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诗歌语言总在走向诗歌化,能抗拒与改变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1 17:22     标题: 诗歌语言总在走向诗歌化,能抗拒与改变吗

现实中,人们对诗歌的看法五花八门。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对诗歌语言看法的分歧和众说纷纭。

喜欢古诗的人愿意用古字、古词、古典、古句、古语。那怕写古诗,不注重用现代字、词、句、语。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口语新诗者专爱口水。为什么非口水语言不想用、不能用呢?

懂一点欧式语言的人,就说中国诗歌的语言应该欧式化.一个中国人,写给中国人看的诗歌,为什么要那么崇拜欧式语言?

有的人就强调,诗歌的语言应该走向散文化。为什么比散文更精彩的语言不能诗歌?硬是把散文当诗歌.

有的人主张,诗歌应该用普普通通的中国普通话.为什么比普通话更精彩的语言不能诗歌?要自己捆绑自己?

想想看,现实中说不清人们给诗歌语言设了多少小山头式的限,出了多少个难题。上面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

中国五千年古诗的语言诗歌化积累精华,近于被所有的新诗者们抛弃了。形成了一种局面,新诗必须抛弃与拒绝古诗的一切语言,否则就不是新诗。势不两立,新得多纯啊。

近百年来新诗的语言诗歌化积累精华,也让好多人给否定了,理由是为了创新。新得杀爹埋祖宗,创新得多能啊!

上述的限和抛弃,真的是诗歌的需要吗?真的是诗歌发展方向吗?

可以看出来,要说清一些上述分歧的对与错、是与非;要想为今后诗歌语言发展方向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必须对诗歌语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有点认识。

那么诗歌语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和师的看法是:

诗歌是独特的文体。

诗歌这种独特的文体,主要是来于独特的语言。

独特的语言才筑造成独特的文体。

诗歌的语言独特在哪里呢?

独特在:

诗歌既需要理性语言;但是,理性语言必须精炼化、艺术化。

诗歌又需要非理性语言;非理性语言近于是诗歌的独有;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好大程度在非理性语言的创造。

诗歌更需要理性语言同非理性语言的合理结合与巧用;用得好,从语言角度讲,才能写出最好的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2 8:12:11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1 17:30

最近正在写这篇文章,在诗歌报开始贴了二、三日了。今开始在这里也贴。先要说明的是,文章是针对全国诗歌现实写的,绝不是个别行为。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5-8-11 19:16     标题: 诗歌语言走向诗歌化,谁能抗拒与改变

欢迎这样的讨论。

请大家发言。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3 07:20

一、靠非理性语言抗大旗,诗歌面貌少人识。

诗歌的理性语言,是指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语言。

非理性语言,是指那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

在理性语言的基础上,巧用非理性语言,是诗歌语言的一大特点。

诗歌,如果都是理性语言,几乎难免犯着冗长繁琐、僵死而呆板,缺少诗味。

如果都是非理性语言,或者非理性语言过度了,那又会让人难于理解,成为鬼诗、天书。

理性语言加上非理性语言,会让诗歌既精练、形象生动,又深邃、机智、妙笔生花。

(一)诗歌非理性语言,主要有:

1、字、词、词组、不完整句,在诗歌中都可以独立成句子,而且被广泛、大量使用。

这既是诗歌的语言特点;又是语言诗歌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去枝抹叶,只留句子的骨干成分,是语言诗歌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也可以把几句话的相同骨干成分,及不同骨干成分,合并到一个诗句中。

在诗歌中,不光是副词可以省略啊,有时主语、谓语省略了效果更好。(请见<台风>)

3、字、词、语、句序的错位与颠倒是语言诗歌化的特技。搞好了能创造出多种奇特美。汉语本来就具有字、词、语序可以前后颠倒的特性,再加上人为的让字、词、语不按语法规范序的排列及词反常搭配,语言的诗歌化天地就更宽广了。(请见<日记>)

这种反常,在散文和其它文体中,是病句;而却可能成为诗歌的妙句。变更字、词、语序及反常搭配,是普通语言诗歌化的另一重要方法。

4、 句子,整段文字的非常理飞跃性排列是语言诗歌化的高级技巧。

诗歌是可以有异于其它文体的语言、文字排列方法。也可说成,在其它文体中很多非法语句及句子在文章中的飞跃与跳跃,是文理不通;而在诗歌中可以成为高级的语言技巧。(<亚洲铜>,不过,在我看来此首诗这一方面搞得有些过度了.)

5、变语,理性非理性之间的语言。

变语是不按语言习惯而诗的诗歌语言。诸如把看电影叫“电影钻到我眼里”,各方面、各种语言都可以变着法的说。

这种诗歌化的形式,时下最多,有的搞得真不错。也有搞得不好的,一是他的诗歌语言近于都是这种变语,变语多而滥。二种是勉强,说它不好,也对付,说它好劳而无功。三种是不好,变而还不如不变的好。

变语变后,一定要能给读者那怕只是一个方面好的效果;而不是诗歌语言变就好,为变而变。

(二)靠非理性化语言抗大旗,诗歌面貌少人识。

上面说的是诗歌语言非理性化的能。有没有非理性化的不能呢?我的回答是有。有什么?

就以海子的诗为例(俺不是海子迷,对海子理解得不深,可能说得不好、甚至说错了,如果有这种情况,请网友批与指出)。海子的诗我给他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是按常规诗歌语言写的诗,这一些就是普通类型的诗。海子的作品中,受欢迎人数最多的是这种诗,特别是在青年人中。

这种诗没有不好懂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理性诗歌语言较少)是他这种诗中的代表和他的精品。

二部分是非理性语言用得少一些(算是适度,或者稍重吧)。如,《日记》。人们当常规语言的诗歌读也对付,要当非常规语言的诗歌也行,不管谁读都可以算是说得过去的诗歌。

三部分是非理性语言过甚的诗歌。如,《亚洲铜》,或者比这诗更非理性语言的其它诗歌。

这首诗,诗歌标题是个不确定的概念(或者说没有这么个概念).诗文中,也有大量让人不解、难解、费解的句子。

常规诗歌语言的读者看来,说它是诗,简直是胡说八道(当然,这还不是非理性最重的);非理性语言的诗歌迷们还觉得挺好。

这首诗尽管被不少人说成是名篇,我以为,非理性语言用得太过了些。说它过:

第一, 它几乎失去了常规诗歌的基本牲,几乎成了天书诗。

第二, 这首诗很大程度失去了一首诗歌让人欣赏的约束范围。读者可以任意猜(也叫欣赏,好、坏双向)着去理解。这就出现了问题:

首先,有的人只从字面猜那个“亚洲”、“铜”,就猜 到了铜文化。于是,就把这首诗说得天花乱坠,好上了天。

就从字面猜,那个“铜”字也可以猜成铜钱的“铜”;这个铜可就是“铜臭味”了。这首诗不能按铜臭味的思向读吗?我觉得是能的。

其次,有的人从谐音猜 ,可以把“亚洲铜”猜成 “押就筒”。

“押就”,是戏剧最后的节目也。一个人的人生戏剧押就节目是什么呢?就是死亡和尸体处理。

“押就筒”不就是“焚尸炉”吗?人们按这个思路读读看,这首诗能好上天吗?

此外,有的人还可以向更坏处猜,把“亚洲铜”猜成牛屁苍蝇的“嗡嗡嗡”这样猜法,这首诗会成为什么玩艺啊。

另有,当然有的人也可以向中性里猜,这可以猜成农村儿童在敲鼓娱乐玩呢,就成了“咚咚咚”这首诗就成了一首儿童戏耍的东西了。

可见,那些语言更加非理性化的诗歌,还不把读者弄得更不知东西南北了吗?

这首诗,句子非理性化重了一些,有的让人费解.句子的排列跳动与飞跃更是重了些。这样,诗歌从句子,到一段诗,再到整篇诗很多都不是常规了,成了非理性的东西。

这种诗在中国读者那里,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多少吸引人,让人去仔细琢磨的一见钟情的魅力,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猜这种面貌全非的诗歌。据我所知,大部分读者见了这种诗是不理睬的。

还有,这首诗从思想感情到哲理,都没有什么新东西,就是按亚洲铜文化解,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些东西。让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明白了,却是一个没有新东西的玩艺;从这个角度讲,叫名篇人们也会觉得不心悦诚服。

上述说法,有人也许会反对,常听到人说,好诗应该让读者展开自由欣赏的翅膀。

应当承认,一首诗歌包含可欣赏的内容越多、越深,常常也是最好的。

但是,又应当承认,任何一首好诗歌,都必须有一定的阅读约束范围和阅读指向;否则就可能成为坏诗。如,岳飞的《满江红》,如果从秦桧嘴里吐出来,多数人会认为他是在满口喷粪。诗歌的阅读约束条件是多方面的,这个例子单从作者这一个约束条件来看,就会让人觉得假得没法再假了。

再就是,一首诗歌的阅读约束条件绝不是越少越好;欣赏的自由度也不是越自由越好。试想,如果自由到无限后的极至会是什么呢?

那应该是一张白纸。哈!这样的话,人们就用不着写诗了,有一张“白纸”就会想什么来什么,够古往今来所有的人欣赏了。而且,这张“白纸”诗歌当是好的绝顶和极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4 7:16:34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3 07:22

哈,这个网叶来的人太少了啊,讨论不起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4 7:22:05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4 07:18

以下是引用梅梅子在2005-8-13 7:22:23的发言: 哈,这个网叶来的人太少了啊,讨论不起来啊。.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4 07:24

海子的三首诗附后: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 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

  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日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三)非理性语言非而有度,诗歌创新才能新而可认。

非理性语言,可以是诗歌的语言,而且可能成为最精彩的诗歌语言。但是,要用得好,用得巧,用得高明,关键是一个适度。

这个适度的关键是什么呢?

诗歌的句子、整篇诗,它可以包括很多内容,却不能是任意的、什么内容都可的。

诗歌的思想、哲理,可以是深邃的,却不能是让人无法知的。它可以是神秘的,这个神秘的面纱又是可以揭去的。

句子、诗歌的多内容,一般不应该是互相对立的,有你没有我的等等。

否则,太非,就会成了非诗。

太非,也可能成为隐晦诗。

太非,还可能成为天书诗。

太非,又可能成为鬼语诗。

我们有理由反对搞非理性诗歌语言的天书,也反对搞非理性语言的鬼语诗歌。还反对用这种语言搞非诗、垃圾诗、害性诗等等。更反对这种诗被崇上天,甚至称霸。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6 07:47

二、诗歌的语言总在诗歌化,谁能真违背与改变?

汉语诗歌,从它诞生那天起,它就从普通语言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一直在走向独特的诗歌化。也就是说中国古诗语言的诗歌化,已经走了几千年的路程了。

汉语新诗,语言诗歌化也近百年了。

可以说,前人给我们积累了无数的好经验。主要的有如下的方面。

(一)诗歌的语言在“守真”中诗歌化。

真是诗歌感人的基础东西,假就失去了诗歌的基本魅力。按理说语言是没有真与假的。

诗歌是人类语言最高明的组合;假,就可能出在这种组合中。现实中有无数的诗歌语言,鼓动着假的客观现实。

诗歌语言的真,应该有几个方面的意思。

1、真实。

诗歌语言要能真实的表达所诗之事、物、思想感情;而不是假的。假的语言组合,是最不好的诗歌语言。

时下的大假,只说二。

一大假是一点好代全面好。颂官员的所谓政绩诗,一人为的搞那么一个小典型当全局性好的政绩,加以颂扬和高歌。

二大假是一点不好全面不好。垃圾诗这种东西很多,政治垃圾诗这种东西更多。

上面的一大假是是少好与多好的错位与颠倒,这种诗与官极不得民心,只能向上讨点高利己。上面的二大假,就是好坏、真假、是非的颠倒了。这种假照样不得人心,只能在其同类中鼓噪,坏自己的名声。

2、 恰切。

诗歌的语言也要求能恰切的表现、表达所诗的事、物、思想感情。不恰切的语言,一定诗得不美,而切还会真得有水分。

诗歌的真实与恰切,包括诗歌中的比喻;比、兴;象征、意象等。我的感觉先锋诗中,象征、意象不恰切的问题比较大,让中国很多读者不买账。

附俺的小诗《台风》于后。

台 风

(一)

呜哇呼!

呼啊哇!

风撼山,

水摧涯。

海里巅峰重重,

岸上白水洼洼。

电闪雷鸣轰霄汉,

银河腰断从天下。

瀑布四野走,

蟹鼋山门爬。

神惊退避神仙宫,

鬼怕龟缩阎罗家。

山洪狂奔冲,

江河决堤坝。

不识水愤气怒时,

一睹台风天地耍。

(二)

啸长空,

歼地杀。

娇花残,

嫩草趴。

虫蚁遭受劫难,

禽兽拼命挣扎。

山颤林摇病树折,

砖滚瓦飞泥屋扒。

孤树趔趄,

老鸹喑哑。

风卷残尘清枯朽,

水荡污浊平凹洼。

高楼近刺天,

大山远如画。

水顺气和温柔美,

万物竟胜争繁华。

网友别笑俺自夸。俺以为在这首小诗中,我谈到的语言诗歌化好多方面都能找到例句或影子(当然,用得好坏当别论)。

人们粗一看,可能会觉得不真实;真经历过台风的人仔细想想,一定会感到真实性是很好的。


作者: 石琴    时间: 2005-8-16 14:26

这里的诗友们对于诗歌理论似乎感兴趣的不多,楼主勿须介意。识者只会取舍。 理论总是滯后的。是大量写作实践总结归纳基础上的一种概括和萃取,并用以引导创作。所以,写研究文章最好勿离开作品空乏去说教,诗论则更应文字活泼,富于文学性和诗味,才会吸引读者。楼主及孙先生的大作,都已拜读,立论及观点颇有意义,惜行文板结了些,似本人下决心硬读的不会有几个吧? 以上为闲言。下面讲点读后感。

(诗歌是独特的文体。/诗歌这种独特的文体,主要是来于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语言才筑造成独特的文体。/ ) -----立论正确,这正是现代诗症结之所在,大量伪劣制造者之所以乱整且自我陶醉,就因为不懂装懂,没搞清诗歌的本质特征。梅女土抓住普遍的误识而论之,欣赏了。

(诗歌的语言独特在哪里呢?/ 独特在:/ 诗歌……理性语言必须精炼化、艺术化。/ ……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好大程度在非理性语言的创造。/ 诗歌更需要理性语言同非理性语言的合理结合与巧用;用得好,从语言角度讲,才能写出最好的诗。) ——这种分类概括没有真正道出诗语言的独特性。 诗歌语言的独特,在于它的艺术性:首先,它富于音乐节奏,这种节奏不完全是一般意义上的抑扬顿挫,它韵律强烈、充沛,有一种震人心扉的力度,沁人肺腑的魅力,诗语一出,别有光景,完全不同于其它文字;其次,诗歌的语言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跨越时空的思维,勿论理性或非理性的词汇,在情诸的驱动下,都变得自然而亲切……;第三,唯诗语可阶梯排列。伪劣诗一排便之其假。第四………让理论爱好者去更多挖掘吧。梅梅子这样去论诗语特征,我以为不妥。

寡人之言。我,习诗者。未必有理。


作者: 石琴    时间: 2005-8-16 14:40

“诗歌语言走向诗歌化”——无疑是对的。但什么才是诗歌化呢?理性与非理性语言艺术化精练化吗?——太浮泛。不如先提倡:回归传统。传承可歌可吟,拒绝散文化、欧化、胡言乱语神秘化、以及莫明其妙意象印象先锋实验标语口号化,等等。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7 08:23

二、之

(二)诗歌的语言在“炼精”的过程中,走向诗歌化。

语言不精炼的诗歌。

第一, 可能不是诗歌,硬把非诗说是诗。

第二, 不美不好。语言不精练的诗歌是诗,也大大降低了档次。精练也有几个方面的意思。

1、 字要精。

字的精,首先在少。准确表达了意思的前提下,精的极至就是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也不能少。诗歌的每一句话,每一段诗,每一首诗都达到这样了,才是精得最好。

字精的另一个意思是,精得准确。诗的每一个字都达到或近于字不能更换,位置不能改变。换一个字,都可能损害诗的最佳性。

要精到每一个字,在这句话中的位置也是最恰当的,变了字的位置,诗就可能不是最好。

2、 句要精。

诗中的每一句话,要精得: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都不能是最好。

要精到:这句话在诗段中的位置设置是最好的,变换了这句话的位置,就可能损坏诗歌的最好。

要精到:这句话是不能或很难变与换的;任何句子的变与换都可能损坏诗歌的最佳性。

3、标点符号也要精与准。

按社会通行习惯,有些标点符号可以省、不用;需要用的、用了的就要精准好;否则就有可能损坏诗歌的最好。

4、诗的段与节、一整篇诗也要精得与字与句类同或近似,就不说了。

中国有无数的典故,即典语。一个典故只几个字,却包贪着大、多、极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这是极极精练的语言。

成语是另一种极精练的语言。

还有缩语、简语(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信息化后)也是精练的语言。

我们应该反对,诗歌中大量引用已经死亡、半死亡,或者多数人不知道的那些典语。

人们普通有文化了,还一概拒绝用这些语言写诗,是不明智的,是违背诗歌语言应该精炼这个原则的。

5、诗事物、思想感情的最显著特征。

抓住所写事物、思想感情的最显著特征、最主要特征、最本质特征;再用最少的文字、最生动的语言写出来。否则,这些写不出来,很难做到精,也就是不精;怎么精那诗也难最好。

总之,真正的诗家没有不重视诗歌语言精的;没有不强调集中、概括、凝练的。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7 08:26

二、之

(三)律谐美音,荡魂牵心。

戴着音乐之花的诗歌语言,是更美的语言。

没有音乐美的诗歌语言,必须具备战胜音乐美的更多长处和优点,否则一般不能成为好的诗歌语言。

语言的音乐性,是诗歌同其它文体的主要区别之一。诗歌的音乐性,也有几个方面。

用语言的阴阳顿挫、轻舒缓急、高低变换、惊讶喂叹、感情波澜等等都可以构筑音乐美。

用语言文字的四声变换、词性词类搭配等构筑诗歌的音乐美。

用诗句韵脚韵律,构筑诗歌的音乐美。

用诗歌句子的节拍步,以及不同节拍步的句子搭配与组合来创造音乐美。

顺嘴与上口。诗歌只要做到了顺嘴与上口,就具备了相当程度的音乐美特性。凡是别嘴拗口的诗歌,音乐美就难大好。

语言音乐美的另一个内容,是人的思想感情(包括自然事物)的变化、律动同语言的音乐节律相谐调、一致。否则也是不好的。

我曾写了一首爱情诗,不能说体验不深,我自己也做到了很大的努力,音乐节奏感都很强,怎么改人们都觉得一般化,我怎么也找不到原因。后来。一个网友说,你诗歌的音乐节奏快而短促,不适合写至深的爱情。我才豁然开朗,这毛病是出在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同思想感情的律动相背离了啊。

还有一个问题是,处理好诗歌语言音乐美同诗歌思想感情间的关系。总的说,诗歌要讲究音乐美,不讲音乐美不好,否定音乐美更不好;如果音乐美同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大冲突时,还是要牺牲一些韵美的,不能搞音乐美至上。这又不同于以此为由,完全或基本抛弃音乐美。现实中有很多诗者是否定、抛弃了音乐美,而且有些成风啊。

中国诗歌历来最讲音乐美,唐诗、宋词 、元曲把这种音乐性推向规范化、模式化,达到了极至。诗歌的音乐美,深深扎根于中国人诗歌之中,想拨掉都难。诗歌抛弃音乐性,拒绝音乐美,就会脱离多数中国人。

不知大家觉得《台风》的音乐美如何?反正我自己是把音乐美很当事的。好坏自己往往又自迷不悟。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7 08:34

以下是引用石琴在2005-8-16 14:26:47的发言:

这里的诗友们对于诗歌理论似乎感兴趣的不多,楼主勿须介意。识者只会取舍。 理论总是滯后的。是大量写作实践总结归纳基础上的一种概括和萃取,并用以引导创作。所以,写研究文章最好勿离开作品空乏去说教,诗论则更应文字活泼,富于文学性和诗味,才会吸引读者。楼主及孙先生的大作,都已拜读,立论及观点颇有意义,惜行文板结了些,似本人下决心硬读的不会有几个吧? 以上为闲言。下面讲点读后感。

(诗歌是独特的文体。/诗歌这种独特的文体,主要是来于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语言才筑造成独特的文体。/ ) -----立论正确,这正是现代诗症结之所在,大量伪劣制造者之所以乱整且自我陶醉,就因为不懂装懂,没搞清诗歌的本质特征。梅女土抓住普遍的误识而论之,欣赏了。

(诗歌的语言独特在哪里呢?/ 独特在:/ 诗歌……理性语言必须精炼化、艺术化。/ ……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好大程度在非理性语言的创造。/ 诗歌更需要理性语言同非理性语言的合理结合与巧用;用得好,从语言角度讲,才能写出最好的诗。) ——这种分类概括没有真正道出诗语言的独特性。 诗歌语言的独特,在于它的艺术性:首先,它富于音乐节奏,这种节奏不完全是一般意义上的抑扬顿挫,它韵律强烈、充沛,有一种震人心扉的力度,沁人肺腑的魅力,诗语一出,别有光景,完全不同于其它文字;其次,诗歌的语言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跨越时空的思维,勿论理性或非理性的词汇,在情诸的驱动下,都变得自然而亲切……;第三,唯诗语可阶梯排列。伪劣诗一排便之其假。第四………让理论爱好者去更多挖掘吧。梅梅子这样去论诗语特征,我以为不妥。

寡人之言。我,习诗者。未必有理。

谢谢你能看与细说文章中的问题。

我很重视你说的问题啊。这种说真话的网友太少了。

俺写这篇文章的主旨,不妨你和其他网友当成现实诗歌现象的批判。为了批判得有力一些,也来些说理的东西而已。

我的长文章都是批判诗歌现实的,不大敢说是什么理论性文章。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5-8-17 08:43

拒绝散文化、欧化、胡言乱语神秘化、以及莫明其妙意象印象先锋实验标语口号化,等等。 ——OK!!!哈哈,这又欧化了。
作者: 齐云    时间: 2005-8-17 09:01

一、靠非理性语言抗大旗,诗歌面貌少人识(以为论说文,最好还是不要用这样的语言,如这个标题,大意就是说诗歌不能全用非理性语言,即不规范语言)。1、什么是非理性语言。2、诗歌不能全用非理性语言(分析海子的三首诗)。

二、诗歌的语言总在诗歌化(其实这一节标题若改为诗歌语言的特点更易懂)。1、真实。2、精炼。3、音乐美。

大致理一下梅子贴子的主线。梅子理论贴子大纲还是清楚,逻辑明显,就是语言风格不适合论说文。

认真读后,体会梅子所针对的都是时下新诗风气的弊端。也有一些论点是针对极左时期诗歌风气的(如强调诗歌语言要真实)。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5-8-17 21:45

以下是引用石琴在2005-8-16 14:26:47的发言:

这里的诗友们对于诗歌理论似乎感兴趣的不多,楼主勿须介意。识者只会取舍。 理论总是滯后的。是大量写作实践总结归纳基础上的一种概括和萃取,并用以引导创作。所以,写研究文章最好勿离开作品空乏去说教,诗论则更应文字活泼,富于文学性和诗味,才会吸引读者。楼主及孙先生的大作,都已拜读,立论及观点颇有意义,惜行文板结了些,似本人下决心硬读的不会有几个吧?

石兄所言极是,我的文章缺乏文采,既是功力未逮的缘故,更是生性使然,这也是无可如何的事。

我本不是搞文艺的,生性喜欢研究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诸如易学、语法之类,研究诗词格律只是我多年前喜欢看书的一些副产物。难得石兄有耐心看下去,不胜荣幸。

研究格律这种东西,就好比是编韵书,喜欢写诗押韵的人,当然会买一本需要的时候翻一翻,不喜欢押韵的诗人自然味同嚼蜡,不屑一顾的。

梅女士也不必为读者少而失望。既然喜欢搞理论研究,就得有耐坐冷板凳的功夫。写出来的东西能够有几个知音不嫌弃读下去,也就知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8:38:24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8 07:32

哈哈,一个贴子就把各位都请来了。

俺的文章才贴了三分之一啊,自信好东西是有的,不好的东西肯定也少不了。大家都不说话,对与错自己仍不知,俺不是就白贴了吗?请大家说话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7:35:25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18 07:36

二、之

(四) 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诗歌语言形象生动是诗歌招掠感观,引人入胜的高招。

诗歌主要是用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用抽象的概念来表现事、物、思想感情。

形象生动的语言,再塑造出生动的形象,诗歌才能招掠读者的感观、激活人的情绪,吸引人。

没有这种特点的诗歌,往往是干巴的、死的、没有鲜活性的、不感动人的东西。如,顾城的《远和近》就是这种诗歌。这种诗歌,尽管让人觉得各方面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就是又让人觉得平淡少味,读和不读区别不大。

诗歌语言的形象化是一个大题目。

1、 借形见义是一种形式。

这是易与浅显式的。形与意一致,见形释义。形象生动中明白如画,当是这种吧。从语言讲,最简易的如:走狗,狗奴才,狗特务,狗腿子,狗捉号子管闲事,狗东西等;光是一个狗字这么多,还能来一些的,都是吧。

2、 义渗于形。

思想、感情渗透于形象中,见形只能见到部分或小部分义,大部分义隐融在形中。这是用形象承载着思想和感情的诗歌语言形式。古诗中的比、兴,有些是。

比是由心中的思想、感情转承渗透于外界的物象。

兴是由外界的物象引发出心中的思想、感情。

现代诗中的象征、意象诗,是一篇诗歌的全部语言,才完成了形象承载思想、感情的诗歌语言形式。

这正如有一个诗人说的“思想渗透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

有些诗很形象,人们却常说它的太浅,当是上面的第一种。

有些诗有一点点形象,人们又不知它之所以言,说看不懂,有可能就是上面的第二种。义如果隐得太深,人们太难看到,也就近于无了;这种诗多数中国人并不太喜欢。

多数中国读者,更喜欢上两种形象化相结合,即合二为一的形象化。形象而又见义,立即就能抓住人,再挖而义深远,更让人喜欢。

再说俺的《台风》,台风有多种,单从气象范畴中台风的层面来说,是借形见义重一些。

如果离开气象中的台风,从其它类型的台风来说,可能就义渗于形重一些;是这样吧?

3、夸张也是诗歌的一种形象化的形式。

李白的很多诗歌名句就是最好的夸张,白发三千丈、银河落九天等等许多许多。

诗歌比别的文体更喜欢夸张。当然,要夸而不假,张而逼真。夸张得形象生动,让人觉得好极了;一假,就会前功尽弃了啊。

4、飞跃式的联想与想象。

同类事与物间的联想。异类事物的联想。各种事物的联想。联想的空间、时间、范围等越广越好。但是要能把无限事物中的那些精彩东西挑出来,聚弄到一起,再找到把这些事物放到一篇诗歌中的连接点和维系一体的方法。

常有拼凑说,那不是联想后事物的选择不当,就是维系得不好。

好的诗人多是富于联想心理类型的人,有时还人为的进入一种更富于联想与幻想的状态(如醉酒)中,才能写出好诗来。

《台风》一诗中,我是用了极强的夸张的,只不知给人的真实感到底怎样?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21 17:30

二、之

(五) 情语激言,无风起波澜。

诗歌是情性最强的文字之一。诗歌中很多争论与说道,是因情而起。所以要弄清诗歌中的一些是是非非,必须弄清人之情这东西的本质、特征特性,以及活动规律。

1、叹人间情为何物?

1)情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人类要生存与发展,有物质需要的天性;也有心理需要的天性。

情是心理需要中最大的一块天性。人类有情,动物也有情。

情加义,就是道德规范化了的情,没有道德节制的情,连动物的兽情也不如;因为有些动物之情,自然选择也赋予了大自然的道德规范。

2)人类之情是天性加文化、文明性的合一。

根据人类社会性的需要,用文化、文明对天性的情进行修饰,就成了人类在社会条件下,既是个体人的、又是社会的情了。集体主义助群体凝聚之情,常常是利集体、社会之情多;否定集体主义,好大程度上是否定情的社会属性。极度或只要个人主义,这既是否定人的社会性,本质总体上说,也是否定情;它离散凝聚,助长分散的独行情。

3)情是人除了物质欲望引起的行为之外,是其它大部分思想行为之源。

人的很多行为受情感支配,情绪、态度、情趣是情感的三大要素;这些好大程度上源于情;人格的力量好大程度是一个人用德掌控、运用自己情的能力与水平。

情商已经成为今天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情商就是人掌握与运用自己的及他人的本真情,再加上通行的社会性人情能力的总合。

啊,情是活生生的人多么重要的一个大方面呀。

4)情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关系。

情同权力、物质与金钱等等一样,是维系人与人间关系的一个大的方面。这其中,情是最早来者。

权力主要是靠强迫。法律是权力的规范化;法治的本质是通过法律来强迫,用法律来维系人类最难解决的关系。权力也应该有服务性的一面;权力完全自觉、主动服务的那一部分,从价值类别来说,好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情的价值观。

人与人之间物质层面上的维系,主要靠金钱与货币来进行的。它讲的是货币面前的等价交换。它那僵死的等价体现的主要不是情。

5 )情是金钱、权力等之外的另一种价值体系。

用道德规范化了的情是义。称量情价值量的量具是道德和道德化了的义。

情是维系人际关系除了硬性系统之外的软系统。

多情能使人之间近、亲、爱;无情则远、疏、恨。

当然,情不止这些,还可以说出许多情是这个、是那个……

2、情的独特性。

(1) 情的极其多面性。喜怒哀乐都是情,情与情的加减乘除变幻无穷。

(2) 情极其强大的伸缩性。从不悦可以变成怒火冲天;从无动于衷可以到赴汤蹈火。

(3) 情展现的多姿多彩性。情不可能不外露,总是在展现着:形、声、色、貌,静、动、飞、跳,一颦一波,一发一飘,文化内含,道德情操,一个人的心与魂等等,无时无刻不在综合地展现着。

(4) 情传递与交流的综合复杂性。

情有热的特性,可以辐射、传导、对流。

情有光的特性,反射、离析、分解、变幻多彩,外加穿透性。

情又有磁的吸引性、排斥性。

音乐美靠听觉传递,容貌美靠视觉传递,形与动还能靠触觉传递;情这一切都有了,需要综合传递。这种综合传递主要方式是感觉、感知、感染、感动等,情还具有极强的从内里心灵到外在行动色彩。情是人之间的身、心、魂的相融、相靠、相依、相互依赖和互存。

与权力不同,情靠强迫不行,强迫多无情。

情也有交换,但不讲等价、不斤斤计较,更讲真情、奉献,多的是靠守德。所以情能服人、控制人的行动,当人的情大起以后,行动可以不讲条件,不为回报。在没有别的力量参于下,在情面前,人间平等、自愿、自主的成分大一些。

3、 情随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不同而升值与贬值。

(1) 物质对情的影响。

在物质困难,个体人无法抗拒生存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社会条件下,情的社会价值高。

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情开始贬值。

当物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富富有余的条件下,情又开始升值。

(2) 资本主义制度对人之情的扭曲。

资本主义制度,法护、官护、国家护、制度护着资本(物质、金钱与货币);在这种法护加强制下,道德、文化、价值观念都全力倒向金钱和个人主义;资本近于主宰了社会的一切;人性的各方各面都被资本(物质、金钱与货币)化或扭曲成了极度的自由个人主义;自由个人主义成为法护下的最高价值准则;货币面前的等价交换、法制裁判,近于成为维系人与人间关系各个方面的最高、甚至唯一方式。就是这种社会制度与社会条件制导与控制了人之情的异化、演变、升值与贬值。

资本主义的初、中期人之情大贬值。这种贬值是正常应该的贬值,同社会制度的强迫异化贬值同存。

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阶段,人之情又升值。一方面是正常人情的回归,另一方面仍带着资本主义加给人的镣铐与枷索,如,极性的自由个人主义,极强的金钱与它的等价交换原则,近于只要法不要德,甚至连人类的文化也看成枷索不要,把情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自我满足、利己为用;不拿真情、义当东西,也不太要情的其它属性。我们应该看到,这其中很多是人类情的变异和异化;好多不是人之情的自身发展规律。

卡耐基把人的这一切情的需要(当然,他书中不光是情),人们不得不为这种情去费时费心费力、巧妙的周旋,看成是人性的弱点。如是,他把自己写的,按资本主义国家(当然,其中好多又是人类普遍性的东西)的这种人情办事,才能办好的那本书,叫着《人性的弱点》。不过应该清楚一点,他的所谓人性包括:一部分人之性;再加上被资本主义制度扭曲的那一部分性,这一部分人性好多是假人性。那一部分真正的人性是不应该叫弱点的。只有被扭曲的那些性,才是名符其实的弱点。

(3) 中国人之情的变化与扭曲。

以前的中国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反。中国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商品交换不发达,人们也没有钱,有事办事靠人情,人间关系更大程度上靠情维系,这就有了感情重,情无价的社会现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和以后的几十年里,特别重视情,尤其是集体主义的情、阶级情、爱国情。这其间,虽然在人之情方面生出了不少问题;但是,总体说来无人能否定,靠这种情一下子改变了中国人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局面,中国人一下子改变了精神面貌,也改变了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人情速变。这种变有三个原因:

其一是,货币交换功能代替了一部分人情的功能,这应该看成是合理应该的。

其二是,物质、金钱、货币对人情的无节制的扭曲。

其三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权力、官员应该代表多数人民大众的利益,来节制资本的害性和对社会与人的过度扭曲。然而,毛泽东时代遏制权力的一套办法被完全否定、扔了,新的办法又不能大凑效;于是,官员权力就失控了,一部分官员趁机搞腐败。这些人持权还要加上操纵资本,高度利己、无义、失德后,对正常人之情更是示范、引导性的快速扭曲。

近几年少有好转,不过还没有大的改变局面。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可以断言,中国只要是搞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体系,这种扭曲还会快速进行下去。所以说,清除腐败官员,以人民大众的利益准则,铲除官权对人之情的扭曲;还要用权力适度节制资本对人情的扭曲;这是中国人民大众的唯一出路。

中国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之情的最大特点是:人情的扭曲与反扭曲的斗争将继续;一方面,多数人之情仍将很重;然而社会的表现却又常常呈现出无情的情况。社会上的无情同内心里的有情在不断的、痛苦的搏斗着。

4、 人群间之情有差别吗?

俗话有言“事不求人品自高”,这是那些什么事情都不需要求人阶层中人们情的写照。

还有“君子之交淡如水”,这里是说的物质层面上的人情往来,君子同非君子之间的区别。

还有“男愁唱,女愁哭”,这里是说男女之间在表达与排解情的区别。唱是什么?不就是歌吗?

作为中国的人民大众,特别是普通的人民大众。他们没有钱,没有权,他们解决现实中的困难靠什么?好大程度上靠人情,而且特别看重真情、义,这是最可靠的情。他们夫妻支撑一个家,养儿育女,二人同心协力都维艰,所以他们的情最讲天长地久。一般来说,他们生活条件差,困难多,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也多,也烈;所以,他们的感情,常常是最丰富的,最强烈的;情的激与烈往往是这个人群的特点。

前面说的各点加起来,能不能得出一个结论:

情本来就是多样性的;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中国现实等等所反映出来的情,都有不同程度甚至是严重的扭曲与质变。这些情,有的是人个体与群体需要的有益于人类的真情;有的是被扭曲出来的假情、害情。

诗歌不能不情,诗歌还要分清楚人类那些真实的情与扭曲出来的假情、害情。那些符合情自身活动与发展规律的真情才能最感人。

5、诗歌是主情的文学。

1)情在诗歌中。

诗歌不能只有情,却是情性最强的文学。

诗歌不能是歪理谬误;诗歌又主要不是人们进行理智交往的东西;它主要不靠以理服人,靠以情感人与动人;或者情中渗于理性,情理相交融。

诗歌是情主身骨的文学,这就决定了:一是,诗歌如果离开了德,必然惨淡无光。二是,诗歌是要体现上述情的运动规律的。

诗歌也是要与中国人情的特点与现实相吻合的。感情过度弱化(平平淡淡),缺少激情。如果在西方是有市场的话;而在中国市场就少多了。很是跟西风,就会丢失中国的这一特点。

2)权、钱、理、与情在诗歌中相融。

那么,诗歌的情与权力、金钱、科学的理性是对抗性,不能并存的吗?我说非也,它们是有区别的,也有不相融的一面;它们又是可以找到共同点、最佳结合点的。

在情面前,

说理的力量是有限的,

理加情,

威力才能大无穷。

强迫几乎没有用,

情随权势常丢空。

物质易充欲望囊,

金钱购买难为情。

德是情的度和尺,

无德那个总真情。

权钱也能转为情,

不为己,不乱用;

放架子,讲平等;

用德框住高傲、

自私自利欺它性,

把权钱热化溶融在情感中。

也就是说,放弃一些权与钱自身常规的量度尺子,用情的量度尺子来管一管权和钱,权钱就会有一些转为情了。

(3) 淡情一般不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诗歌。

诗歌情的功夫好大成分在语言中。语言的感情色彩是最浓的。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哲学的语言、科学的语言、政治的语言、纯商业语言,甚至其它的所谓这个语言,那个语言,都会失去诗歌重情的特性;甚至变成不是诗歌的东西了。

有的诗人,说中国的诗歌是农耕时代的诗歌,西方的才是现代;进一步好像导出了结论:中国的只能毁与汰。这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问题是他们的前提是,把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都看成是人类的必然、最最好的东西的。如果怀疑一点他们的金钱太至上了,而且,金钱成了他们所谓人性的万能和一切了;情是不是便宜得过度了等等;结论也会有一些差别的。

它的合法性,不等于合理,更不是近人情,不一定是人类的最好,肯定不是中国目下的最好。

情是人类永久的不可缺,它只能因人类的不同阶段,特别是社会制度而有所增值与贬值,绝不会消灭。

时到目前为止,清清淡淡的诗歌不受多数中国人喜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7:24:50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23 10:55

二、之

(五)之

5、之

(4) 情语激言是中国人喜欢的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要情感化,而且要激烈的情感化。这种情感化、激烈情感化语言的诗歌,最能在读者心中引起波澜。

极度婉约、软抒情,是感情激烈化语言的一个方面和趋向。柳永、李清照,徐志摩、戴望舒,舒婷、席慕容等等的诗歌为什么能感动人,招人喜欢?我想主要是靠的这个。网上有个孙蕙的,她的语言缠绵得够意思。

豪放、锵镪、激越是这种语言的另一种极度。李白、苏东坡,文天祥、秋瑾,贺敬之、郭小川,等等的诗歌,很多人叫好,好大程度上是人们读了他们的诗就情绪奋昂。毛泽东、陈毅的诗豪放中又充满着极度积极向上、无所畏惧。灰暗、死亡者们往往对这种感情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媒体霸话语权的那些人们,借口挺多的死卡这种诗歌。他们也是只能得到一部分同类的支持,相当多的中国人是反对的。

悲壮、苍凉,这也是一种极性的感情;这种诗人屈原、岳飞等等古诗很多,现代诗也不少。这也是一种感人的诗歌语言。

灰暗、死亡;这是一种消极情绪,想不大出它有什么积极意义。这种情绪,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严重受挫时期,如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间,及前、后,有不少软弱的、又不想投入变革社会现实的个人主义者们,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生等等失去了信心。在这种社会心理下,就有了消极、灰暗、死亡等文学作品的市场。也就相应的产生出了些灰暗、死亡的文学流派。现代中国这样的诗太多了,成了一种小风。我认为这种小风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追西方,西方的死亡也有人崇拜和搬弄。

第二是,真灰暗与死亡。这是现实中遇到了问题,与有心理病共同起作用,形成的心理灰暗、死亡者。这种诗者,人们别去鼓励他,鼓励他他会更灰暗,甚至去自杀;应该去帮他走出实际困难和心理的病态误区。

第三是,理性灰暗者,他们自己心理并不灰暗,写这些东西鼓动别人去灰暗、死亡,他可以赚个灰暗诗人。

人们不是高喊假诗歌吗?这能不能算假诗歌的一种呢?

当然,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我以为,这种诗歌可以有一点,补补中国诗歌的孔白,太多了就不好;那怕是斗坏、斗恶,灰暗、死亡也不比积极斗的诗歌好。

刚烈、坚强;这种诗被媒体霸话语权者们卡得,现在也太少了。

弱小、呻唤的无能;这也是感人的一种情感,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这种事、这种人,本来在中国是不少的;他们因为话语权,却被边缘化了。

激情的高歌;郭小川、贺敬之堪称此种的好诗人。现在的诗人中纪宇也算一个佼佼者。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那怕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也会总有一些事情要高歌的。如,《上甘岭》地道里高唱《我的祖国》。据我调查了解,这是中国老一代革命者的一种高贵的精神风貌。他们认为,只有那些自己心理有毛病的人,才把这看成怪事呢。

忘我的冲锋;不是现实中这种事少,是诗者们自我为中心得不写这种诗,再加上媒体。于是,现实中这种诗太少了;有的人甚至还要把过去曾经有的这种诗从人们的心中挖掉。不过,他们挥舞的不是文化大革命的大棒,是别的什么大棒。不管是什么大棒,都是一种对真情封杀和扭曲情,只能是一部分人及他们同类的需要,都是不得多数中国人心的。

等等还有很多,都可以是这种情语激言式的诗歌语言。

我为什么要说上述呢?因为据我了解,人民大众对上述的各种情语激言式的诗歌都是需要的。这能不能算是人民大众的声音呢?

现实的诗人中,也有不少各种情语激言好的诗者,人们知道得比我还多呢,我就不说了,希望在讨论中大家说吧。

如果社会只需要一种,或少数几种感情,那么社会的多数人,一定是得了一种风潮式感情偏执心理病。诗人只用偏执的语言诗这种偏执感情,诗歌也只能是这种偏执感情的诗歌。以前曾经出现过不好,今后换换种类,谁搞与霸偏执感情的诗歌同样不好。

这一小节里,俺对不少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有挑战的口气;当然啦,不敢说都对(人民大众的利益观),我敢说不赞成的人会很多,欢迎进行讨论。

(六)智慧机智,五体投地。

诗歌的语言智慧机智必惊人,马上就能吸引住读者,甚至让读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诗歌的语言,都是普通的话,都是普通的口语,普通的科学语言,普通的哲学语言,普通的政治语言,普通的生活语言等,再精再真,也不会太惊人。

诗歌语言上的创造性,首当是语言的机智、智慧上的闪光性。智慧、机智语言,要是新的、最恰切的、一般人想不出来的、充满智慧和机智的、好得惊人的语言。一首诗歌有多少机智和智慧的语言,常常就有多少惊人的效果。这种诗歌是很多的,臧克家的《有的人》,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韩瀚的《重量》等等。多数人看了韩瀚的重量,马上就会五体投地的佩服。古诗中的机智句子无数。

诗歌中,言它而非直诗达到极妙处;哲理诗语言的极度深邃;政治诗的极度深刻;鞭打诗的极狠或极妙;抒情诗的极度牵人心魂;很多诗的极度幽默等等,无不闪耀着机智与智慧之光。

但是,机智与智慧,与极度朦胧、隐晦不同。后者,就算它也有机智与智慧,它把劲主要用在刁难读者、最后结果是让多数读者拒绝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7:22:10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23 10:56

(七)多义、广义与弹性,语言会飞又神通。

科学语言越准确越好。生活语言要求表达本义,幽默灰谐,还要少引起别人的误解。政治语言要在准确的前提下来一些玄。小说、散文等等要求准确的语法,再加上艺术性。文件、合同,语言越准确越好。

如果固守上述,却是诗歌语言的枷索。诗歌要语言从单解的捆绑中解脱出来。在好多情况下,诗歌语言要求有弹性,一句话越是多义越好,越广义越好,义越深越好,多、广、深再加上适度的神秘性更好。

诗歌语言的多义、广义与弹性,不是含混不清。多、广、深是天地宽容量大,再大也有界限,清是界限。没有界限的东西,就有可能或近于什么也不是,起码可能是非、好坏不分。多、广、深应该是在一篇诗歌限定的范围内那些东西;它不是非此即彼,是亦此亦彼。

通过比喻、象征、意象可以得到这种效果。

现实中,好多诗者照搬外国的这些东西,或者胡乱象征和意象,让多数中国人不熟、不理解、不接纳。这个问题在一些人那里好像是很不好理解,说中国人这个、那个问题,需要这个那个的。不能说那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我说,你意象、象征得不是那么会事,怎么让人理解?中国人理解的你又不承认。实际好大程度上是诗者在强迫多数中国人顺从诗者,诗者在当上帝的问题。

这就来了,你诗歌要比喻得好,还要中国人接受。

慧星,西方有的国家视着吉祥、智慧之星;中国人当扫帚星、丧门星;谁最对?都不对,这里是个习惯问题。中国人有自己的吉祥之星,就是启明星,有人把扫帚星祝福普通中国人吉祥,他不骂人才怪呢。意象、象征就更不用说了。

通过语义双关、多关,来实现语言的弹性。这个无人不知。

通过前面说的那些非理性字、词、语、句、文等等来制造语言的多义性与弹性。这里也不说了。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24 07:54

二、之

(八)新奇特怪,醒目惊怀。

生物进化,自然选择,赋予了所有的智慧动物一种天性,即对新、奇、特、怪的东西特别关注,特别警醒,特别想赶快探究了解。否则,是动物,就可能不经验而送命;是人就可能不了解而吃亏。就是在这种天性的基础上,再加上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一种知新、攻难是一种荣耀,追新尝鲜成了一种美的享受;于是,人类发展、挖掘了那些无害的新、奇、特、怪事物美的东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点。诗歌中同样是这样的。

新,要是真新;新,要有用;新,要无害(对个体、对社会都无害)。还有,新从来都不是永恒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新又是同旧并存的。这个曾经是新的东西能不能久存,决定于,新而又是好和最好。

奇、特、怪,有很多方面有与新相同的属性。单纯、单一的奇、特、怪,只能招惹人们去注意它。人们注意了它以后再决定它的命运,它要想站住脚,同样需要无害、有用、好。不好,人们照样会淘汰它。

转到诗歌的语言,说新就是好东西,是糊涂,是骗人;新而好就称霸,是不自量力,是自己孤立自己。

假的、不好的、有害的等等之类的新、奇、特、怪,是站不住脚的。那怕是好的,称王称霸,排斥损害其它的好,也必须调整姿态。

新奇特怪可以是一种美,单纯靠新奇特怪也是不行的。

新奇特怪,是创新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不是创新的全部。把创新一味的只当成追新奇特怪,搞黑瞎子掰苞米,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浮躁;不是诗歌创新最可取的一种短期行为。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8-27 15:41

二、之

(九)诗歌语言的美化雅化、文明化,是语言诗歌化的长久需要。

多数情况下,诗歌是人类最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诗歌的语言守洁、追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好多不雅的东西,人们不愿意摆到公开处,不便直接说出口,不便于在公众面前直呼、吟与歌。在诗歌中,有的是回避,往往有的也是需要歌的,这就要进行美化雅化处理。最俗下叫王八,最雅叫鼋;上厕所,解手、出恭是不同水平的雅。我们的先人在诗歌语言的美化、雅化方面发挥了无限的智慧,所有的不雅事与物几乎都曾经被美与雅化处理过。还有思想感情、诗文的雅化这应该被肯定。

今天,有人要否定诗歌语言的美与雅化处理,搞泛丑泛恶,甚至是无孔不入的搞,从总体上能不能说是违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呢?

真正的、负责任的诗人,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搞好诗歌语言的美化与雅化处理,而不是相反。


作者: 四五先生    时间: 2005-8-30 07:40

看了梅梅子的大作,受益不小。梅子可能是诗词理论的专职研究人员,写得很专业。你的话题在这里讨论不起来,大概是这里把重点放在探讨诗的体式上,而对诗的语言关注的人较少 。建议贴到《中国新诗研究所》http://cyber.swnu.edu.cn/xinshi/bbs/index.asp 那里对你的理论关注的人可能多些。

你的诗《台风》我很喜欢,有唐宋词的风格和韵味,再短些更好。如果新诗都能这样,我想会有振兴希望的。建议把诗中“山颤林摇病树折”的病字改成“魁”,因台风不仅能摧倒病树,大树亦不在话下。
作者: 霜林醉    时间: 2005-9-1 13:25

洋洋洒洒,梅梅芝很有见地.对中华诗歌的发展,大有益处.赞赏这样有独到见解的佳作,学习了.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5-9-1 16:35

学习了。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2 07:00

以下是引用四五先生在2005-8-30 7:40:25的发言:

看了梅梅子的大作,受益不小。梅子可能是诗词理论的专职研究人员,写得很专业。你的话题在这里讨论不起来,大概是这里把重点放在探讨诗的体式上,而对诗的语言关注的人较少 。建议贴到《中国新诗研究所》http://cyber.swnu.edu.cn/xinshi/bbs/index.asp 那里对你的理论关注的人可能多些。

你的诗《台风》我很喜欢,有唐宋词的风格和韵味,再短些更好。如果新诗都能这样,我想会有振兴希望的。建议把诗中“山颤林摇病树折”的病字改成“魁”,因台风不仅能摧倒病树,大树亦不在话下。

谢你能关注,并提 出许多指导性的意见。我会很好考虑的。

你提 那“病”字改“魁”,也是极好的思路。我又仔细想过,如果只从气象台风看“魁”也许好于“病”字,如果考虑到别的台风,病字可能更好一些。

再谢谢。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2 07:02

以下是引用孙逐明在2005-9-1 16:35:56的发言: 学习了。
谢谢孙老师再次光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7:03:32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2 07:27

二、之

(十)时代语言,气息万千。

诗歌的时代性,不但反映在事物、思想感情上;也反映在语言上。能多用、巧用、用好时代的、当下的、新鲜的,健康的语言,诗歌才有时代气息,而且才能气息万千,鲜活感人。否则,就可能是老气横秋,缺少活力。

诗歌语言的时代性,表现在:

生命力强的最新的语言。

当下时代的流行语言。

时代之声,时代的最强音。如果只要前两项,不要这一项,那仅是低档次的时代语言。

时代语言,不是沉渣的重新浮现。

不是本来已经埋葬了的,也是应该被埋葬那些腐尸的复活。

不是那些被人类进步已经送走了那些不文明东西的回归。

这后面的三项是假劣伪冒的时代语言。

好多通常的时代语言,常常只是诗歌语言的元素,也是需要诗歌化后,才能变成诗歌最好的时代语言。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3 07:39

(十一)绝句、名言,千古流传;妙语妙句,美不可言。

这应该是诗歌好语言追求的高层次和境界。创造这种语言是诗人创造性很重要的侧面,往往也是最精彩创造性的表现。

凡是诗人名家,都有一些惊世的绝句和名言。否则,这个诗人就会逊色的,档次也降低。

传世名篇的诗歌,往往很多都有空前绝后的名言和绝句。

很多人写诗,常常是先有了好句子,再把好句子扩展成一段诗,再再进一步扩充完善成一篇诗。

空前绝后的好句子,才能成为传世的绝句名言。

一首诗中的好句子,又叫诗眼。没有耀人眼样诗眼的诗歌,很难有惊人的效果。历史上李煜、李商隐、李白、杜甫、苏东坡等的名句名言最多。大诗家无不是有一些名言名句的。

现代人臧克家流行于世的名句最多,他被世界诗坛承认是中国的大诗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条是具备传世大诗人条件的。

妙语妙句是比绝句名言低一个档次的好语好句。妙语妙句可以是自己创造的,这当然最好。

也可以是用别人的,用别人的现成句子,或者变用别人的句子;这要用得好,用得巧,用得恰切,用得绝,用得让读诗的人觉得吃惊而佩服。

一首诗中,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全是妙言,绝句名句,有一些或几个,就足以使诗歌增辉。诗者,如果不肯在妙言、绝语、名句上下功夫,并有所创造,一般情况下,他也只能是一个一般化的诗人,难大好特好。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12 08:09

(十二)意蕴深广丰,语言诗歌化第一要宗。

诗歌语言意的蕴藏容量可以从有一点点到有很大、很多、很广、很深、很远、很丰沛,甚至是无穷。

这是诗歌语言区别于其它语言的第一要宗。也是诗人诗歌语言创造力、水平的最高体现。

中国几千年诗歌不管怎么变,这一条从来也没有变过。从思想艺术性层面来说,没有这一条的所谓好诗,都经不住历史的检验。

诗歌语言意蕴的大容量,应该是诗歌语言不可改变共性的追求。

直到今天,人们常说的浅显、直白好大程度是指这一方面的不足讲的。人们说的回味无穷、余香久存好大程度是指这一方面好讲的。

意蕴大容量是要让读者感受到的、理解了的;不能是天书,只能让天的使者来说教的东西。

不同于隐晦,隐晦是人为的深埋,意蕴不一定很多。

意蕴大容量的语言创造,说不好,也许有几个要点是不可缺的:

一是,在要表达思想感情有关的事、物、场、景的选择技巧。就从陆游和毛泽东同题同体的两首古诗《咏梅》,可以看出这其中的奥妙。

二是,从这两首《咏梅》可以看出来二人在处理,事、物、场、景之间,及与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关联的创造也是不同的,又都是很高明的。

三是,具体语言的运用和创造性。这就都制造出了很大的又是很不相同的意蕴容量。

看吧,这两首诗:

不是梅花,又都是梅花;都是梅花,又都无限的超越了梅花;反映了多少作者的处境、心境、思想、感情、态度、情绪、文品、情操等。

咏 梅

(陆游 )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苦也不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着尘,

只有香如故。

咏 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尤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百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8 7:57:13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12 08:13

谢鼓励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18 08:00

(十三)年积月累独成林,啥鸟不敢进?

诗歌化的语言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年积月累而形成的。只有前面所说的那些吗?当然不是,应该说是说不清有多少方面。年积月累除了积累了许多方面的瑰宝之外,还积累成了一片一片的独特森林。请看下面的几片大森林。

1、 古诗歌中诗歌化的语言,精华无限。

中国的古诗,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古诗的语言,它不是古代人的口头语言,也不是古代的书面语言,也不是书面语言加上口语的合。它是一种诗歌化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历史上各时期语言诗歌化的积累,又是在不断完美、充实与发展,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诗语言。

这种诗歌化的语言,有无数别的诗歌语言不能、不及的东西。

第一, 自古到今再也没有比这更全面的、系统化的、配套的,特别是也是最最精炼的诗歌语言了。中国没有,外国有吗?恐怕也没有。

第二, 再也没有比这种语言音乐美更好的诗歌语言了。音乐美是汉语的长处,古诗诗歌化后的语言把音乐美推到极至化。可以说,在全世界也应该是难找的。

第三, 古诗语言,是形象生动化诗歌语言之最。没有那一种诗歌语言可比。

第四, 美化雅化在中国现行的诗歌语言中,也堪称第一。

第五, 古诗歌语言,有很好的守真性。中国古诗的积累与传世,不知是多少才留一;总体说,那些假劣伪冒货多被历史所淘汰了。中国古诗歌化了的语言,今天看也仍保持较好的守真性。

第六, 在诗歌化语言的其它方面,如:情语激言、智慧机智、弹性多义、绝语名句等等方面也多有长处,就不多说了。

这种语言有这么多长处,怎么能完全过时了呢?怎么就只能用来写古诗,新诗就不能用了呢?这是为什么?那怕是《古墓阴影》,也是陷人难自拔的游戏啊。我没作过深入调查,就乱猜几种可能吧:

五四运动始,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思潮的延续吧?

是没有深思熟虑就人为的、没有必要的拒绝吧?还有中国人的不自信呢?

我看不管是为什么,都是在自己捆绑自己的手脚;都是失大于得。

今天能不能说到了说不!的时候了。为了说不!我再说几点理由。

第一, 这种诗歌化的语言,深深植根于中国所有文字、文化、文献资料之中。到处碰头拌脚,谁能否定得了。

第二, 这种诗歌化了的语言,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各种思想、文化、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尽管这种根对不同的人来说,有多有少,有深有浅,人们却是想挖挖不掉,想拒绝也拒绝不了。

第三, 五四运动以来,一直有人想搞否定中国古诗诗歌化了的语言,都没搞通。近百年了,才搞出了一种中西融合的新诗,事实上基本是无声的宣布:完全否定和拒绝古诗歌化语言是不好的,是不可行的。。

第四, 此前的二十年先锋诗运动,运动了什么?从语言层面叫我说,很主要一个方面是完全否定中国古诗歌化的诗歌语言。搞得让多数国人不买账,先锋诗者们在近于霸占新诗歌媒体的条件下,把自己搞成了少数派吧(是不是啊)?

第五, 只要是有世界大文化、大诗歌眼光,又不是搞文化霸权的人们,都承认中国诗歌独树一帜。独在哪里呢?独在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感情、中国风味,还有中国诗歌化的语言。

这不需要我们深思吗?别人都承认,为什么我们自己要去封杀它呢?

古诗歌化了的诗歌语言,不能同现代新诗语言融为一体用吗?我想应该是能的,用得好可以使诗歌既现代气息,又古色古香,还充满一些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2、 传统新诗诗歌化语言,成果璀璨。

新诗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积累,已经初步成了体系。

第一, 它继承了古诗语言诗歌化方面大部分好的方面。

第二, 它吸收了外国诗歌中有利于中国新诗语言诗歌化方面有用的东西。

第三, 它也基本上形成了中国风、中国味新诗诗歌化语言的小体系。

第四, 它基本已经能承担起中国人歌唱各种事物、各方面思想感情的任务。

第五, 它基本上被多数中国人所接受了,在中国已经扎下了根基。

第六, 当然,它也存在一些中国好多人还不满意的地方。其中主要的是,在有些方面还不如古诗。简单说,就是中国风、中国味还可以再浓一些。

第七, 赞成中西融合的先锋味诗者们,认为需要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东西还很多。

第八, 已经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诗诗歌化语言好的,各种语言特点类型的好诗人、好典型、好作品。

事实上,此前中国多数人叫好的诗人们,不管人们叫他先锋诗人,还是别的什么诗人。公认他们的好作品,多是传统新诗风、新诗味浓的诗歌和语言类型。

上述的各个方面,是这样吗?

这些好宝贝,真的能抛弃吗?真的能否定吗?

我看有成就的好诗人谁都没有否定过。

如果也戏说否定派的话,也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是新生牛犊不怕虎;有的是有了点名望的诗者,变着招的来赚人们的眼球;有的是真心实意在否定,只不知前途会如何占卜?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18 08:04

二、之

(十三)年积月累独成林,啥鸟不敢进?

3、 民歌风的诗歌语言,是受多数人欢迎的诗歌语言。

中国的民歌从古发展到今,从未间断过。民歌化的诗歌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只是此前被先锋诗者们,特别是新诗媒体抛弃了,时下它主要是发展在群众中。这种诗歌常常不胫而走,主要不借助于媒体,自己传遍大江南北。它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能量呢?它的思想内容是一个方面,就不说了,只简说几点其语言特效。

第一,语言的民族性强,中国风中国味在民歌彰显的最明显。

第二,语言的人民大众性强,一般极少有文诌诌、太深、太难懂的语言;总有好的生动、活泼、时兴、精彩的口头语。朴实,好用,又是群众的。

第三,音乐性很强很美,但又很自由,只强调顺嘴上口,很少死板,也不限制人过死。

第四,最讲形象生动,常常是活龙活现,多用人们熟悉的比喻、比兴,熟悉的典语典故。

第五语言精炼,明朗,纯真,好记好唱。

第六, 爱憎分明。不吞吞吐吐,贬褒到位;鞭向坏恶人,辛辣犀利;笑向好人,朗朗有声,心花怒放;语言有时也不乏幽默诙谐。

第七, 从内容到语言,从不脱离现实,从不脱离人民大众。

第八, 有最强的时代性。用最时代的语言,诗出时代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好的民歌和民歌风诗,除了那些只要形式创新、只准要先锋、只准要他们主观定的方向、把自己高高在上等等的人们之外,是中国多数人喜闻乐见的诗歌语言类型。

这也是一大宝库啊。好像不少先锋诗者们把这一大宝库,都看成是下里巴了,不肖一顾。

民歌中有那么多好东西,为什么有的诗者会是这样呢?我说不大好,是不是主要问题出在那颗变了的心啊?

我有一种不成熟的感觉:

这种诗者、也包括那些有了名声的诗人(包括教授型的),看看他们的历史与现实,那一点点他们不是一个普通的民,一员人民大众?他们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问题出在那颗心;加上一个自我感觉高傲的灵魂。于此,有些人就来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很是蔑视自己的同类;另一个极端是,我本不是人民大众,既然你们让我当人民大众,我就当个人民大众的最劣者;哼哼,我的本事可比他们大,我就挫给你们看,当撒垃圾的能手等等,向更劣性发展。

如果是上述的话,这两种极端,都是蔑视自己同类心与灵魂的表现。他们好大程度上都不肯与自己的同类联合起来,用诗歌来维护自己和他同类的权利与利益。他们闹了他们认为的反对者,他们也闹了自己的大同类;所以,基本上是,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小同类中欢腾。不过,但愿不是像我说的这样,是我言错了。

前面是历史积累而成大一点成片的森林。什么鸟不敢进千年的老树大森林?不会飞的鸟、只能吃鱼的水鸟。中国的新诗诗人都是些只能在地上蹦、只能吃单一食物鱼的人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说是一种悲哀。现实中好多人不正是这样的吗?只不过他们找了一套半对半不对好听的借口而已。

4、 如果要细分的话,还会分出农民语言、工人语言、市井语言等好多的。就不细说了;不过也问一句怀疑的话,好像有些诗者总想抛弃这些语言;抛弃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就是在抛弃人吗?

5、 再就是,先锋诗歌形成了独有的语言特点吗?口水已经完成了诗歌化任务?真的能诗歌化吗等等,请大家多谈谈看法。

其它诸如:欧式语言、口语语言、理性语言、散文语言等等还有一些类型的,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这是应该肯定啊。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23 08:25

三、对诗歌语言非诗歌化,说什么?

(一) 散文语言,不是好的诗歌语言。

散文语言,是理性语言。是单义单向的捆绑语言,它难于精炼化。

散文语言,是写实的语言。它不可能是表达感情的最好语言。它是脚踏大地的语言,不是会飞的语言。

散文语言没有音乐美,或者音乐美很差。从这个角度讲,它也不是好的诗歌语言。

象征、意象等艺术流派,它可以应用于任何文学形式中,也应该包括散文吧?有一点象征、意象的散文就是诗歌吗?我们能不能把有点意象、象征的散文叫意象、象征散文呢?我看值得考虑,诗歌这么不景气,何必死活都赖在诗歌中?搅和了诗歌还耽误了自己。挂羊头卖狗肉,还搞得一天家吵嘴打架。

散文语言能不能诗歌化呢?肯定能,散文诗是什么?是散文语言半诗歌化后写出来的诗。散文诗只是诗歌的一个小品种。

散文语言,如果真的完全诗歌化了,它也就不是散文语言了;它必然也就变成了诗歌语言。

所以说,别用散文分行当诗,这样搞只能是搅乱了诗歌,害诗、误诗又误人。

嘻嘻,俺给散文分行当诗的那些人们泼泼冷水。

(二) 口水语言第一位的工作是诗歌化,而不是诗歌化了的语言走向口水化。

什么语言要写出好诗歌,都要诗歌化,口水更不能例外。

散文的语言已经是艺术化的语言了。通常下的口水语言,连最基本的艺术加工也没有进行。

它的优点是:

朴实,实在,好懂,包含一些时下群众新鲜语言的成分。

它的缺点是:

粗、俗、罗索。

缺少较多的历史文化的深远与厚重。

理性的、哲理的、科学的、广域东西的等等、成分都是不足的。

这种语言同样需要精炼、美化、去粗存真等的加工。也需要添加、补充更多的内容。

加工、诗歌化了以后,它可以成为具有一些特点的,一个方面的小诗歌语言。那怕是诗歌化了,也诗歌化得很好了,它也不可能是诗歌语言的唯一。

民歌的语言,已经具备了口水语言倡导者们以求的特性,把民歌语言中的一些好东西也全否定它,去搞纯口水语言的原样搬用写诗,让人怀疑。

从口水诗歌的实践结果来看,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总的说,口水诗不是诗,多数连普通好的文章也算不上。于坚的诗,再加上口水骨干们的诗,真正被多数中国读者买账的,多是他们并没有口水化的、那些非口水诗。于坚那几个口水名篇,尽管语言实属有相当诗歌化的成分,仍是最没有诗味的诗歌。除了跟潮、跟梦者以外,喜欢的人是少的。

俺以为,口水诗歌化的路子还长着呢?他们应该改变指导思想,用力去搞口水的诗歌化,而不是非诗歌化、纯口水。

其它名堂的语言就不说了,也说不好。

结论就是一个,不管什么语言都可以搞,着眼点是把它诗歌化;各自的诗歌化可以有区别,有自己的特点。却都有一个共性:不是把已经诗歌化了的语言废了它。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27 07:45

四、用诗歌语言的大称,称量一下各种小诗歌语言的真实重量。

从前面的分析中,能对此前诗歌语言方面,以及由诗歌语言引起诗歌中的好多问题、好多争论得出一点结论吗?我看能。这就是:要用诗歌语言的大称,而不是用自己的小称,来称量各种诗歌语言的重量。这种重量才是真实的重量。

1、诗歌语言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是诗歌化,而不是相反。除消了诗歌语言的诗歌化,就近于除消诗歌。

2、任何单独一个、甚至几个方面诗歌语言的诗歌化,都是诗歌语言的一点、一个局部。应该肯定,不管是哪一个局部都有无限的、很精彩东西等待人们去挖掘;也都是会有作为的。然而,又应该看到,不管喊着多么革命、多么好听的口号,用局部代替全部都是有害的、错误的。

3、诗歌语言创新(或者叫革命)的本质是部分的拓展、拓宽,与部分的剔除、淘汰的关系;新与旧不是断裂、也不是完全铲除、有你没有我的关系。

中国从古到今,还没有一种诗歌化了的语言类型、诗歌化的某一个大的方面,被历史所完全淘汰,也没有人能做到。

历史上和现实中,曾经出现过断裂、完全铲除的做法,是不好的,形是帮助诗歌发展,实是不同程度阻碍诗歌发展。

4、诗歌语言的创新应该包括:

诗歌 诗歌语言创新必不可缺。但是也不能以创新之名否定一切,做到创新不忘继承,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1)新领域的开发。欧式、散文、口水等语言,只多是新领域语言的开发;如此定位谁会反对?

2)旧领域的过滤、汰洗,补充、发展、完善、利用。古诗歌语言、百年新诗语言、民歌语言等都需要做这一工作。而不是这种语言的完全淘汰。

3)诗歌化语言各领域的融合。不是诗歌只能是一个小语言的独诗,是既独诗又融合诗。

4)中与西。从总体来说,就是中与西的融合;主要是西的中国化,而不应该是中的西化。

诗歌语言的创新应该只少把握住两条底线:一条是诗歌语言的诗歌化;一条是诗歌语言的中国化。

这种做法既保持了中国的长处,又吸纳外国的优点;中国应该是一块大海绵,能吸纳一切外来的好东西;不应该是一滩流出体外的血,只能让别人舔去,无法返回自己的身体。这,中国需要、多数人接受,又切实可行。

人们都在喊全球化。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种语言(起码现在看还是遥遥无期),中国人也应该争取把自己的语言留下来。没有这种精神的全球化,一定是没有竞争机制的。所以,用全球化的思路,搞完全西化,是站不住脚的。这样,对待西诗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第一,学习西诗的好东西,不是坏东西也学;第二,应用西诗的好东西,不是坏东西也用;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把西诗的好东西融合到中国的诗歌中。

5)实践经验也证明,能做到。现在回过头来看,在近百年的新诗发展史中,总是有一种否定中国一切的力量在干扰,这种干扰有时甚至是主流。如果能减少干扰,实际效果会更好。以前没有经验,今后应该减少干扰。 5、我们应该从中得出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

解决诗歌语言的各种问题与纷争,最好的思维方法就是:把纷争的具体问题,放到大的诗歌语言格局中来分析,这些问题的分量、轻重缓急也就基本会清楚了。这样会减少一些山头之争,也减少一些人为的内耗。各种诗歌语言论者们,你肯把自己的说词放到这种大格局中称与量一下吗?你称量后的重与量,才是你的真贡献。

6、 诗歌语言化,诗人与诗者。

(1)一分做到一分好。

哈哈,前面的这多,要搞好比登天还难,谁能作到呀?

当然,不是说我能,俺自知自己做到的很少,今后做好也难。俺只能当一个吹鼓手啊。

不过,也应该看到,想做到,总能做得好一些。肯做到,总会有人做到或近于做到的。有诗歌天才的人很多,如果他们都能做到,大诗人就会多得中国放不下了啊。

我想,诗者们努力吧,只能是一分做到,一分好。人们只要向好处做,时代总有能人出。

(2) 诗人。

诗好无止境,诗人就是应该做得更好。

诗人应该是诗歌产品的大生产者。社会与他自己都应该要求诗人语言诗歌化做得更好,驾驭语言的能力更强、水平更高。于此,才能写出多种类型、更多更好的诗歌来。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诗人,都不可能是万能的。诗人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长处、优势,攻取诗歌的某些方面,以得到最好的收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别把自己的那一点能看得神啊天啊的了不起,去欺压别人也就是了。踏踏实实作自己的事,取得了大成绩,又不称霸的诗人,能得到更多世人的赞颂。

(3) 诗者。

诗者是那些以玩诗为主的人们。他们不是诗歌生产的主要人员。作为玩,那就千差万别了;他们写一点诗,主要也不是给别人生产诗歌的。他们就是玩我之所能、所喜欢、所爱,这是无可非议的。我说,玩的诗者们,自己定位低,莫去责怪诗人定位高。历史上有很多好诗就是定位高的玩者们玩出来的,有的甚至玩成了诗人。

再就是,俺说的都是前人已有的经验。

看看中国的好多山(太行山、燕山、好多山啊),荒秃得苦啊。为什么?前人栽树后人砍,草没有参天,山秃了。

诗人不能把前人栽的大树都锯倒,梦想高草棵棵高。否则,就不佩叫诗人了。

沿着语言诗歌化的路向前走,超过前人;而不是否定语言诗歌化,走非诗歌化的荒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30 7:29:19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9-30 07:37

五、诗歌语言的小诗歌化与融合化。

()诗歌语言的小化与大化。

通过上面可以看出:

1、 诗歌语言的小诗歌化。

诗歌语言精与好无止境,不管是那一种小语言,也有无限的潜力可挖掘。什么类型的诗歌小语言,又都是诗歌语言中的一个小品种。各种不同类型的小语言都能诗出带这种小语言特点的好诗歌。它再好,也是总诗歌中的一小种。

什么这个语言是方向啊,那个语言才有前途啊的,都是不适当的抬高自己抑压别人。那怕你搞那小语言是前人从来也没有搞过的新,它也只能开发出一种新的小诗歌语言;它不可能代替了其它的诗歌语言。所以说,各种小语言都具有它的局限性。小语言只能写出它那种特点的小诗歌(诗歌的类型广度)。什么语言都不能包打天下。

还没有诗歌化的语言,首先是要诗歌化。否定诗歌语言的诗歌化,就近于否定诗歌。

2、诗歌语言的大诗歌化。

从全世界来讲,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语言都是语言森林中的一棵树,只多是大树与小树的区别。大树小树共成林,有的小树可能被别人欺死;却没有一个绝对的大,也没有绝对的独存,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谁能消灭其它所有的语言。

诗歌语言是各种语言的次生语言,会不是这样吗?

从中国来说,各种小诗歌语言,也看不见它能独存而又能全部亡它的可能。也是一个共存的局面。

诗歌的各种小语言加起来之合,才能组成诗歌的大语言。

诗歌的小语言不光是能相加,还能互相融合为一。这种融合后的语言,也应该看成是另一种形式的诗歌大语言。

3、 大诗歌。

(1)百花齐放式的大诗歌。

各种小诗歌都是诗歌百花园里的一枝花,百花加起来就是一个大花园式的大诗歌。

垃圾诗歌能不能算一枝花呢?能。不过从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打个比仿,它是自己去拣个屎盆子扣到头上,结果赚了一身蛆,一群苍蝇;常常是走到那里臭到那里,脏到那里。它如果能把屎尿、污浊洗干净,还会是垃圾吗?如果不肯洗,它只能是一枝又脏又臭、还可能传染疾病的花。这是垃圾派自己找着往屎坑里钻的结果。

(2)多数人喜欢的大诗歌。中国的多数人喜欢的诗歌,这既是大诗歌的一种形式和类型,又是大诗歌的基本特征。

(3)各种语言共融一体的大诗歌。

小诗歌语言类型之间也可以融合起来用,可以写出具有多种小诗歌特点融为一体的,比任何一种小诗歌域都大的诗歌。这种诗歌可以是中国多数人欢迎的诗歌,我们也可以叫它大诗歌。

我的看法:

人们搞太多语言类型间的互相排斥,有害于诗歌百花齐放。

反对语言融合,不利于形成一种中国多数人喜闻乐见的较大一些的诗歌。

上述的不好,能不能看成是山头诗歌发展的局限性呢?我看是可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2 7:54:16编辑过]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10-12 08:03

五、之

()各种诗歌语言的融合。

我不相信,古诗歌化的语言只能写古诗,新诗就不能用。

搞这种不能,是一种极端思潮。这种思潮,近百年来时轻时重。本来先锋前,诗人们融合得已经有了巨大的成就,先锋潮几乎要全部给以否定;先锋潮似乎已经成了这种极端之最。

我不相信,近百年来已经诗歌化的新诗歌语言都过时了。

我不相信,没有诗歌化的语言会比已经诗歌化的语言好。

我不相信,语言不诗歌化是诗歌语言的方向。

我不相信,小类型的诗歌语言只能单用,融合一起用会不好不行。此前,所谓的不好不行,都是一些人为的

有害无益的樊篱。

各种语言类型,都是盖诗歌大厦的砖。各种语言都运用自如的诗人才是高明的诗人,应该更能盖出千姿百态的诗歌楼房来。我不赞成把诗歌语言限定的过窄。

我以为多种诗歌语言融合(不指我的诗)是一种出路。

就以我初学不久融合出来的《台风》为例说点看法。

台 风

(一)

呜哇呼!

呼啊哇!

风撼山,

水摧涯。

海里巅峰重重,

岸上白水洼洼。

电闪雷鸣轰霄汉,

银河腰断从空下。

瀑布四野走,

蟹鼋山门爬。

神惊退避神仙宫,

鬼怕龟缩阎罗家。

山洪狂奔冲,

江河决堤坝。

不识水愤气怒时,

一睹台风天地耍。

(二)

啸长空,

歼地杀。

娇花残,

嫩草趴。

虫蚁遭受劫难,

禽兽拼命挣扎。

山颤林摇病树折,

砖滚瓦飞泥屋扒。

孤树趔趄,

老鸹喑哑。

风卷残尘清枯朽,

水荡污浊平凹洼。

高楼近刺天,

大山远如画。

水顺气和温柔美,

万物竟胜争繁华。

俺叫这种诗是新古融合诗,可惜这首诗偏古重了些。

所谓新古融合,是指把古诗的诗歌精华、传统新诗的精华、民歌的精华、先锋诗的一些精华融合在一起的诗歌。

新古融合诗,可以是中间型的,也可以是偏古一些的,还可以是偏新诗(先锋)的成分多一些的;但,它不应该是纯民歌;也不应该是纯古诗;同样也不应该是地道的先锋诗。

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

1、 这首《台风》从音乐性来看,它的古诗、民歌性。

诗的节奏、韵律、音乐性特强,几乎是任何先锋诗都无法比及。不信大家可以帮助举例子。能不能这样说呢?先锋诗如果达到这样了,它一定也就是新古融合诗了。

它又没有像古诗那样强求对仗、平仄、韵规。尽管其中有些句子也有一点对仗、平仄、与押韵,那是自然而成的,不是按古诗诗规苛求而成的。

它只像民歌那样要求顺嘴与上口,尽量避免别嘴与拗口。

2、 从《台风》语言的简练,看它的古诗性、先锋诗性。

几乎是所有民歌难于比及的(不知网友是不是这样看)。它是吸取了古诗的一些语言特点精华。又加上相当多先锋诗的语言特点,即较多的用无理、半无理句。古诗中也有无理语言,但没有这样多。

它的语言简练程度恐怕只有古诗可及。写这么多的东西,水陆、地空、人神鬼、声色貌、虫草树、丑恶坏、赞好美,各种性质的台风等等这么大的全方位、广领域的展现。不知大家能不能找到如此省文字的先锋诗。

有人说这是散曲、是词,我说它不是,它没有任何曲牌、词牌的规、与约束;诗歌的句子、诗歌的长短等都完全是随意而成,可长可短的;最多说,它有散曲、词的某些特征。

3、 这首诗的形象生动性,看它的古诗性、民歌性。

能不能说也几乎是先锋诗难以相比呢?

这一方面民歌可以相比;又几乎任何民歌难以做到语言这样简。

古诗可以做到。但是,古诗过严的诗规、诗律以及它的模式化等特点,决定了诗歌中的事件和句子很难做到尽情的欢跳和蹦达。

4、 这首诗语言的无理性看它的先锋性特点,

(1) 大削句子的枝叶大缩句子的骨干成分。

如,鬼怕龟缩阎罗家,是鬼害怕死了像乌龟一样退缩在阎罗王家里三句话骨干成分的合并与缩合。这种技法在先锋诗中是不为怪的,在古诗中这种情况有,这种句子却不多见。这句话尽管有它很大程度上的无理性,但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般人都会明白。《台风》中类似的语言和句子还有一些。

这首诗有没有民歌的语言特点呢?我说有,不过它不是用现成的群众语言;它也是把群众语言的好的鲜活成分取来重新组合的。如,呜啊呼、呼啊哇、白水洼洼、从天下、四野走、山门爬、山洪奔冲、决堤坝、老鸹(乌鸦)、大山如画、水顺气和、温柔美等等,都是群众语言或群众语言中的要素。那怕是组合完了看,它也有群众语言的特点。

(2) 语言的跳跃、蹦达性。

这里是指诗歌所写事物、事件天地间、人鬼间、好坏间、虫草间、水陆间等等,在全时空、广领域之内、之间跳跃。

这可以是先锋诗的特点;《台风》这一特点及其严重程度,在民歌中几乎是找不到的;古诗也少见。

在古诗、民歌等的角度看来,可能是语言生硬而太勉强了(当然,诗中也可能实有这种毛病)。这种非理性应该是读者能看懂和明白的,要体现出欢跳动人之辉。这种把握尺度,又往往是先锋诗者不愿做,他们更喜欢让读者不懂;面目全非,让人无法相识了。特别是它的形象生动性,一改先锋诗难吸引人的毛病(我说的不为过吧)。

5、 这首诗意象、相征性同中国传统诗的比、兴,音画、意境性并存。

诗中的很多事与句,你说它是比喻、比兴是可以的。它又是象征的。

这是写天气、气象台风,好多事与物,有的是比喻,有的是比、兴;其音画、意境不能说不强。

这首诗只是气象中的台风吗?不!它还可以是别的台风;人们如果把这首诗看成是写别的台风,则这首诗就是象征为主的了。

6、 这首诗的形式美看。

单看《台风》(一)或(二)几乎不具备很好的建筑形式美,几乎是不拘形式的自由式新诗。如果把(一)、(二)加到一起看,二者是那么的近于一样的字、句、篇式,就构成了极强的形式美,有点像古诗。这是民歌所不及,也是已经看到的先锋诗所不及。可以说,先锋诗很少有人把古诗的建筑形式美当回事。

上述的一切特点,唯有先锋、传统新诗、民歌、古诗四者融合而诗才能实现。如果单独而诗,都是难于做到的。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05-10-13 17:33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给人以美感的。形象的是否生动,音韵的是否和谐,意境的是否优美,才是评判一首诗的优劣的标准。什么样的“语言”作到了这一切,诗歌就喜欢什么样的“语言”。
作者: 梅梅子    时间: 2005-10-18 07:20

以下是引用微斋先生在2005-10-13 17:33:17的发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给人以美感的。形象的是否生动,音韵的是否和谐,意境的是否优美,才是评判一首诗的优劣的标准。什么样的“语言”作到了这一切,诗歌就喜欢什么样的“语言”。

欢迎讨论.

你说出了诗歌很重要的方面,而且是诗歌艺术性的一些方面。当然,诗歌还有工具性,思想性,等等。


作者: 孙蕙    时间: 2005-11-6 23:24

你好,我就是你在文章中提到的孙蕙,很想知道你是谁,并与你做诗友。

这是我的博客,如你看到我这个跟贴,请来留言,告诉我如何与你联系:

http://ycdrj.blogms.com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