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细雨
自在飞,
谁家炊烟
青青垂。
十八弯上
推车者,
应是刘年
载诗回。
2007-10-29
呵呵,多载些诗啊!____
古人骑驴
你骑车
一路寻诗
一路歌
-
汗水浇花
大家赏
乐得刘年
笑呵呵
稍作调整,易一字,即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了:
细雨斜风自在飞,炊烟谁宅青青垂。
十八弯上推车者,应是刘年载诗回。
自在者,刘年也。
感觉是一种心境.自然,自在.
似是在黄昏时候,斜影低迷的乡间小路上,悠然自得随意无拘.
稍作调整,易一字,即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了:
细雨斜风自在飞,炊烟谁宅青青垂。
十八弯上推车者,应是刘年载诗回。
微斋兄所言甚是。
觉得改后的语言,虽然合律,只是谁宅二字,稍多古意,而我志在新诗,权衡得失,维持原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1:01:11编辑过]
谁家炊烟
青青垂。
这一句的一个"垂"字,让我失魂落魂,意乱神迷了很久,想来想去觉得没道理,又觉得有道理,烟往下垂,很显然在物理学中说不过去,但诗是艺术,不是科学,更何况有了"斜风细雨自在飞"作铺垫呢?既然有风雨自在飞,肯定会往下飞,往下飞的风肯定也能把上升的烟吹得往下蹿,乍一看,不就是烟囱口垂下的一匹青青的丝罗吗.就好像这样的一个场面:一个撒谎的孩子说漏了嘴,让人识出破绽,改正已来不及,只好急中生智,冒出一句圆谎的话来,稚嫩的声音是这样说:"是因为"斜风细雨自在飞"嘛,所有才有"谁家炊烟青青垂"的结果哦,你们不要对我凶嘛",于是大人们才收回了斥责,满意离去......
此诗很成功,但稍有不足,我认为把前两句的位置调一下,效果更佳,使这个"垂"字,更突兀.后面的解释更有力.
谁家炊烟
青青垂。
斜风细雨
自在飞,
这样就有了"飞来柳絮片片白,夕阳返照桃花渡"的风致.正应验了西方的一句谚语,解释得好的谎言,已经不是谎言了.
楼主真是诗才横溢,锦口绣心.
谁家炊烟
青青垂。
这一句的一个"垂"字,让我失魂落魂,意乱神迷了很久,想来想去觉得没道理,又觉得有道理,烟往下垂,很显然在物理学中说不过去,但诗是艺术,不是科学,更何况有了"斜风细雨自在飞"作铺垫呢?既然有风雨自在飞,肯定会往下飞,往下飞的风肯定也能把上升的烟吹得往下蹿,乍一看,不就是烟囱口垂下的一匹青青的丝罗吗.就好像这样的一个场面:一个撒谎的孩子说漏了嘴,让人识出破绽,改正已来不及,只好急中生智,冒出一句圆谎的话来,稚嫩的声音是这样说:"是因为"斜风细雨自在飞"嘛,所有才有"谁家炊烟青青垂"的结果哦,你们不要对我凶嘛",于是大人们才收回了斥责,满意离去......
此诗很成功,但稍有不足,我认为把前两句的位置调一下,效果更佳,使这个"垂"字,更突兀.后面的解释更有力.
谁家炊烟
青青垂。
斜风细雨
自在飞,
这样就有了"飞来柳絮片片白,夕阳返照桃花渡"的风致.正应验了西方的一句谚语,解释得好的谎言,已经不是谎言了.
楼主真是诗才横溢,锦口绣心.
谁家炊烟青青垂。虽经三生石讲解,仍觉不妥。
谁家炊烟
青青垂。
这一句的一个"垂"字,让我失魂落魂,意乱神迷了很久,想来想去觉得没道理,又觉得有道理,烟往下垂,很显然在物理学中说不过去,但诗是艺术,不是科学,更何况有了"斜风细雨自在飞"作铺垫呢?既然有风雨自在飞,肯定会往下飞,往下飞的风肯定也能把上升的烟吹得往下蹿,乍一看,不就是烟囱口垂下的一匹青青的丝罗吗.就好像这样的一个场面:一个撒谎的孩子说漏了嘴,让人识出破绽,改正已来不及,只好急中生智,冒出一句圆谎的话来,稚嫩的声音是这样说:"是因为"斜风细雨自在飞"嘛,所有才有"谁家炊烟青青垂"的结果哦,你们不要对我凶嘛",于是大人们才收回了斥责,满意离去......
此诗很成功,但稍有不足,我认为把前两句的位置调一下,效果更佳,使这个"垂"字,更突兀.后面的解释更有力.
谁家炊烟
青青垂。
斜风细雨
自在飞,
这样就有了"飞来柳絮片片白,夕阳返照桃花渡"的风致.正应验了西方的一句谚语,解释得好的谎言,已经不是谎言了.
楼主真是诗才横溢,锦口绣心.
谢三生石兄细致准确的分析与评论.
如今,象这要读诗的人越来越少了.
几时请你吃东西.
谁家炊烟青青垂。虽经三生石讲解,仍觉不妥。
为什么不讲出自己的道理呢.
此诗还有特别的妙处,等我忙过了再来回帖。
此诗还有特别的妙处,等我忙过了再来回帖。
这首诗前后两节视角的变换是又一妙处,
第一节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视角。
而第二节用旁人的视角来写诗人自己,便妙不可言了。于画面变得深远阔大。
苏东坡有首《行香子》用过这样的手法。“何人无事,宴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借山上游客之眼来写诗人自己。不仅“风致嫣然,便是画意”。(《词洁》卷三)
也如黄苏上引书说“于旁观着笔,笔笔有余妍,也是生新跳脱之法”
诗评俱佳。
加精欣赏。
像这样的各抒己见,能够互相促进和启发,正是我们来论坛交流的目的,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呵呵。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