“应该”;我们只要观察“应”和谁组合成“能愿短语”就可一目了然;显然,原文的意义不是“应该感慨”,而是“应该增多感慨”,故“应多”是能愿短语,“多”在这里作动词是无疑的。这副对联根本没有失对。
原文:
2
十万里楼台再穷远目,重看了依山白日,入海黄河,自成天地神游,胜迹无边开朗抱;
五千年风月一寄高怀,更惹来酒胆诗肠,文心画手,并作春秋畅想,豪情旷古起雄篇。
“开朗(形)抱(动)”对“起(动)雄篇(名)”行吗?
孙逐明按:
网友香曼君指出胡先生断错了句,原文应为“胜迹-无边-开-朗抱”,“开”是动词,“朗抱”是名词。胡先生已经承认了错误。
原文:
3
立中州而挽两京,握雍豫之枢,风气云凝拥雀阁;
依古渡以连三省,占河山之胜,人文霞蔚壮尧都。
“气”和“云”可凝,有“风凝”的自然现象吗?
孙逐明按:
胡先生在这里断又错了句,原句应为:“风气-云凝-拥-雀阁;人文-霞蔚-壮-尧都。”“云凝”和“霞蔚”都是古汉语里的名词直接作状语,意思是“象云一样凝结”“象霞彩一样茂盛”。根本不存在什么“风”能不能凝结的问题。
原文:
4
沧桑未改牛脾气,
进退还凭铁骨头。
“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与牛脾气何干?与黄河大铁牛何干?
孙逐明按:
此句不牵涉语法,故不论。
原文:
5
旧事已沉湮,惟存绝唱新声,伴九曲黄河,同驰万里;
名楼重耸峙,正好抒怀纵目,引五洲俊彦,更上一层。
“惟存(动)绝唱(名)新声(名)”对
“正好(副)抒怀(动)纵目(动)”行吗?
孙逐明按:
前面提到,胡先生在讨论著名诗人名句里动词可对副词时,用“邻对”解释。此联“存”对“好”也是动词对副词,胡先生却只字不提“邻对”了。
此联后半部分属于“自对”,也根本不存在词性失对:
绝唱(偏正结构)新声(偏正结构)——自对;
抒怀(动宾结构)纵目(动宾结构)——自对。
原文:
6
登楼弹月,兰雪堂除,西望长安千古地;
把酒吟风,杏花村渡,中流永济一方天。
“长安”对“永济”专用名词相对。
“西望”是动词,“中流”何义?什么词性?
孙逐明按:
胡先生断定“中流”为名词的理由是:《现代汉语词典》里“中流”指“水流的中央”,为名词。胡先生竟然不知道古汉语双音词并不多且不固定,“中流”更多情况下是两个单音词,可以解释为“中间流经”,与“西望”是工对;各个旅游网上习用语“两岸夹峙,一水中流”便是明证。
原文:
鹳雀楼征楼,是地方政府花重金为名楼征联,会制成匾挂在名楼各处,是否代表当今楹联界最高作品另当别论,起码也要是及格作品,以上作品是否能过以语法观察对联这一关值得商榷,如果不及格就不是挂多久的问题,是一天都不能挂的。
孙按:
上面六副对联,除了例4是内容方面的质疑,凡牵涉到语法关系的对联,胡自立先生的分析无一不错。古今许多合格的名联,就这样被胡先生轻率地片面地列为“不及格”而“一天都不能挂”,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语法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运用语法学来研究修辞,必须具备足够正确的语法知识;仅仅凭一知半解的皮毛和错误的方法,动辄就开除谁谁谁的“联籍”,怎能不闹笑话呢?
当然,《名联体检诊所》之所以犯错,王力先生的误导也难辞其咎。
【注释】
〔注1〕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三册
〔注2〕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三册
〔注3〕王力《诗词格律十讲》
〔注4〕我所看到赞同“两个一致”的对联研究者有:任喜民、李宁、曾伯藩、陆伟廉、常江、潘佛章、达之、三羊、陈树德、常治国、蒋有泉、符济舟。
〔注5〕王力《诗词格律》
〔注6〕王力《诗词格律》
〔注7、注16〕〕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8年下册第一分册,第1164页至1165页。
〔注8〕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第176页。
〔注9〕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第170页。
〔注10〕上海教育出版社《修辞和修辞教学》1985年7月第一版,第164页。
〔注11〕见国粹论坛帖子: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58479&page=3
〔注12〕邓福南《汉语语法专题十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注13〕吕香云《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95至96页。此书封面王力题词。
〔注14〕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版,第435至448页。
〔注15〕见国粹论坛帖子第17楼: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72355&page=1
〔注17〕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版,第450至451页。
〔注18、注22〕见国粹论坛我的帖子《知识:我国区分词类的三大派别》: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71162&page=2
〔注19〕见国粹论坛帖子第4楼: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72544&page=1
〔注20〕见国粹论坛帖子第1、2楼: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54961&page=2
〔注21〕见国粹论坛帖子第1楼: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74154&page=1
〔注23〕见国粹论坛帖子第35楼: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star=2&replyid=49803&id=71259&skin=0&page=1
〔注24〕见国粹论坛帖子《名联体检诊所挂牌公告》:
http://www.zhgc.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2&ID=58479
〔注25〕见国粹论坛帖子: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72466&page=1
〔注26、注27〕见国粹论坛帖子: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59432&page=1
〔注28〕见国粹论坛帖子: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68895&page=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 10:31:55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