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小夜曲
(三步八言整齐式)
有斜阳隐没在林间
有小鸟飞停在树颠
那青山静静地睡了
盖上了雾做的被单
.
有渔船栖息在岸边
有水草摇曳在浅滩
那小河默默地去了
带走了喧嚣的白天
.
有花影飘拂在窗前
有月光洒落在枕畔
那远人悄悄地近了
送来了迷人的梦幻
按照时间顺序,层层递进.
最后一句点题很委婉,柔情于甜蜜中有些感伤.
成熟到几乎无可挑剔的作品.
推荐.
境与意,篇与句,醇和美妙,喜欢。 精之。
谢唐古、秋水、凤舞和飘飘!
韵味悠长。不过“有”字开头用多了,觉得累赘。三步七言如何?
斜阳隐没在林间
小鸟飞停在树颠
青山静静地睡了
盖上雾做的被单
.
渔船栖息在岸边
水草摇曳在浅滩
小河默默地去了
带走喧嚣的白天
.
花影飘拂在窗前
月光洒落在枕畔
远人悄悄地近了
送来迷人的梦幻
另外,太多的“在**”也有呆滞之嫌,或许这样?
斜阳没入了林间
小鸟儿飞停在树颠
青山静静地睡了
盖上了雾做的被单
.
渔火在岸边明灭
浅滩边摇曳着水草
小河默默地去了
带走了白天的喧嚣
.
花影在窗前飘拂
孤枕旁洒满了月光
远人悄悄地近了
送来了迷人的梦幻
提供一些思路,供微斋兄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8 21:26:33编辑过]
欣喜,收藏。
小夜曲如此,先生诚然,非是微斋也。
有斜阳隐没在林间;
有小鸟飞停在树颠——
那青山静静地睡了,
盖上了雾做的被单。
.
有渔船栖息在岸边;
有水草摇曳在浅滩——
那小河默默地去了,
带走了喧嚣的白天。
.
有花影飘拂在窗前;
有月光洒落在枕畔——
那远人悄悄地近了,
送来了迷人的梦幻。
——我认为:诗歌提倡格律的目的,是为了使阅读者便于理解(诗歌相较于其他文体,记叙、说明、议论等容易理解意思的方法必须用的少,如何使比兴等方法浅显明白,用格律规范诗歌是必须途径,也是主要目的)。如上列,退一字把韵脚明确地标示出来,另外加上标点,使诗歌韵律明了,意思情绪显然的并列递进,也并不有损于诗歌的形式美。
另外,我觉得如但为君故所改,也很好。整齐之中又错落有致,使形式更为丰富,更有层次。当然,各人有偏好,原作更显得沉着稳重,更能表达一种恬静舒缓的意境。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