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你是一朵云〉〉书后 [打印本页]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8-3-30 21:57     标题: 〈〈你是一朵云〉〉书后

 

                                   


梁上泉先生第31本诗集即将问世,嘱我些微点什么,不免诚惶诚恐,却又深感荣幸。

与心惴惴者,盖因:论资历,他老人家是诗坛前辈,自1948年在上海发表诗词作品,至今整整60年了;论成就,他不仅是重庆诗坛的泰斗,也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自有其特色的代表性人物。而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学诗,就仰慕先生大名,捧读他的作品。后来得知与先生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也还压根儿不敢有“高攀”之念呢。

不意多年以后,进入新时期,我竟得以与先生谊兼诗友,时相过从,亲受教益,实为今生之幸。那么,也就只能不揣冒昧,写点回忆与感想了。

记得5年前,正值上泉先生发表作品55周年,在成都龙泉驿,那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又一群热爱“梁诗”的读者(其中有几十年如一日热情不减,能够背诵他许多诗篇的老“粉丝”)自发为他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庆祝活动,我亦恭逢其盛,那鼓掌,献词,诵诗,歌唱之声,至今萦绕耳畔*。当时,我不由心生感慨:对于一个诗人,没有比这更幸福的时刻了。而如此盛况却出现在诗歌被边缘化的时候,亦堪称奇迹。联想到当今诗坛浮躁之风甚炽,打倒这个,PISS那个之类喧嚣不绝于耳,遂暗诵老杜的名句: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上泉先生是一位心系人间,热爱生活,不断从生活汲取灵感的多产诗人,又喜寄情山水,师法自然,足迹遍及边陲海疆,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行吟诗人。近年有几次我得以与先生同行,时时陪侍在侧,无论是在万盛九锅箐、黑山谷,还是在万源天封苑,大竹清河镇,都曾亲见他总是带着一个小本本,有感辄吟,随行随记。本集中不少篇章就是这样产生,然后推敲定稿的。尤其是去年4月,我们“东方诗风”论坛的诗友在重庆聚会,他应邀同游黑山谷,在一整天行程中,自始至终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诗兴盎然,并且即兴挥毫,题赠新作。各地诗友对先生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难忘的记忆。

由吕进主编的《重庆20世纪新诗发展史》中,为上泉先生及其诗作设有专章。在由我撰写的“17”年综述中,有这样的论断:“在全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梁上泉都是这期间当之无愧的优秀青年诗人。”应该说,这是客观公允之论。这里还得补充指出,他的影响及于国外,引起不少汉学家的注意。

当年与上泉先生同辈的青年诗人,健在于世者多已改行(如张贤亮,写小说),封笔(如流沙河),像上泉先生这样仍然保持旺盛创作势头的甚为少见。个中奥妙引起了我的思索。想来除了兴趣的转移,活力的减退,以及诸如身体、个性等原因,也许上泉先生是得益于找到了得心应手的形式吧。一方面,他重拾青年时期就潜心下过功夫的诗词这一利器;一方面,他又熟练地弹起了“六弦琴”(六行体新诗)这一抒怀吟唱的新“乐器”。这样,他就成为既擅诗词又善新诗的“两栖诗人”。早期新诗人中,许多回到了诗词的怀抱就乐而忘返,反之,当代诗人中对诗词不屑一顾者亦复不少。而上泉先生却使二者互相融通,在这两个领域左右逢源,自得其乐。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诗歌现象,从中可以得出有益的经验,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若谓不信,可由时间检验。

末了,让我为上泉先生的新著奉上一束心花吧!并祝先生健康长寿,诗心不老,新作不断!

*指在纪念会上朗诵上泉先生代表作,演唱由他作词的歌曲。

                                                            2008.3.于悠见斋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08-3-30 23:06

写得很好。祝贺梁诗人。曾有幸与他共游黑山谷,如诗兄言,德高望重,令我钦佩。
作者: 九歌    时间: 2008-3-31 11:14

 一生行吟,是一种幸福。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8-3-31 11:45

同凤感。很难得。

 


作者: 冷月轻影    时间: 2008-4-1 20:51

祝先生健康长寿,诗心不老,新作不断!!!!
作者: 海棠秋实    时间: 2008-6-14 11:53

梁诗人作品隽永

酒先生情谊绵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4 11:54:06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