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李娜——此情温暖人间 [打印本页]

作者: 叠嶂入云多    时间: 2007-9-27 15:19     标题: [原创]李娜——此情温暖人间


1.

“夜听疏疏还密密”,记不清是哪年的雪花。风云惨惨,四野茫茫,一片两片三四片,飞入芦花皆不见。久违的雪纷纷扬扬,恍惚之间,似乎置身在一个寂静的空间,没有一盏灯火。

汽车的马达声响过,这是一个城市的夜。雪还在下,偌大的天地成了一块农田,密密疏疏,多像是插秧的声音。我喜欢它这种旁若无人的气度。霓虹也逐渐蒙胧,隐约染上了一丝说不清的倦怠。天地无殊响,清越我自知,与这样的雪夜对坐,蛰伏的思绪不禁活络起来。

这些年来,气候不大如从前了。记忆中故乡最近的一场大雪发生在念初中。温柔弹指成灰,故乡渐行渐远,麦子一茬一茬。高楼丛林里散发着五色霓虹,我和它们只是一一擦身而过。邻里敲门的剥啄成为一个远年的词汇,那些清越恐怕都成为化石了,丢失在不知名的博物馆,楼层房间不详。

黑夜的电脑闪着幽深的光,听一曲《青藏高原》。这片海天之外飘来的羽毛让我喟叹不已。心儿仿佛刚刚学会奔跑的高原羚羊,小心地丈量着那崇丘之间的一陇陇土地。算来,听李娜的《青藏高原》已经有一些年头了。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我们金竹乡的广播站为了丰富大伙的生活,便有了给家家安广播的想法。没有电线杆,就把龙湾潭开凿的石头柱子竖起来派上用场。那时候,乡间的房子挺像梁实秋《雅舍》里那种情形:“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粼粼,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严格说来,那时的“砖柱”是凤毛麟角,一座夹了砖的房子足够农妇把手指翘成凤凰欲飞的样子比划好一阵。喇叭,也就是我们口头的广播,一般是订在墙壁的木柱子上,下面接了一跟铁线,埋到土中,据说是避雷之用。每天早晨6点,新闻就如约而来了,再后面就是一些广播站选放的革命歌曲,《义勇军》、《学习雷锋好榜样》、《南泥湾》经常可以听到。我想这些曲子已经是一块木板了,注定会和其他物事拼成棺材,很多年后,我们就躺在其上,离开这个世界。

大概是九一年,我们村牵电了。机耕道还修到了村上的学校。那些石柱子便废弃了,立在斜阳里,供傍晚的乌鸦作短暂的栖息,柱身上白色的鸟粪清晰可见。电线杆树起来了,我甚至能回忆起它像红旗一样迎风招展的样子。各家的喇叭也废弃了,取而代之的是梁上那些能对着旷野振臂高呼的高音喇叭,声音传得很远。然后,没有谁去嘲笑那些石柱。有些石头,还是冒着风险从龙湾潭的“鸡关石”上开采来的。我们的小学中学(不算完整的中学,因为只有初中)以前没分家,围着乾隆年间保留下来的一间残庙而建。相传有年下边走龙,溪水夜里涨至庙门,和尚彻夜祈祷也无济于事。鸡关石舍了一身修炼,引颈长鸣,黎明提前到来,孽龙惊惶而走。故乡土地贫瘠,长天旷野倒是富有,豹子沟甚至在80年代还有猛兽盘桓的足迹,但是紧巴巴的日子不免单调,所以劳作的农民也会偶尔叉腰仰天长啸,打破了静谧的田野,却引发更深的沉默和叹息。单摆一样的日子像随处可见的牙签,剔来剔去,久了也让人生厌,广播的开通无疑是一次面向长天大地集体要求释放的长啸。为此,耿直的乡亲不惜触怒鸡关石。

再后来,大家发现了翻来覆去播放的十几首歌中多了一个女子荡气回肠的声音——李娜,青藏高原。乡亲门说不出它的好,但内心着实喜欢,整个村庄都在黎明倾听,一言不发,只剩下麻雀在叽叽喳喳。

当时,我并不知道,李娜这样一位歌者正是走过了更多的华夏土地,体味了更多的人间悲欢离合,才能喷薄而发,对着莽莽山河,吟唱出那一声声深情的清啸。


2.

我一直以为李娜骨子里有一种故乡情结。从城市望故乡,蓝色故乡,这样的歌曲比比皆是。

更为难得的是,李娜一直擎着那一面故乡旗帜跬步前行。从河南戏校到河南豫剧院一团,到河南歌舞团,再到首都通俗音乐界,后来深入百花丛中,她的情怀都没有改变过。
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
前人这首诗和李娜的境遇何其相似。所不同的是,她更像是一朵莲花,只向碧流中心抱,不向美人怀中偎,高标卓异。李娜何其艰辛,珠玉之身在红尘里摔打历练;李娜何其幸运,有那么多资深的艺术工作者和她一路同行。张千一等大家有了好作品往往首先就想到她。这种双方契合,本质上一种情怀的惺惺相惜。

好人一生平安,这不啻于温暖月光对劫难人间的深情摩挲;望城市从故乡,发出对失落的精神家园的询问;黄河的渡过,则是埋首古老河床和空旷的荒原对理想之光的顶礼;武则天,是对女儿精神的礼赞,和《木兰辞》一脉相承,在宫廷影视歌曲中独树一帜——如果说“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是对少数民族爽健的惊叹,那么,《武则天》则同样完成了一大转折,从强行栽上儿女情长尾巴的宫廷剧歌曲窠臼中脱颖而出。青年作家董一兵的散文集《千年回响》对武则天生平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而《苦篱笆》、《优伶怨》等折射现实的歌曲可称为当代歌史。纵观李娜200多首歌曲,你会发现这些歌曲几乎涵盖了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既有传统爱情主题的就算是河干、未了情,有政治主题类的为人民服务,有对现实主义文学主题进行再创造的说聊斋,有几近失传、富于民俗地方遗韵的歌曲比如小放牛,有讴歌地方风物的歌曲黄土高坡,有颇具摇滚色彩的信天游,有唱尽历史沧桑的风满楼,有打通民通壁垒、惊天动地的青藏高原(其实李娜打通的不止民通壁垒,她扎实的戏曲功底使她处理歌曲有了更大的弹性空间和多种手段),有刺取历史、表现宏大主题的组曲苏武牧羊(一题七叹,史家情怀,韵味堪追胜温庭筠的《苏武庙》)……李娜最动人的歌曲,恐怕得数《嫂子颂》,这是提炼民族那段烽火岁月的不世经典。“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诗甚至震撼了宋朝皇帝,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首体现某女子做作之处的伪气魄诗。默默无闻的李娜,却固执地以一个娱乐业歌手的身份,把一系列重大主题的纤绳勒进自己的肩胛。

这名奇女子,深味了人间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在1997年5月19日,只身去了天门山。那是她一生的一个转折点。

几乎时隔十年,有一群人,还深深怀念着她那一声声清冽的啸。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也足以湮没一个曾经的明星歌手。

TBC


附李娜《黄河的渡过》歌词:

让风在滚滚水面上发狂
让心在莽莽荒原上流浪
没有船 没有一支浆
让我用理想渡过这片汹涌的时光
让路在滚滚黄沙中延长
让梦在万物惆怅中游荡
没有草 没有一只羊
让我用石头镶嵌一段古老的河床
站在你最初诞生的地方
我伸手摸到太阳
为一次千万年的流淌
你溶化了每座冰山放射的光芒
渡过岁月 渡过岁月
把光明写在滚滚水面上
渡过生命 渡过生命
把永恒留在温暖的天堂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7-9-27 15:42

对李娜的生平不太知道,但是很喜欢听她的歌曲。 至今仍然以为《青藏高原》无人能及。

其实,喜欢一个作者就去读读他的文章,喜欢一个歌手就去听听他的歌。别的本来也不必问。知道得多了,能感受到的东西反而少了。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7-9-27 16:20

好象现在在美国出家呢。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